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的功能与批评空间的重构*
2015-03-02蔚蓝
蔚 蓝
文学批评的功能与批评空间的重构*
蔚蓝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网络语境下文学批评的转型研究”(15Y004)的阶段性成果。
摘要本文的切入点着眼于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整体现状的观察,对文学批评的功能和批评观念的更新与调整,对文学批评的空间与价值维度的重塑,做了具体的分析论述,最后对批评话语场的转换及批评学科的建构转型阐释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文学批评;价值重建;批评话语场;建构转型
文学批评是一个总被批评和质疑所缠绕的话题。的确,近些年来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在不断地消减,对新媒体背景下次递层出的新文类写作缺乏有效的介入,其吸引受众关注的公共话语空间日渐萎缩。而审视文学批评自身也突出地显现出一些问题,譬如批评理论资源和精神资源的薄弱和匮乏,批评价值评判标准的游移和含混,批评行为的日趋边缘化或是商业化等等,这不仅使当下的文学批评失去了它所曾有过的锐气和锋芒,少了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而且变得愈加趋时而媚俗,患上了失语与失信的时疾,令人对文学批评的现状产生诸多的不满和焦虑。从这种普遍的焦虑和指责中可以看到,整个社会对文学批评的确有着迫切的需求和期待,但对文学批评过度的关注和指责,或是对文学批评有效性的过于强调,也让人感觉到当下社会对文学批评的功用认知上存在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倾向,这对文学批评实际上是一种本质的伤害。本文对文学批评在当下的现实状况做深入的观照与分析,梳理出一些显在的问题,从中获得对批评现状进行分析阐释的基点,进一步对当下的文学批评功用及未来走向去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一、文学批评功能和观念的更新与调整
文学批评的现实窘境是显而易见的,当下的批评,已无法对所有的文学现象发声,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文学格局在近些年来所产生的分化。新世纪前后,过去计划经济时代一体化的中国文学开始分化为传统的纯文学,和以畅销书为主打的市场化的文学,以及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新媒体文学,大致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新格局。文学或说是文艺创作的这种新板块的形成,使得批评的对象发生了迥异的变化,这对传统的批评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进入新媒体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文艺创作的新的增长热点,不是在已经形成了自身生成规律和创作定势的传统文学与文艺创作领域,而是随着新媒体的兴盛而发生了新的转向,对出现在网络文学或影视等文艺创作的高增长现象,传统批评所表现出的漠视和缺位,恰恰暴露了文学批评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文学批评的失语与批评功能的减退
在很多时候,文学批评面对当下变化多端而又无限丰富的文学现象基本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在传统的文学圈子文学批评还能勉强应付,但对销量巨大的市场化文学,尤其是对已成为文学生产的一种新兴力量的网络文学作品,对热播的影视剧、微电影、网剧,对游戏动漫作品,对已对当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构成了巨大影响力的新媒体文本等,一般都很少介入。像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学,从其数量增长上看,无论是按字数还是按篇什计算,网络文学作品在几年前就已经超过当代文学60年在纸质媒体所发表的作品数量的总和。这些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长期处在传统批评的介入空白中。而且新兴的文学板块,也使得过去读者一元化的文学共识产生了分化,特别是传播媒介和阅读工具的变化,使得“80后”、“90后”、“00后”的受众大多成为影视、网剧和网络文学的拥趸者。所以传统的文学批评现在面临的很大挑战和困难是,面对网络技术所带来的许多新的东西应接不暇,缺少应对能力,尤其是以中老年批评家为主的主流批评阵营,与处在蓬勃生长期的网络文学和新媒体文学,完全处在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中,只能是放任其自由发展、自生自灭,这显然是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的。事实是,大量对年轻人产生或正在产生巨大影响的文艺接受方式和特殊的文本与文类,已经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和文学印象的积储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们已能看到和预见这种介入空白的当下与长远所会出现的问题。因而,就这些正在对年轻人产生巨大影响的创作趋向和文本文类进行分析研究,并由此来探讨提升批评有效介入的方式和途径就成为一种必要。
(二)批评观念和批评手段未能与时俱进
