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及调节
2015-03-01秦莉
文/秦莉
刍议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及调节
文/秦莉
摘要:积极情绪是个体了解自我、发掘潜能、铸就健康的起点。本文围绕大学生情绪问题,探索分析了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及调节策略,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问题;调节
情绪是个体生命的重要组成,就如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晴雨表。它的深层来源是一个人内心的真正需要,是个体了解自我、发掘潜能、铸就健康的起点。大学生如何才能够常有积极情绪,开心生活,愉快学习,值得每一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探索。本文就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及调节策略展开讨论,以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作用。
一、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
误区一:认为情绪有好坏之分
常听一些同学说“好”情绪、“坏”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实际上,情绪有积极与消极情绪之分,但却无好坏之分。每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每一种情绪都是我们身体的适应性反应。比如:“愤怒”可以调动我们的能量,克服阻挡我们达到目的的障碍;“恐惧”可以使我们回避危险,避免受到伤害;“高兴”可以使我们重复让我们得到快乐的行为。因为有了“羞怯感”,让我们遵守社会习俗,不做违法乱纪、有违伦理道德的事;因为有“愧疚感”,当我们伤害了别人时,会想法作出补偿性行为。
情绪好像“发电机”,它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能量。积极情绪有利于我们加强学习动机,提高记忆效果,增强思维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还可激发丰富的想象活动;消极情绪伤害我们的健康,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说法,现代科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1]。
误区二:将别人的情绪与自己的情绪混淆。
有同学常常因为别人的情绪而影响自己的心情,尤其是深受身边的“重要他人”:父母、恋人、好友、舍友等人的影响,似乎只有具有和他们同样的情绪了,才是有情有义的;或者不自觉的就被对方消极情绪牵着走,也陷入消极情绪的漩涡。
这些同学一是误将“混淆”当“共情”。“混淆”是完型心理疗法中提到的一种抗拒接触的沟通方式,这样的人没有自我感,总是尽力避免冲突,与他人接触常期待被接纳与被喜欢,不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2]。“共情”在心理咨询学中指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对方的情绪情感,但并不是也和对方一样。所以,周围的人生气了,很大程度上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与你毫不相干,你没有必要小心翼翼,心怀愧疚。学会为自己树立“情绪边界”,区分“你的”与“我的”,是很重要的成长课。
二是忽略了情绪的特性之一是它具有传染性,且没有增强自己的防御力。有名的“踢猫效应”告诉我们消极情绪可以传染人,但快乐的情绪也可以传染给别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更愿意和充满快乐的人在一起,而天性乐观的人也得到更多人的喜爱。所以需锻炼自己,增强自我防御力,减少他人影响力。
误区三:将“抑郁症”、“焦虑症”随意贴标签
咨询实务中,常听有些同学说担心自己患上抑郁症或者焦虑症。在生活中也常听到将此两症的名头放在别人身上。需要清楚的是:抑郁并不等于患上抑郁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学生中,很多人都曾有过抑郁的体验,这大多数是一种心境状态,它相对比较微弱,具有弥散性和情景性,事过境迁,抑郁也便不治自愈[3]。只有极少数属于抑郁症。但是我们要承认,抑郁症比较常见,没有哪种职业、种族、性别或年龄可以对抑郁症产生免疫。甚至连一些伟人也无法例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没有改善,而且导致我们越来越退缩,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时,就一定要引起重视,抑郁情绪表现已经超出正常人该有的范畴,最终发展成抑郁症,只有经过积极的药物与心理结合治疗,才能治愈。
焦虑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是个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的正常反应。实验证明,中等焦虑能使我们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注意力高度集中,促进学习。但过度的焦虑,深深影响自己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与生活质量下降。如果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的症状,就需进行多
方面、较长期的咨询和治疗。
误区四:认为发怒是一定不好的
有的同学因自己易发脾气而苦恼。确实,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勇的好激动、易动怒的不良情绪不但破坏了周遭环境,更重要的是毁坏了自已,就如一句话所说“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结束”。但也有同学因自己不会生气而发愁。究其原因,是与我们从小受到的教导有关:“愤怒”是不好、不对的,“好孩子是不愤怒的,”或“愤怒的孩子会不被喜欢”,诸如此类的观念深深植根于我们心中。而事实是,“愤怒”是在自我界限(生理的、情绪的、思想的)遭到侵犯时,自发产生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表面上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发脾气”,实际却是因小时观念影响,与人相处中不敢表明自己的立场,始终以“懦弱者”或“讨好者”的形象存在,但自尊的需要又不接受自己的这种方式,从而内心产生冲突。所以愤怒有它积极地一面。不会“愤怒”的人,将是一个胆小的人,如同在告诉别人:无论怎样,我不会反抗!学会合理的“愤怒”意味着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尊严和自由[4]!
