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2015-03-01

时代金融 2015年4期
关键词:格兰杰第三产业协整

张 清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70)

一、问题的提出

纵观当代世界经济,一个国家的第三产业对该国经济增长、就业促进以及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服务贸易日趋蓬勃发展,发展态势蒸蒸日上,已经成为沟通全球贸易活动和跨国企业生产与经营的必不可少且无可替代的桥梁;在世界经济市场整合与全球产业结构升级的潮流中,各个参与贸易的国家都认识到服务贸易的重要地位和其难以取代的独特的功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之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由于这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攀升,并表现出大大超过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并且还在于这二者已经渐渐成为促进经济效率提高与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在可预见的未来,国际贸易市场上的竞争内容将从传统的、普遍的、一般的货物贸易渐渐转向新兴的、不可见的服务贸易。这对于各个贸易国来说,服务贸易的实力或许意味着该国未来国际贸易的前景,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该国在世界经济之中地位。我们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重要领域,也渐渐成为了世界经济领域国际贸易市场上的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第三产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到何种程度,具有怎样的实力,对该国国民经济的拉动和该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的作用都具有巨大的力量,可以看到一个国家逐渐将产业发展重点逐步转向第三产业正是其日益发展强大的符号。这对于中国一个具有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等问题的国家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因此,本篇论文将把对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产生影响的因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实证分析和研究以及对模型不足的讨论力求为实现中国经济结构发展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的新时代赋予的发展任务,并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承接以及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合作的历史给予发展的机会,提出一些基于研究结果的政策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由于人类本身经济活动发展变化过程原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内容只包含了对货物贸易的研究。随着近年来服务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有关服务贸易的理论探索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与服务贸易的理论研究开始在20 世纪70 年代,经过20 年的发展就瓜熟蒂落,成为体系的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来说,我国对服务贸易研究可谓是姗姗来迟,同比西方晚大约20 年左右,而有关的理论著作则直到90 年代初才出现在学界。在服务贸易研究问世以来的70 年代至90年代的岁月中大部分西方学者也主要致力于将来自于货物贸易著名的理论——比较优势原理应用到服务贸易领域的研究:其中,梅尔文(1988)与迪尔多夫(1986)的研究方法非常有代表性,他们通过对服务贸易中的诸多若干生产要素的贡献程度进行计算和衡量,然后对各服务贸易产业部门的要素密集度进行计算和衡量,最后把要素禀赋(factor endow ment)以及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和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联系起来,用这样的方法来将H-O 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应用到了服务贸易领域。结论证实了著名的H-O 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对服务贸易具有适用性。在新的国际贸易流行的时代,研究者们发现规模经济亦是对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的重要因素。克鲁格曼(1991)对企业专业化水平以及消费者特定需求的研究表明,企业在固定成本下处于大市场中,越大的生产规模对平均成本有减少作用,这就是微观经济学中的规模经济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国生产要素没有比较优势,规模经济的效应也可以作为服务贸易的发展的推动力。沃仁和米歇尔等以信息部门为研究对象以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来源进行研究,结论证实规模经济可以获得较低的成本优势(理查德·瓦格纳,2008)。著名的哈佛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的集大成者,赫赫有名的“钻石理论”(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是他众多研究中极具代表性的理论之一。波特赫赫有名的“钻石理论”(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有一定程度的启发和帮助以及推动作用。范纯增等(2005)、万先红(2005)均对经过改进的服务贸易竞争力“钻石模型”进行了论述和研究,其中万先红(2005)将政府作用作为基础解释要素。李杨等(2007)运用最小二乘法(LS 法)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第三产业发展和我国货物贸易发展与服务贸易的提升有正向的关系。李秉强(2008)的研究具有国际视角:他认为更强大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为整个亚洲区域性的整体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通过研究得到了对于例如中国等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服务贸易竞争力与该国有国际货物贸易发展水平以及外商直接投资(FDI)有负相关关系;与该国国民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发展程度、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发展程度、人力资本水平、政府财政支出有正相关关系的研究结论。总的来说,我国国内对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研究起步晚、时间短、理论创新较少且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综合的、系统性的研究。众多文献中郑吉昌等(2004)进行修正波特“钻石模型”的研究最为完善(图1),该模型将机会、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政府作用和相关支持性产业方面结合研究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变动的原因。

图1 郑吉昌等修正的波特“钻石模型”[2](MichaelPorterdiamond Model)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合的方法,基于计量经济学原理和“钻石模型”的理论基础,选取了六个解释变量来衡量模型中的四个重要变量和两个辅助变量,借鉴计量经济学原理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力图弥补只采用如TC 指数和RCA指数等指标来评价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忽略由于选用指标的差异导致结论的差异性和偏向性问题的缺陷。

