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缺失的思考
——以天津大爆炸事件为背景

2015-03-01张雅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公信力谣言公众

张雅文 赵 健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关于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缺失的思考
——以天津大爆炸事件为背景

张雅文 赵 健

(河北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随着微信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客户端数量最为庞大的媒体平台,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015年8月12日晚,天津大爆炸事故发生不久,不少微信公众号就编造传播各种谣言。微信公众号中乱象丛生,公信力缺失,公信力塑造尤为重要。

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塑造;天津大爆炸;谣言

在方便人们社交和开阔视野的同时,微信公众号中制造传播谣言、过度营销、山寨泛滥、利用信息欺诈敛财、抄袭成风等乱象一直存在。微信公众号面临着信任危机,对社会舆论环境造成了很多不良影响。微信公众号的公信力在哪里?这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一、微信公众号公信力缺失的原因

(一)事实信息稀缺

微信中谣言的滋生大多源于事实信息的稀缺,有需求就会有生产,造成事实信息稀缺的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权威媒体缺乏一个迅速的反应机制,致使各种不实信息满天飞。其次,是把控事实信息者和需要了解信息的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透明。此次天津大爆炸事件后,权威部门不能及时发布准确信息,准确信息的缺位,多家微信公众号爆出不实信息。

(二)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

微信朋友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人原创,九十九人抄袭”。天津大爆炸刚发生不久,就有某微信公众号首先发文,紧随其后的好多微信公众号与其文章内容一模一样。针对抄袭侵权行为,也有原创作者将抄袭者告上法庭,但是维权者九牛一毛且维权成本高,维权过程复杂,耗时耗力。绝大部分抄袭的公众号仍无人追责。相对于投入很大智慧成本的原创者,抄袭者只需动动手指就将别人的内容转发。即使是屡次被警告不改而被关闭账号,也可以重新注册一个新的账号来继续。维权成本高,而侵权成本低的这种不平衡,不断加剧微信中的抄袭之风,公信力自然很难维持。

(三)监管机制薄弱,把关困难

在微信这个相对自由的平台上,公众号数不胜数,仅靠目前设置“关键词”等技术检测手段,并不能对公号内容进行有效的监控。而且微信的人工举报功能也只是在侵权危害之后,才去主动举报,为时已晚。至于封号惩治也治标不治本,还可以重新注册新号。目前,针对微信的相关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没有明确的相关规定,致使执法部门在监管中无从下手,而且很多时候很难找到固定证据证明其违法行为。

(四)微信用户判断力不足,责任意识淡薄

当发生天津大爆炸这样的突发重大事故时,由于多数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而事实信息又缺乏,谣言就会泛滥,民众容易从众、情绪激动并轻信谣言。这时很容易将某种情绪演变成“公众情绪”,就会表现出勒庞所说的“群体的冲动、易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没有批判精神和夸大情感等特征”。很多微信用户责任意识淡薄,抱着娱乐或无所谓的心态,随手转发不实信息。而且每一次的转发,都有可能成为一次“情感绑架”。在特定的场景下,人们倾向于用主观经验判断是非,很多时候大家所表达的正义感在很大程度是被利用或是被“绑架”了。

二、微信公众号公信力塑造策略

(一)官方专业权威媒体微信公众号建立迅速反应机制,保证信息公开透明

考虑到微信的几何级裂变传播特点,应将具有安全隐患的不实信息扼杀在摇篮中,否则辟谣会变得很困难。官方权威媒体应建立面对重大突发事故的迅速反应机制,及时将信息传播给微信受众,杜绝因事实信息稀缺和真空所带来的谣言传播。要想提高微信公众号的整个公信力水平,应该首先发挥好官方权威媒体微信的公信力,第一时间发出清晰准确的权威信息以正视听,压制谣言的散布。

要塑造微信公众号公信力,还需要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官方来说,及时公开现场情况,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是缓解民众信息焦虑的最好途径。针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掌握事实信息的政府部门、企业、专家等微信公众号,应该将信息公开,让民众了解和掌握所需信息。

(二)联合微信运营商,建立构建一套宏观、有效、有法可依的监管机制

首先,要完善针对微信公号的法律法规,要提高违法违规行为的成本。其次,微信运营商要严格把控微信平台入口关,加强朋友圈内容审核管理,不为恶意信息提供传播渠道,关闭传递具有安全隐患信息的账号,完善技术手段,提高对信息的甄别能力。最后,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加大对微信中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畅通微信用户意见反馈和举报渠道。联合运营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并建立辟谣机制,及时澄清谣言,提升微信公众号的公信力,确保微信平台良好的舆论生态。

(三)微信公众号要自觉遵纪守法,建立自律机制,塑造公信力

信息生产需要资本、信誉和专业能力,作为内容的生产者,微信公众号应该致力于优质内容的生产与传播,坚持实事求是,自觉遵纪守法,塑造并维护自身公信力。要对所获得的信息和信息源进行认真审核,用事实说话,用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相比于监管机制,自律机制更为有效,更能从根源解决问题。微信公众号应该承担起自身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网络秩序,拒绝制造和传播不实信息,不要辜负微信用户的信任,更不要对微信用户进行情感绑架。应该成为优质可信内容的生产者,谣言的粉碎机。应该把客观真实的原创内容作为核心竞争力,加强深度分析,进行良性竞争。为用户提供便利服务信息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权威性和影响力,维护微信平台的舆论生态环境,做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工作。

(四)微信用户要提高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树立责任意识,维护网络安全稳定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面对微信中的海量信息,微信用户应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和信息识别能力。应该客观理性地去思考问题,努力确保自己不陷入一种“群体情绪”里,避免对舆论造成方向性误导。应该树立责任意识,重视自己手中的“发布”和“转发”按钮,拒绝做谣言的“二次推手”,要做谣言的终结者,非法信息的举报者,真实优质信息的传播者。针对具有安全隐患的信息要及时举报,坚决抵制一切谣言,坚持与不良信息作斗争,为净化微信舆论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切实维护网络的安全稳定。努力做好微信公众号的监督者,帮助其塑造公信力,还微信平台舆论环境一片净土。

G206.2

A

1674-8883(2015)18-0232-01

张雅文,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公信力谣言公众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新时代人民警察公信力提升对策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谣言π=4!
谣言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