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与粘贴位置研究

2015-03-01张晓东

物流技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注视点挡风玻璃粘贴

李 昂,张晓东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与粘贴位置研究

李 昂,张晓东

(北京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北京 100044)

针对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中,物流标识的尺寸和粘贴位置不规范,给现场操作人员读取信息带来不便,甚至成为了安全隐患这一问题,通过研究驾驶员行为和汽车设计标准,设计了分析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和适合粘贴位置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不仅为《汽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规范》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了支撑,也为研究汽车驾驶安全,特别是前挡风玻璃障碍物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

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标识粘贴位置

1 引言

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是指在汽车整车出口过程中,粘贴或吊挂在车身上,为整车物流操作人员展示其所需信息的标识。目前,我国汽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缺少统一标准。大部分出口整车只是按照港口规定,由货运代理粘贴简单标识。标识由货代公司自行设计粘贴,在项目内容、排版、用纸用墨、粘贴位置等方面都不统一。这一状况增加了整车出口物流操作人员获取标识信息的难度,降低了其作业效率。特别是标识尺寸和粘贴位置的不规范,可能使标识影响驾驶员视野,产生安全隐患。这些现状与粘贴物流标识保障整车出口物流作业准确、高效的初衷背道而驰。

乘用车由于其前挡风玻璃面积较小,驾驶室位置较低,标识粘贴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最为突出。因此,本文重点针对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与粘贴位置,设计了一种实验方法,可针对某一具体型号乘用车,分析出适合的尺寸和粘贴位置。

2 实验方法设计

2.1 基本原理

乘用车整车在仓库、码头等停放区都是并排停放,标识粘贴在前挡风玻璃上最有利于信息读取。因此,实验目的是通过研究驾驶员观察注视点所通过前挡风玻璃的区域,确定不影响驾驶员驾驶的标识尺寸和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最适合粘贴位置。为了全面地模拟现场操作人员驾驶汽车进行物流作业,要求实验中驾驶员要进行直行,左、右转弯,上、下坡,倒车,车头、车尾停车入左库,车头、车尾停车入右库共10项作业。

本文参考了国内外驾驶员视野相关研究[1-11]。首先借鉴了Geoffrey Underwood在文献[12-13]中提出的将人视野内的场景划分为9个互不重叠的注视区域,并采用录像回放进行分析的方法。本文参考此法将前挡风玻璃分成9个区域,通过录像方法分析驾驶员通过这些区域观察注视点的次数。

孟妮、郭应时、冀秉魁等[14-17]通过实验方法分析出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驾驶员的水平视角主要集中在驾驶员的正前方,越向两侧注视时间越低。袁伟[6]应用注视点位置聚类方法分析出,驾驶员驾驶汽车时主要观察的8个注视点。这8个注视点除了左右外后视镜和车内仪表,其余5个都是通过内后视镜左侧边缘所在垂直平面靠近驾驶员一侧的前挡风玻璃观察到的。参考这两项研究成果,结合乘用车车内构造特别是内后视镜的设计标准[18],本文利用内后视镜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按照观察频次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前挡风玻璃分成A、B、C三个区。

在竖直方向上,参考Geoffrey Underwood提出的方法,本文将挡风玻璃均分成三份进行试验。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标识粘贴阻碍驾驶员视野,规定只有驾驶员通过前挡风玻璃观察注视点次数为0的区域才能成为标识最适合粘贴位置。因此,本文将实验设计成循环实验,即如果分析影像后发现每个区域注视点观察次数都不为零,则将前挡风玻璃沿竖直方向等分份数加1,重复实验,直到得到统计次数为0的分区为止。

2.2 实验步骤

第一步,测量车辆前挡风玻璃的尺寸,包括上边长、下边长、中间高度、侧边高度、玻璃倾角。

第二步,为驾驶员戴好录像设备。要求设备拍摄图像的广角宽度可以超过前挡风玻璃宽度的一半,设备清晰度可以保证看清第三步粘贴的彩色贴纸。让驾驶员身体尽量后靠,使录像设备的摄像头满足GB 11562[19]中规定的V点范围,并进行录像角度的校对,使驾驶员正前方观察点位于录像中央区域(这样可使录像设备拍摄画面真实可用,虽然录像设备略高于驾驶员眼睛,也不影响结果准确性)。

