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夹缝中的魏源
2015-03-02王龙
□王龙
时代夹缝中的魏源
□王龙
1841年3月,魏源在林则徐推荐下,入署理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裕谦幕下。接下来关于定海的防守,清军将领们产生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主张坚守定海,而魏源认为,定海孤悬海中,难以固守,不如把兵力集中到浙江海岸上的城市,加强镇海、宁波等地的防务,诱敌深入内河加以围歼。魏源虽然多次据理力争,但意见完全不被裕谦采纳。8月,英军进攻定海,定海很快沦于敌手。魏源这才发现,自己在这场战争中毫无用武之地。
深感自己人微言轻的魏源,决意愤而辞归。走在回家的路上,魏源心中很不平静。他写诗感慨道,前方炮火连天,自己却临阵脱逃,实在有违先前报国的初衷。可回想短短的从军经历,眼看英军狡猾至极,反复无常,而清军将领们却不悉敌情,一味胡乱指挥。朝廷和战不定,左右摇摆,主政者昏庸误国,失败明显已无可挽回。去留彷徨之际,魏源深感凭借一己之力难以回天,不如回家去拿起笔来,发奋著述,从事另一种战斗。
面对前方依然接连传来的败绩,悲愤填膺的魏源开始苦苦追问:为什么一个“天朝大国”竟败给了一个人数不多、远道而来的英国侵略者?这样的战争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如今“款夷”(即签订和约)之后又该怎么办?
扬州絜园,魏源闭门谢客。他怀着“奋之夺之”的强烈情绪,废寝忘食,挑灯夜战,着手整理扩展林则徐交给他的文稿以及图文资料,开始前无古人的创作之路。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魏源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在林则徐所辑《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了大量资料,完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死水微澜的天朝,如同投入一块激浪扬波的巨石。这部石破天惊的划时代著作,标志着尘封千年的铁屋中,终于发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声强劲呐喊。
《海国图志》是鸦片战后中国人自主编撰的一部最详细的世界史参考书。它全面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和民俗文化。魏源在该书序言中开宗明义地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振聋发聩的口号,从此成为一个伤痕累累的民族为之奋斗的精神号角,成为一道照亮人心世道的启明星,升起在暗夜沉沉的神州上空。当整个清朝被打得茫然不知所措之际,作为站在时代最前沿的思想精英,魏源挺身而出,冲破根深蒂固的华夷观念,提出“师夷长技”的明智对策,可谓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然而这样一部有用的奇书,在蒙昧无知的清朝统治者那里,却如一堆废纸。《海国图志》被束之高阁,受尽冷遇。清廷高层丝毫没有记取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一味苟且偷安,不思改弦更张。
魏源去世后的咸丰八年(1858年),兵部左侍郎王茂荫奏请咸丰皇帝,将《海国图志》五十卷本刊刻重印,以便使人“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之可御”。谁知沉湎于酒色的咸丰帝对此毫无兴趣,王茂荫的奏折如泥牛入海。在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眼里,此书则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中国“政教礼仪超乎于万国之上”,无法容忍魏源对西方“蛮夷”的“赞美”。更有甚者,主张将这本“大逆不道”的书籍付之一炬,以免遗祸大清。最终,《海国图志》仅仅在国内勉强印了千册左右,销声匿迹。
1851年,日本长崎港。一艘中国商船驶入港口,在检查违禁物品时,日本海关官员从这艘船上翻出三部《海国图志》。仔细翻阅之后,日本人顿时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在他们看来,这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书,简直就是天照大神送给日本的最好礼物!
《海国图志》为明治维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主导改革的领导层融会贯通地总结出日本发展之路必须是“东洋道德与西洋技术的结合”,加速推动日本走上开国自强之路。
半个世纪后,梁启超评价说,日本维新派前辈“皆为此书(《海国图志》)所刺激,间接以演尊夷维新之活剧”,最终完成了改革图新大业。
1862年,《海国图志》在大清早已绝版,无人问津,被彻底埋入时代的风尘之中。得知此消息,连日本人也不禁大发感慨。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说:“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邦,吾不独为默深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
正如这位日本学者感叹的一样,对于魏源和他的《海国图志》来说,书如其人,人竟类书,好像是一对苦命相连的双胞胎。魏源的命运和《海国图志》一样受尽蹉跎,最终湮灭于虚空无奈的悲剧宿命。
咸丰六年(1856年)深秋的一天,秋风萧瑟,草木凋零。杭州西湖附近南屏山的青石小道上,走来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就是半生飘荡、忧患余生的魏源。
两年前,朝廷有人保奏魏源继续复职做官,但魏源对这个纷乱的世道已了无兴趣,心灰意冷,对这个腐朽的王朝再也不抱任何振兴的希望。他自称“世乱多故,无心仕宦”,决心遁入空门,潜心研究佛学,整理生平著述。
魏源的一生,和他所著的《海国图志》一样,在时代的夹缝中左冲右突,最终却无法找到一条精神出路。他的人生命运,充满不可思议的强烈反差和奇妙悖论:他出生在丘陵,却能放眼天下;他少年得志,却终老于科场;他满腹经纶,却不容于当世;他学贯中西,却皈依于佛门……魏源一生的经历,似乎全部成为他为之奋斗的社会图景的反面教材。
他的命运与时代的氛围密切相关,而那个封闭落伍的时代,也不可能为他提供真正的用武之地。这是魏源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摘自《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