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钻石模型的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2015-03-01郑秀恋

物流技术 2015年21期
关键词:物流业吉林省集群

郑秀恋,沙 颖

(吉林财经大学 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基于钻石模型的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

郑秀恋,沙 颖

(吉林财经大学 亚泰工商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应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别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以及政府等六个方面对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指出应该从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做大做强物流企业以及完善物流人才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升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

钻石模型;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吉林

1 引言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物流业的发展,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吉林省物流业发展速度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额为35 631.3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4.4%;物流业增加值为818.1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长率为13.3%。伴随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作为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表现形式—物流园区的建设工作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稳步推进。截至2014年底,吉林省投资亿元以上的物流园区共有34个,全省物流园区总投资额近2 200亿元,投资额超100亿元的园区有3家,分别是东北亚国际物流集散中心、梅河口现代物流港和长岭物流开发区。然而,吉林省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2014年吉林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9%,相比发达省份如广东的15.0%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推进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以提升物流业运行效率。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视角,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进行研究,试图寻求提升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新路径,从而提高吉林省物流业运行效率,加快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

2 波特的钻石模型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基于对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十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研究,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又称为钻石理论(Diamond Theory),用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钻石模型提出后又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乃至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被认为是评价国家或地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钻石模型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与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等四个关键要素,以及机会和政府两个变量,如图1所示。具体而言,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是互通有无的根本;需求条件指市场尤其是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是产业冲刺的动力;相关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体现为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它们会形成休戚与共的网络;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是企业在一个国家的基础、组织和管理形态,以及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的表现;产业发展的机会通常要等基础发明、技术、战争、政治环境发展、国外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变革与突破;政府的角色体现为干预与放任的平衡,政府的补贴、教育和资金市场等政策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很微妙。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必须善于应用四大关键要素,加上机会和政府角色,彼此互动。

图1 波特钻石模型

3 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

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内,以运输枢纽设施(如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公路枢纽等)、科研开发组织(物流技术、物流信息平台的开发等)、管理部门为依托,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各类物流活动主体及相关制造、流通、教育培训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目前,在吉林省政府的推动下,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物流相关企业得以在物流园区集聚,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下面将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要素进行分析。

3.1 生产要素

(1)人力资源。吉林省物流高等教育较发达,共有吉林大学、吉林财经大学、长春大学、北华大学等8所高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为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但是硕士或博士层次的高级物流专业人才还比较少。由于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外流现象明显,而且很难吸引高级物流人才到吉林省就业。

(2)天然资源。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几何中心地带,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随着吉林省与其他各国及各省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物资流通需求不断扩大,吉林省在东北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体现出一定的区位优势。

(3)知识资源。波特认为知识资源存在于大学、政府研究机构、私立研究单位、政府统计部门、商业与科学期刊、市场研究报告与资料库、行业协会等。目前,吉林省有8所设立物流专业的高校,少数高校设有物流研究所或实验室。吉林省发改委自2010年以来,每年组织相关人员完成《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的撰写,分析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吉林省统计局每年对相关物流数据进行收集与统计,以利于对吉林省物流业发展情况的分析。吉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推进吉林省物流标准化、信息化、物流师培训与认证等方面也在积极开展工作。

(4)资本资源。受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的影响,吉林省物流业的资本资源比较贫乏。近年来,吉林省虽然在交通基础设施、物流园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物流业相关硬件与软件的建设与投资。

(5)基础设施。铁路建设方面,吉林省“五纵三横”铁路网、哈大珲乌“大十字”轴、中东部城市群快速铁路网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截至2014年末,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 345.2km。公路建设方面,全省11个市都分布有横线、纵线、环线,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全省路网规模不断完善,路网效益更加明显。2014年末,吉林省公路总里程达9.6万km,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 8.87万km,占公路总里程的92.3%;有等外公路7 374km,占公路总里程的7.7%。全省公路总里程中,有高速公路2 348km,占公路总里程的2.4%。航空建设方面,“一主多辅”的机场格局得到完善,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的建设继续推进。总的来说,吉林省已经初步建设形成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3.2 需求条件

