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苗族银饰译介的必要性

2015-03-01何泠静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银饰译介苗族

何泠静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论苗族银饰译介的必要性

何泠静

(贵州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苗族银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表征,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彰显出苗族重要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苗族文化的主要切入点。由于历史原因,苗族成为跨国族群,银饰在多元文化融合中成为保存民族记忆的有力符号。对苗族银饰进行译介能有效保护苗族传统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独特性,还能唤起西方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尊敬及重视,从而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提供全新的译学视域。

苗族银饰;译介;必要性

Abstract:Since silver ornamentation has embodied the Miao’s profound culture,it was added to the first list of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 in 2006.Chinese scholars have regarded it as an important entry point to exploit the Miao’s culture.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the Miaohas transformed intoa transnational ethnic group so that their silver ornamentation is considered as a powerful symbol to preserve their culture.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medio-translatology of the Miao’s silver ornamentation can effectively maintain the Miao’s peculiar culture in an alien one so as to arouse the western respect to this ethnic group.The medio-translatology is also believed to provide a new translating vision for publicizing ethnic group’s culture to the outside world.

Key words:the Miao’s silver ornamentation;medio-translatology;necessity

2006年,贵州苗族银饰锻造工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制作精美的银饰成为苗族文化重要的表征。苗族酷爱银饰,在《苗族古歌》中就有《运金运银》、《打柱撑天》、《铸日造月》三章关于金银的记述,其中金银均被拟人化,成为苗族亲密的伙伴。关于苗族银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新唐书》,“贞观三年,苗族首领谢元深入朝时‘以金银洛额’”。明朝郭子章所著《黔记》,称苗族“富者以金银耳珥,多者至五六如连环”。清朝方亨咸《苗俗纪闻》记载苗族“项着银圈,富者多至三四,而垒之及肩”。如今,在苗族重大节日可见佩戴银饰的妇女儿童。可以说,银饰已成为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苗族佩戴在身上的“文化史”。

一、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

因为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不断迁移的过程中,日积月累的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银饰被赋予了多重叙事功能,逐渐演变成文化载体,真实地映射出苗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多样性。总的来说,银饰主要呈现出苗族三方面的文化内涵:

1.审美。不同民族的审美形态各不相同。银饰凸显了苗族原始的审美意识,具体体现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苗族人民深信,枫香木生出了蝴蝶妈妈,蝴蝶妈妈产的十二个蛋由鹡宇鸟孵化出苗族的祖先姜央兄妹、老虎、水牛、大象、龙、蛇等十二兄弟。这生动地解释了苗族银饰多为枫叶纹、蝴蝶纹、龙纹、鱼纹、鸟纹的原因,体现了苗族的图腾崇拜。苗族头饰中常见银角、木角,源于苗族祖先蚩尤“头有角”的祖先崇拜意识。而马纹银帕生动地说明苗族人民身骑战马由北向南迁徙的英雄崇拜意识。

2.辟邪。苗族文化认为,银能纳福辟邪。他们期冀通过佩戴银项圈、银锁链等能锁住人的命脉,而银菩萨童帽被赋予庇佑儿童平安成长的涵义。

3.示富。黔东南苗族妇女的银饰以大、重、多为美。她们头戴银冠、项坠银圈、身着银衣、手配银镯、足系银链,全身银饰约有十几公斤重,直截了当地体现出家庭的富裕。

二、苗族银饰对外译介的必要性

因为苗族银饰承载了重要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国内学者研究苗族文化的主要切入点。截至目前,通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以“苗族银饰”进行主题查找,共检索到文章110篇[2],主要是对其源流成因、史学意义、文化表征、艺术美学、工艺锻造、女性关怀意识、旅游包装等进行研究。而以“苗族银饰”并含“翻译/译介”进行主题查找,没有检索到任何与此有关的文章。

笔者认为,有必要且有意义对外译介苗族银饰。这不仅是因为它体现了苗族历史的厚重感,还与苗族如今的跨境身份有关。由于历史原因,苗族在清朝时期由贵州迁入云南,后又移入越南、老挝、泰国。二战后,其中一部分苗族又以难民的身份,迁入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圭亚那等国,演变成跨境民族,他们传统的社会结构受到异域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在两种文化冲突与对抗、适应与融合的过程中,作为“他者”的苗族文化面临着被代表着“我者”的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鉴于此,文章认为有必要将苗族银饰这一独特的民族记忆方式向西方译介,弘扬、宣传苗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个体所拥有的丰富文化,以此唤起西方文化的尊敬及重视。