传统文学批评在认知观念上并不完全认可和接受文学格局所发生的这些新的变化,不顾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观念及写作和传播载体上的差异性,主观偏向地质疑、贬斥、拒绝网络文学,甚至有的以一概全地视网络文学是垃圾,对网络文学已经在多年的创作成长中形成的玄幻、悬疑、奇幻、穿越、异世、重生、仙侠、盗墓、灵异、修真、架空历史、网游、YY等文本类型视而不见,排斥网络文学所表现的被传统文学完全忽略的边缘生活,如惊悚、总裁、耽美、同人等已经写得非常成熟的题材,因为这些内容超出了传统批评对文学的认知和判断,牵涉出文学和接受上许多陌生化的问题。这些前所未有的变化冲击着传统的文学批评家既有的已形成思维定势的文学观念,不断地对他们构成认知上的新挑战,使他们在很多时候心存质疑,并且面临着判断上的种种困惑,所以批评只能是失语与缺位。另一种常见的情形是,虽然有所介入,但却是习惯地用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评判标准去加以套用和判断,而忽略了对象的异质性,诸如对网络文学这种网上交互式的写作却以文学经典的判断标准去评判它的高下,网上文学不是深加工后的精品,它有自己速成和快餐消费的特点,结果批评只能是话不到位,隔靴搔痒,或者就是自说自话,起不到激浊扬清、规范引导的作用。
(三)文学批评功能的异化与膨胀。
当下的批评愈来愈体现出商业化和工具化的特点,同时也因为批评产生的效应所具有的宣传性,以及批评成果直接或间接表现出的政绩化考量,比如对作家创作、对地方性的文学活动所起到的推动和宣传作用,也关系到各类评奖、社会关注度等相关批评实绩的结果,以及主管部门组织工作的政绩总结等,使得各级部门都愈来愈重视批评的宣传功用。经费上的大力投入,对各种项目的扶持,媒体的宣传和炒作等就逐渐成为一种常态,也使文学批评成为一种行为艺术,批评家的身份和“到场”,比深入地探讨分析作品显得更为重要,甚至是以组织单位、会议地点规格和到场者的身份来区分作家、作品研讨会的级别。显然,在这种对文学批评功用的认知中,文学批评的审美判断功能,以及对作家作品进行准确的社会与文学史定位的基本功用都不大重要,而更看重的是批评产生的效应所具有的实用性和宣传性,这与真正的文学批评是存在距离的。
(四)文学批评成为文学产业化的推手
文学批评正在被纳入文化或文学产业的链条中,批评成为一种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的生产方式,进入到社会的文化消费过程中。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媒体上充满溢美之词的批评家广告式的批评,或是在新书的书带上印上一些知名批评家的评语,批评家和商家联手为出版发行机构的营销做宣传。批评成为一种商业包装,成为出版商的营销策略中的环节。时下膨胀得很厉害的媒体批评更是将市场化的运作理念和运作方式渗透到了批评领域中,以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批评,依靠媒介自身所拥有的大众传播的优势和平台,大造声势,以获得最有效应的信息流动和舆论支持,于是作家成名、新作推介、文学评奖、作家及作品研讨会等等,都被引入了新闻媒介和商业盈利的运作规程中。这种受制于市场化、商品化制约的功利性的批评已经失去了批评原本的意义。
(五)文学批评的学术研究化
将文学批评纳入学术评价体系去进行规范,这种认知在中国的高校中颇为盛行,视批评为个人的学术行为,轻视文学批评对作家创作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读者阅读欣赏的指导意义。学院批评将批评视为一种纯学术的理性建构,学科的体制化和程序化,形成了学院派批评的一套批评模式,其学理化的追求,使批评成为学科性理论话语的阐述。而对当下作品有感而发的文学时评是被排斥在这一学术评价体系之外的,对具体作品感性的分析阐释也不被看重,他们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在既成的理论框架和理论范畴中去确立某种观念,然后去寻找可供阐释的作品,使作品成为理论演绎的印证。这种象牙塔里的批评既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也不能很好地阐释当下的创作和文学作品,总结文学经验和文学发展规律,因此,也很难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这些现实问题,影响了文学批评在当下的健康发展。不论社会对文学批评的功用有何要求,但肯定的一点是,文学批评要符合社会发展和大众人生的需求,对作家创作,对读者的阅读都应该具有引领的指导功能,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审美判断功能和理性思辨精神。当然,也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促使文学批评针对批评对象的变化必须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应对策略,扩大批评的版图,填补介入空白。同时这种社会变化,也对批评家提出了新的认知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文学观念,积极学习和吸纳新的东西,要以包容的态度去不断适应新的变化,了解和认知新的批评对象,对不好的写作倾向和流行潮流要及时地发声,做到有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批评的升级换代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重塑文学批评空间与价值维度
重塑文学批评的空间与价值维度,这一提法主要是针对当下的批评现状,并不是一个颠覆性的话题。客观地说当下文学批评的空间似乎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批评阵营庞大,梯队递接有序,形成了由几代批评家共构的批评格局。从实际状况来看,也是一派繁荣热闹的景观,各省市地区及大学批评刊物的相继创办,各类批评文本从文章到专著都前所未有地迅速增殖,作家、作品研讨会的数量逐年递增,各地高规格的批评论坛层出不穷等,这些可供数据统计的实绩似乎都在印证着批评的繁荣。但这种表面热闹之下却隐现着令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无处不显露出批评在当下所面临的窘境,令我们不由地对其未来的处境产生一种担忧。
