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2015-02-28于大勇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辅导工作辅导心理健康

于大勇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小学德育教育如何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于大勇

(通化市二道江区五道江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通化 13400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落实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加强心理辅导力度,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但在德育教育的落实过程中,还存在着教育实效不足与教育方式单一的问题。许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仍然停留在宣传阶段,没有落实到实践中去。做好德育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工作,是提高德育教育实效的重要手段。

小学 德育教育 心理辅导 现状 对策

前言

心理辅导工作,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形式。德育教育的目标是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促进小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成为一个守纪律,懂道德的人。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起步阶段。在小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接触正确的道德行为与观点,有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通过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保障小学德育教育的质量。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心理辅导工作现状

德育教育的实施,是小学教育创新的重要表现。虽然德育教育已经被提倡多年,心理辅导工作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但小学德育教育中的心理辅导工作落实情况并不如人意,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心理辅导工作重视力度不足。在小学教育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意识不到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一些教师认为小学生无忧无虑的,怎么会有烦恼,根本不需要心理辅导。也有教师没有将心理辅导工作视为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没有将其落实到德育教育实践中去。在教学压力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将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自己的学科教学工作以及班级管理工作中,没有顾及心理辅导工作。学校对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力度不足,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落实。

第二,心理辅导工作方法单一。提到心理辅导工作,大多数教师想到的方法就是与学生谈心。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对时,会将学生叫到自己的办公室,通过质问的方法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心理辅导工作不是学生所期待的心理交流,教师在心理辅导中的权威性,影响了学生参与心理辅导的积极性。无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没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法,影响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质量。

第三,心理辅导工作氛围不强。德育教育的落实,需要良好学校氛围的支持。目前,许多学校为了响应德育教育的号召,会在学校中张贴许多德育教育的宣传海报以及心理辅导横标。这些行为虽然加强了学校内的心理辅导氛围,但不能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小学生解决问题。心理辅导活动的单一,影响了小学生寻求心理辅导的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心理辅导氛围,是做好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心理辅导具体对策

1.加强对德育教育中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视

重视心理辅导工作,才能让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得到落实。首先,小学校园管理者要重视起心理辅导工作。管理者,是校园教育活动实施的重要组织者,只有管理者意识到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让其它教育工作者认可心理辅导工作。作为一校之长,应当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管理理念,通过互联网了解最新的教育重点与方法。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认识到小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其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此为基础,在教师大会上加大心理辅导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育成为学生的心理引导者。

其次,班主任要意识到自己的心理辅导职责。班主任是与小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教育工作者,班主任重视心理辅导工作,更有利于心理辅导工作的落实。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建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档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最后,学生家长也要重视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多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当孩子情绪低落时要与孩子进行亲切交流。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才能让心理辅导工作更加全面。

2.丰富德育教育中心理辅导工作的方法

师生之间的谈话并不是心理辅导工作的唯一方法,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要意识到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多组织一些心理辅导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集体是一个大家庭,学生各自的行为会对其它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班级氛围好,学生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教师要建立一个动态的心理小组,让学生轮流担当班级内的心理问题发现者与解决者。学生角色的变换,有利于他们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可以利用QQ平台建立一个班级交流群,让学生匿名将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他解决问题。

3.营造良好的心理辅导氛围

不良的环境,会影响小学生的成长。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与成长,从而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在家庭中,许多小学生为长辈所溺爱,被宠得无法无天。学校,需要发挥德育作用,规范小学生的行为,让小学生意识到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首先,学校可以建立小学生行为守则,将背诵小学生行为守则视为一项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让小学生通过掌握守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其次,可以将弟子规引入到德育教育中,用弟子规中诸多观点,促进小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观念。最后,学校要通过心理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类似于“心理邮箱——你的问题我解决”活动,让小学生将自己的问题写成一封信放在邮箱里,第二天,教师通过校园广播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讲解,让一个小学生的问题成为多个小学生成长的借鉴,提高心理辅导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辅导,是实施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新途径。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并开发全新的德育方法。通过个人德育教育理念的更新,给小学生创造更多提升自己的机会。用实际性强的心理辅导工作,帮助小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小学生成为文明之人,才能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实现。

[1]蔡抒蓉.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139.

[2]章学云,陈岱昕,凌玉芳.小学开展绘本为载体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4,08:51-55.

[3]赵将国.小学阶段如何进行学生心理辅导[J].成功(教育),2013,18:91.

猜你喜欢

辅导工作辅导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文化馆群众文化辅导工作的深入实践策略分析
对文化馆做好群众声乐辅导工作的建议研究
新时期文化馆在群文辅导工作中的价值作用探讨
试析文化馆的培训与辅导工作的发展建议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