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与制作方法探讨

2015-03-01张银祥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阅读者新闻标题报纸

张银祥

(越西刊社,四川 凉山 616650)

报纸新闻标题的特点与制作方法探讨

张银祥

(越西刊社,四川 凉山 616650)

现阶段,随着各项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媒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人们对报纸新闻的阅读模式已经踏入了“标题时代”,标题在整个新闻中的导读和传播作用日渐显著。快速准确地抓住报纸新闻标题特点,制作出更加新颖独特、吸引阅读者目光的新闻标题,已成了新时期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必须学习的一项必修课程。

报纸新闻;标题特点;制作方法

阅读者拿到一张报纸,首先看到的一定是新闻标题,倘若标题能够牢牢吸引阅读者的阅读兴趣,那么其才会接着阅读下去,标题就像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无法吸引人,其内容再好也难以引起重视。所以,不管是采写新闻还是新闻编辑,必须要注意新闻标题的制作,将标题这个“眼睛”擦亮,进而才能吸引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新闻的宣传教育作用。

一、报纸新闻标题的主要特点

首先,是报纸新闻标题的真实性。标题作为报纸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闻整体内容的概括及浓缩。所谓新闻,则是指建立在事实情况的基础进行编撰,不能偏离事实情况胡编乱造,因而新闻标题也具有真实性的特点。在新闻标题制作中,要紧密结合新闻内容,向阅读者传递准确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等内容。阅读者在读标题时首先想的是了解新闻内容,其次才是对新闻内容进行评价,因而在制作标题中应尽量尊重事实情况。

其次,是报纸新闻标题的揭示性。新闻标题必须能够全面囊括新闻内容,不仅要确保标题与内容上的一致性,同时还需具有一定的内容揭示作用。让阅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主要内容,快速扫描信息。所以,在制作标题过程中,必须要正确表达新闻主要内容,揭示出其内容中最有价值、最受关注的重点内容,同时新闻工作者还应学会运用简缩方法,凸显新闻价值。

最后,是报纸新闻标题的论据性。真实、公正、客观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报纸新闻标题需具备充足的论据,才能发挥出评价新闻的功能。在新闻标题制作上,标题能够对主要内容进行评论,但在论点上切忌要以新闻主体内容作为主要论据,倘若论据不充分,就算标题再好、再正确,读者在阅读者过程中也难以被说服。

二、报纸新闻标题的制作

(一)灵活运用修辞手法

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是最普遍、最实用的方式,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不同的修辞能够收到不同的表达效果,并且适用的标题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报纸新闻标题制作中加入修辞手法,还能够让本来平淡无奇的标题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灵活性。[1]

例如,在某晚报中关于《书画修复前需“洗澡”》一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书画修复工作的形式,对书画修复流程进行了生动形象的刻画,相比于《书画修复流程》《书画在修复前的工序》等文章标题,这种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标题更能吸引读者注意。在报纸新闻标题中运用修辞手法,能够让文章描述的事物具有更加强烈的人物色彩,进而引起读者共鸣。并且,灵活运用修辞手法,还可以让新闻标题变得生动鲜活,让阅读者产生强烈阅读的愿望,主动对标题下内容进行阅读。在标题制作中运用修辞手法,还能够使标题变得通俗化、大众化,方便阅读者理解,从而激起阅读兴趣。但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工作者在标题制作中,要避免修辞手法的滥用和乱用,切忌不可过分夸张、加大渲染,或是为了彰显水平选取一些晦涩难懂、生僻的词汇放在新闻标题中。

(二)善于运用动词描述

动词是汉语所有词汇中最具有灵动性和表现力的部分,要想让一篇文章更加具有感染力和阅读意义,最实用、最有效的窍门便是加大动词的应用,动词的使用可以让文章更具有画面感和生动性。在新闻标题制作中,新闻工作者也必须学会善于正确运用动词来对新闻事实进行描述,灵活运用谓语动词来增加新闻内容的动态性。

例如,在某晚报中一篇《业主信息“打包”开价四百元》中,关于“打包”一词的灵活运用,形象展现出了不法分子倒卖客户基本信息行为的猖獗,市民资料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侵犯了市民基本权益。动词具有较强烈的个性,能够让句子变得简单而不失干练,给读者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美国联合通讯社在对旗下记者提出的关于新闻创作的相关标准中明确指出:一句语句在最终汇总时,其中至少应该含有一个实体动词,并且该动词应被作为这句话中的重要词汇。因而可发现,在标题制作中善于运用动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需注意在标题制作时,应尽可能减少一些不必要形容词的使用,避免题目繁琐冗长。

(三)标题应该精炼简洁

报纸新闻标题应当越简练越好,读者在阅读中,精炼简单的题目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在制作标题时,应尽可能地将标题中一些与主题无关、可有可无的词语去掉,做到标题简洁明了,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既可以满足读者需要,还能够让读者在最短时间内、最大程度上了解新闻信息。

例如,关于《央行宣布“降准”》的新闻,该新闻主要表达的内容是央行于近期宣布的存款准备金率下降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在32个月以来的首次,对我国故事的发展也有许多好处。这篇新闻题目就省去了部分花哨的形容词,直接陈诉新闻表达的事实内容,也并未加以夸张宣传或过分修饰,直接以简洁质朴、浓缩凝练的题目来吸引读者眼球。另外还有另外一篇《呜咽基隆河》的新闻,该新闻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台湾复兴航空客机在行驶中不慎坠入河中,对于这类具有哀痛含义在内的新闻,在标题制作中切记不可运用多样、花哨的修饰词加以修饰,而应用最精炼质朴的文字来切实对新闻中心内容加以概括,用简洁淳朴的标题来表达出新闻工作者的哀思。由于当前网络信息时代的冲击,读者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各种新闻信息。因而,精炼简洁的新闻标题能够让读者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快速获取想要了解的新闻信息。[2]

三、结束语

在当前媒体网络盛行、阅读习惯改变的新时期形势下,报纸编辑和记者在进行报纸新闻题目制作中,要充分结合报纸新闻标题的实际特点和传播规律,在准确概括新闻内容的基础上,使标题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从而让更多的阅读者喜欢阅读、主动阅读、愿意阅读,促使我国报纸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1] 周繁真.报纸新闻标题制作刍议[J].中国地市报人,2014(Z1):80-81.

[2] 王鑫,陈新仁.中文报纸“叙事性”新闻标题的语用研究:调查与分析[J].外语学刊,2015(02):23-28.

G213

A

1674-8883(2015)18-0096-01

猜你喜欢

阅读者新闻标题报纸
阅读者的春天
“青春阅读者”——教师读书会纪实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报纸
阅读者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