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北地区城乡对接合作路径

2015-02-28

邢台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乡之间皖北工业园区

周 冲



皖北地区城乡对接合作路径

周 冲

(宿州学院,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中心,安徽宿州 234000)

首先,阐述了皖北地区推行城乡对接合作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打造畅通的物流运输体系。其次,对国内在城乡对接合作方面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从推动工业园区与乡镇结对合作发展、深化产业园区带动的城乡对接合作发展、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对接合作的组织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皖北地区实施城乡对接合作的路径。

皖北地区;城乡对接合作;路径

城乡对接合作,也即城乡互动合作发展,是指通过资本、劳动力、物质、信息等社会经济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双向流动而形成的一种空间关联的地域关系。

一、皖北地区推行城乡对接合作工程的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

皖北地区虽然国土面积约占安徽省的1/3,总人口约占安徽省的一半,但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以宿州市为例,2012年宿州市城镇化水平全省倒数第2,仅为34.8%,相当于2000年左右的全国水平。通过城乡对接合作,可以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分布,促进资源、技术、人才在城乡之间的有序配置,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皖北地区城镇化进程。

(二)有利于促进城乡之间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

皖北地区作为安徽省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受到“人、地、钱”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可以总括为“人多缺人、地多缺地、钱多缺钱”,各类资源没有形成有序的配置,致使资源闲置与资源短缺并存。通过城乡对接合作,为各种资源提供一个交易的平台,促使各种资源都能够找到自身发挥作用的切入点,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1]。

(三)有利于打造畅通的物流运输体系

皖北地区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产区,其农作物产量及农产品加工量在安徽省均处于前列。农产品生产由于缺乏稳定、畅通的输出系统,每年都造成很大程度的浪费。通过城乡之间的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等城乡农产品对接合作形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的有序转移,实现农业生产输出环节的畅通,从而保证农业生产组织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

二、国内在城乡对接合作方面的经验借鉴

(一)平湖市新仓经验

平湖市新仓镇芦湾村成立了村综合服务社,内设社区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便民服务站、配送连锁超市、农贸市场、休闲公园。通过打造一体化的服务体系,提升村民的生活便利程度。服务社还设有老年活动室、社区卫生室、乒乓棋牌室、篮球场、图书室、健身活动场等。除了建立村级综合服务社,平湖市委、市政府还鼓励基层供销社积极发挥传统的经营网络优势,拓宽涉农服务领域,带头组织专业合作社,为农产品走向市场搭建桥梁。新仓镇供销社率先创办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大利果蔬专业合作社等。通过推广新仓镇供销社的做法,平湖市先后成立农业合作社43家,并有5家注册了统一商标。这种专业化水平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2]。

(二)金昌市经验

1.推进组织对接,筑牢城乡协作的坚强堡垒

具体实践中,在农村成立农村社区,将城市先进管理理念直接嫁接到农村,实行由村支部书记、社工委主任、村委会主任等开会商议处理的形式。强化党支部领导核心、社工委服务村民、村委会发展经济的作用;在城市社区整合组建“大工委”,实行“兼职委员制”与辖区单位“手拉手”共驻共建,为群众提供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技术信息等公共服务。

2.推进资源对接,建立城乡互助的共建体系

针对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农村空心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的实际,打破“资源不均衡、工作两张皮”的桎梏,以一体化思路谋篇布局,做到城乡党建、资金、信息等资源优化组合和一体化配置[3]。

3.推进人才对接,实现城乡人才的互动共进

积极推进城乡之间的人才交流,实施城乡各层次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选派优秀的农村基层人员到城镇学习或者是去其他单位挂职锻炼,使得农村也有各类人才不断涌现。

4.推进责任对接,强化城乡一体的激励保障

把城乡党建一体化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发展业绩考核,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激励保障和考核评价机制,构建各级党组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常抓不懈的工作格局。

