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达川区地灾类型、成因及防治浅析
2015-03-01向博
向博
(达州市国土资源局达川分局,达州 635000)
1 前言
达川区是达州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四川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界于东经106°59′~107°50′,北纬30°49′~31°33′。全区幅员面积2 245 k m2,辖2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34个乡,人口120.29万。境内地质环境脆弱,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断裂、褶皱较为发育。随着达州市达川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加之受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地震等因素影响,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达州市达川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
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防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建设,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老百姓非常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扎实抓好。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生命任务”,始终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严格按照“深入查、全面防、重点治”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工程治理等工作,编制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的目标。
本文在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达州市达川区地质灾害现状、类型特征,对地质灾害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2 地质灾害基本概况
达川区是四川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县市区之一,属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发地。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量大、危害重、突发性强等特点,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2014年汛前排查结果,并经专业地勘单位核工业283大队实地核查统计,截止目前,达川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40处,其中滑坡289处、崩塌27处、地面塌陷19处、不稳定斜坡2处、地裂缝2处、泥石流1处,特大型4处、大型5处、中型26处、小型305处,分布于全区52个乡镇219个行政村350个社及2个街道办事处,威胁着5 724户24 180人和13 929间房屋及其他建设工程设施安全,潜在经济损失47 050.4万元。根据发生原因划分,自然因素引发的295处,人为因素引发的45处。其中,滑坡为达川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产煤(如景市、大风等)及地质条件较差(如堡子、大堰、管村等)的乡镇。
3 地质灾害的类型及特征
3.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达川区境内共有滑坡28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85.00%,是达川区最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分布广,数量多,活动频繁,危害程度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滑坡皆有分布。其中特大型滑坡1处、大型滑坡1处、中型滑坡22处、小型滑坡265处,以小型滑坡居多。由此所见,滑坡以小型、中型为主,分布于全区52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分布最广泛。滑坡多发生于每年的汛期,受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影响明显。按物质组成划分,以残坡积层滑坡为主,崩(滑)堆积层滑坡次之;按发生原因划分,以自然因素引发的为主,人为因素(包括人工切坡、加载和采矿等)引发的次之;按运动形式划分,以牵引式滑坡为主,推移式滑坡次之;按现今稳定程度划分,以基本稳定滑坡为主,不稳定滑坡次之。
3.2 崩塌
崩塌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达川区境内共有崩塌27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7.94%,均为岩质崩塌,是达川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它突发性强,为致灾最严重的一种地质灾害。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崩塌皆有分布,以小型为主。分布于全区16个乡镇,因此分布较为广泛。按形成机制划分,以错断式崩塌为主,其次为拉裂式崩塌、滑移式崩塌和倾倒式崩塌崩;按成因类型划分,以自然崩塌为主,人为崩塌次之(主要为采矿活动引发);按稳定程度划分,以基本稳定崩塌为主,不稳定崩塌次之。
3.3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达川区境内共有地面塌陷19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5.59%,是达川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面塌陷皆有分布,以小型为主。分布于全区11个乡镇,分布较为广泛。按成因类型划分,以人为地面塌陷(主要为采空区塌陷)为主,自然地面塌陷次之;按稳定程度划分,以基本稳定地面塌陷为主,不稳定地面塌陷次之。
3.4 不稳定斜坡
不稳定斜坡,是指在天然状态(含暴雨等极端恶劣天气状态)下,处于或接近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斜坡,或在正常的工程施工过程及工程使用过程中,处于或接近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斜坡。达川区境内共发现不稳定斜坡2处,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0.59%,均为小型不稳定斜坡,分布于景市镇、管村镇2个乡镇。按物质组成划分,残坡积层不稳定斜坡1处,岩质不稳定斜坡1处;按成因类型划分,2处不稳定斜坡均为人为因素(如人工切坡等)引发;按稳定程度划分,基本稳定的不稳定斜坡1处,不稳定的不稳定斜坡1处。
3.5 地裂缝
地裂缝是指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达川区境内共分布2处地裂缝,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0.59%,均为小型地裂缝,分布于永进乡、赵固乡2个乡镇。按成因类型划分,2处地裂缝均为自然因素(主要为地震、降雨等因素)引发;按稳定程度划分,基本稳定的地裂缝1处,不稳定的地裂缝1处。
3.6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达川区境内发现1处泥石流,占地质灾害隐患点总数的0.29%,为小型泥石流,分布于万家镇。该泥石流处在地形切割大,地形坡度大,汇水面积大,物源丰富,地质环境条件脆弱,狭窄深切的“V”型沟谷处。
4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
