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太宗公平与诚信的治国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2015-02-28钟世娟
【历史文化研究】
论唐太宗公平与诚信的治国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钟世娟
(宜春学院 经管学院,江西 宜春336000)
摘要:唐太宗以儒学治国,在其构建的德治体系中,公平和诚信是两块最重要的基石。唐太宗奉“公平”为理国要道,以“诚信”为国之大纲,把中国社会推向了贞观盛世。从其执政理念及实践来看,公平与诚信还存在着因果关系。探讨唐太宗执政过程中因推崇公平及诚信而产生的社会治理效果,对完善当下中国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唐太宗;公平;诚信;公平行政;公信力
收稿日期:2014-11-08
作者简介:钟世娟(1981—),女,江西宜春人,宜春学院经管学院讲师,政治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章编号:1008-777X(2015)01-0011-06
文献标志码:A
“惟三代而后,治功莫胜于唐,而唐三百年间,尤莫若贞观之盛。”[1]1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把中国社会由凋敝的乱世推向了贞观盛世。他因此被历代史学家公认为“百王之冠”,成为历代帝王学习的典范。唐太宗本是武将出身,在唐政权建立过程中,他战功赫赫,是一位以武功定天下的帅才。但他居大位后,却没有推崇以武力治天下。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于以儒学治国。孔子“为政以德”[2]11的政治理想,得到了唐太宗的全面继承和实践。在唐太宗构建的德治体系中,公平和诚信是两块最重要的基石。
一、公平——理国要道
记述唐太宗执政之要的史书《贞观政要》,第十六篇以“公平”命名。该篇中,宰相房玄龄在与唐太宗对话的过程中提出:“臣闻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太宗称:“此直朕之所怀”。两人均认同,公平为治理国家的关键。
公平,是儒家传统一个由来已久的概念。继周公、孔、孟以后,荀子是儒家中最富创造力的。荀子关于“公正”的论述较多。“公生明,偏生暗”,[3]110这是从认识论上来说的。“偏”就是片面性的见解,“公”指一种客观全面性的视野。“贵公正而贱鄙争,是士君子之辨说也”,[3]110是讲像君子这样的人,在与他人论辩时,注重公正而轻视争强的言论之辩。君子是儒家心目中品行高超的人,是人们的楷模。“上公正则下易直矣”,[3]110是从君臣关系来讲的。君主做到公正,下面的臣子就好约束了,“公正”进入了治国理念的领域了。[2]11《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只不过是对荀子表述的重复,因为荀子还说过“行义以正,事业以成”[3]110的话。《吕氏春秋》有《贵公》《去私》两篇,从两个角度对此做了一番陈述。《贵公》称:“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理想的圣王,执政必以公平为准则。而《去私》篇则引用《礼记·孔子闲居》“天不私覆,地不私载,日月无私照”之言,来论证执政者要去除私心。《吕氏春秋》一书,虽历来冠以杂家之名,但“实际上则是比较接近儒家和阴阳家”。[4]摒除私心杂念,一切以公心对待,正是儒家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统治者的基本要求。“公平”二字,“公”是核心。中国古代的帝王,是万民之上、执掌天下的领袖。在儒家看来,执政的关键就是要有公平无私的理念。
唐太宗及贞观诸臣,接受了儒家的传统观点,强调并践行了公平理国的原则,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唯才行是任的用人政策
贞观初年,唐太宗引《吕氏春秋》之“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5]表明自己以公心吸纳人才的态度。执政之初,正是用人之时,但臣下在举荐人才时却颇多顾虑,这让唐太宗十分不满。身为君主的他一心以天下为公,鼓励臣下选贤举能时应该不问背景、不问出身,只以才能品行作为唯一依据。
唐太宗刚一上任,就有自己的旧部下抱怨没有被委以官职,而前东宫太子及齐王的部下先被任用。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及弟弟李元吉,两个月后,他即登基即位。但执政之后的唐太宗,对于对手的部下与自己的亲信,却并没有分远近亲疏。他对上奏的房玄龄说:“古称至公者,盖谓平恕无私。”[1]154他以尧舜废子、周公诛管蔡为榜样,决心要以公平、宽恕而无私心的理念,对手下与降将一视同仁。“唯有才行是任,岂以新旧为差?”[1]155此为“外举不避仇”。事实上,贞观时期时期的名臣,一开始就是唐太宗旧部的并不多,而是敌方的降臣居多。如李靖、姚思廉、屈突通等是隋朝旧臣,魏征则与王珪、谢叔方及冯立等同属李建成、李元吉部下。诸多降臣构成了唐太宗统治集团的重要基础,这与新旧政权更替的历史大背景有关,更与唐太宗至公无私、唯才行是任的用人理念密不可分。
臣下在举荐人才时的另一个顾虑,是不敢举荐大臣的亲故,恐为人诟病。唐太宗认为此种避嫌之举同样是不对的。大臣亲故若果是“真贤”,为国家用人计,就绝不应该避而不举。若举荐之人乃是出于至公,则必定能够坦坦荡荡,岂用得着避嫌?此为“内举不避亲”。可见,在用人问题上,唐太宗的立场关键在于“公平”原则。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则必定不论亲仇,唯才是举、唯才是任,最终形成了贞观年间将相辈出、英杰云集的景象。
