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015-02-28曹惠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5年29期
关键词:师德理论课思政

曹惠芳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5)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曹惠芳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 山西太原 03002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对高校思政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分析思政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思政教师师德建设的策略,从而提升思政教师的师德。

高校 思政理论 教师师德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提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教师的工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其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直接影响所教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广泛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教师师德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它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引路人,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探讨思政课教师素质自我提升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

一、新形势思政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具有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既传授学生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做人,其言行对学生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要注意言行举止行为,在思想道德、政治品质、教学风气等多方面都要给学生树立榜样,真正做到学高示范,为人师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就对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的师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思政课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治立场不够坚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政治经济一体化,文化的多元化,同时思政教师队伍涌入了新鲜血液,“80 后”思政课教师,有些“80”后教师受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潮等的影响,他们缺乏政治敏感度,政治信念淡薄。因此,他们把上课作为自己的一个教学任务,简单完成即可。上完课就走人,课下不和学生沟通。而对于学生中的一些不良政治倾向,认为这是学生的言论自由,不关自己的事情,因此不能很好地正确引导,对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起到消极作用。

2.敬业精神弱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猛的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贫富差距、物质利益泛化等现象。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思政教师必然也受到冲击。目前,有些思政教师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仅仅将教学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不愿意更新教学内容,不愿意钻心研究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仅仅停留在短暂的课堂教学,还有一些教师行为规范不严,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随意调停课,有的甚至上课时随便接打电话;甚至有些教师举止不雅,言语不文明,不注意自己言论的;还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只会“说教”,不能身体力行。

3.师表意识不强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们吸收了多样的文化,是个个性张扬的时代,思政中一部分教师,尤其是“80”后教师,表现尤为突出。有些“80”后思政教师仪表不得体端庄,穿着奇装异服;举止不够文明,甚至有在教室吃早餐、在学生面前说粗口话;有些教师只注重知识讲解,很少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漠不关心,仅仅把自己当做一名授课教师,把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单纯地认为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情。

上述现象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学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政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和方法

2013年5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师德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做了部署。文件中改革了传统的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和评职称制度,提出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优化了师德考核机制,表明新时期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必须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加以彻底学习研究,而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于理论学习走马观花,仅仅停留在上学期间的一些知识上,理论功底不深,所以更应该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提高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才能自己成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不断提高思政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的师德水平。提升自己的境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达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3.创新师德评价制度

在现行高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中,重科研、轻教学。在建立师德考评指标体系时,应依据师德规范,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打破以科研为导向的考核方式和评职称制度,要把学生评价与领导、专家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评价。

[1]周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师德理论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