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河张氏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政治

2015-02-28朱红梅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孝文帝清河张氏

朱红梅



清河张氏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政治

朱红梅

(邢台学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河北邢台 054001)

对张氏的起源与清河郡望的形成以及十六国北朝时期清河张氏与胡族的关系及其演变历程进行考述。认为随着东晋政权偏安江南,既无力也无意收复中原,同时北方由于胡族统治者逐渐尊重汉族士人权益并积极引用,使的清河张氏等北方士族开始走上自觉与胡族政权合作的道路。

清河张氏;十六国;北朝

姓氏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张姓作为中国大姓之一,民间有很多关于张姓得姓的传说。据张淑一在《先秦姓氏制度考索》中谈到,父系氏族时代姓的取得大致几种:首先是以父祖的名字为姓;其次是以父祖的居住地为姓;再次是以父祖的某种经历为姓;第四是以父祖的人物性格特征为姓氏;第五是以父祖的职业为姓。其实在漫长的历史上,还有一部分是出自赐姓或者是改姓。

由现有史料分析,我们认为清河张姓是黄帝二十五子之一挥的后代。历代文献都记载挥制弓矢、官弓正、祀弧星。正是因为其“观弧制矢”而“赐姓张氏”。显然,张姓的得姓出自父祖的职业。这一支及其后裔一直住在青阳(今河北清河县东),被称为清河张氏。这是张姓中最重要的一支,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支,是河北张氏的主体,也是后世张氏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研究,张姓的另外一支也是黄帝的后代,但是不像挥与黄帝血缘那么近。这一支的祖先是晋国一位名叫解张的大夫。这个大夫字张侯,所以他的子孙也姓张。这个张姓得姓就是以父祖的名字为姓。这支张氏历代都在晋国当官。三家分晋后,解张的子孙除部分留居当地以外,大部分就开始随三国都城的迁移而迁移,逐渐分成了山西、河北、河南的张氏。

众所周知,历史上的郡望与里贯是有区别的,特指在魏晋到隋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产物。显然,郡望与士族的政治社会运动密切相关。郡望的形成,一般都是家族中先出了一个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后代也相继进入仕途,最终整个家族获得政治承认的过程。可见,郡望有其产生、发展、繁荣和衰落的特定历程。

张氏郡望中的清河望也大约起于魏晋时期,显然与当时清河张氏积极参与后燕、南燕慕容氏政权活动有关,而郡望的正式形成则在北魏孝文帝定族姓前后。当时胡汉上层关系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清河张氏进行个案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十六国北朝时期的政治及北方胡汉上层关系。鉴于迄今尚无专文述及,本文选择了资料较为丰富的三房清河张氏来研究,尤其是其与北朝政权关系的演变历程,以有助于对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及当时胡汉民族关系问题的深入探讨。

十六国北朝时期,清河张氏家门兴盛,先后出了张彝、张谠、张烈三位著名人物,活跃于这一时期历史舞台上的清河张氏主要是他们及先祖和后裔。由于不同于与司马睿集团关系密切的王、谢、袁、萧等氏族,在“永嘉之乱”前后,清河张氏大部分未参与“永嘉南渡”,而是滞留北方,南渡仅为个别。

一、张彝房

张彝,字庆宾,北魏清河东武城人。根据《魏书》传记推算,张彝生于和平元年(公元461年),卒于神龟二年(公元519年)。

张彝的政治活动主要是在北魏孝文帝时期比较活跃,仕至侍中,在当时是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而其家族的发达与仕宦史,则可以追溯到后燕慕容超占有清河甚至更早。据史书记载,清河东武城张氏应是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的后裔。曹魏时期,张良的裔孙泰山太守张岱举家迁居清河东武城。到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乱频仍,张岱的孙子张幸在此修筑坞堡,吸引周围躲避战乱的民众前来投奔,成为不可小觑的地方武装势力。据《北史·张彝传》记载:“曾祖幸,慕容超东牟太守,后率户归国。世祖嘉之,赐爵平陆侯,拜平远将军、青州刺史。祖准之袭,又为东青州刺史。父灵真,早卒。”因此北魏建立后,张幸率部归服,太武帝拓跋焘赐爵“平陆侯”,拜平远将军、青州刺史。

