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浅析
2015-03-01甘肃兰州师范附属小学730050曾笃学
甘肃兰州师范附属小学(730050) 曾笃学
甘肃西和县洛峪镇关坝小学(742100) 王国红
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浅析
甘肃兰州师范附属小学(730050) 曾笃学
甘肃西和县洛峪镇关坝小学(742100) 王国红
为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农村小学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扶持。
贫困地区 小学教育 落后 扶持
2014年3月,甘肃省启动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笔者以一名支教者的身份走进了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关坝小学。在两个月完全沉浸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对这里的教育现状逐渐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了解。或许是管中窥豹,我国边远贫困地区小学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并没有完全得到扭转,小学教育在师资力量、教育观念、办学条件以及生源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小学教育的顺利发展。现笔者对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现状做一浅析,以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思考与探讨。
一、师资缺乏,力量薄弱
师资缺乏,力量薄弱,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原因。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里,代课教师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真正科班出身的教师比例非常低。代课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不高,有的代课教师竟是小学毕业生,用教师的话说,就是“兵带兵”。代课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简单。在他们心里,没有课程标准;在他们手里,没有《教师教学用书》。他们只拿一本《教材全解》作为唯一的教学参考。以语文课堂为例,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学模式和三十多年前笔者受到的小学教学模式几乎保持着高度的统一。他们教学的法宝不是读就是抄,每节课不是教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写什么,学生跟着在笔记本上抄什么。学生在课堂上抄写多音字、形近字、词语解释、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却没有真正领悟课本知识。另外,学生的书写没有笔顺规则,也没有间架结构。教师将考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死教死学”普遍存在,因为在他们心里,每年的统考就是最后的检验场。上级部门只是将学生的卷面成绩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教师来说,新课改永远是海市蜃楼。
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师没有专业区分,在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缺哪一科的教师,就安排新分配来的教师教哪一科。村级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没有自主权和选择权。这样不但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的课程表上永远排满课程,教师几乎是“万金油”,教这个年级的语文、那个年级的数学,还要加上若干节音、体、美等副科。而这种现象在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里已十分普遍。此外,有个别低年级采取包班教学的方式,这无疑又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教师疲于应付自己的教学任务,根本没有时间和其他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听课、相互切磋,更别说做什么教学研究了。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每一天、每一周甚至几年下来,都只看到一个教师的面孔,只能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没有任何新鲜感,学习效率必将大打折扣。为了抓好教育教学的质量,很多学校不得不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教师的奉献精神毋庸置疑,但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的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这成了农村小学教育发展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还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这里的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很难在这里扎根生存。一批批教师来了,又走了,连学生都说不出已经换了多少名教师。究其原因有:其一,有相当一部分大、中专毕业生来到这里,思想上根本不愿意植根于农村,而是把农村学校作为积累经验的跳板和岗前学习的场所。他们有的一边任教,一边复习、准备各类资格证的考试,有的刚刚熟悉了教学常规后,便想方设法进入县城;其二,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低下,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农村小学的教育质量。试想,月薪600元的待遇怎么能留住当今时代一个正常生活的人呢?
二、教育教学设施缺乏、滞后
教育教学设施缺乏、滞后,严重阻碍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公路沿线,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在低矮的平房中无异于鹤立鸡群,格外显眼。然而,只有走进这些山区小学,你才会发现,虽然新的教学楼盖起来了,办学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学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与农村小学的信息源短缺形成极大的矛盾。学校仅有的几台电脑要么上不了网,要么被闲置,别说学生上网查资料,就连教师手头上的纸质资料都少得可怜,教师依旧以“一支粉笔、一张嘴”进行教学。
很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没有诸如微机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功能型教室,音、体、美这些课程几乎被语文、数学课代替,科学、品德等课程的教育教学差不多都是照本宣科。我们偶尔听到校园里歌声飞扬,几乎是教师唱一句歌词,学生跟着唱一句歌词。对于曲谱,教师自己无法试唱,学生也不认识。再如,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备的质量和数量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课几乎是学生的自由活动课,学生在体育课上推推搡搡、打打闹闹,在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学校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农村,很多家长为谋生计,纷纷外出务工,他们短则几个月回来一趟,长则一年见不到孩子,甚至有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后,在外重新组建家庭,从此一去不返。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留守儿童或溺爱有加,或放任过度。老人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他们对留守儿童仅是生活起居的照顾,根本无力胜任孩子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任务。他们管不了,也不会管,使得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还有少部分留守儿童,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也没有爷爷奶奶,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他们要承担起打扫、做饭、喂牲畜等家务,甚至有的留守儿童还承担着田间耕作的繁重劳动。这些留守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家境贫寒,如果不是享受义务教育和免费的营养餐,他们很可能就会辍学。
教育的缺失,把本应由家庭、学校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和教师。教师无怨无悔地承担着教师和父母的双重角色,履行着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教书育人的义务。他们不怕吃苦,然而,令他们伤透脑筋的是,好容易灌进学生脑袋里的知识,学生很快就遗忘得一干二净。教师无奈地说:“学校苦教五天,不如周末两天;教师苦教一学期,不如孩子一个假期。”
我们期待,甘肃省教育厅在今年下发的《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能早日落实,“五年内全面改善薄弱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并使这些学校的师资配置趋于合理”。面向乡镇以下的农村学校,我们应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或“一专多能”的教师,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并在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中,向这些教师倾斜。
我们知道,农村教育一直在落后中步履蹒跚地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农村教育,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扶持。
(责编 钟伟芳)
G627
A
1007-9068(2015)06-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