一方面,当下的文学批评存在着很多问题,文学审美对象的多样性和日渐陌生化,显出了批评应对能力的明显不足,面对当下变化多端而又无限繁复的文学现象,批评却无法及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批评与社会高速的经济发展,与大众的文化和文学的现实审美需求日渐疏离。而另一方面,批评也变得更加功利性和工具化,越来越多地显现出商品化的倾向。在各种社会因素和随处伸手可触的利益的驱动下,批评的价值坐标出现了偏移,主体判断日趋混沌化,尤其是社会公信力的下降,都使得文学批评的社会影响力已大不如从前。面对当下批评所呈现出的问题和危机,需要我们积极去探寻有效的应对措施,寻求新的建构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这应该是我们今后思考和践行的重点。
(一)重塑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
批评要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拓展现有的空间,传统文学批评观照范畴比较集中单一,长期以来主要针对的是以传统纯文学为主体的文学空间。20世纪80-90年代之前,整个国民的文艺接受途径和形式,都比较趋同和趋近。书籍报刊、电影、电视、戏剧、广播作为文艺主要的传播载体和形式,在受众的文艺接受中占据着中心位置,进入新世纪后,市场化成为一个强大的推手,使文学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多元化的分散格局,其后是新媒体的兴盛,快速地分割和改变着传统文学的疆域。面对更丰富的文学现象,像获取巨大经济收益的市场化文学,受青年人追捧的网络文学、新媒体新文类等,文学批评应对这种变化显得力不从心,留下了不少介入的空白。
这些新的变化,倒逼文学批评必须有所改变,不能总守着传统的文学空间,而且就未来形势的变化这个空间也无法守住。要想改变这种情形,一方面要求批评家要开放视野,改变旧的文学观念,积极吸纳新的知识,不断适应新的变化,去开扩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将一些新的文学类型纳入批评的视域。另一方面也需要批评家以切合实际和现实的文学见解和判断来吸引更多的受众,特别是吸纳年轻人参与到文学批评的公共空间中来。因此,培养与当下文学形势发展同步的年轻一代批评家,也是拓展文学批评空间的一种有效的措施。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艺创作和接受的途径与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像创作网络文学的佼佼者,主要是些“70后”、“80后”,现在“90后”也续接上来了,他们的创作受到年轻受众的欢迎,这些青年受众,都是互联网和手机用户,属于“鼠标族”和“触屏族”,这是些主要是依靠“点击”、“按键”去进行网上或手机浏览的新一代受众,这一群体的文艺接受显得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着社会的主流导向、时代的文化理想,以及个体认知和文艺审美取向的塑造等。所以像年轻受众喜欢的新媒体文学,文学批评不仅需要由了解熟悉这些的同代批评家来做主导,而且要改变传统批评的模式,除了传统的批评阵地外,也要利用网络平台和微信等社交工具来引导年轻受众的网上阅读和影院观影的审美取向,对他们的文艺接受施加影响。
(二)提升文学批评的公信力
文学批评社会公信力的丧失比它的失语更令人堪忧,这对文学批评的伤害几乎是致命的。批评的不到位,正在放纵着当今某些文化消费的趣味与走向。批评的软化,又容忍着创作的某种无序性和对终极意义的消解。平面化的批评,同样预示着批评的失职。在市场经济下,功利性和商业化对批评动机的侵蚀,使得批评缺少基本的评价准则和标准,失去了灵性的感悟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在人情和社会关系相互关照中,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或是在高额酬金的回报下,批评有时更像是捧角的把戏,叫好声很大却不出彩,真正体现出独立的判断、锋利而有锐气的批评越来越稀少。批评的这种功利性、商业性和无序性挑战着批评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严肃性,而媒体批评更是以宣传和炒作代替了批评。在利益驱动下,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多样抹平了高下浊清之分,好话、套话,甚至是瞎话在批评中泛滥成灾,这种缺少见地、失却公允的批评,必然失信于公众。这种批评实际已经偏离了文学批评的本义,很难达到批评的真正目的,而且造成社会公信力的下降,对批评本身造成了一种极大的伤害。文学批评只有切实地肩负起历史和社会所赋予的褒贬善恶、斩荆开路,催生新蕾的重任,才能够重新树立公众对文学批评的公信力,让批评回到正轨,保持批评真正的独立的判断,保证审美判断的准确性,这将是今后一项艰巨而长久的任务。
(三)以新的批评观念和理论话语促进批评的更新
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是文学批评的根基和工具,过去我们一直采用将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直接运用在中国文学的文本批评中,或是有所借鉴地进行一些改造来进行中国文学研究,把文学批评的过程变成了模仿西方批评方法去进行的技术性的解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对西方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模式也要有所反思。
