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改革创新的思考
2015-03-02杨林生
杨林生
(中共陆良县委党校 云南 陆良 655600)
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改革创新的思考
杨林生
(中共陆良县委党校 云南 陆良 655600)
政府治理能力改革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需要,是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动力,它体现了政府治理理念的重大转变。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改革创新,全面深化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就加快推进陆良政府治理能力改革创新问题作一思考。
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思考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军号。几年来,陆良县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治理能力创新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和谐因素和发展活力,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水平,推动了平安陆良建设,维护了陆良社会安全稳定,对于推进陆良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一、加快推进陆良政府治理能力改革的重要性
推进政府治理能力改革是政府职能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改革之一的政府治理能力创新,就是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政府管理政策和法律规范,对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措施以及社会组织和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引导;培育和健全社会结构;调整各类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公平,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自然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体现在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的目的、主体、格局、落脚点和方式方法之中,是统领政府改革、治理格局的各个方面。因此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创新,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使政府管理从管理者的角度转变为服务民生的角色。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里面,除了经济要发展,教育科技要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外,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目标首先关系到中国全面小康到底能不能实现的基本指标,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即要实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全面发展,社会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全面推进。
二、对当前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在社会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并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政府在社会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改革发展变化的新任务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盼、新要求相差甚远。
三、从社会层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拉大,蕴藏和引发社会风险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陆良在社会治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心态却发生了另一种变化——改革开放前,农村大多数地区都是以种田务农为主,农业发展很慢,经济普遍困难,贫富差距不大,心理上感到平衡;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变得十分明显,城乡差别、贫富差距逐步拉大,利益分配的不公等等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态——几千年来中国流传的“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意识,使人们无法接受当今的社会现实。
2.社会矛盾多样多发,处置难度越来越大。
从目前情况看,陆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企业改制后,因资产处置、“三金”缴纳、养老保障等诸多问题等群体为谋求各自利益频频串联、集访,不断向政府施压,容易引发集体上访。二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较为突出的是土地流转、征地拆迁问题。随着陆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公路、工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都要占用相当数量的土地,随之产生的是征地拆迁和失地农民的诉求问题突出。
3.社会治理滞后,治安形势复杂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治安问题都十分突出,特别是农村治安形势更不容乐观。一是街头抢劫、抢夺及入室盗窃、扒窍、盗抢机动车辆等侵财型案件时有发生,其它刑事犯罪仍呈高发态势,群众反响较大;二是有的城乡结合部出现群体恶势力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群众敢怒不敢言。
四、从政府层面看,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治理的理念还存在封闭矛盾状态
首先在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上仍然存在重建设轻治理现象。多年来,各地在发展社会经济中存在着偏重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对于社会治理和民生建设的观念和意识不足。很多情况下,往往都是到了社会矛盾突出、突发事件出现时,才采取临时的应急处理。其次是重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大大挤压了弱势群体谋生的空间。三是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尤其是一些村组干部习惯于“管”、“卡”、“压”,习惯于围、追、堵、截,习惯于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发号施令,对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和所愿缺少主动了解和考虑。
2.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问题各式各样,社会需求千差万别,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政府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事务的管理,它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但是多年来政府仍然作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出现:政府包揽一切不堪重负的社会事务,管了很多不该管而管不好的事项,基层政府就像大保姆一样无所不管,“越位”、“错位”现象时有发生。基层自治组织大多承担着政府指派的行政管理任务,导致政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而群众又极不满意,很多矛盾集中到政府身上,出力不讨好,又极易引发干群之间的矛盾。
3.一是公民参与社会治理不够充分,由于政府自身定位不准,对社会组织作用认识不足,对公民权利缺少应有的尊重,在社会治理中存在着简单管理甚至粗暴管理的现象。治理方式仍然存在单一行政干预、行政指挥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更没有激发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较为狭小。二是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解决的手段单一,虽然在形式上我们已经建立了从调解、仲裁、复议、诉讼等一整套的纠纷解决渠道,但现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仍然存在着渠道不够畅通、公平公正无法保障的问题,因此很多时候人们“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大量法院裁判后的案件又重新进入信访渠道。
以上种种问题,有些是历史遗留问题的积累加剧,有些是老问题发生了新变化,更多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刻认识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社会治理的重点落在基层,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和科学化水平。
五、对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创新的思考
社会治理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坚持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界社会力量,为加快推进陆良社会治理创新、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规范有序的工作环境、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1.加快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树立社会服务新观念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必须强化依法治理与道德约束,构建以法律、道德规范调节为手段的社会治理方式。一是要加快构建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基础的社会治理方式,切实履行法律赋予自身的权利,积极完成自身所承担的义务。要建立健全社会治理创新的组织领导体制和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形成条块结合、整体联动的工作合力。二是要全面打造社会治理创新综合示范点,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试点工作格局,以总结、提炼、推广社会治理创新的好经验、好作法,并及时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四是要建立社会治理创新的新闻宣传和网络信息工作机制,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管理和应急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发展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筑牢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
社会治理重点在城乡,难点在基层,因此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筑牢综合治理第一道防线,维护城乡社会稳定。一是要加强乡镇(街道)综治维稳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覆盖社会各个领域的群防群治队伍,完善和落实有利于稳定基层队伍的政治经济待遇政策。建立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不断提升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要深入排查各类矛盾,加大调处力度,防止矛盾升级转化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和治安整治力度。
3.加大民生安全保障力度,着力改善民生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落脚点就是要改善民生,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幸福感。因此必须在加大民生安全保障力度,着力改善民生上下工夫,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制、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消防安全监管、交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等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预知、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把社会风险降到最低程度,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加快推进陆良社会治理创新,建设和谐美丽陆良,是一项重要而有艰巨的任务,事关陆良县改革和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观念,正视现实,开拓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构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只要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参与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就一定能够开创美丽陆良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大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