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热炒军车问题的舆情特征与舆论引导

2015-03-01李承霖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军车舆情舆论

李承霖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3)

网络热炒军车问题的舆情特征与舆论引导

李承霖

(南京政治学院 军事新闻传播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涉及军车的网络舆情对军队形象和军民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其传播具有瞬间聚焦、迅速标签化、旧闻新炒等特点,在具体事件的舆论引导中要做好充分准备、克服惯性思维、准确研判舆情、积极主动作为,以有效修复和重塑军队形象和口碑。

网络舆情;军车;舆论引导

近年来,以微博为主要平台,“豪华军车”、“军车肇事”、“军车车主蛮横无理”等负面舆情时常喧嚣高涨,动辄引起较大的舆论关注,表现出突出的敏感性和危害性。网络热炒所谓军车问题自身有其突出的复杂性特征,并不是仅仅严格管理军车就可以水到渠成地实现标本兼治,也不是仅仅封堵和澄清谣言传言就可以一劳永逸地修复由于网络热炒军车问题所造成的军队形象与口碑的损失。

有效防范和逐步弥补此种特殊舆情对军队形象和军民关系的负面影响,还必须在提高舆论引导的科学性、主动性以及系统性上下功夫。此外,网络热炒军车问题在各类涉军敏感舆情中具有典型性,研判此类舆情的变化规律,探讨有效引导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应对处置其他类型的涉军敏感舆情也具有广泛实用价值。

一、网络热炒军车问题现象简析

从引发网络炒作的事件本身看,有三类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真军车发生军车违章、军车驾驶人与执法交警或其他民众发生冲突、超标准豪华车辆悬挂军牌等情形。第二种情况是地方车辆套用军牌,发生触犯法纪(如“天价过路费案”)、招摇过市(如“豪华军车随手拍”中被曝光的套牌豪华车)、驾驶人卷入话题性事件(如“军牌奥迪现身青年富商长安街争执冲突”)等情况,引起网络舆论批评。第三种情况则是不法分子伪造车牌、假称军人身份。2013年南宁6.14事件中,肇事者陈明就利用假军人身份欺骗交警,试图逃避执法,而引起围观群众“军人打人”、“警察准备私放肇事人”等误解和不满,造成了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在这三类情况中,前两类都跟军车管理不严不善有直接关系,对军人形象的负面影响更为实质化,处理应对和修复弥补的难度大,也为第三类的假军车事件刺激舆论创造了社会心理基础。

从网络炒作形成的舆论强度看,军车问题具有高度的舆论敏感性,相关消息一经“爆料”,无论事实是否确凿,都会形成一片批评之声。根据检索,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门户微博共有547万条首发微博提及军车,其中绝大多数是批评性意见。优酷中,爆料和批评军车的原创视频有1538个,每个视频的总点击量平均达到24.7万。在网易、凤凰等门户网站新闻评论区的留言以及天涯、铁血等知名论坛上,相关原发爆料帖的跟帖数通常都在十万以上。当网络热炒军车问题的舆论形成后,传统媒体就会以报道网络舆情事件的名义,进行跟进报道,持续扩大舆论影响。境外网站也常常把中国网友批评军车视为重要的中国国内新闻,进行报道和评论。

二、舆情发展变化的特点

实现对网络热炒军车问题有效引导,要细致准确地把握其舆情发展变化的特征。事件不同,具体特点总是多少有些差别,但是通过对多个网络热炒军车问题案例进行逐个分析,也发现确实存在一系列的共性特征。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们在涉及军人个体不当行为、军地军民局部矛盾冲突等敏感舆情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也十分明显。

(1)现场视频或图片引起瞬间聚焦点。2006年以来的15件网络热炒典型事件中的14件,最初都是由网友上传的现场视频或组图引发。在不同的网络传播平台上疾速扩散的也是这些以“爆料”、“曝光”名义出现的视频或图片。多个个案的传播过程显示,视频的传播效能明显强于图片。与此同时,文字记述的曝光军车的“目击”、“亲历”,虽然在各大论坛上时常出现,但是都转瞬即逝,难以形成影响。微博广泛流传、媒体大量引用的很多视频、文字资料都来源于网民的拍摄整理。前文提到的李丹阳驾军车辱骂交警、南京交警对峙军车、广州区伯斥责军车私用等事件,都是由网民拍摄并上传。它们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记录了发生在现场的冲突性场面或言行,具有冲击力。其次,现场感很强,但是对事实的记录通常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非常外围的,增加了公众了解真实状况的难度。例如,广泛流传的南宁6.14事件现场视频,只是录下了群众聚集、伪造军牌被高举供围观者拍照录像等混乱场面,未到警方实施劝阻、解释等处置的核心地带拍摄。第三,在最初时间(一般是首个消息发出的四小时之内,即所谓“黄金四小时”)出现的视频或图片具有传播主导能力,而且不同来源的现场视频或图片具有互斥关系,最终只会有一个或极少数视频或图片获得广泛传播,成为象征该事件的标志性符号。

