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政治课插上“美”的翅膀,增强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2015-02-28夏同云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政治课礼仪实效性

夏同云

(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开封 475000)

为政治课插上“美”的翅膀,增强学科德育的实效性

夏同云

(开封市体育运动学校 河南开封 475000)

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德育为主,提升德育的实效性成为该学科的重要课题。德育的对象是具有复杂情感的人,要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能激发人的情感,唤起人的热情,给人带来欢欣与鼓舞,坚持三贴近理念下的政治教学,如果再引进“美”这一情感的活性催化剂,德育的效果该是以怎样的速度突飞猛进呢?

德育 美育 德育优势

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德育为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但其教学和德育的对象毕竟是具有复杂情感的人,这就不能忽视情感的因素,在以理服人的同时,还要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美能激发人的情感,唤起人的热情,给人带来欢欣和鼓舞,这就为将美育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可行性。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在德育中贯穿美育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若干途径。

一、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需要依附于一定的形象,否则美感教育就无从谈起。在学习《情系祖国》时,播放幻灯片:白雪皑皑、森林叠嶂的塞北;小桥流水、白墙灰瓦的江南;蜿蜒盘旋、气势恢宏的古长城;四通八达、星罗密布的交通网;翠绿欲滴、错落有致的坝上梯田;辽阔无垠、草茂羊肥的内蒙古草原……在祖国风光切换中,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内心充满憧憬,美的情愫瞬时产生,爱国主义情感也悄然增长。

二、引领学生感受美、领悟美

音乐是其他美育手段无法替代的,它或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或激发情感,引发共鸣;或使人宁静,陶冶情操。在学习《正确对待金钱》时,播放网络流行歌曲《我要人民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在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时,和同学们一起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高亢的歌声中,同学们的爱党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并在歌词中领会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所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三、引领学生领略美、回味美

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者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重要者,倘若在生活内容中把 “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或者活不成。人若能从日常生活中用心领略美、回味美,那么,人们的生活也将因此更加美好、更有意义。在学习《人生多彩》时,引导学生发现身边不同人生的美:孩童天真无邪的美,青年活力张扬的美,老人岁月迟暮的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之美,“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果敢之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之美等等,激起学生们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他用心去领会、用情去领悟人生之美时,他的内心怎不被人生之多彩所打动,怎不油然而生一种热爱美丽人生、缔造幸福人生的激情!

四、引导学生表达美、评价美

学生在被动地观察美、聆听美、感知美的同时,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我们还应引导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审美观,提升其识别美、判断美的能力,这就需要创造条件,给其练习美、表达美、评价美的机会。让学生去练习、去表达、去评判,这正是当前德育所缺失的,也是应该加以强化和普及的。在南京就有这样一所特别爱美的学校---六合双语小学,课程设置上尽显美的特色,有《学生礼仪》、《演讲与口才》、《名曲欣赏》、《书画鉴赏》等校本课程,见面礼仪、说话礼仪、餐桌礼仪、交往礼仪、集会礼仪等日常行为都做专门训练,教育评价上实行“美育特色教育评分制”,根据学生行为来评判学生的表现“美不美”,目的是通过自评和他评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意识和能力。

五、引领学生体验美、创造美

劳动创造了美,在教学过程中,要解放学生的双手,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帮助其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保护劳动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通过开展剪纸、书法、绘画、茶道、花艺、雕塑等活动,让学生在创造过程中,领会知识,掌握技能,陶冶性情,发展个性,挖掘潜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领略文化魅力,发展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在劳动中创造美的热情。

以上五种途径按照看、听、想、说和做的逻辑顺序,循序渐进,在学生观察美、认识美的基础上,做到理解美、热爱美,进而学会欣赏美、评价美和创造美。前三种侧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认识和欣赏,后两种则力求强化个体对美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生成正确的审美观和相应的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最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自觉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与问题,积极探索尝试有益的方法,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职责。我们只要能切实肩负起这一使命,将美育进行到底,就一定能使政治课堂成为充满美、创造美的课堂,既能对学生进行美育,引导其创造幸福美丽人生,又能高效地完成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为全面提高国民素养做贡献。

[1]吴丹.丰子恺与中国现代美育研究[G].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4

[2]金雅,聂振斌.蔡元培梁启超与中国现代美育[G].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6

[3]张正江.新中国美育发展研究[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

[4]黄卫星.审美价值观的传播与建构:当代美育中的对话与交往[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5]谭好哲,刘彦顺.美育的意义: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发展史论[G].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

猜你喜欢

政治课礼仪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筷子礼仪
礼仪篇(下)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如何上好政治课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