与传统的侧重语言转换层面的翻译研究不同,译介学着眼于跨语言、跨文学、跨文化的研究,关注译入语文化在译介过程中的操纵。因为原语和译入语分别彰显了各自社会的文化特征,而译介学则从文化角度入手,对翻译研究进行审视,具体讨论原语的文化信息在他语转换过程中出现的误译、增添、删节、变形、扩伸等问题,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文化的交流与传播[3]。

三、苗族银饰的译介

苗族银饰从古朴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功能,逐渐向纤细、复杂、精美的美学功能演变。其制作工序大致为吹烧、锻打、镶嵌、擦洗、抛光等,雕琢手法有浮雕、透雕、錾刻、拉丝、吹焊等,品种样式至今还在不断创新。论功用,苗族银饰分为头饰、额饰、颈饰、肩饰、胸饰、背饰、腰饰、臂饰、手饰、脚饰等[4]。论工艺,有粗件和细件之别。粗件主要是项圈、手镯,细件主要是银铃、银花、银雀、银蝴蝶、银针、银泡、银锁、银链、耳坠等。以下按其功用分别进行论述。

1.头饰,银冠(silver crown/silver coronet),黔东南施洞、西江、大塘、久敢、巫门、稿旁、雅灰、八开等地苗族妇女着盛装时的一种头饰。银冠造型由银角演化而来,远看呈倒插的大木梳,边沿为一整块银片,呈牛角行弓状,上有二龙戏珠、花草鸟虫等图案[5]。

向后(银扇)xianghou headwear,“向后”一词为苗语音译,为黔东南台江施洞一代苗族妇女使用的一种银头饰,外为二龙抢宝式,中部竖立四条银片向上伸展[6]。

银角(silver horn),用扁平状银片加工而成,形如水牛角,上小下大,两角对接处多为太阳纹、龙凤纹、马纹、梅纹等浮雕,其中流行于都柳江流域的龙纹三岔银角较为特别(以银角为基本造型,中间银羽突起,体现了当地流行的鸟羽崇拜[7])。

银帽(silver headwear),由帽窝、叶层(方形的银片连接而成)、花层(银箔做成的银花)层叠包裹而成,状如我国明朝皇后的头冠,每顶纯银帽重达 2.5—3 公斤[6]。

银梳(silver-coated comb),苗族妇女用以梳头、压发的头饰,造型多为月牙形,一般在木梳外裹银皮而成,上饰有龙凤、花鸟、鱼虫等图案[6]。

银插针、银钗、银簪(silver hairpin),粗细、曲直各有不同,多刻有龙、凤、蝶、羽毛、花、斗笠等图案[5]。

银帕(headscarf with silver ornaments),呈三角形,后部缝有银泡花。银泡上刻有马纹、花形图案,坠以吊穗[5]。

银花(silver flower),多用以点缀银簪、银角、银帽、银冠,有笆篓纹、马纹、银雀花、银泡花、银蝶花等[5]。

银碗(silver bowl),仅见于贵州镇宁木寨乡星拱村,当地妇女挽发髻时以银碗压之,较为独特[5]。

2.额饰,纹饰主要为银马罗汉、菩萨尊神、观音贵子、银簪抹额、头沿响铃等[8],其中银羽飘头排饰主要流行于台江、剑河交界,从抹额中变化衍生,脱离原型较远。

3.耳饰,其中耳环主要为龙形、针花、爪形、石榴形、丝状、叶形、灯笼、银钩、蝉纹、松塔等;耳钉主要为圆轮、圆柱、竹节乳钉、蒜苔等形状。

4.颈胸饰,扁圈(flat silver necklace),苗族银饰中造型较为独特、工艺较为精细的一种项圈,呈扁平状,圈身中部较宽,常镌有龙纹,下沿吊有蝴蝶、叶片、鱼形银花和银铃[6]P15。

响铃板项(necklace with bells),形如对接的牛角,上镌龙纹,吊护心银牌,下垂银制的鱼、虫、花、矛、刀、剑形饰物[6]。

羊角圈(sheep-horn shaped silver necklace),制作时将一条中间四方、两端或圆或扁的银条的中部绞扭成羊角状的圆圈,两端打造成套钩,钩柄雕刻花纹,裹以细银丝或银瓣[6]。

银排圈(silver torque),常见为花草纹[5],其中以貅狃银排圈最为出名。在苗族传说中,貅狃是一种似牛非牛的动物,体态庞大、有灵性,在开天辟地时,曾施展神力,犁地开河,对苗族祖先有过重大贡献。

