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训诂学科的新思考
2015-02-28柴秀敏张金莲
柴秀敏,张金莲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训诂学科的新思考
柴秀敏,张金莲
(石家庄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使得古文献的解读与传播呈迅猛上升之势。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训诂学科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和探讨:固本守正,正确解释语言;研究范围扩大;文化因素的挖掘与阐释;训诂学知识的普及及应用。
传统文化;解读;训诂学
新时期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迎来了传统文化的回归与复兴,这一复兴在巨大的社会变革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学热兴起。各个高校纷纷建立国学研究传播机构,各种讲坛讲座等风起云涌,各类媒体文化类节目频频热播,社会各种面对青少年的国学普及班也不同程度的开设。这足以说明中华民众自发自觉地学习“国学”的兴趣与热情以及中华魅力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各种研究与传播无疑均是以“国学”的普及研究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传承与发展为目的的,以增强和扩大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我国的富强贡献力量。
如果说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不曾衰减,那么新时期就更使得本来就如火如荼的古文献解读与传播呈迅猛上升之势。而不容我们忽视的是对中华文献典籍的解读与阐释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健康的现象:任意解读甚至歪曲文献原意,破坏了文献典籍的严肃性,更不具有科学的学术态度。中华文献典籍有其客观性,因此对其解读必须考虑其社会、时代、地域、民族等客观因素,实事求是。文献典籍的解读自古被重视,是中华民族敬重与崇奉传统文化的表现,而基于这种需求形成的学术即是通常意义上的训诂及其学科,居于我国学术史上的显学地位,所以训诂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训诂学就其原有的应用价值来说,本来就承担着古代文献解读和古代文化传播的任务。”[1]
面对新的形势,也应看到以往训诂学研究中的局限性:范围过于狭窄,词义训释忽视其文化意义或对文化意义的挖掘不够,学科知识不能很好的普及等等。
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下,训诂学科在未来的中国文化、学术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非常艰巨的任务摆在了训诂工作者的面前,不得不使我们引发新的思考。
一、固本守正,正确解释语言
面对新时期传统文化的解读与传播,固本守正、正确解释语言是我们每一个训诂工作者必须的呼唤,也是当代训诂实践急需倡导的。
李建国谈到“守正”之义有三:一追寻并守住学术良心。二坚守正道,守候民族文化家园。三养护正道,守正向前。[2]针对目前文献解读中存在的任意解读甚至误读等不良现象,那么我们如何守正、正确解释语言呢?
首先在文献的解读上必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确立与遵循正确的解释原则:
社会性原则: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其词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只有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的生产、习俗、礼仪等方方面面,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去理解,才能准确把握词义。
“君因称《老子》:‘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欲解此句,须明‘先’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商人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杜预注:‘古者将献遗于人,必有以先之。’孔颖达申之曰:‘遗人之物,必以轻先重后,故先韦乃入牛。’拱璧以先驷马,当据此疏,二书会通,其义乃明。近人为《老子》作诂,疑‘以先’二字当在‘驷马’二字下,并云:‘先借为诜。《说文》:“诜,致言也。”《广雅·释诂》:“诜,问也。”《尔雅·释言》:“聘,问也。”是诜即聘义。“虽有拱璧驷马以先”,犹云“虽有拱璧驷马以聘”矣。’ 求解若此,可谓不知妄作者矣。”[3]这是徐复给洪城《训诂学》所作序言中的话,古人馈送别人礼物,轻的礼物要送于重的礼物的前边,故叫“以某先某”,“先”,去声……这是当时的社会礼仪,而因为有的训诂学家不懂当时的这一社会礼仪就作出了“‘以先’二字当在‘驷马’二字下”“先借为诜”“诜即聘”“‘虽有拱璧驷马以先’犹云‘虽有拱璧驷马以聘’矣”等的虚妄解释。
时代性原则: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随着历史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所以在文献的解读方面一定要坚持历史发展的观点、遵循时代性的原则。
以词汇为例,语言各个要素中,词汇是重点也是难点,原因是词汇是其最活跃的要素,词义显著的特点是其发展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从而形成其词义的时代性。我们不能只对词汇进行静态的描绘而是应对其进行动态的考辨。
《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毛传》“剥,击也”。王安石《诗经新义》:“剥者,剥其皮而进之,所以养老也。” 在这里涉及到一个文字通假的问题,“剥”通“扑”。“剥枣”即“打枣”,因王安石忽略了词义的时代性导致其将“剥”的词义误解,以今义去释古义,也就有了“王安石上奏刊误”的下文。
民族性与地域性原则: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所以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因各民族赖以生存的区域和地理环境不同又有着极强的地域性。因此对于文献典籍的解读一定要考虑其民族特有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如:“星辰分野”,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有相同之处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遇到中华文化典籍中星宿问题就必须按我们中华民族古代的星辰分野来分析。还有诸如干支纪时、阴阳五行等都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而这种民族文化在我国文献典籍中比比皆是,只有充分了解民族的文化才能准确把握词义。
