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鲁甸地震中龙头山骡马口农贸市场滑坡的形成机理
2015-03-01郭俊华李石桥杨坤刘多林岳石泽
郭俊华,李石桥,杨坤,刘多林,岳石泽
(1.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三总队,成都 610036;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二支队,成都 610036;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第十支队,昆明 650000)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 k m,截至2014年8月8日15时,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 143人受伤,22.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地震不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也造成了大量的房屋倒塌、基础设施损毁等,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同时,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位于震中鲁甸县龙头山镇骡马口-龙头山农贸市场南侧山体,地震前发生的滑坡堵塞了公路,地震后山体前缘又进一步发生塌方,增加了地质灾害险情。山体前缘滑坡体滚石最大直径5.0 m,滑坡堆积体压毁民房,堵塞了公路。由于地震后连日降雨,8月10日因预报有大雨且发现山坡上裂缝进一步加大,曾组织人员进行了紧急疏散撤离,目前滑坡有进一步发展迹象,严重威胁龙头山镇人员安全。
1 滑坡体周边地质环境条件概况
鲁甸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北部,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地貌错综复杂,海拔最高3 356 m,最低568 m,属低纬山地季风气候,区内年均气温12.1℃,年均降雨量923.5 mm。滑坡体所在区域为高中山地貌区,海拔标高1 520~2 123 m,斜坡坡度一般20°~40°,局部地段达40°~50°,斜坡前缘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形成高5~15 m的陡坎。区内植被发育,多为草本和灌木丛,植被覆盖率70%以上。
从现场调查看,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泥盆统曲靖组(D2q)、中奥陶统上巧家组(O2q)及下奥陶统下巧家组二段(O1q2)岩石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主要由含碎块石粉质粘土,白云质灰岩、粉砂质泥岩及白云质砂岩块石组成,颜色多为红色或黄褐色,滑坡体物质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根据冲沟情况来看,第四系厚约5~15 m,碎块石粒径一般10~30 cm,山坡可见滚石,但大多直径在1 m以内,块石与块石之间多被粘土充填;中泥盆统曲靖组(D2q)灰色白云质灰岩(原岩产状:130°∠34°)与下伏中奥陶统上巧家组(O2q)粉沙质泥岩(原岩产状:145°∠35°)呈不整合接触,岩层大多强风化与上覆第四系接触,颜色为红色或黄褐色,岩石风化层厚约6~10 m;下奥陶统下巧家组二段(O1q2)主要为青灰色白云岩夹粉砂质泥岩,原岩产状120°∠28°,其顶部岩层为红色含铁泥质白云质砂岩。
区内褶皱构造发育(图1),褶皱为骡马厂背斜,其核部以NE50°方位在农贸市场附近通过。构造主要有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北西向构造主要有骡马口平移断层、白水岩平移逆断层,北东向有龙泉河平移逆断层、小寨正断层等。灾害点斜坡位于北西向白水岩平移逆断层(右旋)与北东向龙泉河平移逆断层(左旋)夹持三角地段,其中白水岩断层倾角70°,龙泉河断层倾角65°~50°。受构造影响,岩石破碎,多形成构造角砾灰岩,岩体溶蚀发育,见有溶蚀孔洞及小型石笋发育。
图1 鲁甸县龙头山镇农贸市场构造纲要图(据1:5万地质构造图G-48-27-D(龙头山幅)1989修编)
2 滑坡体发育的基本特征及危害
2.1 滑坡体基本特征
滑坡体附近为一较陡倾斜山体,“8.03”鲁甸地震后,山体岩石松动,呈现向下滑动趋势,震后又逢连续大雨,山坡体上的裂缝进一步扩大,出现滑坡和崩塌险情(图2)。经过调查,该坡体已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持续强降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下,易发生滑坡和危岩体崩塌。目前本区域主要有以下4处灾害点,以农贸市场灾害点影响最大,现分述如下:
(1)1号灾害点即农贸市场滑坡点:该滑坡体成分由崩积、坡积和残积堆积体组成,主滑方向长约80 m,前缘宽约100 m,后缘宽约80 m,滑坡体厚度5~10 m,平均厚度约8 m,面积约7 000 m2,体积约(5~7)×104m3,属中型浅层土质滑坡。滑坡体平面形态呈半圆型,前缘临空,临空面高约20 m,坡体相对较陡,坡度约30°~40°,主滑方向约345°(图3(A))。滑坡体内裂缝发育,左缘前端发育裂缝1条,长6.5 m,宽约4 cm,深3~20 cm,方位350°;左缘中部发育一裂缝,裂缝长13 m,宽约15~35 cm,可见深度40 cm,两条裂缝方向基本一致,未贯通(图3(C));后缘也见两条拉裂缝,其中最大一条裂缝长6 m,宽20 cm,延伸方向86°(图3(D))。在滑坡体东侧发育一小型崩塌体,崩塌体位于龙头山镇农贸市场南山斜坡前缘东侧,呈带状分布,走向约290°,长度约为50~60 m,危岩体分布高程为1 531~1 561 m,相对高差为5~30 m,厚度约为10 m,主要岩性为构造角砾灰岩,呈不规则状散落于第四系松散堆积体中,目前最大滚石大小为1.5 m×3.0 m×5.0 m(图3(B))。
(2)2号灾害点:该灾害体位于农贸市场北东面约80 m(图4),为一土质滑坡,堆积物成分主要为灰岩形成的碎裂岩体及块碎石土夹粉质粘土,块石土与碎石土为主,块石的直径一般小于1 m。仅见一块孤石,大小为0.5 m×0.8 m×1.2 m。滑坡前缘宽约30 m,后缘宽约20 m,纵长约40 m,滑坡深度约2~3 m,总方量约3 000 m3,滑坡方向345°,为一小型土质滑坡。
