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事件视阈下的《中国好声音》

2015-02-28赵铭玮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媒介

赵铭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100)

[传播学研究]

媒介事件视阈下的《中国好声音》

赵铭玮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西安710100)

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认为媒介事件是特殊的电视事件,是电视媒介在新闻真实的基础上所策划的重大仪式活动。浙江卫视大型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即具有媒介事件的特征,并且深深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之中。与《中国好歌曲》相比较,《中国好声音》在营销方面的表现较为出色。

媒介事件;中国好声音;传媒技术

当代社会是一个传媒技术高度发达、传媒影响力不断攀升的社会。一些事件想要获得民众专注,提高知名度,除了自身具备较大的传播价值与意义外,媒体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从2012年7月至今,《中国好声音》这档大型电视音乐评论节目已经持续热播了三季。该节目为乐坛挖掘了众多新面孔,受到数以万计的粉丝追捧,制造了民众热议的众多话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商机。在如此巨大的影响力面前,我们已不能将它单纯地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来看待,它已经成为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笔下的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媒介事件。

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一书中,丹尼尔·戴杨和伊莱休·卡茨从仪式文化的维度,全面阐释了“电视的节日性收看”现象。他们认为媒介事件的构成特征包括干扰性、垄断性、直播性、远地点性、策划性以及仪式性。本文将以这一权威理论为依据,对作为媒介事件的《中国好声音》进行深入分析。

1 《中国好声音》作为媒介事件的特征

1.1干扰性和垄断性

“媒介事件与其他电视播出方式或样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从定义上讲,是媒介事件具有非常规性。事实上,他们是对惯常的干扰,干扰着正常播出乃至生活。”[1]5本身精良的节目制作,加之前期的宣传预热以及播出期间的宣传攻势,《中国好声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在每周五晚9点左右打开电视机或电脑,锁定浙江卫视或其网络视频合作伙伴。

每周五晚播出的《中国好声音》,持续暑期档三个月,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时间分配。人们之前形形色色的常规活动被阻断,生活节奏被干扰,关注焦点和日常话题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好声音》具有媒介事件的共性,那就是对日常生活的干扰和对人们时间的垄断。

1.2直播性和远地点性

媒介事件的另一个特征是具有直播性。按照《中国好声音》的赛制要求,前期比赛采取录播形式,后期的冠军盛典进行现场直播。第一季节目的冠军盛典分为“冠军争夺赛”“群星演唱会”“颁奖典礼”三个环节,浙江卫视只直播了“冠军争夺赛”环节,其他两个环节被调整到节目官方网站和合作视频网站上同步播出。第二季、第三季节目的冠军盛典和第一季相比,从舞美设计、音响调试、结构创意、流程安排等制作上都有所提升。

第一季《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地点设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第二季和第三季的总决赛在首都体育场。场内虽然能容纳几万人,但更大规模的观众在电视机前。远地点直播使每季节目的冠军争夺赛格外引人注目,形成了堪比“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盛况。直播过程中特写镜头与多机位组合的运用,带来了强烈的现场感,观众仿佛身临其境地目睹了“年度中国好声音”的诞生,与现场观众一起享受了一次音乐的“饕餮盛宴”。

1.3精心策划和前期宣传

“媒介事件之所以不同于重大的新闻事件及突发的危机事件,还在于媒介事件通常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的”,[2]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可以说,大众是被“邀请”来参与一种“仪式”、一种“文化表演”。浙江卫视将《中国好声音》置于暑期档的周五晚播出,是想以广大青少年作为主要受众群,同时兼顾享受周末、热爱音乐的年轻上班族。每季节目播出前,节目组都会进行大量的宣传工作,在浙江卫视和浙江省内其他频道密集“造势”,还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在“中国蓝”网站和浙江卫视的官方贴吧、论坛以及微博上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预热”。今年第四季《中国好声音》的前期宣传依然很到位。节目组在1月份就提前公布了第一位导师——乐坛天王周杰伦,之后陆续公布了其他三位导师:那英、哈林以及汪峰。这样的宣传策略为观众设置了巨大的“悬念”,自然而然地会对第四季节目产生期待。同时,这样做能让观众持续性地感受到节目的存在,不会因为时隔一年而感觉陌生,非常有利于维持《中国好声音》的品牌影响力。