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迫切地需要更新批评理论和批评话语,文学所面对和书写的现实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对传统文学理念和常规定式形成很大的冲击。比如网络文学,它的概念、术语就完全迥异于传统的文学,是以一种另类的新的话语形式出现,也出现了许多技术性的话语,这些都是需要去学习的。中南大学所编纂的《网络文学关键词100》等丛书,就已经开始在做批评新术语的建构。所以面对文学的新的变化,必须要不断地调整我们的观念,去寻找新的理论资源,以强大的新理论和精神来支撑批评,在批评方法上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不断地创新批评话语,同时也需要积极地去建构中国文学批评的理论体系。
(四)坚守正确的价值观和批评的勇气
正确的价值观是文学批评立身的根本,那些人类恒久的价值观和善恶判断是批评最基础的基石。对作家来说,不管立足于何种立场,也不论是采用现实、现代的或是后现代的创作手法来创作,都应该体现出对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并且对世界、对人性做出深刻的追问。而批评家判断作品的价值,也同样是遵循着这样的理念,并且加以审美的判断。批评家要树立和坚守批评的价值标准,要有明确的是非和善恶判断,对错误的东西不能态度模糊,立场中庸。
文学批评需要有勇气,说真话不说假话,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批评主体的人格力量,它往往体现在批评家的社会良知、社会责任感,以及宏阔而坦诚的胸襟,坚忍地承受苦难的负重意识中。对错误的东西,批评不应该缺席和保持沉默。
三、批评话语场的转换与重塑
文学批评需要以一种返视观照的姿态来检视自身,对文学批评几十年来的发展进程进行必要的反思,检讨西方文学批评在理论和批评方法上一直以强势的姿态对中国的文学批评所铸成的一种思维定势。近30年来,文学批评尤其是在人数和资源上都占据着优势的学院派批评,始终纠结在对西方的理论话语的再度阐释中。在一些批评文章中,西方理论的术语化、修辞化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很少能提供新鲜的思路和新颖的批评洞见。一些批评脱离具体文本,自说自话,与当代中国文学现实脱节。这种依据西方的批评理论所做的对中国创作文本的演绎,以及为阐释和印证西方理论所做的作品的取样分析,对促进当下的文学创作、对促进中国文学未来的发展不可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场几近成为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的操练场,却掩盖了西方理论与中国文学语境的不对称性,对此,我们缺少一种反思性思维或说是批判性思维。对那种生硬地将西方的批评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移植到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去的做法,近30年的批评实践已足够说明,其已难以为继,必须要尝试着走出去,另辟新径。
(一)批评话语场的转换与重塑
中国批评话语场的形成与我们对西方批评理论资源的接受和利用有关,最初是俄苏,后来转向欧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方法论”热潮,使我们将20世纪西方批评学派的理论和批评方法尽数收揽。在对西方批评理论、批评模式的学习和再度阐释中,我们一直遵循着西方的话语秩序,将西方的批评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移植到中国文学批评中,或是将中国文学作品纳入到西方的某种理论体系的框架中去加以阐释,日渐形成了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场,这也是由众多的批评个体的自体话语场构成。但这个话语场已不太适宜当下的文学语境,一是西方理论资源与概念的框定,是以西方为历史渊源来做梳理的,本身就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相“隔”。二是一些批评理论与方法,其自身在西方的衰微,已经证明了它的历史限定性。三是依据西方的批评理论所做的中国文本的演绎,以及为阐释和印证西方理论所做的作品的取样分析,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在具体操作中有一种硬作的痕迹,却很难真正探入作品的纵深。而依赖外来的批评话语模式,依赖西方理论术语的陌生感来提升批评的学理性和新鲜感已成为过去时。所以中国的文学批评需要转换批评话语场,重新打造与自己的历史和文学互为含括和兼容的批评话语场,在批评方法上去需求创新与突破,以适应当下中国文学的发展。
(二)文学批评学科的建构转型
文学批评的兴盛与未来的发展,需要有大量的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中国当代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一般都能娴熟地操作西方的理论话语和批评模式,这与他们的大学教育背景有关,而批评人才的后备军主要还是些在校的年轻人,这就关系到大学的文学批评学科的建设问题。文学批评现在的课程框架,涵括了西方20世纪文学批评理论的整个建构过程,和各个批评流派的主张和特征,这从多个学校编撰出版的文学批评教程的教材中就可以一目了然。由此使学生对西方的各种批评学派的理论和批评方法有了系统性的认知和了解,并且在批评实践中被加以运用。但让人感到隐忧的是,西方批评理论和评价体系,对未来的文学研究者的批评观的潜在影响,可能会使他们习惯于用西方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去审视中国文学,这肯定会影响到对文学的准确解析与判断。所以这需要我们对文学批评课程的定位去进行探讨和反思,积极寻求新的建构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探寻可能促进文学批评学科发展的新的动力,去进行富有变革性的建构。
