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分析
2015-03-01张忠华
裴 菲 张忠华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分析
裴 菲 张忠华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方面的重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之一。我国招生考试制度将改为“技能型”、“学术型”两类,两类考试制度的创新面临着独特的历史、社会和现实背景。新的招生考试制度有着崭新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有效地选拔人才是其突出优点。但还存在着分类标准不清、学校转型困难、学校内部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完善、负面社会效应衍生等问题亟待解决。
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改革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备受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它直接关系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恢复高考30多年来,不断地改革、摸索、完善高考制度。1977年,根据国家统一规定,考试科目分为“文史”、“理工”两类;1985年,高中会考制度开始探索;1995年,除上海市,全国都采用高考设置组的“3+2”方案;近年来,实行“3+X”方案。[1]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制度,即“技能型”、“学术型”人才高考。前者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培养工程师、高素质劳动者、高级技工;后者考试内容则是现在的高考内容,培养学术型人才。新高考制度打破“一张考卷定终身”的传统高考制度的弊端,标志着我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自己特色的高考制度上另辟新路。[2]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同月19日,作为试点的浙江、上海公布两地将进行“3+3”方案,我国高考改革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技能型”、“学术型”考试制度的改革背景
1.历史背景:改革错综复杂,高考价值取向引质疑
高考改革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既要依据国情,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1985年后进入高考改革的多元化阶段,高中会考制度开始兴起,后出现了对中国现代高考影响深远的“3+2”方案,即考生分为理工、文史两大类,“3”是两类考生共同参加的语文、数学、英语考试,“2”是指理工类考生还要参加物理、化学考试,文史类考生还要参加政治、历史考试。“3+2”考试制度体现了我国高考制度改革逐步科学化。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高考内容应突出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因此,“3+2”模式开始被“3+X”模式代替,“X”是指文综或理综考试。也有省份在考查学生能力素质上尝试创新,例如,山东省在2007年开启了“3+X+1”模式,“1”是指包含音、体、美、社会、科学、文化等在内基本能力测试。该阶段高考改革逐步深化,从注重分数选拔到注重能力和素质的选拔。经过多年实践,整齐划一的考评方式能否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考试背后能否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高考现代意义上的引导、选拔功能真的能实现吗?社会对高考价值取向的期盼引发争议不断,面对日益显现的局面,高考制度确实需要不断改革。
2.现实背景:地方高校发展面临困境,高职高专生源不足
众所周知,自1999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后,许多地方院校的合并使地方本科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量的增多解决了高中生上学的难题,可办学质量一直备受质疑。“学术不精、技能不巧”成为此类学校的主要特征,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交通并不便捷的地区,地方本科高校的招生已成问题,只靠调剂获取生源“治标不治本”,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转型。另外,考生人数总体下降、高校录取率上升、高职高专生源有所减少是我国现有高考发展的总趋势。
3.社会背景:人才结构失衡,就业总趋势压力大
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巨大的压力。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每年约有1 700万人的中高等学校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确实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追究其原因,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首当其冲。
(1)传统观下人才结构失衡,就业压力大。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的读书观影响着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不论天赋迥异、兴趣不同都要千辛万苦去走独木桥——挤进重点高中,从而踏上通往重点大学的跳板。家长们为孩子可以“鲤鱼跃龙门”而喜上眉梢。尤其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并未夯实基础、无法掌握高中学习知识的学生而言,这种观念上的绑架,驱赶着该群体也充斥进大学,大学考不上就报学院。害怕低人一等的观念,迫使他们对职业学校避而远之,人才结构失衡便油然而生。
(2)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出现“需求剪刀差”,就业压力大。高校内部机制中,培养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严重脱节。不少理工类学生受完四年专业的本科教育后,在就业市场中仍无法占据优势地位。动手能力弱、学历高成为一些学生的特征。这种机械的、实践能力匮乏的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出现了“需求剪刀差”,普通高校的就业率持续走低。[3]
二、“技能型”、“学术型”招生考试制度的合理性
高考制度的改革,本应与时俱进,兼顾促进国家长远发展和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原则,两类招生考试制度,兼顾教育公平和选才效率,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成为教育价值的崭新导向。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落实
(1)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利。单一的教育模式、选拔模式忽视了儿童自然的天性。儿童从进入校园开始主体性的丧失意味着被执行了有期徒刑,对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完全没有自主权。当前“3+X”考试科目的设置,仍然无法体现学生的特长发展。因此,即使在同一所高校同一个系别录取的考生,也是难以区别兴趣、发展特征的个体。两类考试制度下,允许学生16岁时实现对自己学习内容的选择、对人生的选择,不再一味强迫性地参加传统高考,是对学生选择权利的极度尊重。
