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主持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2015-03-01吴林美男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主持人素质

吴林美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浅谈主持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吴林美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广播电视节目的快速发展,要求主持人具备基本的政治素养、深厚的文化积淀、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主持人更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个性。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就必须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本文分析了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并探讨了主持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主持人;政治;文化;心理

一、主持人提高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播音主持专业是大众传媒产业发展的支柱,而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是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元素”,对大力发展被称为国家软实力的大众传媒产业,高素质人才的输出是非常关键的。长相漂亮仅仅是演技下的傀儡,作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光靠漂亮是不够的。还要有高贵的气质、专业成熟的主持技能、经验,全面而博学的知识,这会让你从骨头里透着内涵美。在我国,很多优秀主持人都是“秀外慧中”的,他们在艺术成长道路中,重视“颜值”,但更重要的是“内力”即内在素质的提高。主持人员在受众的高要求下,专业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这样才能使得节目具备更加高的品质。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受观众喜爱的主持人,首先要做到的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娴熟地实现语音的声、韵、调,不仅让观众能够听懂主持人说的是什么,还应当让观众感受到主持人的情绪,使观众与主持人进入同一个情境。总之,要想达到上述要求,主持人就应当勤学苦练,明白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熟练地掌握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的原理、灵活地运用运气吐字的方法与情声气的综合处理技巧、不断地训练自己,让自己找到话筒镜头前的感觉。

二、主持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一)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主持人所有素质的基础,电台、电视台作为一个宣传单位,它最基本的职能是宣传党的思想。主持人作为电台、电视台的一员,他代表的是电台、电视台的形象,更代表着党的观点。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无论他主持的是体育、娱乐、儿童还是其他栏目,都不能抛弃以党为核心的原则。但是当前我国的节目过分追求娱乐化,群众接受的党的信息减少,一些主持人更是缺乏党性意识,没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思想水准。一味地强调个人风格,追求娱乐至死,无法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引导受众。因此,要改变我国这一现状,提高主持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必不可少。

(二)心理素质

主持人的心理素质对于他在舞台上遇到问题后能否灵活应变具有重大影响,心理素质差的主持人遇到问题后不能解决,就会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虽然主持人习惯了面对镜头,但是,一旦节目进行中出现突发事件,情绪波动起伏在所难免,想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理谈何容易。这时就需要主持人在平常工作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为其打上一剂“强心针”。主持人不光面对这台下数百名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亿万受众,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大家的注视之下,他站在台上代表的不光是他自己还有背后的整个团队,在这样的重压之下,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让自己充满自信,才能使节目充满魅力。

(三)知识、文学素养

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主持人只有具备广泛的知识才能灵活地主持节目。例如,作为一名财经节目主持人,他需要对于大量的金融专业术语都非常熟悉,如果一名财经主持人连“A股”这样的基础术语也不懂得的,他是无法开展主持工作的,观众也会因为主持人的浅薄而放弃这个节目。又如,一个新闻节目的主持人,他所播报的内容天南海北,如果他不具备渊博的知识,就无法对一些新闻发表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个节目也会黯然失色。总之,主持人要想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就应当抽出时间,不断地去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文学、文化素养。在这里在介绍一个反面教材,前段时间的《中国梦想秀》中,在和嘉宾交流汉服问题时,周立波显然失去了这样的素养,明明是汉服表演,还要问一个小姑娘:“这是朝鲜服吧?”自己用“Hi”和小朋友打招呼,却嘲讽小朋友用“Hello”,因为他觉得不习惯……所以方文山批评他传统文化知识贫乏很准确,周立波没法聊汉服的传统以及身着汉服在当下的象征意义,只好用失态的言语,来掩饰自己的无力。

(四)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主持人是联系电视台与受众的一个桥梁,他直接与观众形成交流,要想交流流畅,获得好的交流效果,首先主持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要求主持人既要想说,又要会说。主持人的语言表达首先必须要顺应节目的要求,主持人的话多但如果说的不是重点也是不可取的。当前一些主持人自认为很幽默,常常说出的话让人摸不到头脑,这一点在综艺节目和访谈节目中特别突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要具备“言之有理,言之有物”的特点,向观众准确的传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这个观点是有内涵有深度的,从而正确地引导受众。主持人要想具备这样的素质是要靠后天的不断积累和与锻炼的。

(五)独特的个人主持风格

主持人若想更大能力地发挥自己的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专业加以运用,很关键的一点是要形成自己独特的个人主持风格。千篇一律的播报、主持风格,只会造成受众审美疲劳,最后产生厌烦、倦怠的心理。这样,得不到受众喜爱的主持人以及该节目,最终只会成为广播电视行业的失败品。央视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过:主持人最后拼的是人格和个性。传播技术的现代化、管理的产业化、运作的市场化,界定了主持人的职业化。以新闻节目为例,它要求主持人通过深刻独到的见解,对新闻做出到位的解读,既可以在现场报道新闻,又可以在演播室内现场评论新闻。

三、主持人专业素质的培养

主持人要在长期的实践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要明确自己在节目中的功能不仅是挖掘信息、提供娱乐,同时也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创造政治价值的任务,在主持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节目的政治功能。

主持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社会学、文化学等知识的总结和学习,了解与节目相关文化的结构、特点及当前的发展状态,并将其作为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一部分,在节目中适时地进行宣传和讲解,发挥节目的文化功能。

主持人还应当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发音、吐字以及用声等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这是成为一名主持人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功底。掌握语言技巧并加以运用;语言技巧是表情达意的手段,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或者爱好者必须天天练习,反复琢磨,才能运用自如。快速并且正确地准备稿件;分析理解稿件是主持人应具备的能力之一。为了适应新闻时效性强的特点,主持人要能在较短时间迅速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明确播报的目的,抓住内容的重点,掌握文章的基调等等,这需要平时坚持练习,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准确表达出稿件的内涵。

有个性的才是独一无二的,才是不能被取代的。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要求一贯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为特点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打破千人一腔、万人一调的传播方式,真正找到自己的风格,树立起自己的个性,赢得受众的关注。这就需要主持人进行长期有意识的训练:一方面要努力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尽可能地多掌握有关信息,从而获取话语权;另一方面,要善于独立思考、深入分析,这样才可能提出独到的真知灼见。陈虻曾说:“崔永元,一般人这么想,他老是那么想,他把这事那么想了一会,你笑了,这就是幽默。白岩松,一般人只能总结出一点、两点,他能总结出八点来。沿着他的思维发展下去,他就能说出你想不到的事。”汪涵习惯留一撮小胡须,外在形象上也个性十足,但是他能够长期占据湖南卫视“一哥”的位置,特别是在现象级综艺节目《我是歌手》总决赛的直播现场,面对歌手孙楠临时退赛的突发事件时上演“黄金七分钟”,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靠的还是多年历练的临场经验和强大的内在功力。

[1] 邢曦.浅谈电台节目主持人基本素质的培养[J].视听,2015(6).

[2] 王华美.论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背景下主持人的专业化[D].河北师范大学,2010.

G222.2

A

1674-8883(2015)18-0210-01

吴林美男(1994—),女,山西人,2013年9月以专业课山西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主持人素质
主持人语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