关于张彝曾祖张幸何时由燕入魏,也可从史料中推断。据史载,后燕和北燕的王公大臣归魏主要有两次。其中一次就是太祖道武帝皇始二年(公元397年)至天兴元年(公元399年),《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元年“十有二月……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杰、吏民二千家于代都”。譬如崔玄伯、崔浩父子,以及张彝曾祖张幸等先后归顺北魏政权。这些人有的立即被封为高官,有的是子孙后人逐渐发达,张幸家族既属后者。

张幸在归顺前就因为治理地方的突出政绩而声望颇高,入魏后仍然为青冀州刺史,赐爵平陆候。张幸在治理好地方的同时发诏吸外地民众,使冀州地方人口大增,成为北魏境内人口最为繁盛的大州之一。因此张幸治冀州是很有成效的。以至于孝文帝曾屡屡对张彝提及其曾祖父,且欲让其担任青州刺史以显祖荣,可见张幸治冀,应该在北魏统治集团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彝是张幸的曾孙,自幼就很聪慧。据《魏书》记载,张彝性格刚强豪爽,遍览经史,甚有才名。张彝初袭平陆侯,在孝文帝当政时影响颇大。孝文帝初年,张彝入朝为官,初任主客令、太中大夫、黄门侍郎。张彝的好友之一卢渊,祖母是崔浩的妹妹,在“国史”案中受到牵连,被朝廷予以灭族,父亲卢度世在高阳郑家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另外一位好友李安民则限于资料匮乏,尚无法知道其出身,不过,属于当时世家大族应无疑。很显然,张彝身处北朝的高级士族圈子。

由于父亲早亡,张彝依礼早晚侍奉母亲,从不懈怠。张彝入仕不久,母亲病亡,他千里步行,从平城护送母棺归葬清河东武城故里,被时人以“孝”称之。孝文帝亲政后,对张彝更加器重,先后历任主客令、太中大夫、黄门侍郎等,官职虽然不高,但却是皇帝身边的侍从官,能够草拟诏敕,参决机要。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孝文帝下令将过去的封爵下降一等或者二等。《魏书·高祖纪下》“太和十六年正月一条记载:制诸远属非太祖子孙及异姓为王,皆降为公,公为侯,侯为伯,子为男。” 虽然爵位下降,但是他的官位品级却没有下降。此后,张彝官职屡屡升迁,又从伯爵晋升到侯爵,先后任太常少卿、散骑常侍兼门下侍中、尚书等,成为北魏决策班子的核心成员之一,先后参与了孝文帝以汉化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活动,譬如制礼作乐、迁都洛阳以及移风易俗等。张彝等人参照前朝制度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朝仪和礼乐制度,如作明堂,建太庙等。张彝的爵位之所以由伯迁侯,正是因为“以参定迁都之勋进爵为侯……甚有声闻”。因为促成迁都之功,升任太常少卿,再升散骑常侍兼侍中。巡查陕东、河南十二州,“甚有声称”。史家多赞之“宣布新风,革其旧俗,人庶爱仰之”。

孝文帝去世后,年仅十六岁的宣武帝即位。张彝以尚书兼侍中辅政。宣武帝亲政后,因为抵制政体改革,张彝遭到御史中丞弹劾,被出为安西将军、秦州刺史,镇守西部边陲。这里民族杂居,经济落后。张彝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饬军务,严肃军纪,亲自领兵巡察,被赞“良牧”,进号抚军将军。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张彝家族与北魏统治集团的联系不如前期紧密了。接着发生与高肇争娶寡居的陈留公主,被诬告而免职,闲居洛阳数年,后来才又被拜为光禄大夫。张彝此时对政治淡漠,转而专心学术,编著了一系列图书,得到了宣武帝的赞赏。