第三步,将前挡风玻璃划分区域并粘贴彩色贴纸。驾驶员取正常驾驶坐姿,头戴录像设备,以录像设备的摄像头到中央后视镜左右两端中点的延长线同前挡风玻璃的交点为参照点,画两条竖直的分界线,将前挡风玻璃分成A、B、C三个区。再在竖直方向上将玻璃分成三等份,得到1-9号分区,在分界线的交汇处粘贴上两种不同颜色的彩色贴纸作为标记。区域划分方法、贴纸粘贴方向和粘贴位置如图1所示。

第四步,驾驶员驾驶汽车,进行直行、左右转弯、上下坡、倒车、车头车尾停车入库作业,并进行录像。其间,实验记录人员坐在驾驶员身后(或身旁)观察录像情况。为了保证摄像机记录下驾驶员注视点,实验记录人员应不断提醒驾驶员驾驶汽车观察左右时,尽量扭转头部去观察,而不是仅转动眼睛。

第五步,分析录像,统计驾驶员进行上述驾驶作业时注视点出现在上述9个分区内的次数,得到统计次数为0的分区,即为标识最适合粘贴位置。

如果分析影像后发现每个分区都有驾驶员注视点,则将前挡风玻璃沿竖直方向等分成4份(即份数加1),再重复第三至第五步,直到得到统计次数为0的分区为止。

第六步,测量标识最适合粘贴位置(统计次数为0的分区)的长和宽,分析出适合粘贴的标识最大尺寸。

图1 前挡风玻璃分区与贴纸标示方法示意图

3 实验实施与影像分析

3.1 实验地点、人员和设备

a.场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楼前及其地下车库;b.人员:驾驶员1人(3年、5万km以上驾驶经验)、设备负责人1人、观察员2人;c.设备:中型SUV车型、头戴式录像设备、彩色贴纸(无痕贴)、皮尺、笔、记录本;d.前挡风玻璃尺寸、指示贴纸粘贴位置如图2所示。

图2 测试车辆前挡风玻璃尺寸和指示贴纸示意图(圆圈内为指示贴纸)

3.2 实验影像分析与统计

分析录制的视频,统计各种作业下通过各个分区观察注视点的次数。例如图3所示为驾驶汽车下坡时观察注视点的位置情况。在序号Ⅰ的图中,驾驶员通过玻璃的1区观察入口位置和行人;在序号Ⅱ的图中,驾驶员通过1、2区再次确定与行人距离以及入口位置;在序号Ⅲ的图中,驾驶员通过9区确定车辆右前方与行人保持着安全距离(图中行人头部被后视镜遮挡,可以看到躯干部分)。

图3 驾驶乘用车下坡时驾驶员通过前挡风玻璃观察注视点情况

通过影像分析,对各种作业中驾驶员注视点和观察目的进行分析,得到结果见表1。

结合上述分析,对驾驶员通过前挡风玻璃各区域观察注视点的次数进行统计,结果如图4(因为试验中各种作业的操作次数不唯一,且一次操作中通过同一区域的观察次数可能多于一次,所以最终统计次数大于表1中各分区被提及的次数)所示。

图4 实验中通过各区域观察注视点次数统计

4 研究结论

通过影像分析可知驾车过程中,驾驶员没有通过B区的4号和C区的7号区域观察注视点。因此可确定在这两个区域粘贴整车出口物流标识对驾驶员驾驶车辆进行正常取放车作业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两个区域的尺寸:4号区域:宽30cm×高27cm;7号区域:宽43cm×高26cm(两侧高度不等时,取最小值)。因两区域水平相邻,故两区域尺寸相加为允许粘贴标识的最大尺寸,具体尺寸如图5所示。如果使用国际标准纸张尺寸印制标识[20],两个区域合并后可以粘贴的标识尺寸为A4及更小尺寸。同理,4号分区允许A4及更小尺寸;7号分区允许A4及更小尺寸。

表1 实验中驾驶员通过前挡风玻璃观察注视点的区域和观察目的

图5 第4号和第7号分区面积示意图

如果采用吊挂式粘贴,即宽度要求不变,高度要求应按照式1求得。

其中,H'表示吊挂式粘贴时允许的最大高度;H表示区域高度;α表示前挡风玻璃倾角。

按照式(1)计算(玻璃倾角35°,sin35°取0.57),4号区域允许粘贴的标识最大尺寸为宽30cm×高15.4cm,7号分区为宽43cm×高14.8cm。如果使用国际标准纸张尺寸印制标识,两个区域是否合并都可以粘贴A5及更小尺寸的标识。

5 结语

通过研究驾驶员行为和汽车设计标准,本文设计了分析乘用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最大尺寸和适合粘贴位置的实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不仅为《汽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规范》国家标准的制订提供了方法支撑,也为研究汽车驾驶安全,特别是前挡风玻璃障碍物对驾驶员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参考。

[1]柳忠起,袁修干,刘伟,等.在模拟飞机降落过程中的眼动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2,28(6):703-706.