4.1 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达川区3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全区52个乡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均有分布,平均分布密度为15.14处/100 k m2。分布数量差异较大,多分布于矿产资源丰富及地质环境条件较差的乡镇。主要分布在景市镇、平滩乡、陈家乡、大风乡、江阳乡、渡市镇、石桥镇、桥湾乡、洛车乡等乡镇。另从水系分布来看,区境内的地质灾害主要呈带状分布在巴河、州河的小型一级支流及长滩河、铜钵河、明月江的支流流域内。
4.2 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降雨是区内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区内地质灾害多发生在5月~9月,这与区内降雨多集中在汛期5月~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相对应。据资料统计:达川区34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发生于5月~9月的地质灾害点有273处,占灾害总数的80.29%。
另据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的稳定状态也普遍表现出随季节交替、降雨量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特征,特别是在高强度、长时间降雨时,地质灾害容易集中爆发,如2004年9月洪灾、2006年6月、2007年7月及2010年7月就集中发生了大量地质灾害。
4.3 在地层岩性上的分布规律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情况及灾种与地层岩性关系密切。据资料统计,区内地质灾害多发育在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遂宁组,中统沙溪庙、新田沟组的泥岩、砂质泥岩、砂岩中,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267处,占灾害点总数的78.53%;其次为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下统珍珠冲组的页岩、石英砂岩中,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占灾害点总数的19.41%;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统雷口坡组的灰岩、砂岩中,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7处,占总数的2.06%。
4.4 在地质构造上的分布规律
从构造方面来看,区内构造复杂,岩体受地质构造的作用,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为破碎,结构松散,斜坡稳定性差,在人类活动和降雨等因素触发下,易发生地质灾害。区内地质灾害多分布在褶皱的轴部应力集中部位,特别是背斜的轴部及断层应力集中部位。据资料统计,区内的地质灾害多发生在背斜轴部及两翼,这与区内背斜两翼产状较陡、常形成平行脊岭,而向斜核部产状平缓、常形成浅丘是密切相关的。背斜轴部及两翼有灾害点218处,占灾害点总数的64.12%;向斜轴部及两翼有灾害点122处,占灾害点总数的35.88%。区内地面塌陷均位于背斜的轴部。背斜轴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会促进变形加快,增大变形范围,扩大地表变形区。
5 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依据地质灾害发育的地质环境、发育现状和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以及降雨分布等因素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达川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可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共3个区,12个亚区(表1)。
6 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
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及其危害除了受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多种自然条件控制外,还受人类工程活动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这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活动规律及其危害程度。据调查,达川区境内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的控制,在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下诱发发生。其中,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是地质灾害形成的控制条件;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表1 达川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表
6.1 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是产生地质灾害的重要条件,而地貌条件对地质灾害起作用的是微地貌形态,如斜坡的坡度和高度大小。达川区区辖范围属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区,川东平行岭谷地貌特征明显,区内低山、深丘发育,地形起伏变化大,人类工程活动和种植活动较为强烈,特别是低山与丘陵过渡带地形切割较强烈,相对高差较大,为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提供了基本条件。当斜坡上形成马蹄状的环状地形,汇水面积较大,地形坡度在10°~40°之间,且斜坡呈上下陡中部缓或上陡下缓的折线坡,则易产生沿岩土接触面滑动的浅层土体滑坡;当地形坡度较陡、高差较大,地形坡度在50°~80°时则易形成崩塌(危岩)。
根据区域内的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来看,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发育于低山、深丘部位,其微地貌形态一般为凸形、折线形坡,多陡坎、陡崖分布,具备滑坡、崩塌发育的物质条件、汇水条件、临空条件;中丘、浅丘部位次之,其地形高差一般较小,地形坡度相对平缓,地表普遍覆盖有松散堆积层,利于滑坡的发生,由于区境内此类地貌分布最广,因此全区地质灾害类型亦主要为滑坡;侵蚀堆积地貌主要沿州河、巴河沿岸及明月江、长滩河、铜钵河等大河中下游零星分布,其地形平缓,不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
6.2 地层岩性条件
地层岩性是产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物质条件。区内出露地层有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的泥岩、页岩、砂岩及灰岩等。其中泥岩、页岩属半坚硬岩,力学强度较低,岩石易风化,在斜坡地带表层易形成第四系松散堆积的残坡积、崩坡积层,其厚度视不同地段各有差异,一般为3.0~9.0 m,泥岩中粘土矿物含量较高,吸水性强,遇水浸泡易软化形成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低,易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砂岩力学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强,易形成陡崖、陡坡,由于岩体受节理裂隙的切割地表浅层完整性较差,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
