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标点符号:值得关注的教学细节
2015-03-01甘肃酒泉市丁家坝园艺场职工子弟小学735000
甘肃酒泉市丁家坝园艺场职工子弟小学(735000) 谢 辉
数学标点符号:值得关注的教学细节
甘肃酒泉市丁家坝园艺场职工子弟小学(735000) 谢 辉
在数学学科中,有的标点符号有着特殊的含义和功能,具有特殊的作用。加强和重视小学数学中标点符号的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标点符号 小学数学 教学细节
许多人都认为标点符号的应用属于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领域有关标点符号的应用问题往往被人们忽视。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一带而过,也没有明确指出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某些标点符号比在语文教学中更具有深刻的内涵。
一、挖掘标点符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如遇到标点符号,要引导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特殊意义。重视标点符号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括号的作用
括号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而在数学学科中,括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2)表示一种运算。在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一般用(a,b)表示a、b的最大公因数,如(12,30)=6。用[a,b]表示a、b的最小公倍数,如[12,30]=60。
(3)表示运算顺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反映运算顺序,即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特别是一道题目中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混合使用的情况下,计算时要按照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逐步计算。
2.省略号的作用
省略号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表示省略某些内容,而在数学学科中,它所表示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
(1)表示省略内容。在循环小数的记法中也使用到省略号,如循环小数0.272727……表示有无数个27不断重复出现。
(2)表示知识的推类迁移。在讲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时,教材中多处使用了省略号,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表示间隔作用。如9÷4=2(余)1写成9÷4=2……1。其中“……”替代汉字“余”,并把不完全商和余数隔开来。
(4)表示指向说明的作用。例如,在表示“比”各部分名称时,所用的省略号起到了指向说明的作用。
3.冒号的作用
当“:”出现在数学教学中时,我们认为不纯粹是冒号。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所表示的含义不同。
(1)表示引起下文。如解方程中“解”字后面的冒号作用在于引起下文,引出解方程的过程。
(2)表示两个数的比。如新生儿头长与身高的比约是1: 4,此处的“1:4”中,“:”表示头长与身高两者之间的关系。
(3)表示“时”与“分”的间隔。用24时计时法,表示某个时刻用“:”,如下午6时20分,按24时记时法记作“18:20”。
4.间隔号的作用
(1)表示小数点。如3.5读作三点五。其中“.”读作“点”。
(2)表示相乘。数学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中,数学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3×a记作3·a。
5.引号的作用
数学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在教学书写单位“1”时,不能丢掉引号,否则就无法跟实际生活相符合。如果去掉单位“1”中的引号变为单位1,它是自然数的单位,仅表示一个个体,很明显失去了单位“1”的真正含义。在教学自然数的单位1时,这里的1又不能添加引号。
二、重视标点符号教学
在数学学习中,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标点符号,其实是不可忽视的。学生经常遗漏某个标点符号,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标点符号的作用不甚了解,这样不利于学生系统、全面、正确的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标点符号的教学。
1.教师从自身做起,规范标点符号的书写
要使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看法有所更新,教师必须做好榜样。首先,教师在备课中细致地钻研教材,掌握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作用,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符号。其次,教师可利用编写儿歌、做游戏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重视数学中的标点符号,从而逐渐养成不随意放过一个符号的好习惯。最后,教师在板书过程中,要规范标点符号书写,尤其是对“、”“,”“。”的使用要慎重考虑,不可混为一谈。
2.教师严格要求学生
当学生认识到标点符号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首先,在运用标点符号时,要引导学生说出标点符号在题目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其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对“()”“、”“。”“,”“……”等符号的书写进行集中指导,使其达到规范。最后,要结合解题的具体情境,规范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和掌握教材,要将标点符号放在与概念、公式、法则同等重要的位置,才能充分发挥每个标点符号的意义和作用。
本论文为2014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首批立项课题《“关注数学教学细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4]GHB0453。
(特约编辑 熊叠丽)
G623.5
A
1007-9068(2015)0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