卷花圈/银藤圈(twisted silver necklace),用细方银条绞扭、弯曲、缠绕成卷花状,犹如银色花环[6]。

银链(silver chain),有 8字环形、金瓜形、串珠形、四方形、响铃形等[5]P153。

银压领(silver collar weight),因佩戴后可平贴衣襟而得名,从长命锁演变而来,为半圆形或腰子形,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有龙纹、狮子戏球等图案[6]。

银锁(silver lock),多为长方形、半圆形,上镌吉祥图案,有时坠以银链[5]。

银胸牌(silver plate),常为圆形、月牙形、长方形的镂空银片,佩戴在银锁上,多为蝴蝶纹、狮纹、龙纹[5]P128。

5.衣饰,银衣片(jacket panel with silver ornament),流行于清水江、都柳江流域局部地区,将数百件银片钉于绣衣上,是示富的体现[7]。其中,凤鸟纹银衣主要见于施洞,传说当地的凤鸟被猎杀殆尽后,苗族妇女把这美丽的生灵绣于衣、铸于银,以示纪念,反映出当地朴素的生态意识。

银披肩(silver cape),有银花披肩、银头牌、吊肩银铃等,在缎底坯模上坠以龙、凤、狮、花形银片,再套上数条编成网状的银链,下垂三寸许的银须或响铃,迄今几近失传。

6.腰饰,银围腰(silver apron),黔东南黄平苗族妇女佩戴的腰饰,将十二块以上的偶数长方形银牌缝于布条上而成,刻有鱼虫花鸟等图案,四周饰以银菩萨和盾形银片,下垂银铃[6]。

银扣(Silver button),多点缀围腰和上衣[5]P211。

银吊饰(silver pendant),银腰带上的坠饰,多以“五兵”为坠。“五兵佩”始于汉代,增加了银针筒、银牙签、银刀剑、挖耳勺、镊子等实用性坠物,又称“牙签吊”,既纪念当年蚩尤带领苗族征战迁徙的传说,也是护身的寄寓[5]。

7.背饰,背银片(back panel with silver ornament),多在衣服的背部坠以银片,有麒麟纹、鹿纹、鸟纹、鱼纹、狮纹、蝶纹、花纹等[5]。

银背牌(Silver back ornament),流行于凯里舟溪一带,把银衣片固定在专门缝制的长方形深色布搭上,平时不拆卸,穿戴方便,多饰以海贝、银花等[5]。

8.手饰,翻边手镯(brim-rolled-up bracelet),黔东南台江覃膏、巫芒等地苗族妇女使用的银饰,扁形,边上刻有花纹[6]

六方手镯(hexagonal bracelet),黔东南台江施洞、革东、革一等地苗族妇女使用的银手饰,用一根六方形银条挽接而成[6]P103

龙头手镯(dragon-head bracelet),黔东南台江苗族妇女常佩戴的银手饰[6]。

四连环(four-ring-chain),黔东南台江施洞一代苗族妇女喜欢佩戴的银手饰,用四个小银环连接而成[6]。

竹节手镯(bamboo-shaped bracelet),黔东南台江施洞、革东、革一、覃膏、巫芒等地苗族妇女的手饰,空心如竹节[6]P201。

9.脚饰,主要为轮圈银钏、套脚银链、吊片响铃(用于儿童辟邪)等。

苗族银饰,作为原始崇拜的符号,在苗族由北向南、由国内到国外的不断迁徙中,演变为记录这个民族厚重文化的主要载体,因而成为苗族文化独特的表现形式。作为跨境族群,苗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银饰所呈现的文化记忆日益被现代文化冲淡。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苗族银饰进行对外译介,此举不仅能有效保护苗族传统文化在异域文化中的独特性,还能唤起西方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尊敬及重视,从而为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提供全新的译学视域。

[1]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网[EB/OL].www.gzfwz.com.

[2]中国知网[EB/OL].www.cnki.net.

[3]谢天振.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J].渤海大学学报,2008(02).

[4]申茂平.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吴仕忠.中国苗族服饰图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6]戴文年,杨民生,冒国安.贵州民族风情图鉴[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7]余未人.苗族银饰[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8]韩棕树.苗族银饰大观[J].艺海,2007(04).

责任编辑:彭雁萍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Miao’s Silver Ornamentation in Terms ofMedio-Translatology

HE Ling-jing
(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1009—0673(2015)03—0048—04

I046;H315.9

A

2015—04—28

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硕士点项目“西南少数民族女性民俗译介与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4SSD010。

何泠静(1979— ),女,贵州大方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海外苗族译介研究、西南少数民族译介研究。

猜你喜欢

银饰译介苗族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银饰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苗族银饰——大山深处绽放的美丽
如何使氧化的银饰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