张幸到张彝有三世显宦,根据唐柳芳《氏族论》可知孝文帝定姓族的标准,清河张氏至少为郡四姓乙门。

又据《魏书》记载:孝明帝即位,其母胡太后临朝听政,侍中崔光曾上书谈及朝士资历:“彝及李韶,朝列之中唯此二人出身官次本在臣右,器能干世,又并为多,近来参差,便成替后。计其阶途,虽应迁陟,然恐班秩犹未赐等。昔卫之公叔,引下同举;晋之士丐,推长伯游。古人所高,当时见许。敢缘斯义,乞降臣位一阶,授彼泛级,齐行圣庭,帖穆选叙。”由于崔光出身清河崔氏,为北朝士族甲族之一,张彝家族在北朝前期地位显然很高。明帝当然不能降崔光位阶,就依言给张彝加官:诏加征西将军、冀州大中正。

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政权,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任用了很多汉族知识分子,这就使得鲜卑贵族和汉族知识分子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张彝常召集同僚于宅第,裁量国政,品评人物,由此引起了鲜卑贵族的嫉恨。张彝晚年时,其次子时任给事中兼尚书郎的张仲瑀给朝廷写了一份密奏:“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请求朝廷在任命官员的时候进行考评再选拔,并提出在任命上品高官时不需要参考军功,这就等于断绝了以武功见长的鲜卑贵族晋升之途。除此而外,他年轻时就“爱好知己,轻忽下流,非其意者,视之蔑尔”,与当朝才子卢渊、李安民等人结为密友,谈经论史,激扬文字,针砭时弊,毫无顾忌。当时,孝文帝祖母冯太后执掌大权,对张彝等人的张扬很是看不贯,但又爱惜张彝之才,不忍将其罢黜,只是当众斥责。晚年的张彝生活奢华,因为轻视地位低下之人,颇为朝野有识之人不齿。神龟二年(公元519年),羽林、虎贲军的官兵们集合起来,先砸了尚书省官署的大门,然后冲进征西将军府,将其长子烧死,张彝也惊惧而死,时年五十九岁。追赠使持节卫将军、冀州刺史,谥号文侯。

张彝死后,胡太后甚为惋惜,“数月犹追言泣下”。甚至后悔没有按照张彝的意愿安排他去冀州任职。可见自崔浩事件后,北魏上层对张彝及其家族也包括其他汉族士人已经不信任了。她没有追查元凶,原因既是不愿触动鲜卑贵族的利益。但是《魏书》作者、史学家魏收给张彝作了如下评价:“风力謇謇,有王臣之气,衔命拥旄,风声犹在。”《北史》作者李延寿也有相似的评价。

二、张谠房

张谠,字处言,清河东武城人。六世祖张弘为晋朝长秋卿。父亲张华,十六国时,任南燕慕容超的左仆射。张谠于南北朝时期,曾在宋孝武帝刘骏殿下称臣,历任给事中、泰山太守、青冀二州辅国府长史兼魏郡太守。

北魏冯太后执政之时,命镇南将军尉元收降徐、兖二州。张谠归顺于尉元。尉元向北魏朝廷上表,封张谠仍为冠军将军、东徐州刺史。张谠到了北魏的京师之后,朝廷对他非常敬重,并赐爵平陆侯,加平远将军。

张谠性情开通,忠诚厚道,善于抚恤下士,广交名流。张谠于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公元474年)去世,朝廷追赠为平南将军、青州刺史,谥为康侯。

张谠的长子张敬伯,以随父归顺之功,赐爵昌安侯,出任乐陵太守。他向朝廷请求葬父于冀州清河旧墓。许久未得到准许。后来四子张敬叔袭父爵出任武邑太守,才得以将父亲张谠安葬于清河祖茔。

三、张烈房

张烈,字徽仙(《北史》作字徽之),清河东武城人。北魏孝文帝元宏被赐名张烈,从此便以本名为字。张烈的高祖父张悕,任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的尚书右仆射。曾祖父张恂,为散骑常侍,跟随慕容德南渡,因而定居在齐郡临淄。后来家道衰落,因而张烈少时孤贫,但他涉猎经史,很有抱负。时人将崔徽伯、房徽叔和张烈称为“三徽”。孝文帝时,在代郡为官,历任侍御、主文中散等职。北魏迁都洛阳后,授尚书仪曹郎、彭城王功曹史、太子步兵校尉。张烈任官期间,为政清静,吏民安定。