(三)九江市供销合作社推进农超对接的经验

九江市供销合作社简称九江市社。九江市社助推“农超对接”来开展规模有序的购销方式,省去了中间的很多流通环节,减少了流通成本,并把在中间环节省下的费用让利于菜农和市民。同时,九江市社在“农超对接”的基础上还开拓了“农校对接”、“农社对接”等形式。“农校对接”就是指市社主动与辖区内的高等院校对接,组织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大户与各地高校的食堂建立长期的供销关系,由于减少了中间的流通成本,使校方和菜农都能受益。“农社对接”就是指市社牵头组织和引导一些种植规模较大的菜农,按照家庭日用量,把几个品种的农产品加工成一个包装,并在各大社区设立销售点,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中间环节零费用[4]。

三、皖北地区实施城乡对接合作的路径

(一)推动工业园区与乡镇结对合作发展

当前,皖北地区正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通过建设工业园区来招商引资,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工业园区一般都位于城乡交接的地方,其目的就是吸引广大农村劳动力前来工作。为了能够留住这些农村劳动力,企业就需要满足前来务工人员的各种诉求,包括为前来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培训、提供住宿休闲场所、为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教育场所,甚至需要考虑务工人员家人的照顾等细节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单纯的依靠企业或工业园区的力量很难实现,这就需要推动工业园区与其所在地的乡镇政府的合作。乡镇政府可以通过与工业园区合理划分责任(比如政府负责划拨土地、负责行政审批等环节工作,工业园区提供资金支持等。)来推动城乡教育资源、基础设施等各方面差距的缩小。以此来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深化产业园区带动的城乡对接合作发展

在推动城乡对接合作发展中,要重视工业园区的带动作用。工业园区在企业类型的选择、企业用工数量的需求等方面肯定会有所考虑。之所以选择某种类型企业到该工业园区来投资设厂,肯定是因为该地拥有该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皖北地区作为农作物生产的主要产区,各种农产品资源都十分丰富。鉴于此,可以大力吸引农产品加工制造企业前来落户,并采取“公司+农户”、“公司+乡镇+农户”等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对接合作模式,以此来推动工业园区与乡村的对接合作[5]。

(三)积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

城乡对接合作目的是实现城乡之间在资源、信息等各个方面的互动融合发展。城乡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各个层次,文化差异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个。城乡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文化基础设施方面,更体现在文化生活的观念、方式等方面。为了促进乡村文化的丰富化、现代化,可以通过城乡文化管理部门的合作,成立一些旨在充实农村文化生活的文化交流社团或协会,通过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要重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作用,成立帮扶农村或社区文化建设的大学生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定期组织下乡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生活质量的提升[6]。

(四)促进城乡对接合作的组织机制建设

城乡发展之所以存在差异,组织保障乏力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原因,虽然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党政干部的选拔、聘任等环节的改进上不断创新,促使农村组织保障体系不断朝着规范化、有序化方向发展。但也要清楚的看到当前农村组织体系也存在着组织结构不适应现代农村的治理要求,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组织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关乎乡村发展的重大问题等各种突出的矛盾。要解决这些不足,推进组织建设不可避免。第一,要加强市乡(镇)组织部门之间、乡(镇)村组织部门之间在组织机制建设、组织保障建设等方面的交流,提升乡(镇)组织机制建设、村组织机制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第二,不断加大社会团体的介入力量,加大社会的监督、管理力度,促进组织活动的稳定有序发展。第三,继续加大针对农村的“三支一扶”或“四支一扶”工作,尤其加强对于农村组织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农村组织生活的高质量运转。

[1]韩俊.中国农业现代化六大路径[J].上海农村经济,2012,(11):4-8.

[2]段娟.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06,(04).

[3]上官吉庆.推进农社对接实现利民惠农[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1).

[4]涂胜华.打造“楚合商城”新品牌创新农社对接新模式[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1).

[5]周冲,韩传龙.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8).

[6]周冲.基于“产城融合”视角的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J].宿州学院学报,2014,(03).

2014-12-24

2013年宿州学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项目:以“皖北城乡一体化研究团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szxyfwdf201308;2013年宿州学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产城融合”视角下皖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3XQRW06;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皖北地区“城乡对接合作 建设美好乡村”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2014A120

周 冲(1980-),男,山东高青人,硕士研究生,宿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与经济学.

F127

A

1672-4658(2015)01-0096-02

猜你喜欢

城乡之间皖北工业园区
摄影·美好安徽
城乡之间(组诗)
磐安工业园区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用汗水浇筑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梦圆高铁
该不该在小镇附近建立工业园区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