(二)以公心施行刑法
贞观时期的法制,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历史水平。贞观十一年(637)颁布的《贞观律》,因其完备性成为其后五代、宋、元、明、清制订律典的依据,可谓影响深远。然而唐太宗在法治上最为人称道的,是秉持公平公正的理念,保证了法律的正确实施。作为万乘之主的皇帝,在古代社会往往是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然而唐太宗却极为罕见地提出:“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1]155《贞观政要》中记载了大理少卿(执掌刑狱案件审理的官员)戴胄坚持公正断案并最终令唐太宗采纳其意见的史实。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也是跟随唐太宗出生入死的功臣。他在皇上召见时,没有解下佩刀就入了阁门,出阁门后,守门的校尉才发觉。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建议处死失职的校尉,判长孙无忌徒刑二年,得到唐太宗的同意。戴胄据法力争,认为校尉是因长孙无忌的缘故才犯罪的,现今判决却是一个死一个生,要求重新判决。唐太宗最终免除了校尉的死刑。戴胄坚持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无名小卒,在适用法律时都应一视同仁。而唐太宗听从谏言,不以亲疏来定刑,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
以公心施行刑法,更进一步要求皇帝能把自身也置于法律之下。太宗曾公开下旨,在选举官员时如有伪造官阶资历者,除非自首,否则将被处死。后来戴胄却依法判一名造假者流刑,唐太宗抱怨戴胄令自己失信。戴胄直言:颁布的律法代表国家的大信,皇帝之言则仅是一时的喜怒,唐太宗没有能够做到“忍小忿而存大信”。[1]156唐太宗听后,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欣然接受。他对戴胄赞赏道:“朕法有所失,卿能正之,朕复何忧也!”[1]156前已提到,古代帝王口含天宪是常态,而唐太宗在自己的意旨与法律相冲突时,能够如此反省克制自己的个人情绪,以维护国家大信为重,避免了“法无定科,任情以轻重”[1]163的局面出现。唐太宗愿与天下人共同遵守法令,坚持“任法不任智,任公不任私”,[1]162充分表明了他把公平作为法治领域的至上原则。
(三)以天下为重,求谏纳谏
谏言,一般指的是对皇帝言行的规劝与批评。能否接受他人的谏言,向来是衡量古代帝王圣明与否的重要方面。君臣地位悬殊,他们之间的对话是极不平等的。臣子批评皇帝,叫做“犯龙鳞”,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历史上臣子因为对皇帝进谏遭贬乃至招致杀身之祸的,多如牛毛。可见谏言能否被采纳,主动权永远在皇帝手里。而唐太宗则是一位难得的胸襟宽广、善于纳谏的开明君主。
唐太宗把能否纳谏,看做是国家兴亡的关键。他执政以后,与众臣讨论了前朝的教训。他认为,隋炀帝“好自矜夸,护短拒谏”[1]38的个性,直接导致了臣下无人敢说真话提意见,如宰相虞世基般只顾迎合隋炀帝的心意,逢迎拍马而无一言谏诤。唐太宗不想重蹈隋炀帝的覆辙,他对众臣表明心志:“朕今志在君臣上下,各尽至公,共相切磋,以成治道”。[1]39他理想中的执政状态,就是朝廷上下都能一心为公,坦诚相待,一起把国家治理好。他表态说,对于上谏之人“终不以直言忤意,辄相责怒”,[1]39希望消除大家的顾虑。从实际行动来看,唐太宗确实践行了自己的承诺,在执政过程中时时提醒自己将帝王的颜面、私欲置于国家大业之下,以天下为重,诚恳采纳众臣的谏言。
尤为可贵的是,唐太宗还经常主动导谏和求谏,引导、要求臣下提意见。如贞观三年(629)大旱,他颁布《祈雨求直言诏》言:“文武百辟,宜各上封事,极言朕过,勿有所隐。”[6]唐太宗知道百官见他威严容易手足无措,于是每次有人上奏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对于有益的谏言则必大加封赏。他期望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让大家敢讲真话。唐太宗的胸怀,造就了贞观年间政坛谏诤之风盛行的面貌,涌现出众多如魏征般的著名谏臣。
二、诚信——国之大纲
从唐太宗在执政之初提出“以诚信御天下”[7]开始,至魏征在贞观十年(636)的奏疏中明确提出“德礼诚信,国之大纲”,[1]172儒家诚信理念在治国安邦中的重要意义,为贞观君臣所普遍接受。
“诚信”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是个复合词,由“诚”和“信”两方面组成。“诚”,指真实不欺,诚实无妄;“信”,指人对自己的许诺或誓言的遵守。“诚”与“信”在儒家文化中合为一体,“诚”是人的内在德性,“信”则是“诚”在人与人交往中的表现,“诚”于中然后才能显“信”于外。内不欺己,外不欺人,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宗旨所在。诚信不仅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准则,更是一种政治理念。孔子认为“足食”“足兵”“民信”是治理国家的三大支柱,而“信”为其中的最根本,国家可以“去兵”“去食”但不能无信,“民无信不立”。[2]207只有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国家的政令才会畅通无阻。所谓“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219荀子认为诚是能“化万物”“化万民”的“政事之本”。君主讲诚信,是实现社会诚信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称霸天下的重要条件,即“诚信生神”[3]110“信立而霸”。[3]472反之,君王失信于民,则有亡国之虞。