同时,还有一种事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生的气,大多是不该生的气。比如他人无意或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冒犯”了你,微不足道,鸡毛蒜皮般的琐事。还有流言、传言、小道消息等诸如此类事情都不值得生气。愤怒是一柄“双刃剑”,正确的使用它,它可以帮助你保护自尊、拥有快乐;错误的使用它,也会使你伤人误己。
误区五:不知道“情绪按钮”的存在
生活中会发现,一个很正常的人却对某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某句别人无心的话语而大发雷霆,甚至翻脸不认人。这有可能是触发了其“情绪按钮”。发生在个体早年伴随某事件或遭遇出现的强烈的情绪体验,被某些心理工作者形象地称为“情绪按钮”,它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决定。比如,一个从小常被不公平对待的孩子,长大后常常会对涉及公平性的人与事有更强烈的关注度与情绪体验。事实上,在个体的记忆中留下痕迹的,都是带有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例如:如果问一个人,还记得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上的知识吗?答案常常是非常少。但是小学三年级因为调皮被老师罚站在教室门外的一次经验,却能让一个人永生难忘,因为那件事情混杂了羞愧、内疚、紧张等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早期产生的“情绪按钮”极易引发“情绪过敏”,即:个体在成人以后会对某情景或某事件出现很不匹配的情绪反应,因为有可能此情此景此人按了其“情绪按钮”,早年的那种情绪体验再次出现。这就是为什么某同学会对大多人来说没什么感觉的事件,却情绪反应过度。
误区六:不知道如何适度的表达情绪
有的同学总压抑自己的情绪,认为流泪是软弱的表现,特别是一些男生持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观念,更是不允许自己表达悲伤;有的同学则情绪表达过于释放,当心情不好时,肆意按照自己的方式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愤怒、忧伤等情绪,甚至通过贪食或酗酒来释放情绪;还有的同学追求隐藏情绪情感,刻意让自己“麻木”,并沾沾自喜认为是沉着冷静的表现。第一种同学过度压抑,第二种同学过度释放,甚至使用不恰当的行为表达情绪,第三种同学隔离情绪,这些都是不良的情绪表达方式。
合理的情绪表达非常有必要,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仿佛都有一座情绪水库,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就会存放在情绪水库之中,如果情绪水位累积到所谓的警戒线,个体就会开始出现脾气暴躁,无法适当控制情绪的情形。加果再一直恶化下去,情绪水库崩溃的结果就是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5]。
误区七:认为情绪反应由发生事件引起
我们很多同学会认为因为我遇到了这种不好的事情,所以我愤怒、伤心。但我们也会注意到:面对相同的遭遇事件,如与人发生矛盾冲突、考试不及格、受到批评、家人去世、失恋等之后,不是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这是为什么呢?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绪疗法ABC理论告诉了答案。该理论认为,在人们产生情绪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因素,A——诱发事件; B——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认知; C——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人们通常认为是遭遇事件引起了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但艾利斯发现:面对相同的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因而他认为:是人们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即是B导致C,而非A导致C。对事件正确的认识一般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往往是导致一个人产生不良情绪的直接原因[6]。因而,检视自己的信念认知系统才是根本。
二、大学生常见情绪问题误区的调节策略
1.了解情绪健康的几个指标
一是情绪应于事件相匹配。情绪反应类型及强度应与环境相符合。欢乐的情绪常发生在可喜的事情上,悲哀的情绪与不愉快事件关联。一定的事物匹配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如一个人受到挫折反而高兴;受人尊敬反面愤怒,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二是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为转移。例如,生活中不小心把东西丢了,当时可能会非常生气,事情过后,慢慢也就自己调节过来。如果长期生气,这是情绪不健全的表现。
三是情绪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一个人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四是常心情愉快。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五是情绪表达适时适度。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表达既符合社会的要求又符合自身的需要,且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有恰如其分的情绪表达[1][3]。
2.学会掌控情绪三部曲
一是觉察自己的情绪。如果感到内心有某种情绪,先去觉察它,而不要急着表达它或是压制它。情绪是真实的内心感受,给自己的情绪一个存在的空间,和它待在一起。比如说你觉得情绪低落,那么问问自己:“我现在有什么情绪?为什么我的情绪是这样的”,了解自己的感觉,然后再决定要不要表达出来,或是暂时压制下去。
