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中潜藏的语用资源
2015-03-01江苏宿迁市实验小学223800
江苏宿迁市实验小学(223800) 陈 玲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应坚持实践性,决定了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主要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杨再隋教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学生凭借一篇篇生动具体的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同伴的合作下,听语文、说语文、读写语文的实践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语文实践,学生逐渐获得实际运用语文的能力。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能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我们要珍视潜藏在文本中的语用学习资源,练就一双慧眼,开展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珍视文本中特色词语的运用
词语,是文章最基本的组成单位。阅读和理解课文,一般都是通过词语进行的。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那么,学习语文,就要从积累和运用词语开始。在各种版本的各册语文教材中,荟萃着大量字字珠玑的美文,教师要根据学情、教学目标、文本特点精选富有规律性的词语,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语,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积累运用。
2014年,全国小语会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比赛,来自黑龙江的于东老师执教了《寓言两则——纪昌学射》。他独具慧眼,引导学生发现、积累文中描写学习效果的短语,学生找到了“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学得差不多了”“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就要成功了”“练得相当到家了”“成了……的能手”等。在学生圈点标画、互相交流、纠正补充和朗读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体会哪些短语表达学习效果最好,哪些表达得比较好,哪些表达得一般。然后,出示一段生活情境,让学生迁移运用这些短语。学生通过“找—读—比—用”的实践活动,较好地掌握了一系列描写学习效果的短语。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猴子种果树》这篇课文时,发现课文中蕴藏着丰富的词语资源,如“哇哇”“喳喳”“咕咕”这些拟声词,还有短小精悍的农谚语,如“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等。在教学时,笔者分组呈现,指导朗读,并启发学生去发现藏在词语里的“秘密”,然后再集中呈现这几类词语。
猴子—乌鸦—喜鹊—杜鹃(动物)
哇哇—喳喳—咕咕(声音)
梨树—杏树—桃树—樱桃树(树木)
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樱桃好吃树难栽(农谚)
在学生朗读、归类的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关注这些词语的结构,如拟声词运用了叠词的形式,三条农谚是四字结构,而且第一、第三个字表示树木名称,第二、第四个字表示树木结果子的年份。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一些叠词形式的拟声词,拓展一些言简意赅的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积累了这几组富有特色的词语,同时也轻松地掌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和发展脉络。
二、珍视文本中特殊情感的表达句式
句式,就是句子的表达方式。汉语的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而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效果也不相同。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时,发现作者运用了特殊的表达句式,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兄弟俩互不相让、据理力争、努力说服对方的争论场景,值得学生学习运用。教学中,笔者先用剧本的形式呈现了兄弟俩关于“大雁怎么吃”的争论。
哥哥: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着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
在学生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发现,这段争论的文字并不多,但是连用了4个问句。于是,笔者集中呈现这4个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句式转换练习,发现其中三个是反问句,另外一个是反诘句。结合句子,笔者引领学生进一步发现反诘句的特点: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有追问、责问的意思,不要求对方回答,而是向对方强调自己的结论。但是不管反问句式,还是反诘句式,表达的意思、情感、效果都是为了加强语气,引起对方的注意和思考,增强表达效果。所以,描写争论、辩论等激烈场面的时候,我们要学着运用反问、反诘的表达句式。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一课,层次清晰,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和画面感,像一首诗歌。笔者认为作者选用的句式为文章增添了诸多亮色。如第一自然段中的句子:“祖国的宝岛台湾气候温暖,水源充足,花草茂盛,是蝴蝶生成的好地方。”这是一个长句子,其主体结构为“台湾是蝴蝶生成的好地方”,课文的精妙在于这个长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不仅交代了蝴蝶生长得“好”的地方需要的条件,而且读起来给人一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课文中类似的表达还有第二小节的第二句:“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个长句子里也连用了四个结构相同的四字词语“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写出了成千上万只蝴蝶从远方赶来蝴蝶谷的那种盛大气势,读起来很震撼。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感悟这种连用几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珍视文本谋篇布局的章法技巧
曾国藩在《日记》中道:“古人之道,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可见,谋篇布局对于一篇文章来说至关重要:写什么,如何写,怎么开头,怎么结尾,怎么过渡,哪些详写,哪些略写等,都要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教学时,教师要有“一览众山小”的全局意识,留心文本的篇章结构、表达顺序、详略安排、表达方式等。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为例,文章的结构很有意思:大故事中套着小故事。笔者形象地把这种行文结构称为“回”字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问题:课文中的大故事、小故事分别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盛老师讲的小故事?故事中套故事该如何正确使用标点?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布局谋篇的妙处,潜移默化地积累了这种行文结构,并尝试着运用这种章法技巧来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一节课。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歌词,内容浅显,不用教师讲,学生一读就明白。我们教学时如何选择新鲜的内容,搅动学生平静的思维呢?笔者发现,作者在谋篇布局上别具匠心地运用了倒叙的手法,全文首尾呼应。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初步感受倒叙这种写法的形式和作用呢?笔者经过细致的预设,达到了精彩的生成,教学片断呈现如下。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个小节写的是王二小牺牲前还是牺牲后的情景呢?(学生静默,沉思片刻,陆续举手)
生1:这是王二小牺牲前的。(很多学生赞同地点点头)
师:好,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2:因为第二小节才开始讲他是怎么牺牲的,所以第1小节当然写的是他牺牲前的了。
[评:二年级学生的思维就是如此的有趣和简单,认为故事之前发生的事情理所当然要放在前面写,这与他们的阅读经历有关。因为他们接触的故事基本上都是按照发生、发展、结果这样的顺序写的。]
师:这里的“放牛的却不知道哪里去了”,你说说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呢?
