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诗教学:悟经典魅力,涵学生品性——以《小儿垂钓》教学为例

2015-03-01江苏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214200朱伟平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8期
关键词:黄蝶组诗童心

江苏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214200) 朱伟平

有人说,音乐是可以“疗伤”的。笔者认为,古诗也是可以“疗伤”的。这里的“疗伤”并非指治疗疾病,而是指涵养品性,提升情趣,激发人们对自然、对生活、对人的热爱,从而促进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的形成。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国学精粹。诗中汩汩流淌的不仅是文学,更是美学。古诗简洁凝练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与思想,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然而,我们有许多语文老师,为古诗而教古诗,把重心放在了对字、词、句的解释上,体会诗人的情感常显苍白干巴。古诗中蕴含的情趣、理趣、人文、意蕴,这些最有魅力的东西并未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心不为之动,当然无法感知古诗博大的内涵。

要展现古诗的魅力,笔者发现,古诗教学必须加强同类诗的组合,即进行组诗教学。其优点是,通过一类诗的学习,引出一条主线,体会一种情感,领悟一类表达方法,从而获得这类诗的鉴赏能力。这将强化学生对古诗的探究认知,有利于深刻地感悟经典古诗的无穷魅力。下面以《小儿垂钓》一诗,谈谈组诗教学的实施。

《小儿垂钓》是苏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与前一首《池上》,都描写了可爱天真的乡村儿童形象,表现出童心的纯真。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古诗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重点,便可以放在“抒写童心”一类诗上。于是,这堂课的主题便定为“童心最真”,让学生体会童心、童真、童趣,走进经典,引起共鸣。

教学大致分为五个板块。

第一板块:借助插图,自学古诗

《小儿垂钓》诗句浅显易懂,其中可能有疑难的字词“垂纶”,可以找近义语“垂钓”理解,结合“纶”的部首,从插图中寻找“钓鱼的丝线”代替。“侧坐”“莓苔”等词仍可以结合插图来理解。在扫清疑难字词的基础上,学生理解全诗便非常轻松了。

第二板块:找相同点,引出“红线”

《池上》《小儿垂钓》,都表现了乡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其手法都是选取孩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举动、一种神情、一个场景进行刻画,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儿童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共性思考题:(1)这是一个在( )的小孩;(2)你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天真可爱?小孩做了什么?诗人怎么表现人物?这个共性问题可以贯穿到组诗中其他诗的学习。

第三板块:情景再现,意趣横生

古诗,其魅力就是用简练的文字,创造出无穷的情趣、理趣、人文、意蕴,给人以遐思。反之,要深入体会古诗之美、内涵,读者必须展开丰富的想象。因此,想象是学习古诗的最重要的方法。孟子说:“充实为之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让诗句中的人物鲜活起来,有血有肉,形神兼备,并且实现情景重现,将使古诗的课堂变得意趣横生,神采飞扬。

“这是一个学垂纶的小孩,你从哪儿体会到他的天真可爱?”学生比较追究“蓬头”与“整洁”,“侧坐”与“正坐”,体会到农村小儿的“形”的质朴、顽皮。再重点抓住“遥招手”“怕”,想象小儿的“神”:路人问路,小儿为什么“遥招手”?当时他的神态怎样?内心怎么想?为什么不“遥摇手”呢?当路人靠近时,小儿又会如何应答他?通过想象,学生上台表濱,展示出无穷的创造力:有的学生在向路人“遥招手”时,眼睛还紧盯着“钓竿”,神情专注;有的学生在“遥招手”后,紧接着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可见钓鱼之用心;有的学生还拉拉“路人”的衣袖,示意他靠近自己,可见钓鱼之细心;有的学生描摹了小儿的内心:哎呀,这鱼就要上钩了,你这人这么大声,险些把它给惊跑了……学生的表演入木三分。想象,不仅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这短短几十个字中所蕴含的情趣美,更可贵的是点燃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学生领悟到诗人高超绝妙的表达方法,领略到古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第四板块:组诗呈现,放飞想象

教师呈现五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村居》《所见》《四时田园杂兴》《村晚》。这些都是写小孩子的古诗,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小孩天真可爱的特点。思考共性问题:(1)让学生找一找诗人笔下的小孩分别在做什么?学生很快分别从诗中找出:追黄蝶的小孩、放纸鸢的小孩、捕鸣蝉的小孩、学种瓜的小孩、吹短笛的小孩。(2)你从哪儿体会到他们的天真可爱?要像刚才一样展开丰富的想象,还原当时的画面。以《宿新市徐公店》为例,学生找出了“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想象儿童的动作、神态:

只见黄蝶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小孩 ____________。

忽然,黄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寻不着了,留下那个小孩站在菜花丛边,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的想象很精彩,把小孩追的动作、神态说得生动逼真,把黄蝶飞入菜花后小孩站在田边那种茫然无助却又不甘心的心态描摹得活灵活现。教师可布置学生选择其中一首,在纸上写一写想象到的画面,把想象中的可爱小孩付诸笔下。

《宿新市徐公店》的“追”与“寻”:“只见黄蝶忽高忽低,上下翻飞。小孩一会儿跳起来,一会儿扑过去。眼看就要捉住了,忽然,黄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寻不着了,留下那个小孩站在菜花丛边,一脸茫然。他拔开菜花丛,四处寻找,长久不愿离开。”

《村居》中,学生抓住一个“忙”字,写道:“儿童散学了,一看时间还早,顾不上写作业,跑到家中把书包往炕上一扔,抓起风筝就来到田野中,放开长线跑起来。越来越多的小孩来了,一会儿,天空中满是风筝,热闹非凡……”

第五板块:心回童年,童心飞扬

教师出示:

童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那份投入;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的那份 ___________;

学生回答:

童年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那份遗憾;

童年是“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的那份机灵;

童年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份悠然;

……

“你的童年是怎样的?说说自己小时候的趣事,把它写下来,其中最有趣之处,最能体现童心之处要写生动具体,让我们心回童年,童心飞扬。”在引起学生的共鸣后,教师的练笔作业水到渠成,学生把珍藏心中的童真童心,抒写笔端。

最后出示冰心的话:“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组诗教学,王崧舟等名家都呈现过精彩的课堂,他的《枫桥夜泊》堪称经典。采用组诗教学,优点甚多,一是便于学生领悟一类诗的学习方法,提高艺术鉴赏力;二是在对比欣赏中,学生的理解体会更加深刻,更有利于学生感悟到文学经典的艺术魅力;三是使古诗真正上升为一种文化,在学习中涵养文化精神,提升审美情趣。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诗教学的确可以“疗伤”。

猜你喜欢

黄蝶组诗童心
可见光(组诗)
苍凉组诗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墙角的花
墙角的花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童心绘天下
一个人穿梭在乡村(外一首)
墙角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