(2)灵活考评,因材施教。“技能型”考试内容为基本技能加文化知识;“学术型”考试内容仍旧考核传统高考知识。考生如想成为高级技术人才,高中时就需要掌握技能知识,灵活的考评方式确保了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质量。而通过不同渠道选拔后的学生,相比之下就更具有学习该方面知识的兴趣、天赋,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教学更容易,学生学习更深入,使教师爱教、学生爱学,人才培养质量就有所提升。更贴近学生和社会需求使两类考试招生模式为高等教育争取到更大的空间。[4]
(3)参考范围的扩大,为中职生进一步深造搭建桥梁。参加“技能型”考试的考生,主要为中职在读生和一部分高中生。中职生的加入使参考范围进一步扩大,使中职生群体有机会去高等学校继续深造。中职生可以利用比以往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使用更先进的教学硬件设备,掌握更加全面、系统的技能知识,也保障我国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效地提高了该群体的学习积极性,推进了教育公平的实现。
2.促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两类招生考试制度,促进高校产权机制创新。校企一体的办学理念得到贯彻落实,使高校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
(1)改革创新高校产权机制。多年来就有渴望改变高校产权结构、实行股份制办学的呼声,而在传统大学管理机制下改革困难重重。为适应两类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地方高校面临转型,这恰巧成为高校产权和分配机制改革的新契机。相比于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以股份制为基础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优点显著,具有责权明确、产权清晰、政校分离等基本特征。[5]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运行机制是现代大学理念的永恒追求,也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这种以市场为导向的产权机制,确立大学独立的法人地位,有利于解决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克服管理机构官僚主义、避免高校腐败等问题。[6]
(2)校企一体办学理念的实践成为可能。在高校灵活的产权结构下,校长既可以做校长,也可以做企业管理者,院系主任也如此。无疑是对校企一体的完美贯彻,是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突出了教学做合一,将会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教育培养方式。[7]在校企一体办学理念下,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3.教育价值的崭新导向
两类招生考试制度并不仅仅是一场教育体系内的单纯改革,它所包含的价值意义,远远超过了改革本身的价值意义。代表智慧的并不只有分数,也不必成为分数上的英雄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是对“唯分数是从”的有力鞭笞。该制度淡化公民“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教育观,使人们意识到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三六九等之分,将会成为教育价值的崭新导向。
三、“技能型”、“学术型”考试制度实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高考制度改革折射出社会矛盾和教育矛盾的集合点,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在新制度的实施时机、实施方式带来社会促进效应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与困境。
1.“技术技能”的分类标准有待商榷
制定科学的人才分类是此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基石。教育部有关发言人指出,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是“技术技能”人才的三大分类。关于此内容,引发质疑如下:首先,把“技术技能”分为这三类的标准是什么,工程师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如何区分,此两类人才之间会不会有交叉?如何解决个别人才的分类交叉现象?其次,各个专业是如何一一对应这三种分类?例如,技术型人才教师的培养,是属于工程师分类,还是高素质劳动者分类?“技术技能”人才的分类将面临困境。
2.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对学校与家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1)高中、高校教学改革面临困境。第一,高中教育教学要转变适应两类学生的教学观。两类考试制度对于高中教育的发展来说压力更大。两类考试制度对如何进行高中课程设置、高中教师能力与资源、高中是否也转成普通型和技能型提出难题。改变适应新的考试方式的教学方式,解决将技术技能教育和学术教育在高中分流能否成为高中教育的新理念,以及如何贯彻和执行这种新理念这几个难题迫在眉睫。第二,地方本科高校向技术型学校转型压力很大。目前,我国共有1 200所左右普通高等院校,教育部将要成立联盟,促进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型学校转型。高校的转变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顺利完成的,仍有许多方面值得推敲。首先,高校的转型无疑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地方院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保留哪些学科、废除哪些学科、新增什么专业会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其次,转型后的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问题不能忽视。转型为应用型高校的学校,是否具有适量的应用型教师进行教学?专业师资的匮乏,可能导致该类型学校的教师资源大洗牌。最后,在培养模式上,显然已不能继续沿袭以前的方式。在长远上实现人才高质量的开发和利用,迫切需要一套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找到这种模式需要经过不断地摸索。第三,学术型大学拔高建设需要真正有“学术”。既然保留为学术型大学,就要发挥出大学本应有的“学术”味道。宏观来说,严抓教学质量、提高学术氛围是学术型大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微观来看,既然地方本科院校专业会有增加、剔除,那么学术型大学呢?尤其目前我国一些省属重点大学,存在有些专业“虚挂头衔”现象,个别专业打着省属重点做学术的幌子,却不具有“真材实料”的教师,学生虽然毕业于省重点,但学不到货真价实的东西,这些专业便形同虚设。在学术型大学中,需要对质量不强、未达到学术要求的专业进行“剔除”,做到真正名副其实。
(2)家长学生群体要是否有勇气成为“首批吃蟹人”。家长向来是怀着“望子成龙”的心理渴求,谈论亲戚朋友孩子的高考成绩、录取学校,早就成为他们茶前饭后的谈资。但是对于职业学校这扇“门”,家长能不能认可,这扇门是否散发和学术大学一样强大的光环和吸引力,要另当别论。新方案提出,学生16岁起可以选择自己的道路,一直被教育束缚、主导的中国学生,能否做好人生这一重要选择呢?大部分的家长还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读书,避免去技校,家长和学生能否勇敢地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呢?
