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教学视阈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2015-03-01江苏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2142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8期
关键词:寓言长征教学内容

江苏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214200) 任 伟

有效教学视阈下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

江苏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214200) 任 伟

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策略,更要关注教学内容。语文教材是具有双重价值的特殊文本,阅读教学内容的取舍应关注言语智慧,内容的整合要突显中心目标,内容的拓展须彰显语文魅力。只有这样,有效教学才能落到实处。

有效教学 阅读教学 内容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它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终于明确地提出“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的思想。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有效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方法、策略,更要关注教学内容,即切合的教学内容+有效的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所谓“切合”,就是以“学的活动”为基点,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为此,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生,必须以“学的活动”为基点。

一、取舍:关注言语智慧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具有双重价值的特殊文本:一是它的“原生价值”,即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包括它的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消闲价值;二是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仍然得以保留,但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也称“言语智慧”,这就是它的教学价值。

随着对课文的多角度深入解读,教者会发现教材中蕴含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可以教的东西越来越多,教学设计却越来越困难。怎么办?传播学常识告诉我们:多路信号扭结在一起,会形成许多噪音,不利于主要信息的传播。要避免这种情况,通常的做法是事前对这些信息加以梳理、排列、传输,这项工作就是“编码”。语文教材的解读,也需要这种编码工作,即对文章的各层内涵、各处教学价值进行梳理,理清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知道了“有什么”,再确定“教什么”,然后思考“怎么教”。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推敲》一课,传递出的信息就非常丰富,有幽静的环境、传神的动作、精准的语言、丰富的场景、人物的鲜明性格……可以开发的教学价值很多,高明的教师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只取一点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文中韩愈说“用‘敲’字更好一些”,你的观点呢?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学生很快从韩愈的话中找到了“敲”比“推”好的三个理由:一是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教师又问:“纵观全文,你还能找出依据吗?”这一追问让学生产生了疑惑。于是,他们再读课文,又陆续从文中找到了三点依据:一是“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中的“敲门声”;二是“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中的“拜访”一词;三是“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中的“求您宽恕”。六点理由散落全文,处处透露出一个核心信息:“敲”字的精准性。至此,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不仅写诗的贾岛在推敲字眼,作者也处处字斟句酌,这就是语言表达的智慧。以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层层深入探究,激起学生突破自己“前认知”的意愿和动力,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接触、交流与融合,正体现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匠心独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恰当取舍教学内容,在生本、生生、师生的多维对话中,学生获得的是“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

二、整合:突显中心目标

现行教材多以人文主题安排教学单元。同一单元的课文往往有很多相同的思想点、情感点、能力点和知识点。如果教师能敏锐地把握教材特点,以该主题为学习专题,整合多篇课文、多种媒介进行学习,不但能减少传统单篇教学带来的“少、慢、差、费”的现象,而且会带给学生新奇感,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由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组成,其中三篇课文都是歌颂人民子弟兵的。除《大江保卫战》是一篇充满激情的通讯,展现了当代子弟兵与人民的鱼水情深外,其余内容都与长征有关。《七律 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是对长征历程的总结和讴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的是红军长征途中过草地时的感人故事;而练习中《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和《清平乐 六盘山》正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了解长征,激发学生对长征故事的兴趣,并通过诵读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为此,在教学时,我重新组合教材,开展了以“长征”为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一是浏览“长征”专题网站,了解长征历史背景、长征路线图等史实资料,带领学生走近长征;二是阅读课文《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走进长征故事,走进红军官兵的内心,并拓展阅读其他长征故事;三是结合观赏视频片段,欣赏《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和《清平乐 六盘山》,感受红军战士的革命大无畏精神;四是回顾长征历程,深入学习课文《七律 长征》,练习诗朗诵《长征》,学唱歌曲《长征》,创作书法作品《长征》;五是学习《大江保卫战》,感受当代军人的风采。

主题单元式教学从整体出发,可以使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到有机的合理的调配,实现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的最优化组合,避免知识讲解的无效重复,提高教学效率。

三、拓展:彰显语文魅力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与经验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潜在的存在。“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已有的言语知识和经验为信息源,它是这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这是语文学习者和语文教材相互改造和加工的过程。抓住教材特点,拓展适宜的教学内容,会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如《伊索寓言》一课的内容,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一读就懂。于是,聪明的教师便把本课教学的拓展目标确定为: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教材特点,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并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第一步,学生在读懂课文寓意和寓言结构的基础上,听教师读其他寓言故事,练习用一句话归纳寓意,再与教师公布的“答案”对照。这一方式既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又让学生从感性上加深对“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作品”这一特点的认识,也对整本书的阅读充满了期待。第二步,推荐阅读《伊索寓言集》,讨论读书交流会的内容安排。这一环节正好落实了本册书上“我读书 我快乐”这一读书活动。由于有了教师的引领与鼓励,有了阅读期待和目标,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更热情、专注。第三步,在读书交流会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模仿伊索寓言的形式也来动动笔,编一本班级“寓言集”。这样,学生的兴致非常浓厚,作品也别有情趣。将课内阅读课文、课外阅读原著、迁移仿写训练有机地融合,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精神得到滋养,言语得到提升,语文的魅力在拓展实践中充分显示。

(责编 韦 雄)

G623.2

A

1007-9068(2015)28-020

猜你喜欢

寓言长征教学内容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