唐太宗执政之初,就将诚信原则置于一个很高的位置。贞观初年,正是识人用人之时。有人给唐太宗出了个识别佞臣的点子,要太宗佯装发怒来观察群臣的反应。唐太宗以“朕欲使大信行于天下,不欲以诈道训俗”为由,没有采纳此法。一次政治权术的使用,有这么大的危害吗?他的理由是,人君是百姓之水的源头,人君行诈骗之术,臣民也就要诡诈不直了。尽管是出于良好的政治目的,国君也不能用经不起检验的手段去实现,否则将得不偿失。正是行动在称,故唐太宗见到魏征奏疏中“德礼诚信,国之大纲”的话,由衷感叹道:“若不遇公,何由得闻此语!”[1]176魏征以诚信为国家政务的大纲所在,这超越了以往滞留于个人美德与政治理念的层面。魏征说:“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1]172非常明显,魏征以诚信为国家的根基所在;没有了诚信,国家的政治状况就会很糟糕,“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不信之言,无诚之令,为上则败德,为下则危身”。[1]175唐太宗是赞同魏征观点的,诚信的根本在于国君,唐太宗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
诚信是属于国家政务层面的,一定要落实到君臣关系中。魏征以为,君与臣都奉行诚信,就能使君臣关系和谐,达到“上下相信”“至德之盛”[1]175的境界。当然在这种理想的君臣关系的构建过程中,贞观君臣都认为首先君之行为是关键。贞观十年(636)魏征的上疏,毫不客气地指出,唐太宗已由一开始的“闻善惊叹”发展成“渐恶直言”,如此下去,必将使君子疏小人亲,然后“正臣不得尽其言,大臣莫能与之争。荧惑视听,郁于大道,妨政损德”,[1]173结果是危亡之期不远矣!当头棒喝的同时,魏征还举了春秋时期的管仲和穆伯两个正面的例子,借此激励唐太宗:人家一个大夫、丞相都能谨守信、慎用人,何况你这统领四海的圣明天子!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让唐太宗心悦诚服,对魏征“手诏嘉美,优纳之”。[8]身处太平盛世,唐太宗渐对执政之初提出的“诚信”意旨贯彻不力。魏征之可贵,在于敢直言唐太宗前后心态之变化。其事君,可谓至诚矣!当然有此良臣,唐太宗也功不可没。贞观君臣之间能够普遍形成坦诚相待、相互信任、默契配合的良好氛围,与唐太宗以“诚信”对待每位大臣的领头作用有着很大关系。唐太宗对诚信的认识和贯彻,在古代君王中是较为罕见的。在对待众臣、百姓及边疆少数民族上,他基本能够以诚信示人,也获得了天下对其的尊重及支持,实现了大治。
三、公平与诚信的联系
在人类社会中,不能没有诚信, 也不可缺失公平。诚信与公平,是社会个体的价值追寻,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二者的存在并非并列的关系,而是因果关系。公平是因,诚信是果。从唐太宗的执政理念及实践中,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种逻辑联系。
(一)从主观上说,公平是诚信的道德源泉,是人们笃行诚信原则的行为动力
公道常在人心,人们就会执照良心去做事,平等友爱对人,做到笃实无欺。既不自负,也不欺人。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普通民众,而且也适用于执政者。作为维护社会公平的最重要主体,唐太宗首先自己以身作则,以公平无私的理念执政治国。他对众臣及百姓始终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及君民关系。从唐太宗与臣民的互动过程中,时时显露出他以真心换真心,齐心协力治理好国家的恳切期望。如果唐太宗执政以私,无疑在人才选任上可以随心所欲,在施行法令上以帝王意志取代公平。其结果,也必然是失去臣民的诚心及信任。
(二)从客观效果说,公平会有效地清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在人际关系的建立过程中,每个主体都有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和动机。如果没有公平公正的氛围和机制,则势必人人自危,互相猜忌。古代社会,对待万人之上的君主,臣民百姓主要的心态是敬畏和服从。在君王面前一言一行都战战兢兢,唯恐触怒掌管天下人生杀大权的皇帝。臣下对帝王毫无原则的极尽谄媚,投其所好,是一种常态。这种畸形关系导致君臣之间互相猜度,毫无诚信可言。要改变这种长久以来的关系状况,君王的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唐太宗就做到了。唐太宗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人才任用、刑法施行、谏言采纳等等方面成功营造出了让臣民放心的氛围,让大家相信:对错的判定,不再是依君王的一己好恶、一时喜怒而变,而是自有客观的普遍适用一视同仁的衡量标准。只要臣民的言行以天下为计,必能得到公正的对待,得到皇帝的支持及奖赏,从而消除了君臣、君民及大家相互之间的隔阂,使得大家能够以诚相待,相互信任,共同以天下大业为重。《菜根谭》云:“唯公,则生明;唯廉,则生威。”[9]因为公平地对待每一个人,在政治理念的实行过程中,显得透明而无见不得人的污渎,这就给人以诚信的感受。廉洁奉公,会产生巨大的威力。自身的威严确立了,会对下属产生强大的威慑力,使他们不敢胡作非为。
