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说中职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2-28张秉毅
例说中职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张秉毅
中职生进校时的文化课基础多数不尽如人意,数学、英语两门尤甚,而就语文而言,文言文无疑是其语文学习的薄弱点,不少学生视文言文如古怪的外语,畏难情绪强烈,加之教材的少数选文也古奥难懂,学生阅读兴趣寡淡。
文言文是我国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与今天的语言文字有着极其密切的传承关系,学生将这个载体视作畏途实在是一件很悖谬的事;因此,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由畏惧抵触到喜欢热爱,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都起促进作用。
那么该如何做呢?
一、多读多思 活记乐背
语言大师王力曾语重心长的说,“我们必须多读古文,最好能诵读几十篇佳作,涵泳其中”。现在学生厌学文言文一部分原因正是读的篇数不多,诵的篇数更少,学生早期包括幼儿阶段对古诗文的接触越来越少,而学校的古诗文教学,老师又偏爱讲解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等枯燥的语法知识,所以他们开始接触文言文遭遇的就是枯燥的学理上的解剖,而不是生动可感的形象,本为绮丽的花朵却被一瓣瓣撕碎,零落成泥。古代师塾先生在教学生基本的识字句读能力之后,就让他们死记硬背,背不下来就要打板子,《幼学琼林》《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在戒尺之下,让学生先背下来再说,长此以往学生也因此慢慢有了很好的阅读古文的兴趣与能力。笔者无意复古,只是固执的认为这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如今,我们不提倡死记硬背,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活记乐背,由简易有趣的篇章开始,不囿于教材选文,可选些适合中职生阅读的诗文。当然教材中也有些很浅易很生动的篇章,《静女》中,“静女”其实不静,很调皮;《孔雀东南飞》中,离婚的刘兰芝还是女神;《将进酒》中,李白也不是成天晕乎乎的高呼“惟有饮者留其名”,心中其实在期待着“天生我材必有用”……文本不难,教师大可不必做烦琐的解读,相信他们结合书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激励他们读诵,是个很不错的法子。“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也是课程标准里的原话。
二、巧用插图 牵引原文
《鸿门宴》(高教版中职教材,其余同,不注)中有两幅插图名为“项庄拔剑舞”,可以在学生自读过课文相关内容之后,研究插图是否有不合情理的地方,哪里不合理,为什么?依据课文,可以发现,主席上并无项伯座位,项羽雄踞中央,原文是“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对面该是刘邦,可是居然不见刘邦,而项伯、樊哙舞剑,近处却是张良的座位,也就是说按照插图,项伯翼蔽的竟然是张良了;还有一点,项羽的坐姿也画错了,他是端坐着的,可下文有“项王按剑而跽”,“跽”,注释为“跪而挺身耸腰为跽”。这样推敲之后,鸿门宴的场景就基本得以还原了。
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一幅插图,图中,廉颇上身半裸,背着五六根胳膊粗的长棍,向蔺相如请罪。可以引导查查“荆”和“灌木”两则词条,就可以浅易发现插图的荒谬,那不是荆条而是木棍。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理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的意思了。
这样,以插图回溯到对文本的解读,会让文言文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平添了许多乐趣。
三、推敲注解 引导质疑
高教版的这套语文教材的注释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这些恰恰成了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智慧的利用好。
下面就稍作罗列,一探究竟。
《采薇》,“象弭鱼服”注释为:“用象牙做的弓,用鲨鱼皮做的箭袋。这句是写武器精良。”试想质地坚硬的象牙可以做弓吗?古代黄河流域有鲨鱼可以捕杀来做箭袋吗?合理的解释是:象牙装饰的弓,鱼皮做成的箭袋。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夫子哂之”中的“哂”注释为“微笑”,貌似合理。“哂”还出现两次,分别为“夫子何哂由也”和“是故哂之”,“哂”三次都是带宾语的,而“微笑”是不能带宾语的,可见这里的“哂”明显就是讥笑的意思。孔夫子有时也不很地道,鼓励学生各自谈谈理想,子路上课积极发言,孔老师又讥笑他“其言不让”,让学生很难做啊!
《师说》,“其可怪也欤”注释为“难道不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错得一点含金量也没有。“不”字何来?照注释去理解,士大夫们“其智反不能及”倒是“值得奇怪的了”。韩愈的意思很显豁:士大夫耻学于师,智慧理所当然就不如不耻相师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了。这难怪还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吗?
《鸿门宴》,还是上文提到“项王按剑而跽”,注释为:“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两脚跟上。直身,股不再着脚为跪;跪而挺身耸腰为跽。这里指准备起身刺击。”股,是大腿的意思,两个大腿贴在两脚跟上,难度太大,也很诡异。
质疑的过程,是一个思维活跃的过程,探讨的过程是个充满趣味的过程,学生质疑、思考、探究,轻松的获得多方面的知识,教师盍试为之?
四、辅以“闲话” 拓展内容
关乎作者和课文的一些趣闻轶事,可以适当绍介,貌似与解读文本无关,但它至少可以给课堂增些趣味,为学生提提神。文学创作允许有闲笔,课堂教学应该允许有“闲话”,课堂活了,学生注意力被吸引了,闲话也就不闲了。如孔夫子骂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太刻薄。刘邦常年白吃连襟樊哙的狗肉,太无赖;杜牧敲颗牙齿赠歌妓作为纪念,可两年后歌妓已全然不认识他,怒而索牙,歌妓让他到抽屉里拿,结果杜牧打开抽屉只见满抽屉牙齿,太悲催!……
概言之,要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教师得多动脑筋,强制不可,唯有得法。
(张秉毅 安徽天长工业学校 23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