(3)3号灾害点:该灾害点位于农贸市场东侧约400 m,属于地震引发的滑坡灾害,该点坡度约25°~35°,上部主要为第四系坡残积、崩坡积与斜坡前缘冲洪积层堆积,堆积物成分主要为灰色灰岩形成的碎裂岩体及块碎石土夹粉质粘土,块石的直径一般小于2 m。第四系堆积物厚度一般5~10 m,最厚可达20 m以上,易形成浅表部滑移变形,形成滑坡。该滑坡滑床倾角约25°,横向起伏也不大,滑带土的厚度一般5~10 m(图5)。主滑方向345°,长约70 m,前缘宽约120 m,后缘呈弧形,宽约50 m,滑坡体厚度3~5 m,面积约7 000 m2,体积约5×104m3,为中型滑坡。该滑坡目前已阻断龙头山镇骡复段公路,地震后仅靠在骡马厂附近临时架设钢架桥通行。
(4)4号灾害点:位于骡马口山坡南侧道路拐弯处,滑坡前缘堆积物主要为碎块石及粉质粘土,为一小型滑坡。目前在该滑坡的后缘,即移动信号塔附近的乡村公路上发现裂缝,裂缝宽10~30 cm,深约50 cm,裂缝方位为63°。根据调查,该裂缝具发展趋势,需及时对该裂缝进行了回填,并对该灾害点进行勘查,与整个滑坡进行治理(图6)。
2.2 稳定性及危害程度
根据本次野外调查,该滑坡为一土质滑坡,滑坡上部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和风化层厚度大,结构较松散,性质较差,目前处于蠕动变形阶段,但滑动面未贯通,周界不清晰,由于坡体物质较松散,一旦再遇持续强降雨或地震等外力作用,发生滑坡和危岩体崩塌的可能性较大。
图3 龙头山1号灾害点(农贸市场)滑坡图
图4 龙头山2号灾害点图
由于该斜坡下为龙头山镇镇政府所在地,紧挨山体为一农贸市场及龙头山公路骡复段公路,一旦发生灾害,首先会阻断该镇通往外界的公路,同时威胁龙头山农贸市场及河流左岸居民的安全,若灾害进一步发生,可能阻断龙头山镇前的河流,甚至掩埋整个乡镇。
3 滑坡体成因分析
3.1 滑坡演化机理分析
根据本次调查与分析,本次斜坡变形演化的地质力学模式为蠕滑(滑移)-拉裂模式(图7),其演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初始阶段(A):斜坡体上的岩土体约呈25°~35°坡体,基本稳定(图7(A))。
图6 龙头山4号灾害点图
(2)蠕滑(滑移)阶段(B):人类工程活动下建房修路等致斜坡前形成临空面,堆积体向坡前临空方向发生剪切蠕变(图7(B))。(3)蠕滑(滑移)-拉裂阶段(C):由于堆积体不断向前滑动,在重力作用下,拉裂缝逐步增大,斜坡发生变形破坏,并最终发生滑坡灾害(图7(C))。
3.2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滑坡的形成有其内在原因,也有其外部因素,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内在原因方面有地形地貌、地层岩性、结构构造等因素;外在因素有地震、强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
(1)由于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大,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较差,遇水易饱和软化,是发生滑坡的内在因素。
(2)地震后坡体进一步松散,受强降雨的影响,大量降水入渗,不仅增大了土体重度,同时浸润饱和了坡体土层,降低了土层的力学强度,从而导致斜坡土体变形破坏。因此,强降雨是引发滑坡的自然因素。
(3)斜坡前缘因切坡修路建房形成一个人工陡立的临空面,破坏了坡体的自然平衡条件,在自重力作用下,使上部岩土层沿潜在软弱结构面体系产生应力松弛,引发坡体的下滑,是引发滑坡的主要人为因素。
(4)地震作用是主因。原本松动的岩体在地震作用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引发坡体的滑移拉裂。
综上所述,在各种不利因素潜在的综合作用下,将引发土质滑坡和危岩体崩塌等灾害。
4 结论
(1)龙头山骡马口-农贸市场山体滑坡主要由4个灾害点组成,其中1号灾害点(龙头山农贸市场)及3号灾害点(骡马口附近)为两个中型滑坡,2号和4号为小型滑坡,目前几个灾害点基本连成一片,
图7 滑坡形成机理演化模式图
(2)地震、暴雨、人工切坡是形成该滑坡体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本次滑坡灾害主要因地震引发,震后的强降雨使其危险性进一步增大。
(3)目前滑坡已经处于欠稳定状态,强降雨及灾区的余震会加大滑坡的风险,建议尽快进行详细勘查,查明其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治理方案建议。同时加强滑坡变形监测、气象监测及地震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龙头山镇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由于本次为地震灾害应急调查,时间紧,没有利用工程手段进行勘查,很多资料未能收集齐全,所得出结论较粗略,其结论仅供参考。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2]许强,裴向军,黄润秋,等.汶川地震大型滑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3]黄润秋,裴向军,李天斌.汶川地震触发大光包巨型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6):730-741.
[4]裴向军,黄润秋.“4.20”芦山地震地质灾害特征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0(3):257-63.
[5]黄润秋,张伟锋,裴向军.大光包滑坡工程地质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4,22(4):557-85.
[6]殷跃平,刘传正,陈红旗,等.2013年1月11日云南镇雄赵家沟特大滑坡灾害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3,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