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客,实现广播传播新形态
——以荔枝FM为例

2015-03-01黄婷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电台节目电台荔枝

黄婷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播客,实现广播传播新形态
——以荔枝FM为例

黄婷婷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正当人们还在津津有味地议论“博客”流行潮时,一种新兴媒体“播客”又席卷全球,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狂欢的舞台,一个人人都可以做主播的“播客时代”。本文将在介绍“播客”的基础上,重点以2013年推出的电台轻应用荔枝FM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它的市场定位、受众定位,并结合它的节目分类模式,总结荔枝FM作为“播客”时代典型代表的优势所在。

播客;广播;网络传播;荔枝FM

“播客”即英文的Podcast或Podcasting,这个词是苹果电脑的“Pod”(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与“广播”(broadcast)的合成词,指的是一种在互联网上发布文件、允许用户订阅节目并自动接收新文件的方法,或者用这种方法制作的电台节目。[1]与传统广播不同的是,播客录制的是网络广播或者类似的声讯节目。通过这样的方式,网友能通过智能手机、电脑等设备录制节目,并上传到网上进行分享。同时,用户既可以在线收听节目,也可以将自己感兴趣的广播节目下载到随身设备中收听,真正做到了随时、随地、随心、随行。因此,播客作为继传统广播、网络电台后的又一种广播形式,将竭力新媒体更大、更深地扩展广播传播的空间。其中,以“人人都是播客”为标榜的荔枝FM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本文即以荔枝FM为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一、荔枝FM的市场定位及受众分析

新兴广播自媒体若想抢占市场份额,则需要进行精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对于其核心受众的仔细研究。在这方面,荔枝FM做足了功夫,也正是由于它前期充足的准备工作,使它“一战成名”,从2013年6月正式上线就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脱颖而出,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的认可。

(一)荔枝FM的市场定位

荔枝FM的传播载体以手机为主,因而其用户以智能手机的使用者居多。同时其创新之处在于简化播客录制技术,降低播客准入门槛,让“人人都是播客”的概念深入人心。

(1)智能手机使用者。荔枝FM的传播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网络电台。二是以微信公众号作为传输平台。三是荔枝电台的手机APP。其中后两种方式都是以智能手机为载体进行的广播内容传输。根据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以手机网民增长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2]这就意味着,以智能手机使用群为“主战场”的荔枝FM,将取得战争的优先权。

(2)开创新概念——人人都是主播。荔枝FM首先提出了轻电台的广播新概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主播。简而言之,只要在荔枝FM官方申请账号,在手机装上荔枝FMAPP,任何人都可以在平台上录制并发布60分钟之内的电台节目,并通过荔枝FMAPP、PC端将自己的作品上传。其中,荔枝FM最大的亮点和重点在于节目的录音部分,用户在录制时可添加多首音乐随时切换播放、自动混音、降噪,无须再进行后期剪辑,不像传统录音那样需要复杂的录音器材,后期需要经过专业剪辑才能形成作品,让普通人在没有任何录音器材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录制专业效果节目,降低了录制一档电台节目的技术门槛。

(二)荔枝FM的受众分析

FM3.0时代——当收音机遇上移动互联网,其受众也逐渐由解码者的角色向编码者的角色转变,并且根据其标签进行受众群的细分。

(1)由受者向传者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广播节目主要是线性传播,受众只能被动接受传者所传播的内容,并且广播是公共资源,只有少数人才能在广播上发声。而在网络媒体时代,荔枝FM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与传统的广播走相反的路线,让受者成为传者,使两者的界限逐渐模糊,重新定义了受众这一概念。由于网络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因而荔枝FM可以让人人都成为主播而不受限于有限的广播调频。由受者向传者方式的转变,如何让用户更方便地成为手机电台上的主播,这也是荔枝FM与其他网络广播相比所独特的地方。

(2)根据兴趣形成的“受众群”。在荔枝FM上,受众可以根据自身喜爱的内容进行选择并且在社区中进行分享交流。例如,播主遥遥学长的电台节目《考研那些事》主要以考研学子为受众,这个节目的粉丝们逐渐形成考研受众群,在荔枝社区内进行考研经验分享等交流。这些根据兴趣形成的不同“受众群”,在其群体内部的互动传播不仅可以促进广播节目的逐渐优化,而且也使受众加大了对于荔枝FM的依赖程度,增强了用户的黏性。当然,这种方式更加有助于稳定固定的受众群,并且吸引新的用户使用荔枝FM。

