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 释放潜能
2015-02-28福建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366311邱华贵余马东
福建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366311) 邱华贵 余马东
自主探究 释放潜能
福建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366311) 邱华贵 余马东
教师要放下主宰者、权威者的架子,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子让学生自己举、算理让学生自己说、问题让学生自己提、操作让学生自己做,这样学生的潜能才能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教室才能真正成为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自主探究 释放潜能 举例子 说算理 提问题 勤操作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要逐渐放下主宰者、权威者的架子,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要逐渐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这样的转变,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潜能才能得到开发,个性才能得到张扬,教室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一、例子——让学生自己“举”
在教学新知后,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子,如果学生能够举出与教材上不同的、有新意的例子,就能说明他理解了;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那就是还没有真正地掌握。
例如,“157-98=157-100+2”中的先减100再加2是一个难点,这时可以先让学生想象购物时身上的零钱不够的情境:一天,妈妈带了157元到商场买了一双价格为98元的运动鞋,她递给售货员100元,售货员找回了2元,现在妈妈身上剩下的钱,就是用带去的157元减去给售货员的100元,再加上售货员找回妈妈的2元(这2元是多付的部分)。这样,抽象的运算获得了具体经验的支持,学生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简便运算。
又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后,呈现一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数据“3/5与5/9”,引导学生想想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生1:先通分,再比较。3/5=2745,5/9=25/45,即3/5>5/9。
生2:把分子化成相同的,再比较。3/5=15/25,5/9=15/ 27,即3/5>5/9。
生3:先化成小数后,再比较。3/5=0.6,5/9≈0.556,即3/5>5/9。
生4:先画线段图,再比较。得出3/5>5/9。
生5:交叉相乘,再比较。用3/5的分子3与5/9的分母9相乘,即3×9=27写在3/5的3的上面;用3/5的分母5与5/9的分子5相乘,即5×5=25写在5/9的5上面;因为27>25,所以3/5>5/9。
……
一个个精彩的例子,不仅赋予课堂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二、算理——让学生自己“说”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有计划地进行常规训练,更重要的是要训练学生会说算理。不论是算理还是法则,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必然是理解掌握了,而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多指导学生说的技巧和方法,让每一位学生从不会说到会说,从厌说到乐说。
例如,在计算教学过程中对数学算理过程的说法训练。“34+29”,要引导学生说出算理,说运算顺序。①个位的4加上9等于13,个位写3,向十位进1;②十位上的3加上2再加上进位的1等于6;③所以34+29=63。学生如果能把这个过程说清楚,表示其思维过程很清晰,而且已经理解了这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又如,“73-37”,①个位上的3不够减7,向十位上的7借1个十,13-7=6;②十位上的7借了1个十,还剩6,十位上的6减十位上的3等于3;③所以73-37=36。也有个别学生说借十位的1个10,先直接减去7,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上的3,这样也是可以的,其思维过程就是10-7+3=6。
当每一位学生都把说算理当做一种习惯时,观察能力、注意力、思维能力自然就可以得到同步的发展。
三、问题——让学生自己“提”
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可见,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没有问题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应少提问、多引导,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思考的空间”。
例如,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的练习时,我让学生围绕“甲数是4,乙数是5。”进行提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①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②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③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④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⑤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⑥乙数比甲数多百分之几?⑦甲数比乙数少几分之几?⑧乙数比甲数多几分之几?……即使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也能信心十足地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①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②甲数比乙数少多少?③乙数比甲数多多少?……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跃了。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我让学生拿出自备的线绳并折出它的“1/4”,然后同桌之间比较长短。当学生比出长短后,我提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指出:“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线绳的1/4,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我让学生把各自的线绳拉直再进行比较,得出:各人自备的线绳长短不一,也就是各自的单位“1”不相等,所以它的1/4也就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他们就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给学生留足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对大胆提问的学生,不论问题的质量如何,都应给予鼓励;对提错问题的学生,也应呵护,决不批评。
四、操作——让学生自己“做”
美国当下流行的“木匠教学法”与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不谋而合,都是积极引导学生找一找、量一量、拼一拼……因为“你做了才能学会”。可见,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例如,在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后,为了让学生能从生活物品中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品(火柴盒、粉笔盒、牙膏盒、饼干盒等),并亲手制作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课中,学生积极地汇报着制作模型的体会:制作长方体时要有6个面;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要同样大;正方体的6个面要一样……在整个材料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形象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特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可抽象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同时,学生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了求知欲。
又如,“一张长为30厘米、宽为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为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剩余部分围成长方体后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直接解答这道题对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但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我看见了,就记住;我做过了,就理解。”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可见,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中。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充分地尊重、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见解,只有抛弃抑制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才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闪现智慧的火花、展现生命的活力。
(责编 金 铃)
G623.5
A
1007-9068(2015)23-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