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

2015-02-28缪爱红

现代语文 2015年19期
关键词:文体习惯小说

○缪爱红

谈高中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

○缪爱红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要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辨识文体,定位寻旨,利于学生读懂文章;审美细读,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力;归纳、比较、及时反思,提高学生答题的效率。

阅读习惯 定位寻旨 审美细读 归纳比较

2014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安娜之死》学生平均得分仅为4.48分,得分率仅为22%。这中间固然存在诸多因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确实有待提高。骆冬青教授在解读2014年江苏高考时也明确指出,今后江苏语文高考将从以知识为导向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培养辨识文体、定位寻旨的习惯

尽管一百个读者眼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但那毕竟还是哈姆雷特,不是李尔王,也不是麦克白。文本阅读有一个基本释义框架,解读不可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读不懂、读不透的问题。例如,做常州模考卷《摔老盆》时,有很多学生看过一遍文章,就武断地认为其主旨是批判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以及人的虚伪,完全偏离了文本愿意。再如,做到江苏卷的《一幅烟雨牛鹭图》时,部分学生仅注意到自然的美丽和谐,忽略了文章对象是古老的农耕文明,也没有体悟到作者的态度除眷恋之外还有对历史进步的认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领会文章的旨意。这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培养阅读时积极思考的习惯。在读文章时,要宏观上居高临下地去驾驭文章,心中要有目标,要清楚自己要读出些什么。带着问题阅读是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训练他们去参考,指导他们去思索,最好给他们一种具体的提示。

先来谈谈“文体感”。文体感,就是指对(某一种)文章体式基本特征的敏感和熟悉。无论读、写,不懂得文体的特点,就会不得要领,劳而无功。阅读、写作思维都是“文体”思维,缺乏“文体感”,就会“胡读”“瞎写”。所以阅读时我们先要指导学生辨明文体,培养学生的文体感,了解每种文体的基本特点,依据不同文体,提不同的问题。

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主要有散文和小说两大体裁。先说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大多有一个由实到虚的层层深化的过程。文章往往借助于某个触发点——现实中的人或事,引发自己的感怀或思考。如09年江苏卷的《上善若水》,由都江堰写到李冰及其继承者们,再到至善之精神。所以在阅读散文时中我们要驾驭文本,边读边思考:文章借助什么?如何一步步深入的?抒发什么感慨?当然这只是一个整体思路,人有千面,文章亦如此。我们还要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抓住关键句、关联句、结构句,圈点勾画,理清文章脉络的习惯。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文本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

以林清玄的散文《可以预约的雪》为例,通过阅读,找到它的出发点,搜寻它层层深入的轨迹,挖掘到它的主旨。首先看题目,给人感觉作者写的或许会是雪,可能要通过雪花来抒发些什么。接着看文章,开篇写的是朋友约我去看台湾美景菅芒花,文中朋友说道:“秋天的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雪呀!”到这里我们明白“雪”是打比方,没有雪。文章借助的是友人相约去看菅芒花这件事。借助这件事作者想说什么呢?我们再往下看,文章不再花笔墨写这个事件,而是由“预约”这个词,联想到实际生活中人的变迁离散,人生的不可预知。在这里作者把他的思考普遍化、深刻化,揭示出人生的一个困局:向往、渴望“常”的人们却生活在“变”的常态之中。陷于此困局中的人们总陷入畏惧、茫然的情感。作者的思考到此结束了吗?没有,作者还有自己的感悟要说。接着林清玄指出要深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对他人或自己的因缘变化无怨无尤。作者旨在引导人们走出困局。并且还不尽于此,作者继续推进一层,提出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懂得欣赏,维持美好的心、欣赏的心,永远保持预约的希望。拥有一颗通透、澄澈、美的心灵,这的确是我们熟悉的林清玄。浏览自己圈划的相关内容,回顾一下课文,文章的思路理出来了,主旨也就了然于心了。

当学生对散文文体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并且有带着问题进行探寻阅读的习惯时,注意力就更集中,更容易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也注意培养学生回望的习惯:合上书本,回想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由浅入深把自己的思想呈现出来的。这样,不仅把握住了文意,通过举一反三,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得以提升。