1.4崇敬和庄重的仪式氛围

仪式是关于重大性事务的形态,媒介事件具有仪式的特征。组织者投入大量资源、技术、人力,运用一定的工具和秩序来使事件的仪式框架不会在观众眼中消失。《中国好声音》也是如此。片头的开场曲铿锵有力,起到了鼓舞人心的励志作用;手拿麦克风并配合剪刀“v”的节目标识,寓意着自信与胜利;节目还选用红色为主色调。红色代表力量、热情、快乐、庄重等意义,更能表达节目“对音乐的热爱,对梦想不懈追求”的理念。这些都是能令节目产生“仪式化”氛围的重要工具。

仪式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秩序形式。《中国好声音》“导师盲选”阶段类似选拔仪式,选手需要经过长长的甬道,推开通往梦想的大门,一展歌喉赢得评委的转身,这个“转身”充满仪式意味。对导师而言,这个动作是庄重且慎重的,具有“为中国乐坛挖掘有梦想、有才华的音乐人”的使命感;对选手而言,这个动作是宣判,是认可,是梦想实现前焦灼的等待。

决赛的颁奖环节,像是一场毕业典礼,体现出浓厚的仪式色彩。选手们在《中国好声音》这座音乐学府深造了两个月,学有所成,赢得关注。除了设置冠亚季军外,第一季节目还设立了“梦想的力量”“实力的绽放”“天籁的回响”等单项奖,第三季节目设立了年度金曲奖,都由明星嘉宾颁发给获奖者。在接过证书和奖杯的那一刻,选手们被笼罩在耀眼的光环中,在崇敬和庄重的仪式氛围中实现了对梦想的追寻!

2 《中国好声音》事件与《中国好歌曲》事件的对比

2014年1月3日,央视三套开播了一档全新的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该节目注重选拔原创作品,让音乐创作人成为主角,旨在为华语乐坛输送新的创作力量。节目由灿星制作公司制作,播出后收视率不断攀升,今年又完成了第二季节目的制作和播出。《中国好歌曲》与《中国好声音》一样,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力,属于引发社会热议的媒介事件。笔者对二者进行对比,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媒介事件的内涵,也能在比较中继续挖掘《中国好声音》的吸引特质,帮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中国好声音》。

2.1相同的脚本类型:竞赛、征服与加冕

戴杨和卡茨认为,媒介事件有三种脚本类型来表现,分别是“竞赛”“征服”“加冕”。“竞赛”是在机会平等的情况下遵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对抗;“征服”是用强力制服或用影响使人折服;“加冕”是为了确认权威的合法,将代表权威的冠冕戴上的一种仪式。“通过强调规则(竞赛),表扬具有超凡魅力的伟人业绩(征服),以及庆祝共同价值(加冕)来解决社会冲突。”[1]20

与MCS结果相比,所提出的PPF方法可以提供近似的CDF曲线,且仅需要较少的计算时间。根据研究结果,配电网调度模型对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有显着影响,但对总线电压幅度和线路无功功率的不确定性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配电网调度只处理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变化,与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有很强的耦合关系。结果还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配电网调度降低了总线电压相位角和线路有功功率的不确定性。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传统发电机的变化总是在配电网调度的基础上平衡光伏发电机的变化。

有些媒介事件由单独的脚本类型构成,有些媒介事件则同时出现三种脚本类型,《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就是如此。第一阶段,导师选拔学员。学员卖力歌唱,希望能用歌声打动导师,成为其团队一员。这一阶段,学员之间的“竞赛”、学员对导师的“征服”同时存在;第二阶段,导师团队内部两两对决,争取宝贵的晋级机会。这其中,有明显升级的“竞赛”意味,也有对导师和观众的“征服”;最后,各导师团队的优胜者参加总决赛,不仅与实力更强劲的选手“竞赛”,还要“征服”评委、现场观众以及亿万电视观众的耳朵。总决赛的硝烟过后,有隆重的颁奖仪式,冠军会被“加冕”,其他表现突出的选手也会获得荣誉。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经过周密的设计,把媒介事件的三种脚本类型巧妙而和谐地编排在一起,使节目赛制简单、环节清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最终作为媒介事件在众多电视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2.2相同的故事化操作

