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科技创新实验班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5-03-01冯萍
冯 萍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 200032)
高中科技创新实验班语文教学探索与实践
冯 萍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上海 200032)
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针对高中科技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科创班”)学生特质,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组整合教材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因文施教,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研究学生特质,激发探究兴趣,扩大阅读范围,鼓励合作创新。通过语文教学活动进行探索和实践,提高教学有效性,为培养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科创班;语文教学;探索;实践
一、研究背景
在我国倡导培养创新人才的背景下,上海市科学教育委员会倡导“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实验班(以下简称“科创班”)在多所高中应运而生。2009年起,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通过综合测试在高一新生中选拔资优生进入科创班,拟通过系统科学的培养,使科创班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自学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强、人文与科学素养丰富、有较强的创造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1]创新素养必须建立于扎实的根基和丰厚的积淀之上,因此,应让科创班学生清楚了解我国几千年来文明和文化的演进历史,让他们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真实感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精神追求,触摸到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
2010年9月起,笔者有幸执教科创班语文学科,针对上海市教委提出的培养高中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严谨诚实的创新品德,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2]的要求,依据学校提出的不断改革课程与教学、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个性潜能的发展提供更大空间”[3]的课程设想,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构建适合沉潜感悟的语境,扩大语文学习的时空,落实语文新课标中“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学习习惯、批判反思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创新的学术品质,用人文教育培育心智健全、多元发展的人,用语文教材所蕴含的诚挚情感、深邃思想化育学生,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民族和世界,为此后的漫漫人生路奠定纯厚的人文底蕴。秉此宗旨,笔者在科创班语文教学中展开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二、“科创班”语文教学探索
科创班学生在学业水平、心理素质、科技特长方面均优于同龄人,因参与科技活动较多,语文常规课时有所缩减,笔者为他们量身定制教学计划,力求实中有活,打造学生欢迎又经得起考验的语文课堂,让他们获得充实的体验、真实的收获。
1.重组整合教材资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资源,笔者整体把握,对高中教材的“阅读部分”作了梳理、重组、统整。“现代诗文部分”按主题单元和文体整合,“古代诗文部分”则贯通6册,循主题单元与古代文学史双线交织推进。“写作”、“口语”、“综合学习”和“知识附录”等板块,遵循教材序列安排,在阅读教学环节中灵活穿插,相继实施。
以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为例,“现代诗文”从“诗歌鉴赏”教学切入,了解新诗的特点和意象的作用,然后是“生命体验”主题单元,加深对意象运用的理解,感受情景交融的手法,接着,将散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合欢树》等一一带出,引领学生体验不同人生境界,思考生命的不同价值。第二、三单元重点解读《边城》和《最后的常春藤叶》,随后引入《哦,香雪》进行人物形象比较阅读。“古代诗文”从“树木花卉”单元切入,先阅读《诗经》中经典名篇《蒹葭》、《采薇》,用中国诗歌源头牵引出《国殇》,完成《诗二首》,并补充阅读《归园田居》;再进行古代散文《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和小说《促织》、《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随后对每种文体加以梳理总结。
开学伊始,笔者必先让学生了解教材构成,介绍单元主题及目录、教材整合的总体思路、各教学段的时间节点,圈定精读精讲和泛读自学的篇目,布置拓展阅读书目,与之商定拓展、研究的计划。
2.不断探索,尝试多种教学模式,因文施教