三、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实证分析——基于“钻石模型”的协整检验

本文以“钻石模型”(Michael Porter diamond Model)为基础,选取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影响的因素进行研究,并使用计量经济学研究原理。

(一)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被解释对象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出口额往往可以代表该国服务贸易所具有的实力,因此本篇论文将使用第三产业出口总额来代表被解释变量,即服务贸易竞争力,并由“ST”来代表。解释变量中,使用人力资本来对服务生产要素状况进行衡量。以人为本,人力资本实力的组成是由成年的并且经过一定教育程度的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因此本文对人力资本的衡量将使用拥有中专(包含中专)以上学历的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来代表,并由“HR”。再次,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来对服务需求要素进行衡量。对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来说,GDP 是一个衡量准则,“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人均国民收入更能代表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将由人均GDP 来代表,记为“PGDP”。第四,使用货物贸易水平和第三产业水平来对相关产业以及支持产业发展水平进行衡量。货物贸易将使用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来代表,记为GT,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将使用第三产业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来代表与衡量,为记为DL。最后,FDI 和第三产业开放程度来对企业战略进行衡量。FDI将使用实际使用FDI 金额来衡量,记为FDI,第三产业开放程度将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进行代表,记为OD。

(二)样本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选取1987 至2010 年间的来自各个统计年鉴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Eviews3.1 版本对模型的数据进行回归和检验。数据来源参考如下: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国际收支平衡表》;GDP、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就业人数、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产值等:《中国统计年鉴》。

表1 变量的基础数据

拥有中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根据1990 年和2000 年的人口普查统计数据(9.45%和14.75%)按照1987 年至1990年每年增加0.27 左右个百分点、1990 年至2010 年每年增加0.52左右个百分点,估算得出。

(三)模型的构建

为了减少模型潜在的异方差问题,合理化模型,分别对上文选定的变量取自然对数。用lnST,lnPGDP,lnGT,lnFDI,lnOD,lnDL,lnHR 代表。

根据ADF 法对各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各个水平变量的ADF 统计值全部显著地大于在显著水平为5%下的临界值表明时间序列不平稳。对这些变量一阶差分处理后的数据再次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它们的ADF 统计量全部显著地小于显著性水平为5%的临界值,表明水平变量lnST,lnPGDP,lnGT,lnFDI,lnOD,lnDL,lnHR 都服从I(1)过程。根据协整检验基本的思想:即使一组变量序列是非平稳的,但是只要它们的某种组合表现出稳定性那么这组变量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常用协整检验方法E-G 两步法一般适用于两个变量之间的估计,当研究对象的变量个数超过两个时,估计协整向量方面存在着不足。所以本文接下来先用E-G 两步法对所选的六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分别分析,再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六个解释变量是否是服务贸易出口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

1.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人力资本lnHR。采用E-G 两步法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下同),普通最小二乘方法回归结果如下:

lnST=-8.4647+1.8027lnHR

T 检验(一17.727) (28.823)

F 检验831.36 调整后R=0.9740 DW=0.593

对模型残差采取ADF 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表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即服务贸易出口额和人力资本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5,结果表明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两个原假设都被拒绝,即人力资本的变化与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变化互为格兰杰原因。

2.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人均国民收入lnPGDP。采用E-G 两步法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普通最小二乘方法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ST=-5.1490+1.5658lnPGDP

T 检验(-12.036) (24.484)

F 检验599.327 整后的R=0.9619 DW=0.8849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表明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证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即服务贸易出口额和人均国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7,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5%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可以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与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互为格兰杰原因。

3.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货物贸易出口lnGT。与上述相同方法对二者进行协整检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ST=-2.1508+0.9971lnGT

T 检验(-11.4288) (39.8638)

F 检验158.914 调整后R=0.9867 DW=0.4472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证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服务贸易出口和货物贸易出口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2,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货物贸易出口的变动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对于原假设:LnST 不是lnGT 的格兰杰原因的相伴概率为0.9280,即无法拒绝原假设。

4.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lnDL。同上方法,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ST=-25.4828+8.6253lnDL

T 检验(-8.3531) (10.0834)

F 检验101.659 调整后R=0.8150 DW=0.3678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证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5,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5%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可以说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动与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变动互为格兰杰原因。

5.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FDIlnFDI。采取同上方法,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STT=-1.1151+0.8019lnFDI

T 检验(2.7293) (11.7636)

F 检验138.4168 调整后R=0.8666 DW=0.2115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证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5,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FDI 不是服务贸易出口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即FDI 的变动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对于服务贸易出口不是FDI 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相伴概率为0.22102,无法拒绝原假设.