(三)从历史事实看,以公平为治国理念,让唐太宗在臣子心目中赢得了信誉
君主的良好信誉,让臣子的忠诚之心有了大力发挥的可能性。如前所述,由于政权更替,贞观时期统治集团的构成比较复杂,有唐太宗的亲信,也前朝的旧臣,还有敌方的降臣。这三类人因大势所趋而归顺唐太宗,却难免各怀心思。亲信仗着立业有功,期待皇帝能够无条件给予提拔重用;前朝旧臣观望着新皇帝能否识人善用,宿敌降臣则对自己性命前途忧心忡忡。唐太宗如何能够赢得这三类人的一致拥戴及效忠?唯有秉持公心,公平公正,对众人一视同仁。“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以才能品行为唯一依据,这样的用人理念,帮助唐太宗把不同背景、不同出身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强大的统治班底。名垂千古的谏臣魏征,是昔日李建成的亲信,当年极力劝谏李建成对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建成死后,对唐太宗的责问,魏征仍然慷慨陈词:“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1]24如此耿直却并没有人头落地,反而得到重用。唐太宗的惜才之心终于感动魏征,令其甘愿为唐太宗效力。他以一片赤诚回报唐太宗,终其一生不断地劝谏和监督唐太宗。唐太宗也一直对魏征信任有加,把他当成自己的一面镜子,二人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唐太宗对有才有德之人不计前嫌,给予敬重和提拔,并且能够摒弃一己之私,不断采纳众臣的谏言,因此吸引了更多的忠臣义士,这对巩固和扩大其统治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由以上三点可见,公平是因,诚信是果。*本文主要从贞观期间的治国理念来展开论述,强调的是公平为因、诚信为果。社会生活中的事实要复杂得多,有时是诚信为因,公平为果。确切地说,公平与诚信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唐 太宗从践行公平治国理念出发,营造了贞观时期相互信任、以诚相待的君臣关系及君民关系。一旦公道深入人心,整个社会也会形成人人重视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从中还可以得到的启发是,执政者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力,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四、公平诚信治国理念的现实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如贫富差距、急功近利、道德沦丧、犯罪猖獗、社会冲突频发等等。甚至有专家称,“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10]如任其继续累积,很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要解决中国社会当前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由政府来主导和推动经济、政治领域的制度变革。更重要的是,政府本身也应成为变革的对象,不断完善执政理念和方式。如唐太宗所云:“流水清浊,在其源也。君者政源,人庶犹水。”[1]172就目前而言,政府就是中国社会的源头,百姓则是流水。社会问题的解决,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问题面前痛定思痛,执政者也已经对这点形成了共识。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记者会上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11]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记者会上更提出,政府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促进社会公正,他强调公正是社会创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理应是社会公正的守护者。要推动促进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地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12]而2014年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政府带头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公开信用信息,提高决策透明度,以政务诚信示范引领全社会诚信建设。[13]看来,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公平行政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及重塑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正是当前执政者需要秉持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原则。
