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电影类电视节目存在的意义和发展需求

2015-03-01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栏目

牛 瑾

(吉林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浅谈电影类电视节目存在的意义和发展需求

牛 瑾

(吉林电视台,吉林 长春 130000)

以电影为背景的电影类型电视节目,是众多电视节目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类型,它取材于大银幕,活跃于小荧屏,在如今繁花似锦、百家争鸣的电视市场上,看似低调不起眼,却又始终保有坚定的收视后盾。本文就将对电影类电视节目的存在意义及今后的发展需求,进行粗浅分析。

电影市场;观众需求;发展技巧

一、以电影为背景的电影类电视节目

电视中的电影栏目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我理解的电影栏目,就是指以电影、电影事件和电影人为内容的电视节目。通过电视来了解电影背后的故事、认识电影人;通过电视来鉴赏电影中所运用的艺术手法;通过电视来探讨电影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它所传达的社会意义。

近年来,几乎所有省市级以上的电视台都设有影视频道,除播放电影之外,开设电影节目,自然也是分内事。我们都比较熟悉的,如央视电影频道的《佳片有约》《流金岁月》《光影星播客》,北京电视台的《影视新干线》等等。

不管是以传递电影信息、电影动态为主的电影信息类,还是以专题的方式集中讲述电影事件或人物为主的电影专题类,或者以欣赏、引导为主的电影鉴赏类,还有短小精悍、内容丰富的电影杂志类……这么多的节目形式和内容,观众最爱哪一种?哪一种的收视效果最好?哪一种与市场走得最近?按影视票房的话来讲,哪一种节目形式,既叫好、又叫座呢?想要知道这个答案,我们有必要按照心理分析的方法,先来看看观众对电影的需求原因。

二、观众对电影节目存在的真实需求

(一)探寻观众心理需求

可以说,每个人喜欢看电影都有不同的理由。有人纯是为了娱乐、为了放松;有人是为了欣赏,对他们而言,电影是艺术创作;有人喜欢电影,是为了看世界、看社会,为了体验各种自己无法亲历的情感;还有人,可能只图个画面精良、新鲜刺激,那么电影,也一定让你血脉贲张。

可是,有多少人有时间去电影院看完每一场新上映的电影?有多少人根本不知道最近有什么新电影即将上映?你所钟爱的电影人、制作团队最近有什么新动向?那首触动心扉、让你念念不忘的电影插曲到底是什么来头?还有那些经典作品,他们究竟经典在哪?老电影怎么看?新电影看什么?你心里是不是有一大堆想与人分享的电影故事无处可说?这个时候,作为电影栏目制作者的我们就要想了,观众的这些需求,我们做到了吗?

(二)浅析各类型电影节目特点

首先,实用性很强的电影信息类的节目,带着新鲜和揭秘的感觉,非常容易吸引观众,也非常容易与市场合作。但是它的生存需要前提,如果没有巧妙的、大力的宣传,后果就是留台率低,存在感低。

电影专题类和电影鉴赏类,这两者受众都很广泛,不管你对电影的热爱程度如何,会吸引,而且很吸引,但是对主题的选择要求很高,对整个节目的把控、布局甚至节目进行的节奏,要求也很高,特别是经常发生的“恶意打断”的技术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讨论。

还有电影杂志类,节奏快,内容丰富,很热闹,但对话题的选择、评析的深度、趣味性,包括各个版块的布局、实效性等等要求都很高。

三、电影类电视节目发展必需技巧

(一)对电影进行高度的二次创作

我觉得,电影栏目特别是电影鉴赏栏目,应该最大限度地还原电影本色,这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是对电影的尊重,更是对电影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电影观众和电视观众的尊重。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对影片进行简单的缩短和编辑。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观众的关注点不同、欣赏程度也不同。这样,就要求我们不但要为观众提供最直观的内容索引、评论,还应该将客观意见、影片热点、精彩片段、台前幕后等内容,用专业的视角和娱乐的口吻,为他们呈现电影的更多层面。通过特别的整理、编辑,在轻松耐看的氛围中还原电影的原汁原味。

(二)通过后期编辑手法进行吸引法则

对于引导的形式和手法,也要更加巧妙,尽量避免简单粗暴的一己之见、一手遮天,避免影响人心情的“天外飞音”,而是充分考虑受众心理和接受程度,在其中加以评论和阐发观点,实现对电影的高度二次创作,从而制作出有独特个性的原创电影栏目。

说到具体的方式,很多人都存在这样一个误区,那就是后期编辑制作时所使用的特技、音效、字幕等包装手段,不管多花哨,都是形式。在这里我想说,对于一档有灵魂、但以编辑为主的电影栏目来说,不管是复杂的特技介入,还是视频效果,还有夸张的音效、搞笑的娱乐精神,那就是节目本身,是响当当、实打实的节目内容!也正是这些后期复杂编辑手段的灵活运用,才能恰到好处地凸显节目主题,凸显一档原创性电影栏目无与伦比的个性与魅力。

例如,现在某些体育评论节目中所运用的幽默点评,就是以调侃的手法来讲解赛事,搞笑的方言旁白、热闹的音效、卡通甚至夸张的字幕,观众只是一笑了之吗?不是,在看似短暂却饱含复杂包装的编辑背后,它所要传达的核心主旨,早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观众所接纳,这就是最简单的例子,也是我们在电影栏目中可以充分运用的。

(三)求新、求变、求实用、求深入人心

深入人心很重要。直接地说,我们要的不只是收视率,更是掌声和观众长久的认可。对热爱电影的人,投其所好,偏重实用。对兴趣稍稍差一点的观众,不断调整,突出变化、增加新鲜感,以此来培养他们的电影审美,成为电影的粉丝,成为我们的粉丝。

(四)不定期的主题节目和特别策划

喜欢电影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关注的方向也各有不同。有人爱资深导演,有人爱小清新格调,有人关注电影背后的八卦趣闻,有人喜欢电影中的美食美景……这些我们都要考虑。不管是电影人专访,还是重大电影事件的现场报道;甚至深入电影拍摄地感受影片中的场景氛围等等,都可以带领观众极好地深入电影、感受电影。

四、结语

从大银幕到小荧屏,电影类电视节目所承载的,不仅是电影人、电影行业的期望,更有着众多影迷观众的喜爱、着迷、好奇和期许。高度的二次创作,有效的编辑手段,都可以将电影和观众拉得更近。

[1] 张正富. 2014中国电影总票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

[2] 刘源源. 2015年国内电影票房[Z].央广新闻,2015.

G222.3

A

1674-8883(2015)18-0052-01

牛瑾(19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电视台制片人,研究方向:电视节目策划制作。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稿约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周四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