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原经济区视角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
2015-02-28高辰颖
高辰颖
基于中原经济区视角的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研究
高辰颖
(1.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71)
准确把握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释放中原农民的生产力,对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原是中国之中。因此,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应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应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农业比较效益;改革现行干部考核指标;实行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城市农村一个环保标准;探索生态养老和休闲村建设的新路子。
中原经济区;人口转移;经济潜在增长率
我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长足的发展之后,目前增长的势头受到供给和生态环境的约束。要弱化这种约束力,增加发展动力,准确把握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探索一条继续释放农村、农民的生产力能力,促进生产发展要素供给,维护生态平衡,将会对提高全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一、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与农业挤出效应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理论界就开始对建设中原经济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2012年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来,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研究成果更是汗牛充栋,但都是就中原发展研究中原,没有把中原经济区建设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笔者认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方式和路径,是一个带战略性的全局问题,就中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和人口结构来看,是一个巨大的潜在生产力源泉,所以,应该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问题,以此出发,中原经济区定位应以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重点,加快人口转移,以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为全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提高提供支持。
“中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它是以古豫州为起点,以河洛为中心,遍及整个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规划》所圈定的30个市和1区2县就基本涵盖了“中原”地理意义上的广大范围。中原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大区,目前,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1/2,且中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所以,中原地区的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中原经济区区域面积28.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1.79亿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3.3%。中原人力资源存量丰富,具有各行各业需要的各个年龄段的劳动力,是我国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输出地。根据调查数据,中原地区1997年以来总抚养比在47~50,预示着中原进入人口红利期,照此趋势预测,中原人口红利期较全国整体人口红利期大约会延续30多年,到2035年,总抚养比超过50,进入盈亏平衡期,而且中原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发展现代农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效应明显。现代农业同以高劳动力投入和高人口密度的传统农业相反,它是以高机械化、高科学技术和管理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就意味着农业劳动力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人口的不断转移。而目前,中原至少还有超过50%的人力资源分布在农村,城市实际消费人口比最多不超过31%,他们在本土上从事传统农业或在就近的乡镇企业从事低工资高劳动强度和环境条件差的工作。由于人多地少,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中原农村居民收入多数低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据2013年数据,除郑州外,在29个地级市中,农村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线8896元的只有12个市,其中突破万元的5个市都是现代农业起步早,农村人口转移快的市。这说明中原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农业必须要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人口的有效转移。所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跳出中原看中原,把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作为与全国其他经济区发展具有互补作用的新经济增长极,而且还要从中原为全国提供更高潜在生产率的角度认识中原经济区的建设。
二、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现状分析
经济潜在增长率是贯彻宏观经济运行的一条红线,经济增长围绕着这条红线上下波动。这条红线由劳动、资本和全要素投入等因素构成。从全要素投入看,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还难以支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改革虽然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红利,但体制机制、生产或社会组织方式等的创新,同样也是建立在劳动人口和资本拥有量基础之上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笔者认为,经济潜在增长率主要取决于劳动人口的增长和单位劳动生产增长率的变化。据此,本文着重从劳动力供给和人口结构变化角度来分析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状况。
