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困境
2015-03-01陈冰
陈 冰
(新民周刊,上海 200040)
浅谈中国新闻类周刊的发展困境
陈 冰
(新民周刊,上海 200040)
随着都市报的杂志化发展,互联网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的新闻类周刊在发展中遇到诸多困难,在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上完全不能抗衡互联网,而在新闻的深度性、思想性上又遭到报纸专副刊的强烈挤压。市场上,广告收入的一路下滑和订阅数的不断下降,让经营业显得捉襟见肘。新闻类周刊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境中艰难生存。那么,新闻类周刊到底在国内还有没有市场和读者,是否还能继续生存下去?笔者以自身的从业经验出发,浅谈几点看法。
新闻类周刊;困境;发展
一、新闻类周刊遭遇的困境
本文所探讨的新闻类周刊,是以解释报道和深刻评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重大新闻为主,并且以周(或双周)为出版周期的期刊。
在分类上大致可以综合型的新闻周刊和专业型的新闻周刊。进入21世纪以来,新闻类周刊经过自己的艰辛努力,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然而,在传统媒体一片哀鸿的行业大背景下,在新闻版权得不到切实有效保护的现实面前,新闻类周刊也无法独善其身,开始遭遇极大的发展困境。
首先体现在内容上。毫无疑问,新闻类周刊和其他大众传媒一样,必须对社会上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做出反应。新闻性是新闻类周刊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新闻性就无所谓“新闻”周刊了。这就对我国新闻类周刊在报道内容上有了特别的要求,那就是要以阐述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报道和评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重大新闻以及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去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从而使读者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有一个比较深入和全面的认识,避免肤浅性和片面化。这是新闻类周刊理应坚守的理念和我国新闻类周刊最大的优势所在。
然而,这一优势日前正在被各种因素消解。
首先,对于隶属于党报系统的新闻周刊来说,政治风险是第一因素。官僚体制具备的独特文化——政令不出、多头管理、沟通不畅、决策缓慢、人浮于事等在很多方面制约了新闻周刊的全面发展。导致一些新闻的真相并不能真正被揭示,新闻周刊的公信力遭遇质疑。
其次,迫于经营压力,一些媒体通过“有偿报道”或者“有偿不报道”的做法来换取部分收益,导致杂志内容掺杂众多商业软文或者对待广告客户的负面信息全部屏蔽,影响杂志的品质和公正性,遭到读者的诟病。
再次,面临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在一大批微博、微信的公号面前,读者可以轻松地免费订阅各类不同见地的新闻解读,有很多甚至是在传统媒体难得一见的评论和提法,这些或曰一针见血或曰充满“杀气”的出格文字,往往容易比杂志严谨平实、四平八稳的叙述更容易夺人眼球,获得点赞。
最后,最致命的一击还是来自于互联网。由于版权保护的困难性,新闻杂志记者辛辛苦苦花费数个星期甚至数月的艰辛采访写成的报道(不少是独家报道),瞬间就被无数网站、论坛、新闻客户端免费使用,造成投入产出比的严重不对称。网站、客户端靠着新闻集成赚取大把流量,并以此吸引广告商获得巨额经济利益,而原创者却没有得到丝毫打赏,有时甚至连姓名和单位都被隐去。杂志社付出了人力、成本制造高品质内容,到最后却落得为他人作嫁衣的下场,日益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
当然,不少新闻类周刊也开始尝试新媒体运作,但发展效果并不太理想。相关调查显示,新闻周刊的刊网互动还处在依附性互动关系时期。总体上,新闻周刊仍然以纸媒生产作为中心,新媒体业务只是附庸品,既缺乏整体规划,也缺乏实质性突破。实际上,就新闻类周刊目前的人员结构来说,很难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做精准的新媒体传播。
目前,新媒体的竞争已经进入到平台化阶段。数字平台中的媒介竞争必然呈现两个基本特点:任何一种媒体产品都无法形成垄断;每一种媒体都要通过差异化的内容提供才能获得竞争力。对新闻周刊而言,这就意味着必须强化内容产品的独特性,即必须集中资源做出特色、形成风格。在这一点上,专业类周刊明显优于综合类周刊:专业化的队伍、狭窄的选题范围、专业资源的积累,有助于它聚焦于特定领域建构竞争优势,同时形成专业壁垒。而综合类周刊就比较尴尬:分散的资源容易导致其信息产品散、泛、滥,无法形成特色。在新媒体生态下,这一点是极其危险的,任何没有特色的信息产品都很容易被替代。
二、发展之道还是坚持内容为王
当下我国的新闻类周刊在实力明显不足的现实情况下,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亮出“绝活”,以巧取胜。因为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真正重要的不是拥有丰富的新闻信息本身,而是要寻找和确立对于新闻信息深度加工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即风格特色。新闻类周刊以风格特色为基础打造知名的新闻品牌就是周刊的“绝活”。从传媒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当竞争从初级转变为高级,为了有效地避免同质化,以风格特色定位的差异化为基础的品牌竞争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新闻类周刊来说,具有新闻性品质的品牌就是周刊的灵魂,而要打造和支撑这个品牌就要靠周刊本身的实力背景来确定其风格的准确定位。具体而言,一是要坚定地做“慢”新闻。跟互联网或者日报抢新闻的第一落点,新闻类周刊毫无优势可言,相对充裕的时间正好可以从容不迫地“慢慢”做新闻。
其次,要在深度上做足做透。对事实细致入微的报道和对事件独到深刻的解读,是新闻类周刊区别于其他媒体重要特色。最后,这是一个每天都在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人们的阅读变得越来越浅薄,越来越没有深度。快速的图说时代让人们很容易滑入简单的二元对立判断之中,在手指滑过屏幕的瞬间忽视了思考的重要性,变得莽撞、粗鄙、感情用事。新闻杂志需要做冷静的观点供应商,读者不仅仅需要最新的新闻事实,还需要有态度和立场的新闻分析和评论。严格来说,对新闻类杂志怀有阅读兴趣的读者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文化教养和社会地位的都市精英。他们需要权威、可靠的信息梳理,需要专业、深度的新闻解读,更需要精致、有趣的阅读体验,这些都是互联网媒体目前还无法完整提供的,也是新闻类杂志仅有的一线生机。
[1] 黄琳.新媒体 旧价值——解析我国新闻类周刊的新媒体困境[J].
[2] 郑岩.在不变中求变——新闻类周刊的发展之路[J].
G237.5
A
1674-8883(2015)18-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