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2015-02-28孙正凤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教学内容

孙正凤

(山东科技大学 公共课部 山东济南 250031)

浅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孙正凤

(山东科技大学 公共课部 山东济南 250031)

促进大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是学习动机。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影响学习动机形成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培养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动机迁移 创设问题情境

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动力源。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教育者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把社会和教育向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把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密不可分,培养是激发的前提,学习动机激发的结果又强化原有的学习需要。作为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影响学习动机形成过程中的内部和外部因素,才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

一、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比较多,其外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家庭的影响主要包括家庭的文化背景、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等。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特别是教师的影响力。教师是教育目的的执行者,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责任心都对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形成产生影响。最后一个外因是社会影响,例如学校的校风、班风;社会的生活条件、社会风气、社会舆论、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等等。

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因主要在个人对学习的需求。学习动机随着年龄的发展会发生变化,其作用随着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同会显现出明显的差异。对大学生来说,他们能够把学习与应该承担的社会义务联系起来,不仅实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获得社会认可。其次大学生的目标规划与学习动机形成密切相关。设立的目标与能力相符,更容易获得成功,易促使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增强,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1.进行学习责任感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说,影响其学习的主要动机不再是单纯好奇心,信念和理想则起着支配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社会意义,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并把学习与之关联,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形成长远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应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去亲身感受社会的要求,激发学习热情。如果把社会和教育的外部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使学生更有责任感,他们就获得无穷的学习动力。

2.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知识的意识倾向,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索,有利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的研究表明: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成绩与智力高的学生相比,显示出优势。可见,学习兴趣能够使学生努力学习,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教师要尊重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并采取各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动机的迁移。

引导缺乏学习动机学生把从事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活动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原有的某一方面的强烈动机,把它与当前的学习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当前的学习活动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许多教师发现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往往在各类课外兴趣小组、体育文娱等活动中有非常高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引导学生把这些积极因素与学习联系起来,转化为学习需要和学习兴趣,使其他活动的动机转移到学习上,这是培养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通过学习动机的培养,大学生产生了学习的需要。要使它真正成为学习动力,须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它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

1.向学生提出具体而明确的学习目标

大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多是因为缺乏学习目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明确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只有当大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意义之后,才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愿望,积极主动的学习。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条件,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经过一定的努力能够成功地解决问题。在这种情境下,大学生所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

学习过程中的反馈,就是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让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结果,不仅能够使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的热情,激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因此,对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给予积极肯定和适当的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想问题、提问题,不怕犯错误,是充分利用外在动机力量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

4.注意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介绍本学科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发展趋势,可以使学生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学内容是通过教师一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传递给学生,而作为教学内容载体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的艺术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尽量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1]侯耀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策略.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2]侯学良.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教育教学论坛,2011.07.

[3]徐喜翠.论教师品格问题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2.

[4]李钰.大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的原因及对策.商业文化,2011.03.

孙正凤,女,(1973.10-)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从事公共基础课教学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教学内容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