南朝齐将领陈显达积极备兵准备入侵北魏,荆州刺史、广阳王元嘉担心时任顺阳太守王青石变节,因其祖先世代在江南为官,就上表请求另派人员替代他。孝文帝提议太子步兵张烈出任,深受孝文帝宠信的彭城王元勰也赞同,于是张烈被敕除授为陵江将军、顺阳太守。张烈到郡第二天,便被南朝齐将领崔慧景攻围,七十多天中,张烈不断抚慰激励将士,坚守城池。至到孝文帝车驾南讨才得以解围。因其坚守城池,得到了孝文帝的赞赏。

宣武帝元恪即位后,封张烈为清河县开国子,食邑二百户。不久张烈因母年老辞官,回家奉养母亲。在随后的灾荒年景,张烈都备粥供给饥饿之人,使许多人保全性命,为时人称赞。孝明帝元诩在位初年,授他龙骧将军、司徒右长史。后又转征虏将军、司空长史。后因年老辞官回归故里,与兄弟同居而怡和安睦。元象元年(公元538年),在家去世,时年七十七岁。张烈曾撰《家诫》千余言,临终告诫后人,不准他们求朝廷赠官。

四、清河张氏与北朝政治关系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一直打着拥戴晋室旗号的鲜卑慕容氏灭掉冉魏,得以入主中原。这时,清河张氏和其他汉族士人的命运与鲜卑慕容氏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转而积极拥戴鲜卑慕容氏。

随着胡族在中原统治地位的基本确立,胡汉上层合作也渐渐成为主流。唐杜佑《通典》卷三提到北朝乡党势力时曾说:“羊、毕诸豪,颇被徙逐,至若瀛冀诸刘,清河张、宋,并州王氏,濮阳侯族,诸如此辈,一宗近将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可知在北魏、高齐之际,清河张氏为地方强宗大族,势力强大,再加上其联姻河北、河东等地士族大姓,属于北方士族中的实力派之一,这必然会引起各胡族政权统治者所重视,高官显宦自然不断。

据《晋书》载,从石勒起,即采取胡汉分治的政策。政权建立之始明令“不得侮易衣冠华族”,并且尊崇儒学,但同时“号胡为国人”,“讳胡尤峻”。在石虎统治后期,胡汉民族矛盾异常尖锐,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清河崔悦、范阳卢谌等“虽俱显于石氏,恒以为辱。”(《晋书·卢钦传附卢谌传》)

清河张氏对慕容氏政权的态度与后赵同样形成鲜明对照。永嘉之乱以来,鲜卑慕容氏实行外奉晋朔、内图霸业的策略,重用汉族士人,努力提倡汉化,“朝廷铨谟,亦多因循魏晋”(《晋书·慕容儁载记》)。北方汉族民众对其没有敌视的心理,民族关系融洽。占据中原后,吸取后赵苦役汉人而导致覆败的历史教训,在中原实行平等的民族政策,逐渐赢得了民心。

通过以上对十六国时期清河张氏与北朝关系的考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地域认同来看,永嘉之乱后,魏晋旧族大多追随晋室南迁,但是同样为魏晋旧族的清河张氏,其主要房支在永嘉之乱后的大迁徙中大多选择留在北方,表明河北士族对北方具有更为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政治认同来看,作为魏晋旧族,清河张氏主要房支最初拥护晋室,但是随着对晋室衰微以及压抑晚渡士族,再加上对现实的综合考量和权衡,清河张氏等北方士族最终自觉甚至积极开始与胡族统治者在政治上展开合作。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1954.

[3]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郭锋.唐代士族个案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6]张淑一.先秦姓氏制度考索[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2014-12-25

2014年邢台市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历史地理视角下张姓宗族文化研究.课题编号:XTSK14089.

朱红梅(1975-),女,安徽蚌埠人,历史学硕士,讲师.

K29

A

1672-4658(2015)02-0012-03

猜你喜欢

孝文帝清河张氏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清河堡考略——明朝防御建州女真及后金的前沿堡城
清河县档案馆馆藏文化特色档案又添新品
从平城到洛阳,北魏迁都前发生了什么?
承传统振百年清河 重实践育清正少年
小精豆爆笑校园
谁是凶手
孝文帝的宽容
孝文帝的两碗汤
“妻管严”沈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