6.3 地质构造条件
达川区地处川东新华夏系构造。区内地质构造以褶皱为主,其次为断层。构造在宏观上决定了地层的产状、岩体的破碎程度等。在构造应力集中区,如背、向斜轴部(特别是背斜轴部)、断层附近岩体较为破碎,各种节理裂隙发育,易发生地质灾害。而结构面的组合关系往往为地质灾害的形成提供有利的边界条件。尤其对滑坡、潜在不稳定斜坡的控制作用较为明显,对地裂缝及地面塌陷的影响较小。区内滑坡多为土质滑坡,其控滑结构面多为岩土接触面。岩质滑坡均为碎屑岩类滑坡,其控滑结构面多为岩层的层面,少数为节理裂缝面。崩塌多发生在岩质坚硬或软硬相间的地层构成的陡坡或陡崖地段,在强烈构造作用的影响下,节理、裂隙较发育,在多组裂隙及层面的组合下被分割成楔形体,在重力及人为因素的诱发作用下失稳形成崩塌。
6.4 降雨条件
达川区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性气候。自然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年降雨量在840.9~1 476.6 mm,平均1 044 mm。降雨年内分配差异明显,多集中在5月~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5%。降雨以连阴雨和暴雨为主。降雨对斜坡造成冲刷、侵蚀作用,使土体处于饱水状态,增加了上覆土体重量,对岩层中的软弱结构面产生静水压力和潜蚀软化作用,降低岩石的抗剪强度,从而诱发并加快地质灾害的发生。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外在因素,达川区90%以上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与区内降雨密切相关。据统计,日降雨量在50 mm及以上,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如2004年9月3日~5日(“9.5”洪灾),达川区普降暴雨,72 h降雨量达467 mm,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上百起,造成2 680户13 000多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近2亿元。
6.5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岩土体水理性质差异较大,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粘土,富含亲水矿物,遇水后抗剪强度会显著降低,其表层疏松,利于大气降水下渗,而基岩层透水性相对较差,故在接受大气降雨补给时,易在岩土界面处形成软弱夹层,从而造成土质斜坡失稳、下滑。区内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而滑坡中又以土质滑坡最多,即与此密切相关。同时,区内危岩、岩质滑坡的成因也与岩土体水理性质相关,当大气降雨进入岩体构造裂隙、卸荷裂隙等结构面后,一方面裂隙水来不及消散,形成静水压力,产生楔劈作用;另一方面,浸润充填物和软弱夹层,使其软化、膨胀,最终导致崩、滑体与母岩分离,产生崩塌或滑坡。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及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等。由于区内地下水循环条件较好,加之区域内各乡镇及居民聚居点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地表泉水、河流等,人工开采地下水的情况较少,其开采强度轻微,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不大;但在区内各背斜近轴部地带,分布有煤层,在数十年的煤矿开采中疏排了大量地下水,从而导致了采空型、岩溶性地面塌陷的产生。
6.6 人类工程活动
根据地质灾害的成因、发生、发展过程,除自然因素外,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最主要诱因。
6.6.1 不合理地开挖斜坡
由于修路、建房等原因,开挖边坡破坏了斜坡自然平衡状态,常使一些本身尚属稳定的斜坡成为不稳定的高陡边坡,失去坡下岩土体的支撑作用,使边坡失稳滑动,如葫芦乡铁山沟村肖家坡滑坡就是由于修建公路不合理削坡引起的滑坡;申家乡田坝社区飞龙寺危岩也是由于修路切坡形成。
6.6.2 坡后加载
主要发生在切坡建房后,又在坡后近距离建房,形成坡后加载产生滑坡,如南外杨柳垭滑坡,由于坡后加载,于2007年6月26日暴雨(暴雨量170 mm)后发生滑坡。
6.6.3 植被破坏
由于山区可利用的土地较少,人为开荒劈地或为发展生产将原坡地改种植经济林或季节性翻耕,使表土层变疏松,破坏了原来可以引起良好固土作用及阻止降水快速下渗的作用,促使降雨加剧水土流失、地表径流对坡体的侵蚀破坏和地表水下渗引起斜坡失稳。如虎让乡吊岩子村四社滑坡,由于开垦梯田,植被被大量破坏,岩土裸露,成为引发滑坡的一个主要因素。
6.6.4 矿山开发
达川区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尤以煤炭资源为多,采煤等人类活动给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严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采煤引起地面塌陷、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不合理的矿产开采及大量疏排地下水,特别是以前小煤窑乱掘乱采未进行顶板管理,最终导致地面变形、岩溶塌陷、地下水位下降、井泉水干枯、溪沟断流;挖煤采石时,大量的废石弃渣堆放在山坡上或沟道中,加重了斜坡的荷载,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为泥石流的形成储备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本区现已发生的地面塌陷多为采空型地面塌陷。
6.7 地震影响
区内晚近期地壳运动以间歇性大面积抬升为主,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层构造区,其晚近期活动性与地震活动性均较弱,区域稳定性较好。但近年来,受“5.12”汶川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致使区内山体震裂、斜坡松动,诱发了一些次生地质灾害隐患,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7 防治对策建议
达川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从达川区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和发育情况出发,结合达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生态建设、水土保持等相关专题规划,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在建立健全群测群防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和预警预报系统基础上,采用工程治理、应急排危除险、避让搬迁等多种手段,对区内发育的地质灾害按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治理。
7.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制
地质灾害防治属于政府职能,是一项极其复杂、系统、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实实在在、积德行善的好事情,也是一项功在当地,利在千秋的大事。要严格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要求,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成立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区、乡镇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要健全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机制和分级负责制度,逐级签订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落实岗位责任制,把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到具体负责人,并不断建立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险情巡查调查、汛期值班、灾害速报等制度,形成制度、责任、目标“三统一”,区、乡镇、村、组四级层层负责的责任网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责任落实”的防灾工作机制,发改、财政、国土、住建、交通、铁道、水利、地震、气象等相关部门必须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完善部门工作责任制,按照各自职能,认真履职,相互支持,协调配合,形成防灾合力,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7.2 规范行为,合理利用地质环境
