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高平肚兜戏曲刺绣的文化内涵解读

2015-02-28杨涛

文化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故事梗概肚兜高平

杨涛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艺术系,山西 临汾 041000)

山西高平肚兜戏曲刺绣的文化内涵解读

杨涛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艺术系,山西 临汾 041000)

戏曲刺绣是指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刺绣作品,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把戏曲艺术中的原型进行解构、重组,加工、再创作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高平肚兜以戏曲刺绣而独树一帜,本文对其戏曲题材整理归纳,将其置于整体社会和文化语境中来解读,阐释出背后的文化内涵:向往忠贞与责任的爱情,崇拜劝善与救人的神仙,敬佩忠心与守义的英雄。

高平肚兜;戏曲刺绣;文化内涵

一、高平及高平刺绣简述

“艺术人类学讲究整体意识,关注艺术与文化社会之间的关系,其疆域可分为地理空间、时间历史、社会分层和社会文化。”[1]要了解高平刺绣,应从其地理空间和时间历史中来理解,将其置于整体社会和文化语境中来解读。高平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因四周群山环绕、中间平坦而得名,封闭的地理位置却孕育了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上党梆子”和“上党八音会”最为繁盛的地区之一,上党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这里的人们爱听戏、说戏、聊戏,人们把戏曲的故事,戏装的色彩和纹样淋漓尽致得表现在刺绣中。这里也是桑蚕养殖和丝绸生产的重要地区,曾是北方最大的织造中心。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高平独特的地理位置、戏曲文化、丝绸织造孕育了独特的高平刺绣艺术,包括肚兜、围裙、帽尾、鞋垫等十多种形式,其中肚兜戏曲刺绣尤为精彩。

肚兜,又称“兜肚”,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一种贴身内衣,其作用是保护胸腹不受凉气侵扰,其形状以菱形居多,菱形有四角,其中下角裁剪为圆形,上角裁剪掉一个倒扇形,上角有两根带子系在脖子上,左右角有两根带子系于腰间。肚兜多以刺绣、贴花装饰,主要有戏曲题材和传统题材两类,寓意深刻,极具象征意义。戏曲刺绣可定义为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刺绣作品。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把戏曲艺术中的原型进行解构、重组,加工、再创作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

二、山西高平肚兜戏曲刺绣的文化内涵

(一)向往忠贞与责任的爱情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繁衍生育的纽带,也是男女情感精神的调和剂。其中肚兜在男女爱情中具有重要作用。肚兜具有实用性,它虽然短小,但是可以保护身体腹部不受凉气侵扰,深受女子喜爱。肚兜具有情趣性,它露出女子纤细的腰部,性感的背部,展示女子的身材比例,增加情趣,调节气氛,凸显爱意。肚兜还兼具爱情信物的职责。信物是指当作凭证的物品,女性一旦接受男性赠与的肚兜,就代表着对爱情的忠贞与责任,这是定情之物,双方都要遵守,共同维护。从某种意义上说,肚兜还被赋予契约性、伦理性的特点。

高平肚兜中的戏曲故事大多来源于上党梆子的戏曲曲目,勤劳善良的高平人把他们喜爱的故事刺绣到肚兜上,形成了造型夸张、纹样独特的戏曲图像,其中《佘塘关》《珍珠塔》《唇中楼》等爱情故事是高平肚兜刺绣中的常见题材,例如《佘塘关》,又名《七星庙》,故事梗概为佘赛花替父报仇,杨继业佯装不敌,逃入七星庙,佘赛花下马入庙,杨继业用计擒之,他智勇双全,佘赛花为之所动,定情终身。《珍珠塔》,又名《方卿羞姑》《九松亭》,故事梗概为:方家被封而落难,方卿千里投奔姑母求助,姑母无情,表姐陈翠娥赠传世之宝珍珠塔相助,后方卿中状元,与陈翠娥完婚。《唇中楼》,又名《柳毅传书》,柳毅接受受难小龙女托书,传书于其父洞庭龙君解救龙女,使父女团圆。小龙女生爱慕之情,历经磨难,嫁给义重情深的柳毅。这些故事都体现了高平人对真爱的向往,也表明了对真善美的理想的追求。除此之外常见的还有《转云山》《断桥》《张羽煮海》《牛郎织女》《兔跳花园》等传统曲目。