波特认为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需求特征会刺激企业实施改进与创新,有利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受吉林省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吉林省的物流需求主要地集中在汽车、农产品、化工、医药等支柱产业。因此,吉林省的物流需求在不同的细分市场有不同的需求特征。汽车物流的技术复杂性高居各行业物流之首。伴随着汽车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汽车企业对物流服务商在降低物流成本、服务的时效性、设施设备的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外,农产品加工业的物流需求体现为安全性、时效性、可追溯性等特点;化工产业的物流需求体现为专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等特点;医药产业的物流需求体现为信息化、专业化、时效性等特点。可见,吉林省的物流需求对吉林省物流企业提出了较高的服务要求,有利于吉林省物流企业不断进取,改进服务,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进而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竞争力的提升。从需求的增长看,波特认为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加大产业投资,也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面对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吉林省经济发展放缓。2014年,吉林省的GDP增长率仅为6.5%。因此,吉林省物流需求也出现了增长放缓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吉林省物流需求仍将面临着较慢的增长速度,不利于物流产业的投资与建设,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受到影响。

3.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包括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流通加工业、快递业等。因此,吉林省的物流产业集群要形成一定的竞争力,需要运输业、仓储业等相关产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2014年,吉林省物流业增加值为818.1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73.5亿元,同比增长6.7%,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4%;仓储业实现增加值63.7亿元,同比增长7.5%,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以包裹、函件寄递以及快递业务为主要内容的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0亿元,同比增长18.7%,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以配送和流通加工业务为主要内容的贸易业实现增加值166.9亿元,同比增长7.4%,占物流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4%。可见,运输业是吉林省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以快递业为主的邮政业务则是未来提升吉林省物流集群竞争力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组成部分。此外,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在竞争力提升的过程中,受益于其与主要服务对象如汽车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的良性互动。例如,汽车业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为了推进汽车产业的发展,吉林省规划了多个整车和零部件物流园区,这对提升汽车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起着重要作用;汽车物流服务要求高,汽车企业扮演挑剔的客户角色有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伴随知名汽车企业一汽集团在省外投资与建设新工厂,吉林省物流企业也获得了开拓省外物流市场的机会。

3.4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伴随着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吉林省的物流企业在不断地发展与壮大。截止2014年底,吉林省通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A级物流企业评估的物流企业有52家,其中5A级6家,4A级30家,3A级15家,2A级1家,全省物流企业整体实力与规模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吉林省物流企业尤其是龙头物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较大地束缚了他们的改进与创新。例如在吉林省的5A级物流企业中,吉化集团公司物流中心主要服务于吉化集团,一汽物流有限公司和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汽集团,长春欧亚集团物流公司主要服务于欧亚集团。这些龙头型物流企业与其所服务客户在产权以及历史渊源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企业无须经过激烈竞争就可以轻松签得物流服务合同,进而导致龙头物流企业们竞争意识不强,缺乏降低成本、改进服务水平、增强服务意识的动力。而波特的研究则证明产业形成竞争优势的最大关联因素是市场内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根据当前情况看,吉林省龙头物流企业普遍缺少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吉林省物流市场竞争不充分。因此,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吉林省物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自由竞争局面的形成。

3.5 机会

随着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作为面向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依托横跨西伯利亚经由满洲里进入吉林省的新欧亚大陆桥、周边港口、北冰洋海上洲际航线,吉林省将成为“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撑区和海上战略新支点;日本西海岸开始布设发展据点,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开发开放,中韩自贸区谈判成功,韩国有意把图们江区域打造成为韩企投资新增长点,朝鲜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寻找经济增长空间。“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东北亚各国政策的积极变化,将为吉林省扩大开放、推动物流业发展带来战略机遇。此外,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也为吉林省邮政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随着外贸转型调整步伐加快,吉林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实现零的突破;与阿里巴巴合作的“淘宝特色中国·吉林馆”入驻电商超千家,引领着吉林产品实现网上销售;“欧亚e购”、“购够乐”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和29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加快发展;长春净月、吉林高新、四平电商产业园等电商基地蓬勃发展,产业集聚效应愈发显现。

3.6 政府的角色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指导和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与规划。2009年,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帮助金融危机中的物流业度过难关;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涉及税收、土地、交通、管理体制、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与应用、资金投入、农产品物流、组织协调等九大问题,因此被称为“物流国九条”;2012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税收、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利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201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了全国物流园区总体布局的基本思路;2014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于物流业走向产业提升发展、融合发展的前台,促进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引领力量和保障支撑。在国家政策文件指导下,吉林省也推出了物流相关政策文件。2011年,吉林省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13年,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印发《关于道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工程的实施意见》;2014年,吉林省印发了《吉林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各级物流业相关法规与政策的陆续出台有利于优化吉林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必将促进吉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4 提升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4.1 努力扩大吉林省物流市场的需求