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防灾目标和防灾措施,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的有关管理制度。同时,要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执法监察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把好工程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关,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强化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征收力度。区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小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石油、煤炭、砂石等资源开发矿区规划时,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避开危险区域,保护建设项目的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要建立农村切坡建房约束机制,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批准切坡建房,要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础上确定新农村建设点和村民建房选址。灾后重建选址必须防灾避灾,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不得原地重建;对新建集中安置点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不得在存在隐患的地段选址。
7.3 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要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对《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及年度防治方案、应急预案等进行大力宣传,提高知晓率。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有计划地组织乡镇领导干部、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和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参加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增强其防灾救灾意识,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重点加强对灾害易发区群众的培训、教育,发放地质灾害防治宣传资料,让群众认识地质灾害发生的空间、时间规律性及掌握发生地质灾害时的应急自救知识,做灾害防治明白人,增强防灾避灾的能力。要不断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及个人的自我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和政策,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的相关义务,做好所在地周边地质灾害险情排查、监测,及时报告地质灾害前兆信息,积极参与群测群防、应急避险、工程治理、生产自救等活动。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和地质灾害临灾“五步避险法”(发现险情-报告险情-发出预警-组织人员-有序撤离)的宣传,大力宣传群测群防和临灾避让、成功转移群众、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的典型,不断推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抵御地质灾害能力,努力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7.4 科学规划,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提供依据
规划是思路的固化,是一项打基础、管长远的前瞻性工作。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同级住建、水利、交通等部门,依据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和上一级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对防灾工作面临的形势、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易发区的划定,以及防灾体系与减灾工程的实施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综合研究、分析,提出规划编制工作基本思路、规划内容和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要将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作为其组成部分,从源头上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城乡建设造成损失。城乡建设工程项目规划选址,也要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要求,努力避开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灾害毁伤后果。同时对地质灾害治理,要进行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批次,综合治理。
7.5 多方筹资,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力度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区、乡镇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协调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治责任单位,落实防治治理责任主体。
7.6 依靠科技,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巡查
