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和语言共生 思想和文化同长——以《螳螂捕蝉》例谈小学寓言教学
2015-03-01杨伏旺
文/杨伏旺
情趣和语言共生思想和文化同长——以《螳螂捕蝉》例谈小学寓言教学
文/杨伏旺
摘要:寓言教学是一种能够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和开拓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感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的教学活动,借助于简单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和浅显的文字,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情趣;语言;思想;文化
寓言教学有效开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符合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要求。如何能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走向深刻?水到渠成而不是牵强附会?让寓言真正走向文学的乃至文化的课堂呢?笔者以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螳螂捕蝉》一课为例来谈自己的见解。
一、解读:让文化在文本中落地
寓言教学要深入浅出,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要正确而精准地把握教材所蕴含的道理。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寓意,教师一定要有发散的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而不是单一的、一元化地理解文本。
初读《螳螂捕蝉》一文,一个智慧的少年,一个固执的吴王,一个深远的故事,一段传奇的历史跃然纸上。灵动的文字平实的文学,丰厚的文化,如何去读懂平民的生存、帝皇的生活,激活学生飞扬的生命?
(一)整体感知:读懂一篇文
这篇课文是一个寓言故事,利用寓言故事使棘手的问题得到解决,使我们感受到寓言的力量。讲述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通文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凸显主题:认识一个智
《螳螂捕蝉》一文,故事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却不单一,形象丰满。吴王这一角色,王者的霸气一览无余。面对此情此景,该当何去何从?当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一位少年来了,他携着智慧与胆识来了。智慧来自胸有成竹,胆识源于忧国爱民。
智慧在于巧识天时。文中有言:次日清晨,操弓游于后院。何故选择次日清晨呢?当有一番深意,少年选择时间之巧,实乃深思熟虑之果也。
智慧在于明知地利。少年何以选择后花园?因后花园是吴王养心之地,散步之境,无朝廷之上的肃穆,无书斋里头之压抑,少年深谙此理,其劝说成功,理所当然,此相对比,少年之智,已占上风。
智慧在于把握人和。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者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此中一切,少年无一涉及国家大事,却让吴王自悟自得,既维护吴王之尊严,又达到劝谏之目的,这就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的智慧,人生的智慧。
(三)丰厚文本:走近一段史
读诗使人巧慧,读史使人明智。读毕此文不禁神游千里。中国帝王统治千年,权术之心,绵延万载。文中所说:攻打楚国,后果不堪设想。假若真正设想:战争祸起,遭殃的是谁呢?是那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高唱着: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那守居一线的将士,低吟着: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那流离失所的战争难民,倾述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自古帝王一发怒,天下白骨堆成山呀。为了一份皇帝的尊严,为了一个权力的竞争,难道我们的百姓折腾的还不够吗?幸哉,吴王终究恍然大悟,平息了一场战争,实乃帝王之福,百姓之福,国家之福。
二、定点:让思维在矛盾中碰撞
拉·封丹说得好:“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身体,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灵魂。”寓言教学的重点放在哪里,这决定于寓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所以,在组织寓言教学时,重点应引导学生通过寓言故事本身的分析去揭示和“消化”寓言的真正用意。因其寓言故事结构简单,智慧的迸发往往还需要一些催化媒,教师可以强化矛盾冲突,对话交流催生智慧。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第一段,并想想我读懂了什么?
生: (潜心阅读,反馈交流)
生1:我读懂了吴王决意攻打楚国,并不听大臣劝告。
生2:我知道吴王如果攻打楚国,其他诸侯国将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你怎么理解“乘虚而入”这个词呢?
生3:乘吴国虚弱时,进攻他。
师:不堪设想呢?
生:后果不敢想象。
师:是呀,不敢设想,那就让我们设想下:吴王如果攻打楚国,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呢?遭殃的是谁?
生5:如果攻打,吴国必将灭亡。
生6:国家灭亡,遭殃的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生7:遭殃的是,无家可归的人民
生8:遭殃的是坚守前线的将士,
生9:遭殃的是无依无靠的儿童、老人
师:是呀,同学们这些后果,吴王想到了吗?没有,可他依然……
生:齐读:可是吴王固执的说:“谁敢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师: (指名练读这句话。)这可是一道死命令。同学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死”字呢?
(课件出示)
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生:第一个’“死”表示没有生命,第二个是不能改变,无法
调和。
师:这是一塘死水,这是一条死胡同呢?