(一)政府公平行政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
公平是诚信的道德源泉,公平是因,诚信是果。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统治者,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具有不可取代的权威及责任。政府公平行政,对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人民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执政为公,这是公平行政的首要要求。把政府定位在社会公正守护者上,政府当以为人民谋福祉为唯一使命。政府需制定社会运行的规则,要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在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及冲突中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如果一个政府在从事行政活动的过程中,也想为自己谋取私利,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那就必将失去人民的信任。遗憾的是,地方政府近年来在这一点上屡曝丑闻。如2011年,黑龙江双城市政府被曝参股雀巢公司,常年充当克扣奶农的“帮凶”。[14]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双城政府还与雀巢公司签有协议,不准双城市再建其他乳品企业。一个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完全将手中的权力变成谋求私利最大化的工具,让民众如何能够信赖?另一个违反执政为公的严重问题,就是官员的腐败问题。腐败现象违背公平正义的社会准则,已经严重损害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正基于此,习近平主席上台伊始就力推反腐,以期重塑人民对执政党的信任。近日,中纪委发布反腐成绩单,2013年一年来处分18.2万只“苍蝇”,已查处或正在查处31只“老虎”。[15]这份成绩单让民众看到了政府的反腐决心,同时也让民众期待反腐工作更深入地开展下去,揪出更多的“老虎”和“苍蝇”。
公平行政的第二个基本要求,在于平等对待全社会的成员,保障所有成员平等享有各种权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逐步拉大,社会不公平现象逐渐凸显。贫富差距问题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尖锐的社会矛盾,也是整个中国社会矛盾的核心。客观来说,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存在于多个方面。然而就中国目前而言,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公平缺失。资源分配的不公正,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国家政策的倾斜,是民众反应最为强烈的几个不公平因素。政府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和统治者,应对这些不公平因素负责。老百姓要求平等的呼声不绝,且日益高涨。要消除老百姓持续发酵的不满情绪,政府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深入推进市场化的经济改革和法治化、民主化的政治改革,使公权力的行使真正为民而非为某些特殊利益服务。
(二)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
当前中国的各种犯罪、冲突等社会问题,背后反映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社会各利益群体之间的严重不信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是社会稳定的粘合;一个彼此不信任的社会,就是一个毫无安全感的社会。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普遍信任的缺失,是造成整个社会瓦解的重要因素。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缺乏信任呢?究其根子是,不公平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普遍蔓延,加上公权力不受制约地滥用而无确实有效可行的制度去遏制之。要重建普遍的社会信任,首先要从政府公平执政及社会公平的实现开始。政府执政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公正无私地行使公共权力,表现出政府真诚地兑现为公众利益服务的诺言,老百姓才会相信政府。政府讲诚信,社会才会讲诚信。换句话说,社会普遍信任的建立,要从建立官与民之间的信任开始。