(二)崇拜劝善与救人的神仙

《洞宾戏牡丹》《瑶台会》《西游记》等神仙故事也是高平肚兜中的常见作品。《洞宾戏牡丹》故事梗概为:张秀与牡丹青梅竹马,贫女牡丹无力葬父,被迫到酒楼卖唱,张秀赶考落第,落魄回乡,被吕洞宾相救,两人一往情深深感洞宾。洞宾考验牡丹真心,化作阔少调戏牡丹,牡丹不为钱财所动,得救后与张秀完婚。《瑶台会》,又名《八仙过海》,故事梗概为:王母娘娘寿宴后,八仙乘坐宝物飘海而返,途中鱼精将韩湘子摄去,八仙奋勇相救。《西游记》片段《琵琶洞》故事梗概为:师徒四人取经途中,唐僧被蝎子精摄去,欲成夫妻,悟空被蜇伤,猪八戒奋勇相救。

在高平肚兜戏曲刺绣中,《洞宾戏牡丹》中的吕洞宾救人于危难;《瑶台会》中八仙齐救韩湘子;《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猪八戒勇救师傅唐僧;这些故事体现了人们对劝人为善、救人于难思想的崇拜。劝善与救人是道教思想之一,神仙是对道教中能力非凡,长生不老者的尊称。八仙是凡人得道,深受民众尊重和喜爱,人们把很多民间传说赋予到八仙身上,使得八仙故事更加丰富、生动,充满传奇,尤其是其惩恶扬善、治病救人的精神,被认为是一种“侠”精神。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宣扬行善以求长生,行善以求成仙的理论,开篇即有十六字“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宣扬“善恶有报”的因果观念,它例举了26条善行和170条恶行,还提出“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即善人有所作为都可以成仙得道。

(三)敬佩忠心与守义的英雄

忠心与守义是儒教思想之一。“忠”,《说文解字》曰:“忠,敬也,尽心曰忠。”[2]《左传》:“上思利民。忠也。”“临患不忘国,忠也。”[3]朱熹认为:“尽己之谓忠。”[4]忠是一种道德观念,指诚恳厚道,尽心尽力。忠是一种行为准则,待亲,待友,待师,待君都应该忠心,“义”被认为是儒家思想“五常”之一,“义”原指人的形象和涵养,即人的仪表,后指重正义,讲道义,从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意义:如桃园结义,情深义重,义薄云天,仗义疏财,见义勇为,舍生取义……

在山西高平肚兜刺绣中,《二进宫》《穆桂英挂帅》《黄鹤楼》等英雄故事是“忠心与守义”的常见作品。《二进宫》故事梗概为: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其母李艳妃垂帘听政。其父李良企图篡位,定国公徐延昭,兵部侍郎杨波第一次进宫劝谏李妃,李妃不信,后李良反相败露,徐、杨二次入宫进谏,李妃得知忠诚可托,辅幼子登基。《穆桂英挂帅》故事梗概为:北宋年间,宋辽征战,佘太君力排众议,让孙媳妇穆桂英掌管元帅大印,率宋军大破天门阵,战胜了辽军。《黄鹤楼》,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梗概为:周瑜设计请刘备到黄鹤楼赴宴,因归还荆州之事发生争执,周瑜令人守住楼口,赵云气愤中摔碎携带的竹节,发现了周瑜的令箭,刘备持令箭下楼而去。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忠心不二、恪守义气英雄的敬佩。

泥模艺术——孙悟空

三、结语

高平肚兜刺绣的戏曲题材已成为一种“象征符号”,不仅要从美术意义上的造型、色彩、构图上来研究,还要从“图像”背后的文化、历史、宗教、民俗意义来研究。高平肚兜刺绣的戏曲纹样,体现了人们渴望获得神灵的力量,通过祭拜、祈祷、祝福,以期自己的愿望得以实现。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高平肚兜刺绣的戏曲题材“图像”代表了高平人的法律习俗、道德规范、艺术审美、信仰追求。

[1]方李莉,李修建.艺术人类学[M].北京:三联书店,2013.95.

[2]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3.

[3]左丘明.左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49.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54.

【责任编辑:王 崇】

J523

A

1673-7725(2015)08-0017-03

2015-06-10

本文系2014年度山西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高平刺绣传承人口述史”(项目编号:2014E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涛(1977-),男,山西临汾人,讲师,主要从事山西美术史研究。

猜你喜欢

故事梗概肚兜高平
春娃娃的红肚兜(外一首)
千年古建看高平
高平夜景
五“地”五“乡”圣地高平
仰望高平
KIN GDOM OF LINGERIE
妖怪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