二是接纳自己的情绪。坚持情绪管理的“四不”原则——不责备、不委曲求全;不逃避、不遗忘;不简单地压抑和忽略情绪,也不任由情绪驱使伤人伤己。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如果你认为是别人引起你的情绪,那么你就处在一个被动的地位,你无法控制情绪。一个把自己的情绪产生原因归结到他人头上的人,会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无力感。要相信大多数时候是自己的主观想法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我们应该承担自己对情绪的责任。
三是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针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疏导方式有很多。比如:发泄出来,将你的感受说给某人听,通常会有帮助。尽情地哭一场,流眼泪是一种绝佳的发泄方式;听音乐,音乐可以使人的大脑产生一种镇静安神的物质,但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音乐,不当的音乐反而更加影响情绪。适当运动,遵循一定的强度、持续时间和频率的运动,有益于克服不良情绪;注重食疗,比如失眠、烦躁、健忘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等。
针对他人要学会正确的表达方式。心理健康的人所具有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使他们能够没有内疚或压抑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思想体验以及愿望。如果有不满,他们也能公开、坦然、合适地表达出来。当然,这种表达不是只顾自己不考虑他人,而是遵循
了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是注意情绪表达的时机。在情绪体验不太激烈和深刻的时候,适合及时表达情绪。二是讲究方式方法。情绪没有好坏,所以要避免表达的时候对对方的指责,通常的表达方式是“我感到……因为…”而避免用“你让我感到…”这样的句式,前者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后者则有责备对方的意思。三是适当控制。在情绪非常极端的情况下,需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情绪,等情绪平复下来之后冉表达。
3.调整自己的非理性认知。
一是发现并找出认知中带有“必须、一定”这样绝对化的东西。
ABC理论告诉我们,情绪困扰来源于对客观事情的认知是否合理。如果使用非理性的想法去看待事物,这其中常常包括了种种不恰当的需求和愿望,使我们白白受情绪困扰而无法改变现实。通常不合理的想法有几个特征:第一,灾难化。例如“如果现在不解决问题,就会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第二,绝对化。例如“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我必须获得成功。”第三,以偏概全。例如“这件事没做好,他们不会再爱我了。”带着不合理的认知看问题,看到的是灰色的世界。乐观的人之所以更乐观,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好情绪,而是因为他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更为积极[7]。
二是用合理与理性的认知进行替代和辩论。例如:“无论在什么场合,我都很自卑。”可以自已与之辩论一下:“我真的是这样吗?我有没有自信的时候呢?”很显然没有一个人一直都是自卑的。辩论后就可以改成合理与理性的认知:“在有些场合,我会自卑;而有些场合,我也自信。”这样的认知就会降低内心的自我否定和负性评价,从而负性的情绪体验也会降低,有助于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学会使用放松技巧。放松技巧有多种,也很有效。比如:呼吸放松法:这个方法简便易学、实用有效。舒适地坐下或躺下,尽可能让背挺直。开始缓慢舒适的呼吸,集中注意力在你的呼吸上。渐进式肌肉放松法:其效果的产生,是经由集中精神感受身体方面的放松得来的。深呼吸,同时轮流使你的某个部位的肌肉紧张。冥想放松法:放松地坐好,闭上眼晴,然后开始想象,可以想象让自己感到最舒适、最轻松的情景。例如,想象自己漫步在海边,万缕阳光从头顶照过来,阳光让你感到很温暖,这种温暖传遍你的全身[7][8]。
5.培养支持系统,学会求助。平时和同学、老师、朋友、家人建立亲密的互助关系,在情绪不稳定或是感到压抑时主动和他们分享自已的感受,向他们寻求支持,会让你觉得情绪有人分担,可以减轻压力。在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学会向专业的心理辅导机构求助,咨询老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梳理情绪,帮我们认识到自已内化的不合理认知和非理性的情绪体验,并陪伴我们一起走过迷茫和困惑。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懂得求助是强者的行为[9]。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
[2]曹中玮.当下,与你真诚相遇─完形咨商师的深刻省思.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2009.7.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李中莹.重塑心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
[6]Ellis A.Reason and Emotion in psychotherapy[M].New York: Carol Publishing Group,1994.
[7]尹秀艳.理性情绪疗法是解决大学生心理困扰的有效方法[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3 (6).
[8]孙科炎.情绪调解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9]IrvinD.Yalom著,李鸣等译.团体心理治疗理论与实践[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宁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秦莉(1977-),女,山西长治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 (2015) 12-02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