至于小说,我们目前常见的类型是通过叙述一个生动而有意味的故事,塑造一个或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模仿或再现客观现实为基本原则,具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和主题的文本。因此,要读懂一篇小说,我们可以边读边理清以下几个问题:文章主人公是谁?干了什么?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褒还是贬?具体褒贬的内容是什么?当然,若文章以记事为主,有多位主人公,除了逐个考虑外,还可以考虑他们的关系如何。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阅读小说,文章主旨也就不难被找出来了。如模考卷中《麻三爷和他的鹰》。读小说时紧紧扣住这几个问题,不难读懂文章,小说讲述了麻三爷养了一只鹰,这只鹰磨喙拔趾获得新生,而麻三爷40年如一日不顾个人安危地看护山林,退休后,不愿安享晚年,仍要坚守岗位的故事。文中麻三爷和鹰二位一体,作者赞扬麻三爷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品质;赞美其不服老,追求不息的精神;赞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信,一般的小说有了这架“四问”之梯之后,学生只要扣紧文本,认真思索,皆能探得主旨。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以上要点也不能囊括所有文本。老师也要尽量扩充学生的阅读面,使其接触其他类型的文章。例如有一些小说,人物性格并不鲜明,甚至把人物淡化到背景中,故事情节也较平淡,没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类小说往往展现的是某种生存状态、生存境遇、社会氛围。如师陀的《邮差》和汪曾祺的一些小说。再有,我们也要适当引导学生接触一些现代主义小说。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阅读这类小说时,思考点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人物的心理描写。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二是重视意象,注意象征、隐喻等手法的运用。例如广东卷曾考过的《河的第三条岸》。

二、沟通生活,掘深层次,培养审美细读的习惯

201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阅读选了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节选,所选部分是小说的高潮,在内容上保持了相对完整,在题目设置上也较好地体现了对文本的细读的要求,因文设题,回归文本,能够更好地考査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正好诠释了骆冬青教授所指出的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的变化方向:以文本为最重要的考核点,让考生能自由自主地用自己的审美的感悟力直接面对文本,考查学生真正的能力。中外文学作品浩如烟海,出题者完全可以考任何一种文本。只有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才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审美和感悟却是我们现今埋首于题海的高中生的软肋。这或许也是本篇文本得分极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审美细读的习惯。培养学生审美细读的习惯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力求沟通阅读与生活,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带进阅读,让生活浸润阅读。在做模考题《一张百元旧钞》时,有些学生未读懂,认为市场管理员是个受人尊敬的好人,因为大家对他笑,送他东西。这部分学生肯定没有认真琢磨细节,未看到笑脸背后的畏惧与无奈。在现实生活中笑容也有勉强的,送东西也有被迫的,学生没有把这个生活体验带进文本。如果没有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悟作为基底,《想念地坛》中“安静”“零度”“柔弱”三个关键词的含义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把握体会。但是,一个脚受伤的老师针对几天的拐杖生活的感慨,学生自己独处时心境的回顾,有关学习的“零度”的探讨,这些现实生活的火花,会激发学生作深一层次的解读和领悟。

二是指导学生了解并运用文学理论的知识和术语进行鉴赏,培养细读的习惯。教师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拉开文本中的审美价值和现实中的实用价值的距离,体悟人物内心动荡和外部动作之间的不平衡,解读人物的情感逻辑超越人物的理性逻辑的艺术魅力,体会人物肖像的表面感觉和纵深感觉……培养审美细读的习惯,体会文学之美,领略鉴赏之欣愉。2014年江苏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第二题,所涉及内容是将人物的心理感受投射到外在事物上,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如果学生平时没有鉴赏过类似内容,对这种描写方法没有概念,那么就读不懂这段文字,也答不了这道题。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这些已被“解剖”过的阅读素材,几乎全是文质兼美的作品,能以巧妙的构思、厚重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吸引和感染学生。阅读这些文字,对同学们而言,除了完成了考试,还可以获得一次学习和体验,接受一次健康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洗礼。任何一位老师都清楚,如果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的内心世界是粗鲁的,精神世界是狭窄贫乏的。如何通过审美细读找到通往学生心灵的那条小路,使其体验认识的快乐,享受文化的财富,追求思想的美,这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三、培养归纳比较、及时反思的思维习惯