二、荔枝FM的节目分类模式与主要经营方式分析

荔枝FM在其媒介内容以及媒介渠道上也具有与传统广播媒体不同的创新之处,它不断细分受众群,根据受众群进行节目分类,同时还推出具有广播自媒体特色的电台节目。

(一)荔枝FM的节目分类模式

荔枝FM根据受众的兴趣爱好有详尽的广播分类,共有四种分类方法:一是类型,其中包括电影、脱口秀、广播剧、脱口秀等28个种类。二是风格,包括搞笑、悬疑、治愈等12个种类。三是场景,分为清晨、下午茶、睡前等9个种类。四是年代,共有00后、90后、80后和70后四个阶段的划分。同时还有热榜、品牌、新晋榜、音乐人等大的分类方向可供用户选择。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简单快捷。而用户在上传自己的音频作品时,也可以对节目进行分类,贴上不同的标签,方便网友的查找、收听。

(二)荔枝FM的主要经营方式

所谓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成内容,指的是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而荔枝FM就是将这种用户生成内容的模式扩大化,以这种模式作为荔枝电台的主要经营方式。“荔枝FM的缔造者赖奕龙认为,与那些内容聚合型移动电台‘掠夺性’地扩张存量的模式不同,荔枝FM以‘感情’为核心的纽带,鼓励草根播客自制内容的模式做增量。”。[3]这种由用户生成内容的电台拓展了广播作为情感共鸣箱的作用,让受众在接受传者声音的同时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三、荔枝FM的媒体优势

荔枝FM一出现,就吸引了千万用户注册,显示出其强大的吸附力,在网络广播的舞台中占据了显目的位置。那么,与传统广播相比,荔枝FM具有哪些优势呢?

(一)信息共享,满足用户人际交往需求

荔枝FM具有传统广播所不具有的信息共享功能,受众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广播节目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同时荔枝FM自媒体中还开设了社区应用,用户可以在相关社区中发布帖子或者建立与之相关的论坛来进行广播内容的讨论。“在荔枝FM社区中受众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还可以结识有同样兴趣爱好的朋友。手机广播主题论坛可以汇聚一群关注共同话题、拥有相似兴趣的人,用户可以对热点专题或热点人物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人际交流需求可以通过手机广播社区来实现,从而带来一种全新的收听体验”。[4]

(二)私人定制,灵活多变尊重受众个性

荔枝FM不仅拥有移动手机客户端APP,同时还有微信公众号和网络电台官方网。用户只要注册荔枝FM官方账号,在三种媒体上都可以实现互通使用,十分便捷。另外,荔枝FM的微信公众号还分为三个推广模式:随意听——直接在微信上随机收听来自某个电台的某期节目;标签云——立体式的云模式分类可供听众根据兴趣来进行选择;下载APP——下载荔枝FM官方手机APP接收节目。根据自己的爱好习惯,受众可以随意选择模式收听节目。而在荔枝FM的手机APP上,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订阅服务或收藏内容。设定成功以后,荔枝FM会根据用户的喜好按时进行内容推送。同时荔枝电台还提供流媒体下载业务,用户可以在有网络时免费下载大量的广播电台,尤其是喜好广播剧的用户,可以将全集下载,以便在无网环境下收听。

(三)精准定位,自主筛选内容赢得受众

荔枝FM以“大数据推送+类型化频道+搜索模式”为三大功能,而其中的搜索功能,转变了广播节目播出只能由传者决定的局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要收听的内容进行广播搜索,既方便又快捷。例如,用户想要找到关于英语口语有关的电台节目,只需要在发现——搜索界面打上关键词“英语口语”就可以找到相关的节目。这一功能设置,改变了传统听众不能选择收听节目的弊端,使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节目,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也实现了广播的“窄播”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对传统媒体的生产模式和传播形态都有了丰富和发展。播客作为一种新型广播形态,实现了传统广播的变革和发展,改变了我们收听、收看节目的方式。尽管播客的发展形态还很难预测,但就目前而言,荔枝FM、喜马拉雅、蜻蜓FM等的成功,无疑给播客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孕育了“人人都是播客”的网络文化。

[1] 万磊.播客——开拓广播传播新空间[J].新闻爱好者,2008(8):98-99.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5(7):1-2.

[3] 陈识.荔枝FM创始人赖奕龙:用“湿”的声音撬开移动电台的新世界[J]. 21世纪商业评论,2014(12):161.

[4] 金震茅.手机广播的发展态势及前瞻[J].学术前沿,2008(11):34-37.

G229.24

A

1674-8883(2015)18-0171-02

黄婷婷,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4级新闻学硕士。

猜你喜欢

电台节目电台荔枝
日啖荔枝三百颗,会上火吗
传统电台节目如何利用短视频平台拓宽宣传途径
ЛИЧИ: ЭКЗОТИЧЕСКИЙ ТРОПИЧЕСКИЙ ФРУКТ
千里采荔枝的鹤
电台节目中背景音乐运用的意义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荔枝熟了
论电台节目主持人的情感表达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