“讲授法”依然有价值,教师讲得清晰、流畅、生动,学生自然爱听。遇到文学知识、汉语知识,笔者采用口述结合电子板书作系统介绍,并将知识与作品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语言及文学的普遍规律。但是,依靠讲述而欲使学生始终维持听课的热情和专注是困难的。因此,除了“呈现”之外,多采用“互动式”、“合作式”、“探寻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聆听和接受”到“主动地思考和交流”,使课堂更活泼立体。即使是同体裁或同题材的作品也各有侧重,或知人论世,或主题解析,或原型挖掘,或笔法探幽,或多元解读,或深或浅,或繁或简,力争让学生接触到更多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的方法。深奥篇目由教师引领深入,浅显篇目则交由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鼓励他们从“接受”的角度读出独到感悟。高中生已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让他们运用思维大胆地分辨、比较,互相碰撞,对作品作出多元诠释,把自己的结论当作“正确答案”,这是全新的学习体验,也是科创班学生树立己见的开始。笔者将课堂定位为以学生为“主角”,教师则以“导演”和“设计者”的身份指先导和辅助,参与发现和研究。以下三种教学模式为笔者常用:
模式一:(学生)预习质疑→(学生)汇总讨论→(师生)课堂生成→(教师)总结、拓展。
模式二:(教师)介绍背景资料→(学生)自读研习→(学生)分组研究→(学生)交流呈现研究心得→(教师)补充延伸、启发新思考。
模式三:(教师)导入、设疑→(学生)搜集资料、预习释疑→(学生)汇总释疑结果→(各组)互相补充、完善结果→(学生)再存疑→(教师)回复、评价、提升。
每一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作品,但模式毕竟相对固定封闭,“如果让模式凝固起来,把它变成僵死的条条框框,不考虑各种具体情况而生搬硬套,那就限于程式化了。程式化是形式主义的表现,它同科学化、现代化无缘”。[3]为了防止模式走向凝固和僵化,在实践中随时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质量,随时调整,不拘泥苛求。因此,实际的课堂中往往呈现出多种模式杂糅使用的形态。
3.研究学生特质,激发探究兴趣,扩大阅读范围,鼓励合作创新
科创班学生普遍拥有如下特质,如:(1)自我意识强烈,个性鲜明,直率敢言;(2)自信心、自尊心普遍较强,责任心较强,有竞争意识,也乐于合作;(3)有敏锐的心理活动和活跃的思维能力,往往有奇思妙想,男生普遍较幽默。他们有机会跨入大学校园,接触部分大学课程、涉足高端实验室、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无形中比同龄人拓宽了学术视野,也激励着他们更刻苦、更自觉,高效地完成学业任务。对于他们,授课内容无疑比形式更重要。起初,笔者尝试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作品,让他们产生共鸣,产生一探究竟的热情,然后把他们带到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点拨鼓励,使之产生成就感。然而,学生既不满意自己的表现,也不满足于课堂内微薄的收获,他们渴望接触更广阔的文学和思想的世界。笔者便将更多经典作品和思想引入课堂,特别突出其对于人类认识自我、构筑精神高地的独特贡献。
高一尝试过许多种课堂模式和方法,产生了许多热闹的“分析课”、“说理课”,高二、高三的语文课大多成了静静的“名作导读课”。从班级图书角到中学、大学图书馆,再到上海图书馆,从集体定向阅读分析某一本书,到自由、独立地阅读,推荐书目、发表书评。随着阅读量的累积,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想水平,取得了“问答和分析讲解”所达不到的效果。正是语文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吸引了这群不甘平庸的学生,让他们感知到了朴素的阅读和单纯的思考带来的充实自我的快乐。这种快乐超越了功利目的,是纯粹的求知的快乐。笔者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鼓励团队合作,表扬突出有新意的作业,这让充满挑战精神的科创班学生干劲十足,有学生评价自己的高中语文学习是“半强制但又不知不觉深入并乐在其中的过程”。的确,充实、丰满、有效的课堂教学,必然是“‘有过程’、‘有积累’而‘能增值’”的。[4]
三、“科创班”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课程不是用宣讲与说教的方式向学生直接揭示它所蕴涵的教育意义。”[5]语文教学是一种逐渐深入的探险历程。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余,笔者带领学生体验生活,观察社会,展开了一系列拓展和探究实践,使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展到课堂外,学生们处处留痕,养成了观察、思考、内省以及阅读和表达的习惯。
1.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1)阅读与鉴赏
在提高课堂效率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浓缩非重点”和“充分展开重点”的原则安排阅读教学。为避免思维活跃的学生“吃不饱”,使语文课堂更加扎实丰厚,在构思每一篇课文教学前,笔者都会仔细揣摩该作品的切入点、重点、难点和可深挖的内容,因文设教:有时,将整单元的内容浓缩于两节课;有时,学一课只求“一得一悟”;有时,探讨了某篇课文后再补充若干篇目,形成一个专题阅读系列。在不同教学侧重点的指引下,设计出“多课同读”、“以议代讲”、“交流读后感”、“同课多读”、“专题研讨”等多样化的阅读鉴赏课,用一张一弛的教学节奏让学生保持陌生和新鲜。
(2)写作与表达
其一,写作教学日常化。写作是学生“三怕”之一,如果能从简易的片段、短文写起,学生们恐怕不会那么生畏。于是,笔者布置学生:写军训、学农、学工小记,记录班级日志,一律长短不拘,以“真实、有趣、有思考”为标准;分组练习诗词创作、小说创作、春秋游小报、科技活动电子小报等,发布于班级博客和论坛;定期完成随笔、剪报、时事评述、分类书摘等作业。化艰巨繁难的写作为轻松的练笔。即使常规写作,也鼓励学生能就生活现象和社会热点发表见解。写作内容贴近生活,针对现实,学生就不会无病呻吟;自己的文字能在全班公开展示,对于创作者更是莫大的激励。科创班学生作品经常见诸各种网站和报章刊物,写作热情被充分激发。