生: (思考)死水表示不能流动,
生:死胡同,是说没有别的出路。
师: (小结)这就是汉字的奥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只有潜心会文,才有所得。
同学们,吴王的决意实施了吗?请大家默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 (板书)恍然大悟。这个词你们怎么理解?
生: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形容突然醒悟。
反思:这一片段教学,教师就巧妙抓住吴王前后不同的态度,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设疑,从而激发矛盾,进一步去阅读文本。教师在整体设计上就巧妙立一个点,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拉线:让形象在理解中丰满
寓言的特色在于它不是《一千零一夜》的长篇故事,而是集精华于最少文字的极短篇,精炼叙述加上生动对话,使我们用最少时间领悟人生道理。而对话最能彰显人物个性,揭示寓意。因此应充分关注语言知形象,关注动作知形象。
片段二:
师:这个故事和这位少年是分不开的,同学们请再次读读课文,你们认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呢?
生:足智多谋的人。
生:有勇有谋的人。
师:所有这些词语用在少年的身上都并不为过。不过要让人家信服,必须要摆事实,讲道理。下面就请同学找出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读“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
生: (读)“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
师:你有理有据,同学们,少年毫不介意,那么他到底介意的是什么呢?
生: (思考) :他介意的是能否遇到吴王。
生2:他介意的是自己的劝说能否有效。
生3:他介意的是吴国的百姓、国家的安危。
师(设置情境,三次导读) :
1、好一个少年。难怪第一天清晨,雾气弥漫,天刚拂晓,他——
2、第一天过去了,第二天,天色朦胧,他依然——
3、第三天,他又一次早早地——
生:他终于遇到吴王。
师:这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呀。这就是他的智慧与胆识。智慧在于他选择的地点。
生:选择早上,这是人一天心情最好的时候,即使讲错了,吴王也不会责怪。
师: (小结板书) :明天时。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3:这位少年侍奉吴王多年,对吴王的非常熟悉,才能达到他的目的。
(读)“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这叫“不露声色”,沉住气!
生:我觉得他很有计谋,很有方法。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也不例外。
师:同学们,经过大家探究,一个智慧的少年跃然纸上了。让我们再次读读最后一段想必大家定会有收获的。
生:有感情地读最后一段
师:此时此刻,吴王明白了什么呢?用示意图表示。(出示课件:诸侯国吴王楚国)
师:这两者之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生: (齐读) :它们一心都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身后隐伏的祸患。
师:是呀,吴王想到了什么?
生:他可能想到:要保住国家的安宁,只有不发动战争。
生:不要侵犯别人,才能长治久安。
师:这就是:帝王之福,国家之福、百姓之福。来让我们再读读吧。
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画圆:让思想在文字中升华
寓言,被人盛誉为“理智的诗”、“是穿着外衣的真理。”它们都是凭借生动具体的艺术形象,让学生在领会寓意的过程中,明辨是非、知道善恶、认识美丑;另一方面寓言这种哲理性、讽喻性的特点,又为学生领会寓意的过程中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最好契机。如何引导学生层层剥去“外衣”,让真理见诸于世呢?
片段三:
师:一个故事,一份情怀。此时此刻,作为吴王次日上朝,怎样对大臣说呢?大臣、老百姓、将士听到这个消息,又会怎么说呢?有什么反应呢?
课件出示:
1、假如你是吴王,第二天上朝,会对大臣说什么?
2、假如你是大臣,第二天上朝,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会想什么?说什么?
3、假如你是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会想什么?说什么?有什么表现?
4、假如你是士兵,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会想什么?说什么?
请大家任选一个角色写一段话。
生: (思考、动笔、交流)
生:内容交流省略)
师:掌声就是最好的嘉奖。一切无需多说。读诗使人巧慧,读史使人明智。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百姓、为了国家而忠言逆耳,屈死生命呀。
反思:教例虽然对有些缺少这种训练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了点,但可以肯定,它注重学生多向、逆向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其收获远胜过学一篇寓言只明白一个寓意的教学。
几多解读,几多思考,留待课堂,却无法承受之重。应承载着文字的份量出发,秉承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引领学生将文本读薄,将文本背后的文字读厚。厚积方能薄发,高瞻才能远瞩,那么我们的课堂,将是高山流水,余意未了。语文本无物,率性方为真,大气细雕琢,典雅回自然。当是我等的追求,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阳泉校区)
作者简介:杨伏旺(1975-),男,汉,福建福安人,本科,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福建省福安实小阳泉校区副校长,福建省宁德市名校长,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