生3:他去玩了。
生4:(马上反驳)不对,不对,因为第四行说了“不是他贪玩耍丢了牛”!
师:(赞许地)对呀!这是他的看法。想一想,谁还有别的不同看法?
生5:我认为这是写王二小牺牲后的。因为他牺牲了,所以就剩下牛儿自己在山坡上吃草了!
师:给他掌声!对,这个小节写的就是王二小牺牲后的一个镜头。像课文这样,先写故事的结果,再写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就叫倒叙。(板书)
师: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小节,注意这里的“还在、却、不是”等词语,读着读着,你的心里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吗?
生6:我有点儿难过
生7:我有点儿想哭……
四、珍视文本与众不同的选材视角
当下,很多学生在与人交流和习作时不会选材,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缺乏自己的主见和新意。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何凭借“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学会选材呢?这值得我们深思。教师要留心那些选材视角独特、观点新颖的文本,引领学生品其妙,悟其道。
1.“反其道而行之”——选材要注重逆向思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主题,视角不同,所见风景自然不同。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水》一课,作者马朝虎的选材视角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文章开篇即说“我”出生在一个缺水的村子。“缺水的日子是很苦的”,这样的描述散见于课文中。如第一自然中:“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但是作者马朝虎没有纠结于写缺水的日子如何之“苦”,却浓墨重彩地描述了“有水之乐”,重点选取了两个场景描摹:雨天洗澡、勺水冲凉。作者笔下关于“乐”的描述:孩子们“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奔跑跳跃,大呼小叫……还仰起头,张大嘴巴,去吃来自天空的水”……这种乐中有苦,以乐衬苦的写法使“苦更苦”。
作者这样独特的选材视角,深深震撼了读者,感动了读者——在那样苦的日子里,人们却如此乐观。这也正如马朝虎所言:“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仅是教育人们爱惜水资源,更是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要乐观、向上。”
从解读文章的视角来研读文章选材的视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哲学家柏格森指出:“研究哲学就在于扭转思维活动的习惯方向。”创新,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文化,更是人性中高贵的品质,弥足珍贵。
2.“众里寻他千百度”——选材要注重目标明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作者没有写幽静美丽的庭院,没有写高雅简朴的客厅,也没有写屋内陈列的各色物品,却只将目光聚焦在那两棵樟树上。写樟树浓密的枝叶、蓬勃的生机,写它本身固有的、长久保持的香气能驱赶虫子,极为可贵。作者这样选材,显然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借物喻人——借樟树来赞美宋庆龄的高贵品质,表达对她的崇敬之情。
《石林诗话》卷上云:“言与意会,言随意遣,浑然天成。”作者的选材往往直接指向自己的内心、情感。同一件事,同一个活动,同一个场景,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辨认,最终学会聚焦在自己所要表达的“点”上。这个过程,需要教师陪着学生在一篇又一篇优质的文本中反复实践、历练。
3.“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选材要注重细致入微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爱如茉莉》一课,文笔细腻,选材典型,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却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散发着浓郁的人间真情。人间的爱有千万种不同的形态,有的如牡丹一般壮丽浓郁,有的如兰花一般优雅脱俗,有的如茉莉一般清新淡然……行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不时被映子妈妈和爸爸之间如茉莉般淡雅纯真却芬芳悠远的真爱所感动。我想,这主要得益于作者独特的选材视角——她巧妙地抓住了父母之间真爱的形态:没有大风大浪的生死关头,只有小桥流水般的温情脉脉;没有更多的甜言蜜语,只有看似无心的家常问候……于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就成了文本的特色,给读者以回味无穷的感动。
总之,在新课改逐渐深入的当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平等中的首席”,应练就一双慧眼,探寻文本中沉潜的真金白银般的宝贵资源,优化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规律,逐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1] 彭峰.为学生言语品质的提升“服务”[J].语文教学通讯,2013(11).
[2] 朱先云.有了“表达课”,“阅读课”教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