(三)强调感性经验的重要
文学批评的成熟与完善,除了知识和理论素养的提升,也需要良好的感性和悟性,感性经验的不足与缺失,已成为文学批评的软肋。文学批评的学院体制化和学术程序化,使得文学批评成为学科性理论话语的阐述载体,而多少有些忽略现实的文学状况,忽略文本细读和感性经验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从感性经验上充实自己,是提升审美能力和判断力的根基。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提升,并不只限于文本,与多读多看多听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扩展视野,丰富认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及时地捕捉到新的批评话题。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思想意识、信息传播方式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文学观念、文学形式和文学的表达方式、以及文学的接受方式都与以往不同,一个好的批评者要对这些新的变化保持一种敏锐性,对不断变化的事物能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前瞻性的思考。
强调文本细读和感性经验的重要,也是对当下批评现象的一种纠正。时下文学批评的一个弊端就是不认真读作品,开作品研讨会说些不切实际的套话,人到场批评不到位。也有些人不读作品或是读得很少,所以更愿意去阐释比较固型的理论,用一种技术的思维,和技术的分析演绎手段去解构作品,这对批评也是一种损害。
(四)提升文学批评的问题意识
缺少问题意识是当下文学批评突出的共性问题,每年出版发表的批评文本很多,但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文本数量有限,尤其是有思想,有见地的文章不多。批评缺失一种原创精神,人云亦云,流于简单的复制,使得批评的平庸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文学批评要能提出问题,才能体现出批评的力度,和干预创作的能力。所以从事批评的人一定要关注当下,敏锐地把握创作思潮和文学的变化,对当代新鲜的文学现象和创作现象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要始终保持一种探讨问题的热情。
以上我从多个角度对文学批评的现状做了整体性的考察和审视,对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文学批评的空间与价值维度,批评话语场的转换与重塑等,做了细致的梳理分析和阐释,提出了当下文学批评所存在的一些现象和症结。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使文学批评再获新的发展动力,这正是我们当下迫切需要进行探讨研究的理论话题。更重要的是进行具有建设性的建构,寻求文学批评健康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规划出新的发展方向。
从总体来看,社会对文学批评的需求在不断加大,要求强化批评力度的呼声一直很高,这些都给文学批评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发展的条件。现在需要认真去做的是,我们要真正地认识到重建批评价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去积极参与和改变批评领域中一些不良的状况,提升批评者自身的批评精神和专业素质,把促进文学批评的发展作为一种真正切己的努力。
〔责任编辑:青末〕
On the Func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itical Space
WeiLan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hina'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s, made 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update and adjustment of the func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s and critical ideas, as well as the reconstruction of space and value dimension of the literary criticisms,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poin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itical discourse fields and the convers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ritics as a specialist subject.
Key words:literary criticisms; reconstruction of value; critical discourse fields;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蔚蓝,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武汉 430062
DOI:10.15937/j.cnki.issn 1001-8263.2015.12.015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5)12-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