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

2015-02-28牛未然

学语文 2015年5期
关键词:精简语文课堂目标

□牛未然

构建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

□牛未然

泡沫状态,有必要回归语文本色,构建简约高效的语文课堂。精简目标、精简环节、精简方法、精简语言是构建简约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堂;简约;精简;高效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知何时已忽视了语言的感受和理解,忽略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缺失了情感的体验和思想的启迪……语文课上成了表演课、拓展无度延伸、课堂呈现泡沫状态。

我认为应还语文以本色,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于朴实中见酣畅,于简约中见精致,不刻意雕琢却尽得“风流”,达到一种简约而高效的艺术境界。

简约,是实现高效的一种策略,语文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会让课堂无比丰盈。简约不是简单粗糙,而是举重若轻、删繁就简,把非课堂的因素、非学科的干扰彻底摒除,是“返于自然、归于纯净”的艺术境界,这样的课,是兼具艺术美与语文味的课。

那么,怎样使语文课堂呈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简约而高效的态势呢?

一、精简目标,聚焦重点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大千世界,从字词句篇到思想内容,可谓无所不包,如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相反,如果目标简明,重点突出,课堂上就能够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学生就能在反复触摸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以《斑羚飞渡》的教学为例。我在备课的时候,参阅了各种资料,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罗列了很多自认为很重要,需要讲给学生的东西,结果那一课上的是乱而杂,面面俱到却又蜻蜓点水,一节课下来收效甚微。后来,我把诸多的教学目标进行精简、整合,确定为: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作者具有高超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感受生命的崇高和力量。这样的教学目标简约清晰,重点突出,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效果当然也大相径庭。

因此,要使语文教学达到“简约”的目的,首先要精简目标,一篇文章,它的精髓是什么,筋脉在哪里,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能够透过现象抓本质、取舍得当。“少则明,多则惑”,教学目标不必追求全面开花,找准方向解决一到两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最优化地促进教学活动的展开。

二、精简流程,提炼结构

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是近年来语文教学比较常见的课堂景观。一堂课往往设计过多的环节,结果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冲淡了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感悟。为了给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实现教学流程的简洁流畅,我们必须优化环节,整合内容,整体把握,把无休止的课堂提问变为几项有张力、有研究价值的学习任务,以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或情节发展,或人物行为,或文章结构为主线,抓住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以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语言材料,使课堂教学成为一首简洁流畅的诗。

在《斑羚飞渡》的教学中,我只设计了两个环节:

1、赏析品味文中让你心灵受到触动的句子。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既教给了学生一种赏析语言的方法,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们不仅在朗读品味中更深刻理解了小说,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2、思考作者讲述这样一个悲壮动人故事的意图。

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引导学生对小说的主题作深入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老师再引导到歌颂生命的可贵、力量、尊严和崇高上来,同时举一些人类或其他生物如斑羚行为的例子作为本课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主旨。

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新课程中倡导的一个理念: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文只是一个个例子,这些例子从遣词造句、篇章结构、故事情节、思想内涵等各个方面都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内容,但我们大可不必处处涉及,而是选择文章的特色之处,学生需要老师引导之处,引领学生细细品味,这就是简约语文的重要特征。正如滔滔江水,只取一瓢饮,却饮出蕴藏于水中的甘甜。

三、精简方法,简单实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在适合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则,就会黯淡无光。所以,那种不管什么内容,不论教学是否需要,一味使用所谓时髦的“最好”方法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所有的方法都应该是为了让这节课更高效服务的。而“简”其过程与方法,就是为了“详”其重点,“精”其方法,给学生留下悬念和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自由和发展空间。

四、精简语言,画龙点睛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中省去了不必要的言说,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教师的引导、过渡、讲解,评价语言的简洁、精练、准确,有条理性、启发性、艺术性,能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教师以片言只语或点击要旨,或褒奖鼓励,或启发补充,或释疑解难,师生之间的对话成了心灵之歌,师生便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可以这样说,老师凝练形象的语言是师生共塑和谐课堂的点睛之笔。

语文老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要抛弃课堂语言中出现的不良习惯,树立生动、简约、富有启发性的语言风格。在教学中尽量排除一些形式的、表面的、无休止的、不必要的、刻意雕琢的东西,最大限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像广告语说的:简约而不简单!简约,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大气,是一种境界,更是语文课堂回归生命本色的选择。

(作者系安徽师大文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安徽省阜阳市第九中学教师)

[责编三好]

猜你喜欢

精简语文课堂目标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时常精简多余物品
一种面向应用的流量监测精简架构设计
我们的目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应用于SAN的自动精简配置架构设计与实现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