为了扩大吉林省物流市场需求,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大力发展吉林省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化工业、医药制造业等是吉林省的支柱产业,也是吉林省物流需求的主要来源。支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产业服务品质的提升,而且在支柱产业集群的带动下物流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第二是努力扩大对外贸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利用“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与俄罗斯、韩国、朝鲜等国的周边贸易,打开吉林省国际物流业发展的新局面。第三是继续加快吉林省电子商务的发展。2014年,吉林省电子商务交易额1 800亿元,同比增长38%,网络零售额560亿元,同比增长45%。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递物流需求。第四是鼓励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对于制造或流通企业来说,物流业务并非企业的主营业务,将物流业务外包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物流效率。因此,鼓励通过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增加吉林省物流市场的需求。企业在进行物流业务外包时,也应重视营造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这既利于提升物流服务水平,也利于发展和壮大物流企业。

4.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在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直接促成物流产业集群,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2014年12月吉林省发改委印发《吉林省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按照物流需求规模以及在国家战略、省级战略和产业布局中的重要程度,对吉林省物流园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与布局。截止2014年底,吉林省现有投资亿元以上的34个物流园区中,已建成园区9个,在建已运营园区11个,在建未运营园区14个。目前,吉林省政府应该加快物流园区的建设,积极为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创造空间条件。此外,政府应继续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是提升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条件。吉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与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差距。

4.3 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吉林省物流企业的整体实力还比较弱,适应物流市场需求,通过政策扶持、升级改造、兼并重组等方法,做大做强一批物流企业,尤其是适应吉林省重点支柱产业需求的龙头物流企业,将利于提高物流产业集中度。在做大做强物流企业的过程中,充分的市场竞争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应注重营造公平的竞争氛围,另一方面应注意吸引国际国内高水平物流企业参与吉林省物流市场的竞争,从而迫使吉林省物流企业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实力。鼓励由传统仓储或运输企业转型的物流企业积极按照现代物流运作理念,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大力应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与设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服务改进与创新。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物流企业参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组织的A级物流企业评选。

4.4 完善物流人才保障体系

波特认为在服务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人才储备必不可少,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服务业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为提升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应努力完善吉林省物流人才的学历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培训教育等人才保障体系。大力支持吉林省高等院校积极结合自身特色与定位,进行物流人才培养。重视产学研平台的构建,形成集群内企业、地方科研机构、政府、高等院校等的良性互动,以培养适合吉林省经济特点发展需要的物流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物流专业人才。除了积极进行本地物流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大力度从省外引进高级物流人才,以帮助吉林省物流业实现更快的发展,进而提高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张天天.基于钻石模型的长吉图现代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业,2014,(2).

[3]隋博文.基于钻石模型的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物流技术,2013,(10).

[4]远亚丽,唐卫宁.低碳视角下物流产业集群服务创新能力提升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企业经济,2013,(6).

[5]郑秀恋,姚洪权.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物流技术,2014,(9).

[6]樊雪梅,万志勇.长春市物流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 2011,(6).

Study on Competitivity of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of Jilin Based on Diamond Model

Zheng Xiulian,Sha Ying
(Yatai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Jilin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Changchun 130117,China)

In this paper,using the diamond model proposed by Michael Porter,we analyzed the competitivit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of Jilin on the six aspects which were the element of production,demand condition,relevant and supportive industries,corporate strategy,structure and competitors,opportunities and government,etc.,and then pointed out the measures to increase the competitivity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cluster of the province.

diamond model;logistics;competitivity of industrial cluster;Jilin

F263;F259.27

A

1005-152X(2015)11-0007-04

10.3969/j.issn.1005-152X.2015.11.003

2015-09-12

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吉林省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研究”(2015338);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吉林省汽车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201404)

郑秀恋,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讲师,物流产业经济与智能物流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成员,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物流产业经济;沙颖,吉林财经大学亚泰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物流业吉林省集群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物 流 业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