6.服务贸易出口LnST 与服务业开放度LnOD。方法同上文,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结果如下所示:

LnST=2.0154+2.2161LnOD

T 检验(7.7160) (13.0991)

F 检验171.3340 调整后R=0.8820 DW=0.4136

对模型的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显示残差序列是平稳的,证明两个变量是协整的,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滞后阶数为5,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服务业开放度的变动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对于原假设:服务贸易出口不是服务业开放度的格兰杰原因相伴概率为0.73717,无法拒绝原假设。

(四)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可以得到六个解释变量均与被解释变量服务贸易出口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其中人力资本、人均国民收入、货物贸易出口额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在显著性水平为5%下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FDI 和服务业开放程度在显著性水平为10%下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

四、对模型的讨论和评价

本文仅仅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性探讨,仍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推理、论证和改进。虽然模型产生了以下结论:人力资本水平、国民经济水平、货物贸易水平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FDI 和服务业开放程度均对服务贸易出口额造成影响,但是仍存在下述问题没有解决,比如:在模型中提到的六个解释变量中,哪些因素的影响力较大?哪些较小?所有这些影响因素分别究竟能为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带来怎样数量级的影响程度?这些问题并未在本文中进行进一步研究、检验和证明。这就为下文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给出针对性地建议带来了困难。

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总体较弱,但我们不能否认我国拥有一些产业在国际市场中有着不俗的表现。特别是一些特殊产业,如旅游行业:一个国家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与大自然融合的产物。这世界因为差异而丰富多彩,故此任何国家的旅游资源无法用统一标准去衡量,也就无从谈起“比较优势”这种概念。对这种行业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推动的研究显然是需要进一步特殊的分析的法。然而,本文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分析是一个基于整体实力的分析和评估,这也就掩盖了内部具体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的实力,不能全面地反映每一个行业内部的问题。整体的研究导致不能给出准确的各部门实际竞争力的。如果分产业或者选择几个重点产业展开研究,就可以根据产业实际实力提出提高其竞争力的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五、发展我国服务贸易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钻石体系’作为一个互为联动的体系,其内部每一个因素都具有增强或改变其他几个因素的表现的影响作用”[2],“‘钻石体系’的每一个重要要素都相互依赖,每一个要素的影响都建立在其他要素的配合上”[3],“一个产业若要保持已经具有的竞争优势并且持续提升之,主要依靠于关键要素的联动、配合、增强,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任何其他国家很难去模仿的产业环境。”[4]根据波特的研究成果表明:要去提升一个国家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所采取的政策应当是全面的、综合的,不能是单一的、独立的。我国的服务贸易拥有着并不强势的国际竞争力,当今贸易自由化程度日益加剧并且范围逐渐扩大、国内第三产业市场对外开发日趋强化的大背景下,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着严酷挑战。故此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研究结果可以为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举出若干相应政策性建议。

(一)发展国内第三产业为提高服务产品出口从实力角度奠定了基础

从实践角度看来,首先选择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启示的依赖中间需求而推动的行业进行投资和引导。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业、保险业、信息服务业、运输业、通讯业等行业。而世界范围内迅速崛起的第三产业实力利于和充分发挥一个国家自身潜在的比较优势,提高服务贸易出口量以增加国际贸易收入,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推动了国民经济发展并得到可持续发展的结果。其次要大力发展随着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继而对居民消费需求有提高作用的行业,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卫生事业、娱乐业以及房地产业。从实践角度上看来,目前阶段以上行业发展规模不大,服务产品质量并不高,然而随着新时代下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势必会导致消费者对这些行业产品需求的提高。从理论角度看来,服务产品的需求的扩大对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作用。

罗德尼(1995)认为,一些服务产品如:通讯、娱乐等行业提供的服务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也就是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的提高,以上这些服务行业的发展前景很好,会是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的领域。

(二)注重发展和发挥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协同效应

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是紧密相连的、相辅相成的、彼此相互促进发展的。且根据论文模型测算得到的数据:他们二者具有长期均衡关系,且货物贸易的变动是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动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货物贸易的发展和扩大对提升该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我国应重视发展服务贸易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适当的提升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通过先进的技术、创新的管理方式和资本投入来提高服务贸易的劳动生产率。以服务贸易的发展和深度升级带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以扩大货物贸易的出口的方式带动有质量的服务贸易的出口量,继而产生拉动国内就业水平、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效果,产生良性经济增长的循环。

[1]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与模型.价值工程,2004年04期.

[2][3][4]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等译.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格兰杰第三产业协整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检验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协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