(2)迅速“标签化”渲染军民群际矛盾。引发网络热炒的军车事件真假掺杂,伪造假军牌、假军队驾驶证、冒充假军人身份的内情也屡有曝光。一般而言,再有此类事件发生,人们的评论应该是首先甄别事情的真伪,再言其他。军队的车辆管理部门和宣传部门也是这样期待的。但是从舆情发展变化的实际看,事实究竟如何却不是网友关切所在,不会构成网络推手助燃舆情的顾忌,各色舆论领袖发表批评性评论或组织响应式线上线下行动时也不会引起他们认真、谨慎地鉴别。通常,当一个爆料性质的现场视频或照片出现在网络上时,其中最具有煽动性的话语或细节便会被孤立地提取出来成为描述该事件的标签,如“军政委拳打脚踢弱女子”、“广州老伯怒斥军车”等。由此,网络热炒军车问题的高频出现,就在公众中不断强化军队“小节有亏”的刻板印象,使得个别人诋毁军队形象的行为更加有恃无恐。对于个别军车违法违规行为的批评就积聚为对于整体概念上的军车乃至整个军队的抨击,塑造出一种危害极大的“群体性怨恨”,在网络舆论缺乏理性的整体环境中反而能赢得一定的支持。最极端的例子就是2013年4月20日芦山抗震救灾时期,成都军区部队第一批投入救灾的某一军车发生事故,造成两位战士英勇牺牲。但微博用户“马瑞彬”竟然发布微博称“看到军车翻下山崖,真是忍不住的高兴,这些傻逼习惯乱开车了,活该!”虽然遭到众多网友的严厉批评,但竟然也得到了相当数量的支持性评论。

(3)旧闻新炒造成热度不减。即使将悬挂假军牌的车辆包括进来,军车发生各种问题、挑战公众心理底线的情况也是一个极低概率事件。但是,公众却会觉得它们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概率。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军车违章的现象被反复传播,当它事实上已经获得解决并逐步淡出公众视线后,常会因为同质或类似事件再度出现而被重新唤起。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关注军车问题的网友在网络上(尤其是微博上)实际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但也有较强流动性的圈子,他们对军车问题极为敏感,并且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关军车的“旧闻”常常被这些网友激活,并引发新一轮的传播浪潮。二是当对某一军车问题的网络热炒开启后,大量零散的网友会把亲历或以前记忆的故事再抛出来以作呼应,使得新旧“军车故事”出现聚合、共鸣效果,再次进入网络舆论。三是网络推手为博人眼球、赚取点击率,对部分具有强烈冲突性的军车事件隐去真实时间进行反复炒作。以2012年发生在南京的交警拦阻违章行驶军车事件为例,最初由凤凰卫视等媒体将微博爆料的组图制作成单条新闻,并配以文字说明,成为当时网民热议的话题之一。而直到2013年7月,仍然有网民以“新闻爆料”的形式,将该组图片隐去时间重新发布在一些论坛网站上,使网民感到似乎是新发生的新闻,依然引发较强反响。

三、舆论引导的主要对策

网络热炒军车问题舆情发展变化全程中,媒体的应对和运用是军队各级敏感舆情引导部门和部队新闻宣传部门各项应对引导举措的中心环节。

第一,做好充分准备,为争取媒体支持提供法理、材料等方面的有力支撑。主要有:梳理掌握协调媒体处置问题、引导舆情所需的法规;调查掌握真实情况,汇集现场证据,形成过硬事实材料;启动预案,制定媒体沟通的计划方案等。

G206.3

A

1674-8883(2015)18-0254-01

李承霖,男,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2014级硕士,研究方向:军事对外宣传。

猜你喜欢

军车舆情舆论
被烧毁的军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东风猛士军车立足未来战场需求实现系列化车族化平台化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军车通行高速公路信息共享系统方案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