[2]杨建国,肖永剑,王兆安.交通微观仿真中的驾驶员视觉感知模型[J].系统仿真学报,2005,17(10):2 437-2 441.

[3]张殿业.驾驶员动态视野与行车安全可靠度[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3):319-322.

[4]潘晓东,林雨,郭雪斌,等.逆光条件下交通标志的可视距离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23(5):118-120.

[5]Maija Mäntyjävi,Kaija Tuppurainen,Harri Rouhiainen.Visual function in professional truck drivers[J].International Arch Occup Environment Health,1998,71:357-362.

[6]Trent W Victor,Joanne L Harbluk,Johan A Engström.Sensitivity of eye-movement measures to in-vehicle task difficulty[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05,8(2):167-190.

[7]Hiroyuki Shinoda,Mary M Hayhoe,Anurag Shrivastava.What controls attention in natural environments?[J].Vision Research,2001,41(25-26): 3 535-3 545.

[8]Dukic T,Hanson L,Holmqvist K,Wartenberg C.Effect of button location on driver's visual behaviour and safety perception[J].Ergonomics, 2005,48(4):399-410.

[9]Torbjörn Falkmer,Nils Petter Gregersen.Fixation patterns of learner drivers with and without cerebral palsy(CP)when driving in real traffic environment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01,(3):171-185.

[10]Tanja R M Coeckelbergh,Frans W Cornelissen,Wiebo H Brouwer, Aart C Kooijman.The effect of visual field defects on eye movements and practical fitness to drive[J].Vision Research,2002,2(5):669-677.

[11]Dukic T,Hanson L,Torbjörn Falkmer.Effect of drivers'age and push button locations on visual time off road,steering wheel deviation and safety perception[J].Ergonomics,2006,9(1):78-92.

[12]Geoffrey Underwood,David Crundall,Peter Chapman.Selective searching while driving:the role of experience in hazard detection and general surveillance[J].Ergonomics,2002,45(1):1-15.

[13]Geoffrey Underwood,Peter Chapman,Karen Bowden,David Crundall. Visual search while driving:skill and awareness during inspection of the scene[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2002,5(2):87-97.

[14]孟妮.不同道路交通环境中驾驶员注视行为分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9.

[15]郭应时,马勇,付锐,等.汽车驾驶人驾驶经验对注视行为特性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5):91-99.

[16]冀秉魁.基于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驾驶行为预测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7]马勇,付锐,孟妮,等.道路环境对驾驶人眼动行为影响的试验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5,(3):82-88.

[18]GB 15084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S].2013.

[19]GB 11562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S].2014.

[20]ISO 216纸张尺寸国际标准[S].1922.

Study on Maximum Dimension and Pasting Position of Export Logistics Labels on Passenger Vehicles

Li Ang,Zhang Xiaodong
(School of Traffic&Transportation,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In this paper,through studying the behavior of the vehicle driver and the standard in vehicle design,we developed a method to analyze the maximum dimension and suitable pasting position of the logistics labels on the passenger vehicles to be exported and then through an empirical case,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passenger vehicle;vehicle export logistics;maximum dimension of label;pasting position of label

F252.13;F407.471

A

1005-152X(2015)11-0103-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5.11.029

2015-09-28

国家标准项目“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20132702-T-469)

李昂(1989-),男,天津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晓东(1973-),男,辽宁沈阳人,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现代物流系统规划与管理、物流节点规划与设计、铁路货运与物流、供应链管理、运输物流市场营销、采购与供应物流等。

猜你喜欢

注视点挡风玻璃粘贴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眼动仪技术在里院建筑特色分析中的应用
基于超复数小波和图像空域的卷积网络融合注视点预测算法
帖脸谱
《猫头鹰》小粘贴
挡风玻璃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挡风玻璃
射击运动员的反向眼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