因此,对文献典籍的解读应实事求是,通过梳理、考据、论证以匡正现代字典辞书和今人在解读文献典籍中所出现的偏差与误解,以准确的把握词义。
值得说明的是:我们倡导词义训释的规范守正并不是否定和排斥学术的发展以及今人赋予其时代内涵与当代表达,但学术发展和重新解读的前提一定是守正。
“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4]即训诂学是研究正确解释语言的科学。因此文献典籍的诠释,应追求注疏说解与文献经典原旨的一致性,这是训诂学的主要任务。
二、研究范围的扩大
新形势下训诂学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大。应充分重视汉代以后的文献、诗词曲、小说、笔记、话本、史书等等以及现代方言俗语以及网络新词语的研究。
传统训诂学研究范围过于狭窄,往往局限于汉代以前文献典籍词义的研究上。郭在贻《训诂学》 第九章[5]提出研究俗语词,开拓了训诂研究的新领域,但却忽略了现代地方文化中的方言俗语以及网络新词语的研究,或者说研究的还很欠缺,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
新时期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高速进步以及人们越来越频繁的社会交往与交流,网络新词语以其时尚性、社会性、经济性、形象性、极强的表现力等特点大量出现并广泛流传。而对网络新词语的研究与训释也是我们训诂学科不可忽视的领域。以近两年出现的网络热词“囧”“槑”为例:
“囧”本义明亮。甲骨文像一个窗户的形状,象形字,也作“冏”。《说文·囧部》:“窻牖丽廔闿明。象形。” 《广韵·梗韵》:“囧,光也。彰也。” 《玉篇·囧部》:“囧,大明也。”《篇海类编·事类·口部》:“囧,或作冏。”《文选·江淹<杂体诗三十首·张廷尉杂述>》:“囧囧秋月明,凭轩咏尧老。”李善注引《仓颉篇》:“囧,大明也。”而如今“囧”作为一个网络热词意义则是“沮丧、无奈、悲伤”等义。为什么意义会如此悬殊?笔者认为,如果说“囧”原本取象于窗户,取义于“明亮”,那么作为一个表情符号在网络上疯传,其网络义则取象于一张沮丧的脸。至此以语言学的理论来讲其词义来源使旧词的原有词义发生了转变,并且旧义与网络义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只是取了旧义的形而赋于它新的解释。
“槑”《汉语大字典》:解释为“梅”的异体字。音méi。《集韵·灰韵》:“梅,或作槑。”清龚自珍有《病槑馆记》:“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槑。” 《康熙字典》 认为“槑”是古文“梅”字,《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明确将“槑”作为“梅”的异体字废止使用,而如今在网络的力量下这一废字竟又起死回生,并产生新的意义:“很天真、很傻、比呆还呆”,这一意义的来源笔者认为因其构形是由两个“呆”字构成,其意义的构成是会合了两个“呆”字的文字意义。一个“呆”是傻,两个“呆”组合到一起就更不是一般的傻,音也随之高调说成dāidāi。当然其感情色彩也未构成贬义。也有学者认为“很天真很傻”这一意义来源于陕西等地的方言。[6]
无论是废词新用还是方言词活跃,“槑”字的“呆傻”义被人们频频使用是不争的事实。
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新词语还会不断地以迅猛之势涌现,给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汉语的语言系统不可避免地带来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这些词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随着古典诗词的普及与大众的喜闻乐见,又有各种媒体诗词类节目的广泛传播,训诂在鉴赏古典诗歌中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文字校勘、词义训释、探求典故来源等方面都急待我们训诂工作者去疏证,以便更准确深刻地去鉴赏诗歌。
三、词义训释应注重文化因素的挖掘尤其不能忽略民俗文化的阐释
这是不可忽视的训诂学的一个新方法。古词古语的释义离不开其文化背景而方言词语的训释更离不开其俗文化的阐释。语言记录文化,承载和传播文化,而语言中发展变化最快的是词汇,常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中,新词新语无时无刻不断地涌现,它反映与揭示一个社会的全部文化及其内涵,因此词义的训释一定离不开其文化历史文化习俗的研究。
词义训释必须运用文化习俗的索解方法。我们必须和相应社会的生产生活、人伦礼仪、民间信仰等民俗文化紧密结合,以防止因为文化习俗的隔膜而对词义妄加训释。
我们在社会性原则部分曾举出因不了解当时社会的礼仪而误释的例子,再如:
“‘艾’本指‘艾蒿’,古代又称为‘冰台’。《说文·一篇下》:‘艾,冰台也。’段玉裁注:‘张华《博物志》曰:“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于后承其影,则得火。”’这是古人取火的一种方法,‘艾蒿’由此得名。”[7]
汉语中“闰”的词义也得义于古代的历法与祭祀礼仪。“闰,从王在门中。会意”。从记载中最早的古六历一直到历代影响较大的历法都是采用阴阳合历,即兼顾了阴历、阳历两种历法。依据太阳的运行周期制定的历法称作“阳历”也叫“太阳历”,依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制定的历法称作“阴历”也叫“太阴历”。我国古代的历法就是兼顾了日月运行规律的阴阳合历,其主要内容之一有“以闰月定四时”,阳历岁实一年365天,阴历一年354天,如此一个回归年比十二个朔望月的总天数多11天,三年就相差一月之多,日积月累就会造成月份与物候的严重脱节,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的生产生活。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古人采取在太阳年的基础上“置闰”的做法,即三年置一个闰月,五年置两个闰月,十九年置七个闰月。古代的历法由王室的太史每年颁布一次,周制每年十二月,周王于明堂朝见诸侯,同时由王室的太史将第二年每个月的朔望月日期和闰月日期向诸侯颁布,叫“颁朔”。“颁朔”前要先祭祀四方神,战国后改为祭五帝叫“大飨帝”。据说周人的明堂建在南郊,呈“亞”字形,中间为太室,四面分别向四方,各有一宫,每宫分中堂和左右夹室。周王听朔时,春季在东向的一边,正月处于左夹室,仲春二月处于中堂,三月处于右夹室;夏季改在南向的一边,也分别处左中右,与春季相似;秋冬情形依次类推。闰月则王立于该季之宫(如闰月在春季则为东宫)的门内,故“闰”字从“王”在“门”中会意。