3.学校内部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完善
(1)“技能型”、“学术型”考试次数要求与人才双通道的建立。首先,在高考过程中,就像英语一年多次考试人们会有的担忧一样,是否会产生一年内考生参加两类考试的问题值得考虑。并且,只要有一线希望读本科的学生会选择参加“学术型”考试,可能对“技能型”的招生产生消极影响。
其次,考入“技能型”、“学术型”大学读书后的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深入的兴趣,或者难以掌握,能否实现双轨之间的转换?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才是教育本质的必然。因此,打通两类人才壁垒,如何建立两类人才的双向通道是重点建设机制之一。
(2)“技能型”人才发展及深造。“技能型”人才就读学校为职业技术学校,掌握一手精湛的技术技能并不意味着只能成为操作技术工人。对于该类型人才的投入与产出会不会严重失衡?“技能型”人才会不会沦为新一代“高级蓝领工人”成为部分家长学生的疑问。[8]另外,该群体要想继续深造,例如读研、读博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或制定科学的深造办法也是该深思熟虑的。
4.负面社会效应衍生
在高中阶段主动去学习技术技能知识,是否会产生只有所谓的“后进生”才去学习技能课、才去技术学校读书的疑问,以及中国人惯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思维是否给准备技能型考试的学生带来隐性的社会歧视?虽然培养出来的都是精英人才,可将人才分为两类,并且以专科、本科区别人才,在现存社会阶层观下的人才歧视将会成为隐忧。
并且,可能会给两类人才就业时竞争不公埋下伏笔。在中国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选拔录用存在兼顾能力和学历的思维惯性,突出表现为“985”“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占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技能型人才毕业后虽然精通前沿技术,和学术型本科学历的身份相比,并不具有学历优势。甚至,在投入工作后,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空间、升值潜力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从而为该类型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增添阻力。
高考改革是涉及千家万户的事情,对其探索、创新,不是另起炉灶,是填补其空白点、逐步积累经验、促进高考制度更加完善的过程。[9]这次的改革,从人性关怀的视角分两类进行教学培养、招生招考,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帮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唤醒自己的本质个性,有利于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但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改革的负面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充分发挥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正能量,还有待于人们去实践、反思与积极探索。
[1]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19.
[2]刘海峰.中国高考向何处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2):2-13.
[3]徐媛.湖南高考改革实施方案9月1日前公布[EB/OL].http://www.hnedu.cn/show/207,551.html,[2014-09-04].
[4]顾骏.“两种模式”高考将添教改强劲动力[N].中国教育报,2014-03-25(02).
[5]李晓波,王宝玺.使股份制成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63-67.
[6]陈彬.公办高校股份制改革研究综述[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6(3):11-15.
[7]张志伟.“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0:75-77.
[8]屈金轶.技能型高考落地尤需转观念[N].长沙晚报,2014-03-24(02).
[9]王保纯.改革——走向问题深处[N].光明日报,2014-09-12(07).
[责任编辑:江桂珍]
G424.75
A
1002-1477(2015)06-0013-04
10.16165/j.cnki.22-1096/g4.2015.06.004
2014-11-18
裴菲(1988-),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张忠华(1963-),男,山东菏泽人,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