地质灾害防治要以区、乡镇为单元,全面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作,建立科学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的核心地位,要把科学技术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的全过程。要充分发挥专业地勘单位的技术力量优势,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难题。对可能威胁城镇、学校、医院、集市和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及饮用水源地,隐蔽性强、地质条件复杂的重大隐患点,要组织力量进行详细勘查,查明灾害成因、危害程度,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逐点制定落实监测防治措施。要逐步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巡查制度。对重点防治区域每年开展汛前全面排查、汛中监测巡查、汛后及时复查,同步落实防灾责任、监测任务安排、防灾预案编制、防灾明白卡填发等。并将排查、巡查、复查结果及防灾责任单位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开。区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基层难以确定的隐患,要及时组织专业部门进行现场核查确认。
7.7 加强监测预警,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要努力构建国土资源、气象、水务等部门联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电话、宣传车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真正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手机上有短信、电话里有通知、工作上有落实,高效处置突发地质灾害。对农村偏远山区紧急预警信息发布,要利用当地有线广播、高音喇叭、鸣锣吹哨、逐户通知等方式,将灾害预警信息及时传递给受威胁群众,并大力推行提前主动预防避让制度,在重要转折天气过程前,主动组织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群众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要严格落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制度,坚持地质灾害隐患“动态排查、动态核实、动态监测、动态管理”的原则,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和“五到位”、“五条线”建设为中心,逐步建立区、乡镇、村、点四级群测群防网络。对城镇、乡村、学校等人口密集区要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加强监测预报,确保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特别是要聘请了解当地情况、熟悉村民、富有责任心的村支书、村长、村民小组长和在群众中威望高、有文化、能办事、熟悉本区域环境的村民,作为群测群防联络员,负责本区域地质灾害监测工作。对于重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坚持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确保一旦出现当地质灾害险情时,能够及时上报并进行有效处置。
7.8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要加强应急能力建设,构建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区政府要成立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区、乡镇、村要建立应急分队,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通讯和专业设备,完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强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措施,形成反应灵敏、处置有效的快速应急机制。要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紧依靠公安、武警、民兵预备役、消防队伍等抢险救援骨干力量,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关心、支持地质灾害防治事业。发现灾情、险情,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及时启动地灾应急预案,并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抗灾,千方百计避免人员伤亡,尽最大努力减少财产损失。
7.9 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避让搬迁工作
在抓好地质灾害预防管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变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对规模较大、稳定性差、危害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那些稳定性差、治理技术难度大、经济上不合理、治理费用大大高于搬迁费用,且自然环境条件差,不适宜人居的灾害点,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由政府组织实施对受威胁居民进行避让搬迁。要把地质灾害的避让搬迁与扶贫异地搬迁、新型城镇化试点、乡村规划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整合资源,统筹安排。几年来,达州市达川区成功进行了青宁乡岩门村滑坡、南外杨柳垭滑坡、江陵镇柳河街滑坡等17处地质灾害点的勘查与治理,实施应急排险除险23处,减少灾害威胁人数3 000余人,有效降低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性。同时,累计完成避让搬迁农户1 370户,使4 500余人彻底脱离了地质灾害危险区,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达州市达川区地质灾害的特殊性,决定了预防和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繁重的任务。地质灾害防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这项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细之又细地抓落实。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领导重视是关键、调查规划是前提、群测群防是基础、宣传教育是先导、制度建设是保障、勘察治理是手段。只有真正充分认识地质灾害,建立科学、有效的防治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虽然达州市达川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还有距离。本文结合达州市达川区实际情况,提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致谢:本文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过程得到了达州市国土资源局达川分局领导及同仁的大力支持帮助,特此谨致衷心地感谢!
[1]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国土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41-67.
[2]殷跃平.中国地质灾害减灾战略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4,15(2):1-8.
[3]蒋承菘.中国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工作[J].中国地质,2000,(4):3-5.
[4]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等.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3版)[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5]刘洪涛.地质灾害面面观[J].百科知识,2004,(9):24-25.
[6]地质灾害防治条例[S].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