这一条,针对具体做题。首先我们引导学生审清题意,理解题干表述的意思,明确它所包容的角度和要点,找准答题的角度和方法。问什么答什么,对象和目标都蕴含在题干中。有些题目目标明确,有些题目却问得含蓄。例如2012年《邮差先生》中的探究题题目为“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这道题初看很高深,当时很多考生觉得无从下手。其实仔细分析要求之后就不难发现问题对象是小说情节方面的某项艺术特色,目标是分析其作用。既然这样就不算难了,高三学生对小说中的作用题已是熟能生巧了,扣着人物、情节、主旨和手法本身的效果就大差不离了。其实这种探究题在08年《侯银匠》中就已考过,当年探究的是侧面描写的作用,认真研究过这道探究题的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地答题了。

有效指导学生做题,就要培养学生做题多归纳比较的习惯。一是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常见题型,明了其用意,熟悉其答题思路。可以依据不同体裁,也可以融会贯通,把作用题、手法题、分析题、比较题……题题了然于心。二是让学生有意识地把容易错读的题目或读不懂不会答的题目放一起对比研究,明确其差异点。有时为了对比鲜明,可以引导学生改动原题加以比较。如“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对人物刻画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和“本文用不少笔墨写鹰,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相比较,虽然同为人物的作用题,但要求分析的范围不同。又如“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情感取向。”和“文章叙写了麻三爷和他的鹰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相比较,虽然都同属主旨题,但用语要求不一样。再如人物题类中的主人公题型和人物作用题型,虽然大思路都朝向三个方向,但具体表述的术语有所不同。归纳和比较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强化其知识体系。

若想阅读教学落到实处,还要培养学生做完题后反思总结的习惯,会动脑才能真正提高。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指导学生对照赋分点分析自己的做题情况:这道六分的题,我答到了哪几个要点,能得几分,还有哪些要点没有得到,原因在哪里,可以积累的经验是什么?相信能认真细致分析自己情况的学生是进步最快的学生。例如常见的作用题,学生都知道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回答。但是,照此做了得分仍不高,原因在哪里呢?细心严谨的同学几道题一比较分析,答案就出来了。学生答题往往喜欢侧重于结构方面,套术语,少动脑,忽视内容的概括,或者概括含糊粗放,不能贴紧文本。而现今,“作用考题”有很多都逐渐倾向于概括能力的考核。如苏州模考《都江堰》中有一题:“第三段浓墨重彩,对都江堰的水流作了极为生动的描绘,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很多学生做题不精细,在内容方面只粗略地说“文段写了都江堰”就过去了。殊不知,这道5分题,在内容方面有3分的分值。若能扣紧文本概括“写出了水的魅力和强悍生命力”进而根据文本主要表现对象为“都江堰”,揭示出其用意“显示出水坝工程的神奇功效”。

当然,比较反省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针对老师的“反刍”要求,学生态度也冷热不一,需要适时强化,养成习惯。学生在思考中提高答题能力,亦能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获得自我成就感。曾有学生颇为自得地告诉笔者:“老师,我都知道作用题中的内容版块需要答哪些内容了。先直接概括内容,然后蕴含情感丰富的点出情感,最后有深层义的写出深层义。”真是让人振奋。更让人惊喜的是在做完《边街》《一幅烟雨牛鹭图》《孤独的守望》等系列篇章之后,另有学生自信满满地跟我说:“老师,以后这类传统文化消亡型的文章全在我掌控之中。”他已能主动把这类题材归纳为“传统文化消亡型”了。

以上三个习惯的培养,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动脑思考的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1]我也相信有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其阅读能力不会落后。

注释:

[1]杜殿坤编译,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

[1]雷桂萍.文学作品学习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2]乔桂英.阅读方法指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2.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叶圣陶.阅读与讲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缪爱红 江苏苏州 吴中区外国语学校 215104)

猜你喜欢

文体习惯小说
上课好习惯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