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来自于劳动年龄人口增长,人口抚养比下降相关的“人口红利”,主要表现为劳动供给充分,人力资本迅速改善。从政策层面看,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后,农村劳动力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农民可以自由地外出打工,知识青年回城等,从而造成了大批剩余劳动力;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和工程技术人员可以相对流动,发挥多项岗位功能,从而扩大了人力资本的数量;三是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抚养比下降。从201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达到峰值后,就逐步下降,相应地,人口抚养比触及谷底后开始提高。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社会储蓄率将逐步下降,资本可利用率受限,经济增长放缓与刚性支出上升同时出现的局面显现。从区域经济分布层面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规模的高度集聚,我国人口集聚却相对滞后,造成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失衡。一方面,对于像中原经济区这样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人口集聚多,而产业集聚少,劳动力富裕;另一方面,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和大城市圈周围,产业集聚多,劳动力紧缺,人口聚集过少,未来潜在生产率提高难度大。基于政策和区域分布两方面原因,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已开始出现转折。当前在总劳动人口仍偏向过剩情况下,主要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同时,为防止到“十三五”末劳动人口绝对下降带来经济潜在增长率大幅下滑,应尽早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农村人口转移两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而中原经济区建设无论从近期还是长期,对我国经济增长率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近期看,影响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年龄变化和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矛盾,即一方面是东部地区存在着“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原等地区农村人口转移难度大。从东部“用工荒”看,由于“农民工早退”造成多种行业的熟练工、技术工,城市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工作岗位用工紧缺;从大学生就业难看,主要受其就业观念和其自身的基础知识尚未转化为应用能力的限制;从农村人口转移难看,主要是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总体偏低,农民工缺乏专业技能和职业培训。近期的矛盾通过深化改革红利的释放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出口贸易额下降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加强等得到了缓和。
从长远看,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提高,一方面要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提高教育培训投入。另一方面还是要从增加劳动力供给方面去努力,提高劳动力参与率。一是要通过培训提高现有劳动人口素质,特别是对农村已转移人口素质的提高,将会极大地提高单位劳动生产增长率。二是从区域平衡方面入手,调整区域政策,加快中原等农产区农村人口转移。在我国总体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的情况下,局部地区劳动力转移不出去。从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看,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40%~45%,如果剔除虽然人在农村但不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部分,农民还有30%~35%,而这一数字美国是1.7%、法国是2.4%、日本不到4%。同时,从城市农民工的情况看,由于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不能长期定居,所以往往较早地返乡,造成农民工早退。以阜阳市为例,截止到2013年春节后,返乡农民工达2.1万人。据统计,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农民工返乡造成城市熟练工人减少,工业升级基础减弱,不利于企业培养品牌竞争力。因此,要从长远解决影响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劳动力供给问题,还需要从农村改革入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通过培训教育和改革相关政策,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步伐,继续释放农民的潜在生产力,其中把中原1.79亿人口的三分之一转化为城镇新增人口,延长农民工在二、三产业就业时间到60岁,就可大大改善我国长期总劳动人口下降所带来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趋势。
三、我国提高潜在经济增长率应采取的对策探讨
我国人口拐点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挖掘人力资源,增加劳动力的参与率。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如果政策得当,将会成为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率,增加劳动供给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子。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
2003年以来,中原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重化工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而当前我国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的导向,必然要影响中原经济增长的速度,再加上环境的约束,使中原无法再持续以往的发展模式。因此,必须要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服务业。从现代农业看,中原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现代农业的独特优势。中原地区有着丰厚的农业生产经验积累,如果与现代技术结合,通过创新实现“四化”融合、“三产”相连的第六次产业兴起,可能会是一条新的经济增长路子。从服务业看,中原既有人口优势,又有地理优势。中原承东启西、联南通北,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具有发展服务业独特的交通条件。然而,目前中原各市的第三产业规模和增速普遍低于第二产业,同时,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生产性服务业份额占比小。这其中原因就在于中原的人力资源优势还未能实现向人力资本优势的转化,因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关键在于人才。所以,无论发展农业还是服务业,都要求中原各级地方政府把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放在首位。一是给那些18至55岁的劳动力以技能培训,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二是扩大中原孩子的受教育面,为他们将来走出去创造条件。只有提高中原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造成成千上万有技工特长的劳动力,才能真正发挥中原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
2.改革户籍制度,转移农村人口,让农民流动起来,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农业比较效益
根据库兹涅茨经验法则及发达国家发展演变进程,随着经济发展,生产结构与就业结构会出现较为一致的变动规律。我国30多年发展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由于二元户籍制度存在,使我们人为地限制了农村人口转移,固化了农民在农村的定居,同时也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因此,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让农民流动起来,这将会增加全国劳动力供给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原各级地方政府要根据市场规则,把农村人口向外导,不应让中原一亿多人口分散在农村,应通过公共设施和教育、医疗保健等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人口集聚于大、中、小城市和城市圈。
