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博作为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

2015-03-01雷文君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网民娱乐领域

雷文君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00)

微博作为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研究

雷文君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00)

在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达5.94亿,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媒体,在移动网络公共领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力量。本文基于微博的特性出发分析其弊端。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微博;移动网络公共领域

一、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概述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其中包括沙龙、俱乐部、书籍、报刊、杂志等公共活动空间。公共领域最关键的含义,是独立于政治建构之外的公共交往和公众舆论,它们对于政治权力是具有批判性的,同时又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公共领域”概念的提出,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理想:建立一个民主的、平等参与的、自由讨论的整合社会。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微博的出现,为平民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建立一个民主、公平、公开、全民参政的和谐社会成为可能。

二、微博网络公共领域的特征

(一)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随时性和及时性

智能手机的出现,手机上网愈加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网民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低头族”产生。许多网络事件最开始也从微博上报道出来,而且全是发自民间草根,速度比传统媒体还要快。手机的便捷携带性,让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微博的病毒式传播让信息的传播更及时更迅捷。因此,微博的传播速度与互动评论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微博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让公共事务的讨论更加快速、方便、有效,为公共领域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参与性与公开性

微博具有“平等、自由、开放、及时、交互”等特征,为公民提供了新的参政途径。平等、公平,让草根网民有了话语;自由、开放,让网民可以匿名地发表自己的言论,不受权力的约束;及时、交互,让网民可以及时讨论,相互交换意见与思想。并且网民的集体言论可以形成强大的舆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同时也通过自己的方式维护公众自己的利益。因此,微博构建的移动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成为社会动员和社会批判的强大武器,更成为民众政治参与与政府政策改良的新平台。微博为网民提供了更好的参政平台,让人人都有参与的权利,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参与与政治表达起着良好的作用。

(三)零门槛、成本低

微博总体看来就是一个“所有人说给所有人听”的公共场所,给了每一个人一个平等自由的舞台,让每个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诉求成为可能。而且没有权力阶段的限制,没有文化水平的制约,并且成本很低,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这样一个理想的公共领域空间。零门槛,主要体现在无社会身份要求和写作门槛低两方面。注册用户只需要用一个邮箱和手机号就可以注册成功,注册成功后便可以随时随地讨论自己所感兴趣的领域。每条微博字数有所限制:140字。与曾经的博客不同,微博的好吃就在于此,微小简短,可及时、迅速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需要强烈的逻辑性,也不需要大量的事实论证,这就降低了微博用户的参与性,精英文化的时代从此结束,这也是微博成为草根明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消费成本也低。手机移动用户只需下载微博APP,在数据流量或无线网络的情况下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所言所感。

(四)平等、开放、自由、互动机制

公共领域追求开放性和平等参与。微博语境下的公共领域没有地位、年龄的限制。让任何有意愿及诉求的用户都可以通过微博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真实言论。并且,微博的匿名性,导致了微博交流时真实身份的“不在场”,因此网民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避免了身份暴露下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与克制。而且互动机制,让网民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更畅所欲言,真实表达自己。让移动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更具有公平性与真实性。

三、移动网络公共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微博信息娱乐化、同质化现象严重

微博平台上信息接收成本很低,但信息量过大,而公共事务微博占微博的比例相对较小。在热门话题中,娱乐八卦、明星微博常占热搜榜,民众接收娱乐信息几率增大,严重影响民众对公共信息的关注。因此,公共信息的传播并非占据微博信息传播的主流,微博存在着大量泛娱乐化和生活化信息,用户常常把微博当作消遣、娱乐、吐槽的工具。微博的转发功能让信息同质化现象更为严重,无法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话题。网民通常只是作为信息的接受者,真正发布信息的时间少之又少,长此以往,形成一种转发、阅读、浅度思考的习惯。微博内容也因此娱乐化、同质化加重,具有社会批判性,对社会事件观点的讨论越来越少。

(二)谣言过度泛滥,群体极化现象产生

在微博用户发布信息的过程中,把关人缺失,个人信息发布与讨论完全处于一种自由无限制的流通状态。因此,必然会出现谣言泛滥与群体极化现象。个别网络推手为了私利不顾法律秩序,肆意造谣传谣,蛊惑群众。另外,由于微博匿名制特点,加上个人文化程度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群体极化现象出现,民众理性丧失,极易形成网络暴力事件。

(三)信息碎片化导致信息失真

微博媒介在信息的传播速度和内容的丰富性上,是传统媒体无法企及的,但较传统媒体而言,呈现“碎片化”阅读,缺乏深度阅读。微博提倡信息的碎片化生产,追求时效性、简洁性,让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刷微博。因此,在极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阅读大量的文字信息,而且受字数限制,极易产生表达不清,信息面不全,不利于展开理性、明确的话题讨论。并且微博以病毒式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极易出现失真现象,导致一些虚假制造的新闻事件在微博上肆意传播。

[1] 杨仁忠.公共领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 匡文波.微信PK微博:谁更凶猛[J].人民论坛,2013.

G206.2

A

1674-8883(2015)18-0228-01

雷文君(1990—),女,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研究方向:影视传媒与影视文化。

猜你喜欢

网民娱乐领域
2020 IT领域大事记
领域·对峙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