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义乌人

2015-03-01/

新校长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果展百家讲坛义乌

文 / 综 合

“我们义乌人”虚拟博物馆是一个以地方文化特色为主题的数字博物馆,由义乌四中和浙江大学张剑平教授的科研团队于2008年开发,在设计之时就侧重于学习者的网络自主性学习,教师的角色被设计为适时引导和辅助——利用虚拟博物馆的平台,通过设置一系列围绕“地域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和发展”这一课题的任务,驱使学习者在博物馆内寻找各种信息资源,开展学习。

校本课程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我们义乌人”虚拟博物馆和虚拟图书馆,向学生进行任务设置——义乌地域文化精神有哪些,引导学生借助虚拟替身进行角色扮演,并组织开展义乌地域文化精神学习成果展,让每位同学自主学习,构建个人空间,并完成知识的整理。

在课后时间,以班级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班分为5个小组),完成以下内容:每小组就版式策划与管理,义乌地域文化精神资源与素材的收集、完善和添加,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组织学习内容的交流与相互评价等内容划分一个论坛版块,开展义乌地域文化“百家讲坛”成果展,并且就小组学习成果组织开展诸如虚拟博物馆内即将存放的本课时学习内容整理,本课时存放内容的图片、语音、视频素材收集,内容布局策划等要素的虚拟博物馆展览前期工作。

第二课时: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学习虚拟图书馆中的各种媒体资源,仍旧由每位同学自主学习,并根据第二课时内的任务(当前我们应当批判的人文素养低下的现象有哪些;义乌地域文化精神应当发展的内容有哪些;中学生如何才能实现义乌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完成相应知识的整理。之后,由各个学习小组开展义乌地域文化“百家讲坛”成果展,进行相应的资料更新与学习内容交流讨论、相互评价,同时进一步进行展示虚拟博物馆的前期工作。

第三课时:依托虚拟学习环境下的实时讨论室,每一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成员,依据自己小组整理的学习内容,就义乌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发展以及自己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来实现义乌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做一个演讲报告。随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演讲做出点评,并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给学生代表和小组一定的积分奖励。

第四课时以及课余时间:学生根据虚拟博物馆前期的准备工作,由小组组织完成学习成果展示虚拟博物馆的构建,每个小组制作一个PPT,对小组的学习进行总结。

第五课时:对小组构建的所有学习成果展示博物馆进行演示、评比。由系统管理员对义乌地域文化“百家讲坛”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积分奖励,对义乌地域文化学习成果展内的个人空间进行优秀评比和积分奖励,同时对小组的学习总结进行点评。具体评价包括学习与合作过程中的表现;作品评价量规范;借助义乌地域文化“百家讲坛”,进行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并进行小组自评、互评,个人之间的互评。

猜你喜欢

成果展百家讲坛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乡村环境建设创新团队系列成果展
义乌展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发展成果展
“成果展”等十三则
2015年消防科技成果展重要成果展示
为义乌试点聘任公务员制叫好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