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创新的小学德育教学

2015-02-28张瑜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德育内容教育

张瑜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谈创新的小学德育教学

张瑜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重要的任务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阶段,更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德育。

创新教学 小学教学 德育

前言

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改变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创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创新德育教学的形式,帮助学生真正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不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改革德育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所谓德育教育就是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是旨在为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教育任务艰巨。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在小学中德育教育主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而德育教育的内容多是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课本,一些课本内容陈旧,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的要求,这就使得学生的德育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最大动机就是为了考试,与考试有关的内容就认真的学习,与考试无关的就粗略的浏览,不用心的去观察和体会,导致德育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要创新德育教学的内容,使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德育教育。首先,应对德育教育的载体即思想品德课本进行合理的增删,多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部分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灵活的编订适合学生发展和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其次,教材中应多一些案例教育,少一些理论式的说教,选用的案例要能够激发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最后,教师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教材中没有的但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积极地引进德育教学的课堂中,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感悟,提升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创新德育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内化

德育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合理的运用是创新小学德育教学的关键,科学有效的德育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将德育的内容内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真正的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平等的民主的观念进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要多运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如,针对某一个案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感受与体会,而不是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在学生头脑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其次,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不是单一的说教,要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可以优选一些电影让学生观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或者选择相关的歌曲,如《相亲相爱一家人》这首歌,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听,而且要和学生一起清唱,只有学生自己动起来,亲自进行演唱,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家人,孝敬长辈的良好道德,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另外,以政治课堂教学为主,积极地开展相关的活动课程,如社会性的调查、参观纪念馆或博物馆、辩论赛等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态的学习中真正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开展德育实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学生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通过学生日常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既然如此,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不能够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的说教或者是一些活动课程,更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在活动中获得新的体会与认识,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首先,学校可以在敬老日组织开展“孝敬老人”活动,在这一天,将学生分组到附近的敬老院或者是鳏寡孤独老人家照顾老人,体会长辈照顾自己的不易,增强对长辈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在父亲节或者母亲节的时候,提醒学生要为父母献上自己的祝福,在属于父母的节日里,说出自己相对父母说的话或者送上自己精心为父母准备的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国庆节这一举国同庆的节日里,组织学生到附近的革命纪念馆了解祖国的历史,了解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了解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做出巨大牺牲的长辈们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与营养,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所感所想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举办“我心中的英雄”主题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认识。还可以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其次,家长应为学生做好榜样,在家庭中有礼貌的对待他人,夫妻相敬如宾,并且孝敬自己的长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家长应积极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在固定时间给孩子讲述中华道德故事,在增长孩子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要尽可能的以德报怨而不是睚眦必报,培养孩子宽容的心胸和博大的胸怀,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还未完全的成熟,容易出现妒忌、争强好胜等心理,相互之间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打架,这时,作为双方的家长应妥善的进行处理,和平的解决,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教学阶段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创新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德育内容以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内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真正的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1]杨水旺.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创新[J].中国德育,2010,05:49-51.

[2]陈少娟.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刍议小学德育课程的沿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6,08:4-7.

[3]宋国相.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小学德育教育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25:126.

[4]王晓东.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08:71-72.

猜你喜欢

德育内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中国德育》
题解教育『三问』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