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写作的角度看阅读教学

2015-03-01江苏睢宁县城西小学221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语文

江苏睢宁县城西小学(221200) 夏 丽

从写作的角度看阅读教学

江苏睢宁县城西小学(221200) 夏 丽

从写作的视角反观阅读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够让阅读教学回归简单,从而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有效实现学生体验与文本情景的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简单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阅读空间,回归学生的自由阅读。

写作 阅读教学 简单课堂

对大多数人来说,写作是一件难事,我却感到课余时间写写文章是一件乐事。那么,写作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我个人的经验:语言和审美,即心中感受到美,用语言文字表达。从写作的视角反观阅读教学,一定程度上能够让阅读教学回归简单,从而让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减负增效。

一、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教学,简化教学目标

于永正言:“教语文很简单。”张庆提出:“用减法教语文。”吕叔湘先生说:“其实,课有什么可磨的呢?在课堂上老师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了。”大道至简,大师至简。为什么我们的阅读课屡“简”不下呢?因为从阅读看阅读,既要人文性,又要工具性;既要得言,又要得意;既要字词,又要句篇;既要听说,又要读写;既要电教手段入境,又要朗读感受悟情;既要教给方法用得出,又要兼顾内容深挖洞;既要肢解文本利于教,又要整合全文利于学……种种繁杂,左右兼顾,再加上考试这把忽东忽西的指挥棒,弄得语文老师精疲力竭,无所适从,而学生所得甚微,甚至对自己的母语深恶痛绝。

而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教学,简单之极。找准这一目标导向,简单阅读,势在必行。如小古文《爱莲说》,从阅读的角度看,难解字要讲,主要内容要讲,莲的品质要讲,衬托手法要讲;而从写作的视角看语言和审美,本节课目标简单而集中,学生会读、会背、会感悟。于是,教学在通读全文知大义的基础上聚焦重点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我依据儿童形象思维的特点,用简笔画亭亭玉立的白荷花,茎底贴黑纸卡,看图对比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画蓝色波浪线,学生读“濯清涟而不妖”,再看画上的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图文结合,学生感受到美,也便理解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再看图连起来背诵,只用30分钟,轻轻松松,言意兼得。

再如教学《灰椋鸟》第二课时,从阅读视角定目标。

1.听写“观察、观赏”,比较词义,说说能否调换,为什么?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写鸟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写下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5节。

从写作视角衡量,目标3是重点。于是,老师的教简单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读文;然后聚焦重点,抓住一组词语“排空而至、整群整群、列队飞行、数百米长的长队、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想象画面,感受壮观,再把词语放回句子,情动辞发,朗读成诵。而归林后的灰椋鸟又美在哪里?学生赏析交流,朗读背诵。整节课重点突出,疏密有致,轻松自然。

方向决定目标,目标决定课堂,从写作的角度看阅读——简简单单,清清爽爽,扎扎实实。

二、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教学,简化教学手段

古人写作,“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推敲、打磨、定型,语言文字融入了作者太多的审美与创造。“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从写作的角度看阅读,就会明确阅读教学真正吸引儿童、留住兴趣的是学生能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情感相通的妙趣。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阅读教学的根。有了根,阅读教学才能找到自己的归属,课才不会在问题对答、媒体展示、重复朗读等层面耗时费力,徒然做虚功。

比如一位老师执教苏教版三年级《少年王勃》一课,读到“都督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一句时,要求学生像都督一样大声读,拍着桌子读。虽然学生拍得桌子山响,读得慷慨激昂,给人的感觉总是虚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被这种简单重复的读一点一点消耗殆尽。从写作的视角看:都督的赞叹根植于对王勃诗句的审美,才会有感而发。那么,学生有此体验吗?于是,我在执教此环节时,先引导学生理解“拍案叫绝”的意思,然后追问:都督因为什么拍着桌子叫好呢?然后出示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意境美、结构美、声韵美。经过这番感悟,学生的读和作者的写真正达到认识、情感的统一,再读都督的话,自然发乎于心。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读、写一家,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就会少一些教者的主观随意性,多一些规律性。又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仅从阅读视角考虑,多数老师从“不能动弹、戴着固定套、天大的不幸”等词句,指导学生感受桑兰的坚强不屈,但由于学生缺少桑兰的遭遇体验,硬性地从词语感受是隔靴搔痒。而从写作的角度看,作者必须和桑兰感同身受,才会情动辞发,那么怎样让学生有此体验呢?教师要求学生双手前后稳住自己的脖子,坚持一分钟不动。学生马上感到拘束、难受。再读这些词,桑兰坚强不屈的形象自然在学生心中立起来。

再如教学《卧薪尝胆》一课“万般无奈”一词时,由于学生缺少对战败国的生活积淀,仅从阅读层面强调“万般无奈”要重读,朗读总显得拿腔捏调,很不自然。而从写的视角看,作者同样没有此经历,但用词妥帖,原因在于作者能够设身处地。怎样实现学生的读与作者的写相融合?我先要求学生说说对“万般无奈”这一词语的理解,然后追问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经历。一个学生说:“有一次,只有我和奶奶在家,奶奶的手被刀切破了,鲜血直流。我心里很急,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其他学生心中相同的情感体验被唤醒了,再读课文,味道就不同了。

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有效实现了学生体验与文本情景的相似匹配,相似激活,这样,语言文字才能在学生心中真正醒来并扎根。

三、从写作的视角看阅读教学,开阔阅读视野

一个人对写作的喜爱,是阅读课上老师教的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的爱好完全来自师范学校三年图书馆的自由阅读。怀海特说:“什么是教育,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回顾我所经历的语文课,抄词语,写段意,概括中心思想,以及考试做的那些题都荡然无存,剩下的是读的那些经典名著,名著里缤纷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深邃的思想、审美的意识,多多少少留存在记忆里,写作的时候便一股脑儿冒出来。

大量的阅读不仅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而且提升了生命的质量,让我时常保持对美的敏感,带着审美的愉悦欣赏自然,理解自己的领导,尊重自己的同事,感恩自己的学生,从而让枯燥、琐碎、平凡的教师工作洋溢着幸福,充盈着快乐。海格内尔说:“人,充满劳绩,而诗意栖居。”审美和愉悦,欣赏与理解,尊重与感恩,正是大量阅读给予心灵的最亮底色。

我们老师上课也是一种创作,我也曾和上课极好的同事交流,他很感谢自己语文老师的懒,自己讲得少,要求学生背的多,每学期篇篇课文都要求背诵,小学六年,心中有几百篇文章,作文自然不愁,如今做老师也有了底气和家当。著名作家巴金谈到自己的写作时说:“心中装着几百篇文章的影子,自然就会写了。”

1.厚积薄发。只要我们留心,班中写作好的学生,大多读书好、好读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谈及对阅读的认识:“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基于对学生言语个性与审美自由的顺应与养护,简单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阅读空间,回归学生的自由阅读。

2.打造书香校园,推进校园文化向深层发展。我们学校每班都设有书架,为学生互相交流搭建平台;学校图书馆向学生开放,重在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周末向家长推荐阅读书目,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常态。当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养成的时候,阅读教学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我们的阅读教学,向来负重前行,语文老师也一直忙碌而辛苦,也许换一种角度会实现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

(责编 莫彩凤)

G623.2

A

1007-9068(2015)28-086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阅读教学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