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风险

2015-03-01李延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35期
关键词:道德风险学业设置

陈 萍 李延德 李 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抚顺 113001)

浅析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风险

陈 萍 李延德 李 路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辽宁抚顺 113001)

“风险”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会面临的一些风险,提高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及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学生 风险

风险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人们对对象系统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可能后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差值,差值越大,风险越大,反之亦然,“风险”它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随着扩招步伐的加大,商业管理模式的介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渐趋于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随之而来的风险也逐渐的增多,正确认识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的风险,高校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降低或规避风险,降低管理成本,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力的地位,促进自身的发展。目前来看,我国在校期间大学生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一、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并不等同于道德败坏。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或者说是: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道德风险亦称道德危机。在校期间,大学生正处在其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到完成阶段,在当今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今天,有太多的诱惑和吸引,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与管理,在校的大学生们很可能难以形成完善的道德品德,不讲诚信,不懂得饮水思源、感恩反哺,万事只求功利,以个人为中心,这些都属于在校大学生的道德风险范围。因此,高校要建立健全诚信档案及信用评价体系,约束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二、专业风险

高校的专业设置关系到为社会培养从事什么职业人才,专业的划分、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由于一些学科专业在设置上的不合理、不科学,大学生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符,甚至出现了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说法,受教育者投入了大把金钱和十多年黄金时间的高付出、高投入却换来了较低的回报。因此,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存在风险的,在校期间的大学生的专业选择也是存在风险的,为了降低在校期间大学生的专业风险,高校必须要正确定位与观念创新,根据社会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大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结合自己的兴趣,理智的选择专业。

三、学业风险

所谓大学生学业风险,是指学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导致预期的学习目的或结果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偏差,或者是造成损失以及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逐渐大众化的今天,在校大学生在其完成学业的过程中,由于外界客观或者自身主观的某些因素而致使其学业受阻,无法顺利毕业,甚至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等情况,而导致对自身就业形成的风险,都属于大学生的学业风险。因此,在校期间大学生的学业风险问题主要是指大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例如,因违反校规校纪情节严重被学校勒令退学,学业成绩不合格或者学分成绩达不到最低要求,而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等等。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学业的规划与指导,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人身安全风险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增多,思想复杂,受社会外界的各种环境影响增大,在校期间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逐渐突显出来。近几年,一些高校校园人身伤害死亡等突发事件频现报端,像“马嘉爵”案件,北大、清华的爆炸事件等等。学校安全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日益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我们深切感受到大学生人身伤害给学生与高校带来的巨大影响与严重损失。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旧的隐患消除后,新的安全隐患仍会随时出现,造成这些“惨案”的发生也有其深刻的原因。主观方面,在校期间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心理、生理等各方面不够成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缓解,久而久之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最终导致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客观方面,社会节奏的变化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学校的内部外部环境,老师同学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影响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会对大学生人身安全方面的风险形成隐患。因此,无论是社会、高校还是家庭都应该认真关注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通力合作,信息共享,共同构建高校学生人身安全危机预警机制以及人身安全事故处理保障机制,尽可能降低大学生的人身安全风险。[3]

五、就业风险

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规模的逐渐加大,高等教育在我国取得了超常的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在就业工作上的指导相对滞后,学科专业的设置结构不合理,国内外企业产业结构调整而造成的人才需求变化以及大学生自身就业意识薄弱和自身工作能力素质的差异等一些原因都导致了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就业风险的出现。主要有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造成就业信息失效专业设置的不科学和不合理导致就业失衡、国内外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大学生带来的就业风险、大学生自身就业意识薄弱以及自身素质造成就业风险等等。因此,在校的大学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合理的定位,在保证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历练,改善不足,提高能力,才能降低自己的就业风险,面对着如此严峻的种种就业风险,高校必须充分认清形势,通过广开渠道、多方合作共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大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锻炼,努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多角度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建设等方面,积极规避大学生就业风险。

总之,了解和认识大学生在校期间所会面临的一些风险,提高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减少甚至消除在校期间大学生存在的风险,创造一个和谐稳定,有利于大学生学习、发展的良好环境,是我们每一个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心愿,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4]

[1]刘楚佳.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改革探讨 [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7,(2)47

[2]张玲.高校专业设置: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理念的载体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22-23

[3]柳清秀,杨静.多元就业观是高校指导学生规避就业风险的必然性选择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86-88

[4] 李苏.对大学毕业生“有业不就” 现象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2005,(6)119

猜你喜欢

道德风险学业设置
艰苦的学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去哪儿网服务供应链道德风险约束机制模型
中国僵尸企业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医疗保险中的医疗道德风险问题研究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博弈论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外包道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