其二,口语表达规范化。为使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理解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路、组织语言表述,笔者指导学生朗读吟诵,布置小组合作录音,排演课本剧,进行专题演讲,开展辩论赛等,使得学生既学会了聆听,又习惯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2.语文拓展活动实践
课外拓展活动和社会实践是提升科创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课外拓展活动是与语文课程标准联系较紧密的语文学习活动,比如观摩教学录像(电影)、戏剧演出,开展网上书评会、诗歌朗诵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则不直接指向某一具体的语文课程目标,但能通过诸多活动增加学生的社会阅历,提升学生的品味,最终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比如社会考察、慰问孤儿盲童、采访校友、文学社团活动、集体生日、主题班会、班级博客发布、心愿卡撰写、心理案例分析以及班刊设计制作等。其中,班刊的编辑凝聚了全体学生的心血,也是他们语文学习成果的荟萃。学生们仿照《史记》纪传体例,用文言文撰述科创班的人和事,全书共计65万多字。
3.语文探究活动实践
语文探究活动耗时较长,使学生可以凭着自己的语文素养,深入进行某方面的专题研究活动后,形成质量较高的研究小结、调查报告或专题论文。针对科创班的探究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人文类专题研究活动,如古代诗文专题研究、对某位作家的风格论述、对四大名著人物形象的研究、对古代科举制度的研究等;一是与科技创新项目结合的探究活动,如参加科技讲座后形成的科学思考、参加科技展会后撰写的探究报告、科技创新课题的结题报告和论文等。这样的探研活动虽为数不多,但每一次活动既考验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又挑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创新能力,是他们迈向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准备。钻研、实证、分析,得出有创意、有价值的结论或观点,是未来科学创新人才必不可缺的实践起点。
四、“科创班”语文教学反思
笔者使科创班的语文学习渗入班级的学习场域,效果较为理想,但仍免不了遗憾,反思如下:(1)学生受到外因干扰多,课外生活的空间狭窄,自由阅读的时间不充裕,源头活水不充足。(2)个别学生由于自身性格、兴趣及语文功底等原因,语文学习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功利目的上,语文学习中主动拓展和探究的意识淡薄。(3)在课堂教学及各种拓展活动中,容易关注那些表现突出的学生,没能为对语文兴趣不足的学生创设足够的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起这些慢热的学生学语文的热情。
笔者在科创班语文教学的探索实践中,遵循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教学的规律,努力优化语文教学策略和过程设计,使得语文课堂更扎实有效、语文学习更丰富开放,使科创班学生汲取语文知识的营养、人文思想的精华,从而成为具有全面素养的“人”,为科学创新奠定基石。
[1]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的研究[R].2010.
[2] 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市教委.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S].沪教委办[2007]64号文件.
[3] 张志公.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设想[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4] 史绍典.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效创新教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 韩雪屏.语文课程知识初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Chinese for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Class in Senior School
FENG Ping
(Shanghai Nanyang Model High School, Shanghai 200032)
In order to cultivat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on mind, based on th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las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xperiment Class), rearrange the sequence and content of the texts in the Chinese student book and teach in the way depending on the text content in practice, mak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by the activity of teaching Chinese ,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class, teaching of Chinese, exploration, practice
冯 萍,上海市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