所以,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风俗习惯与其社会制度古今差异较大,很多已不被今人所熟知,这就要求我们古书注释者准确训释古代语言,使人们正确认识古代社会。
四、训诂学知识的普及及应用
我们应充分重视训诂学知识的普及及应用,重视人们训诂意识的培养,这是每一个训诂工作者的责任与任务。使训诂学知识的学习由中文专业到历史、哲学等甚至是理工科非中文专业,由中文专业的汉语老师到中文专业的非汉语老师;从大学走入中小学,使中小学语文教师也具有相应的训诂学知识以加强字的识读、词汇及词义的准确把握;从专业研究工作者的研究到民间大众的学习与应用。
以中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无论是文言文教学还是现代文教学,其中字词教学都是其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大纲对字的识读、词义的解释等等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字词教学贯穿其教学始终。除此之外句意的理解、课文的串讲等等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而有语文就有训诂。因此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仅依据课本对字词的注释以及相关相似的参考资料去讲解语文,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一定的训诂学知识,用训诂学知识作指导培养自己的训诂意识与训释能力。对于文言文教学,一可以帮助解释课本中当注未注的字词。二可以使现有注释中存在的谬误得以纠正。三可以探求课文现有的正确的解释的渊源及其所以然。四则可以对同一字词的诸多解释详加考证以求取善解。而对于现代文教学则可以深刻理解词义的古今意义演变,辨别分析古今词义以及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例如:
苏轼《石钟山记》:“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余音徐歇。”
柳宗元《小石潭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这两句中的“上”,中学语文课本都没有注释,而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译文也都不解释,而教师和学生又往往容易理解为“上面”或是“中间”,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如果训为“上面”或是“中间”则不符合上下文的语义,前一句是“得……潭上”后一句是“坐潭上”。《广雅·释水》:“潭,渊也。”所以课文中的“潭”应是“深渊”义,而人是不能坐于深水中或是深水上面的,《石钟山记》中的“双石”也不能“得”于“潭”上或是“潭”中,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侧畔”。如其它文献“上”为“侧畔”的用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史记·孔子世家》:“唯子贡庐于冢上。”司马贞索隐:“盖‘上’者,亦是边侧之意。”
再如,苏洵《六国论》:“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一句中的“互”被注为“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这里的注释显然有误,不符合事理,“六国”之“丧”怎么可能交互进行呢?所以这里的“互”意义为“俱、全、都”,意即:六国(先后)都灭亡了。而不是六国交互灭亡。“互”释为“俱、全、都”古籍中不乏用例,《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世说新语·文学》:“时人互有讥訾,思意不惬。”《芙渠》:“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恰当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对于准确把握词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具备相应的训诂学知识。
同时,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在阅读古籍时面对历史话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麻烦,这就需要具备解读历史文献的能力,训诂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而目前现有的训诂学课程缺乏针对性,缺乏和具体历史专业的有机结合。
基于以上认识,这就要求我们训诂工作者寻求适合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内容的训诂方式方法,使人们易于理解便于接受,以便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训诂实践与训诂工作中来,壮大训诂的专业与非专业队伍,以利于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使其健康发展。
[1]王宁.训诂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4.
[2]汪少华.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5.
[3]洪城.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5-6.
[4]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4.
[5]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144-171.
[6]李璐.槑来源于陕西方言[EB/OL].http://news.cnwest.com/ content/2014-05/30/content_11202845.htm,2014-05-30.
[7]苏宝荣,武建宇.训诂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92-93.
H13
A
1672-4658(2015)04-0110-04
2015-05-27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训诂学科的新思考.课题编号:2014031711
柴秀敏(1964-),女,河北元氏人,文学硕士,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文字学、训诂学教学与研究;张金莲(1961-),女,河北栾城人,文学学士,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言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