中原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人口转移,对于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农业比较效益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从劳动力供给看,如果能把中原地区的农民流动起来,通过各种培训,提高他们在第二、三产业中的就业参与率,将会拓宽和延长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发展空间和时间。从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看,通过改革,把中原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去,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这样还会自然地抑制东部城市和大城市劳动工资的过快增长,降低企业转移的冲动。按照这种设想,长期经济增长结构的改变必然会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到那时,“刘易斯拐点”就有可能转变为库兹涅茨转折点。
3.要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指标
要实现区域平衡,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和参与率,释放区域制度红利,破解产能过剩,改革现行干部考核指标是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观察中原各市经济发展发现,各级地方干部受地方经济利益和干部考核指标的双重压力,很少从提高我国长期潜在生产率考虑问题。现在打破了以GDP论英雄,却变为项目招商的硬指标,同样是逼着地方上项目,逼着各单位招商引资,有些地方不管项目是否污染,不管是否会造成产能过剩,只要能上就是政绩。因此,应该改革现行的干部考核体系,使各级地方干部能把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统筹规划,把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当前发展与长期潜在生产力的提高等问题协调起来,这就要通过制定不同区域干部考核指标的差异化来引导地方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打破现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干部考核标准统一性问题,形成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干部都致力于所在地区和岗位特点的工作机制。
4.坚持以市场为基础,实现城乡土地平等交换,城市农村一个环保标准
目前,农民工及其家属难以作为城市市民定居城市,除了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外,市场体制的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过去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是走了一个不对称的路径,即一方面是产品市场基本完全放开,另一方面是要素市场严重扭曲,特别是土地、污染和节能成本被人为压低。因此,要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个带有战略全局性任务的目标,就一定要坚持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城乡土地平等交换,城市农村一个环保标准。
实现城乡土地平等交换,是确保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农民手中的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农民只有承包经营权,无法将其变现。一方面,这个集体所有是一个“虚拟主体”,它极可能被乡村干部所滥用,损害农民的利益;另一方面,农民现行的集体建设用地无法与国有土地同等交易;第三,在农村征地的范围太宽。因此,应该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农民土地“三权分置”的思路,实现城乡土地要素按市场机制公平流动。同时,应减少国家征地的范围,除了用于军事和无收入的公益性项目外,一律采用市场化进行土地交易,切实提高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污染企业正在从东部向中原农村转移,这除了中原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交通条件发达,地势平坦等因素外,农村环保投入少,成本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中原各县的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也愿意接纳这些企业,这使得中原农村生态环境比城市更严重,如果不加以改善,不仅威胁着中原的可持续发展,还会影响中原人口转移。因此,应实行城市和农村相一致的环保标准,减少中原各地的“三高”企业,使中原不仅能为全国提供优质的农副产品,而且还能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休闲旅游资源。
5.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探索生态养老和休闲村建设的新路子
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强势推进,必将使城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中原作为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地区,农村空巢的问题,农村老人生活习惯问题,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和遗址保护问题,都将会成为新的发展中的矛盾。因此,探索生态养老休闲村建设不失为一种开发和保护,劳动人口转移与老龄人口生活安逸相结合的两全其美的路子。一是这种生态养老休闲村建设有利于在农村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不愿离开生活习惯了的环境。生态养老村利用他们的旧房屋,在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中开展互助服务,同时利用闲置房屋改造成养老设施完备的客房,为失去生活能力的老人提供服务,这样既解决了转移到城里孩子们的后顾之忧,又保证了老人们心情愉悦,安度晚年。二是有利于农村文化传承。对于具有3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原,保护名村名镇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建设生态养老休闲村的形式,把它们保护起来,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三是农村劳动人口及儿童转移出去后,土地规模经营,生产性活动减少,可以发展绿色植被等生态工程,这样在保证老人生活安逸的环境下,还可以发展文化与生态旅游,特别是对于一些名村名镇,如果以这种方式把他们保护起来,从长远看,比复耕的经济价值可能更大。
总之,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加强人口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快人口转移,不仅对中原,对全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不仅是一个区域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全局性问题,它将对提高我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王梦奎.以务实态度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N].河南日报,2011-1-5(012).
[2]喻新安.中原经济区顶层设计的背景、历程与经验[J].中州学刊,2011,(2).
[3]郭小燕.世界“新型”城镇化趋势及其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的启示[J].农业网络信息,2013,(9).
[4]蔡昉.认识中国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视角[J].经济学动态, 2013,(5).
[5]樊纲.中等收入陷阱迷思[J].中国流通经济,2014,(5).
[6]王欢,黄健元,王薇.人口结构转变、产业及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关系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4,(4).
[7]任俊英.对中原经济区战略定位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6).
[8]王丰.人口红利消失后的中国[N].文汇报,2013-1-21(00D).
2015-02-03
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邢台与中原经济区对接发展研究.项目编号:H813JJ011
高辰颖(1987-),女,河北邢台人,讲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与政策.
F127
A
1672-4658(2015)02-006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