浙江广电集团总裁王同元曾经提出娱乐节目的五个要素:热闹娱乐、参与互动、情节悬念、激发情感、思想引导。[3]后两个要素“激发情感”和“思想引导”构成娱乐节目的价值观。《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的成功,离不开二者对人类美好情感的传扬,以及对社会正能量的传播。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都善于从选手的背景资料中挖掘故事,努力呈现打动人心的元素。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中的东北姑娘黄鹤,在舞台上表达自己对家乡土地的眷恋,表示自己的唱功就是在家乡泥土地上练出来的。这番表白虽然简短,但贵在真诚质朴。制作方敏锐地捕捉到“思乡之情”的动人之处,从这个角度入手,让黄鹤直接在舞台上赤脚演唱。这一新奇而又率性的举动,体现出人对故土、对自然的依恋,感染了评委和众多观众。

2.3不同的节目定位

《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虽然都由灿星制作公司推出,名字也只有两字之差,但它们的区别还是显著的。两起媒介事件的不同首先在于节目定位。《中国好声音》旨在为中国乐坛的发展发掘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因此只论声音,不论其他。有潜力的歌手通过这一平台得到展示、获得关注后,节目会对歌手进行后续的包装、签约、代言、巡演等,这其实是一套完整的“造星”流程。

《中国好歌曲》则没有把焦点放在歌手身上,而是放在原创歌曲里。来参赛的作品虽然是“零门槛”,但必须是未经商业用途发表过的原创歌曲,最终进入节目录制的大约只有上百首。优秀的原创歌曲通过节目得到传播,歌手也会获得与音乐导师合作发片的宝贵机会。

2.4不同的营销策略

除了差异化的定位,两档节目的播出平台也不同。《中国好声音》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浙江卫视播出。于2008年打出“中国蓝”口号的浙江卫视,曾成功推出过《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我是大评委之麦霸英雄汇》等音乐类节目,在音乐类节目的策划、推广、商业化运作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浙江卫视深谙营销之道,通过事件营销,让节目吸引到大量关注和商机。节目播出后,总伴随各种话题和故事。在第一季中,关注度较高的事件有:李代沫被质疑同性恋,杨坤与丁丁私情,徐海星被质疑装纯,李维真被质疑王子身份……这些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步步将《中国好声音》的收视率推向高峰。

《中国好歌曲》则选择与央视3套合作,这为节目的成功播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央视的官媒性质和地位,使节目在营销方面有所顾忌,只得与腾讯视频合作,将优势资源整合。腾讯视频在《中国好歌曲》的营销方面花了不少心思,除了常规的推广位、客户端推广外,腾讯视频还另辟蹊径,将节目中的几首“神曲”加入了热门手机游戏当中。人们在网站上不仅可以无广告单独观看每个歌手的表演,还可以观看到腾讯视频为节目专门制作的访谈、花絮类节目。这种“借力使力”的营销模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3 结语

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的内涵得以扩展。除了提前策划的仪式活动外,引起热议的电视节目也属于媒介事件的范畴,如家喻户晓的《中国好声音》,不仅符合媒介事件的干扰性、垄断性、直播性、策划性以及仪式性等特征,并且深深地介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灿星制作”公司在成功推出该节目后,继续沿用其脚本类型与故事化操作手法来制作《中国好歌曲》,同样获得了成功。

《中国好声音》不仅具有所有媒介事件的共性,也有着独特的吸引特质。较之《中国好歌曲》,《中国好声音》在营销方面的表现相当出色。依托浙江卫视这一经验丰富的平台,成功开展事件营销,为节目赢得很高的关注度和人气。除此之外,《中国好声音》节目定位清晰准确,造星环节完整流畅,始终将目光聚焦于选手的声音,并对选手资源进行后续的开发、利用。这也是《中国好声音》能从众多音乐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一起媒介事件的主要原因。

[1]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闵惠泉.我们都在见证历史——《媒介事件》中译本序[J].现代传播,2000(1):107-108.

[3]孙崧.浅析音乐综艺节目的价值观传播——《中国好声音》热播引发的几点思考[J].当代电视,2012(9):71-72.

“The Voice of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dia Events

ZHAO Mingwei
(School of Historical and Tourism,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00,Shaanxi,China)

Daniel Dai Young and Elihu Katz believe television media events are special ones,a major ceremonial activity in television news media on the basis of news authenticity.In the news media environment,the connotation of this theory keeps deepening.A number of successful television programs can also be viewed as a media event.Zhejiang Satellite TV show“The Voice of China”as a large-scale music review progra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 events that are deeply involved in people’s life.

media events;the Voice of China;media technology

G222

A

1672-2914(2015)05-0113-04

2015-04-10

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15W13)。

赵铭玮(1987-),女,陕西延安市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助教,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电视文化。

猜你喜欢

中国好声音媒介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