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创造全面的课堂语言学习机会

2015-02-28杨杉杉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板书交际语言

杨杉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875)

为学生创造全面的课堂语言学习机会

杨杉杉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875)

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学最主要的场所,教师应据此充分创造并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机会,在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语言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增强自信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充分享受到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的乐趣.

英语课堂 教学引导 有效学习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方面.通过对实际课堂的观察,笔者对于如何在课堂中为学生更多、更全面地创造学习英语的机会,有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希望能对教师的日常教学有所启发.

一、合理利用视觉重复

对于传统而普遍存在的教学环境——教室而言,师生每日开展教学活动都在这一固定的场所,对其早已产生熟视无睹的心理,因而忽略了其中可利用的因素.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普及,它们多被教师用作教学辅助.由于使用方便、呈现内容丰富,多媒体设备也逐渐承载了越来越多的教学任务.对于师生来说,最熟悉的多媒体设备非幻灯投影莫属.然而,快速闪现过的内容究竟能被学生记住多少,被学生记住并应用到实践中去的知识又有几分?此时,传统的板书授课模式反而成为至关重要的教学支撑.教师带领学生将课堂所学之精华逐渐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课堂上有诸多机会跟随教师反复温习已学,吸收新知,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也能随时、自行地获取板书上的信息,作为有效完成任务的有力支撑.在最后的课堂总结时,完整的板书也能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整堂课的所学获得全面的认识.

有些教室也适合布告板的展示,不管是钉在墙上的栏板,还是可移动的展示板,其作用都与黑板板书类似.不过由于摆放位置的不同,可以更多、更自由地为学生所使用.例如,在学习某一单元、接触相对固定的一个主话题时,通常需要很多分课时来讲解知识,此时教师可将学生在几节课之内的主要成果,或者需要学生注意的几个方面、几项语言技能等,醒目地列在这样的展示板上.相比板书,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对学生产生较为长期的提醒效果,学生有机会多次重复记忆这些重要的内容,逐渐转化为熟悉的知识,进而内化成可以自行应用的技能.当然,如果他们能参与到总结、展示这些知识点的过程中去,就会对知识有更深的印象.教师可以在此方面适当地加以指导.

二、旧学新知顺畅衔接

新课固然能引发学生好奇、好学的心理,但若每节课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新课,与之前所学毫无关联,则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压力,在接受新知识时会感觉到巨大的挑战,学习因而受到阻碍.如何激发并维持学生对于新课的新鲜感,延续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是教师应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个中关键就在于从旧学到新知的巧妙过渡.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变化,教师可以从话题、语法现象、词汇类别等方面入手,寻找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学生迎接新课做好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双重铺垫.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1]必修模块的教材为例,每单元围绕主话题呈现4个子话题,在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展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语言学习的专项技能.教师可以由此借助相同或相似的话题、语言实用功能等在本单元之内反复出现的内容,来帮助学生进行较为顺畅的过渡.同时,学生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会逐渐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三、调动学生自主参与

学生是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保障有效语言学习的前提就是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学习全过程中,自始至终成为课程、课堂的一部分,而不是全然置身事外,或者只有在被要求完成任务时,才被动地参与其中.

正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2](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七级课程目标明确提出的要求,学生应“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计划、组织和实施语言实践活动.能主动扩展和利用学习资源,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清楚和有条理的表达”.教师可以考虑在学期伊始布置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本学期将要学习的内容中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自主收集拓展信息的活动.在全班一起学习到所选话题时,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资料,做简单的说明、介绍、讲解.如有多名学生选择了同样的话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分别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收集拓展信息并做陈述,如文章背景资料、涉及的名著作品、社会相关话题及讨论、生活案例等,一则使学生保持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二则加深其对于课文及主题的理解,三则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利用资源,从多渠道获取、筛选、分析、表达信息的能力.在进行上述活动时,学生的认知策略可以逐渐成熟,正如《标准》对于学习策略目标(七级)中的认知策略的描述,其中谈到“借助联想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利用推理和归纳等逻辑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即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逐步锻炼、完善的方面.

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采用同伴两人或小组合作这种简单、易操作的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将学生间的合作细化分类.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专长和学习特点,进行明确的组内分工,每名学生各司其职,责无旁贷,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他们的专项技能,还能激发他们的责任心,更能维持他们积极学习的信心.同样,教师也可以为了培养学生自身不擅长的语言学习能力,有目的地开展小组互助活动,让学生从同伴处获取帮助,共同成长.另外,适当的即兴组合对学生来说,是新的刺激与挑战,他们有机会与平时合作较少的同学共同组建队伍,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少不了头脑风暴的发生,彼此的思想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也许能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论何种形式,教师都要注意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团队意识,增强自信心与学习的动力,加强语言学习与使用的能力.正如《标准》向教师提出的关注学生情感的要求,督促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努力尝试,并“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的开展需要通过有效的师生呼应、生生呼应而推动.这不仅指单纯的活动形式,而且是将学生更好地融于课堂的体现.《标准》对学习策略目标(七级)的调控策略有相应的要求,即“创造和把握学习英语的机会”.对于学习策略目标(七级)的交际策略则明确指出包括“在课内外活动中积极用英语与同学交流”和“利用各种机会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在内的多条标准.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设置模拟场景,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交际机会.

四、课堂之外巩固延伸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合理利用课下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英语学习与探索,是帮助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维持英语思维的大好机会.如课文改编剧的排练、拓展资源的收集等活动多在课下展开,一方面延展了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另一方面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累了成就感,充分享受到自主学习英语知识、使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乐趣.

总之,教师应充分创造并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机会,在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语言应用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其增强自信心,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充分享受到自主学习、有效交际的乐趣.

[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模块1—5)[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板书交际语言
情景交际
交际羊
语言是刀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