重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已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原因在于,近年来频频发生的一些社会群体性事件传达出一种讯号,即目前官民之间的不信任现象已经非常严重。2008年的贵州瓮安事件及20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是两起非常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二者的共同点,就是本来情节简单的案件,最后因为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演变成群体事件,造成恶劣影响。本不该发生的事情却一度发生,表面上看是群众不明真相被煽动闹事,实质却恰恰反映了民怨、民愤滋生已久,地方政府在民众中留下毫无公信可言的印象与现实。
政府公信力,指政府获取公众信任的能力。方向新等人的研究表明,中央政府的信用水平较高,而地方政府公信力水平呈逐级递减的趋势。[16]唐云峰等人在2011年进行的“地方政府公信力评价调查”显示,地方政府在公信力的各项指标上仅勉强及格,且89.2%的调查者认为地方政府的公信力有降低的趋势。[17]相比较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的公信力与民众间关系更加密切,现状更加复杂多样,出现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努力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增强民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如何才能重塑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答案是将民众利益置于政府行为首要考虑的高度,时时贯彻公平执政的理念,做好每一件实事。社会公众就是从一件件实事上来看政府的行政是否公正、公道,从而来检验政府是否是诚信、可信赖的。诚信与否,在于政府办事是否公平。重塑地方政府公信力,只能通过公平行政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兢.贞观政要[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程石泉.论语读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冯契.中国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16
[5]左丘明,等.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105.
[6]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13.
[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2321.
[8]刘昫,等.旧唐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251.
[9]洪应明.菜根谭[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196.
[10]吴敬琏.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2012-11-15/c351696-19591087.html
[11]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EB/OL]//http://www.china news.com./2010-03-14.
[12]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精彩语录[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3-17.
[13]http://politics.people.com.2014-01-16.
[14]双城政府参股雀巢,成克扣奶农帮凶[DB/OL].http://money.163.com/2011-10-24.
[15]中纪委:2013年以来18.2万官员受党纪政纪处分[EB/OL].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4-02-25
[16]方向新,等.政府公信力现状评价与对策探析[J].潮汕( 下半月),2009,(12):1-4.
[17]唐云峰,宋国庆.基于社会调查的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2):27-30.
[责任编辑朱伟东]
On Emperor Tang Taizong’s Governance Conception of Fairness and Credibility and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ZHONG Shi-jua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YichunUniversity,YichunJiangxi336000,China)
Abstract:Emperor Tang Tai-zong governed the country by Confucianism. Fairness and credibility are the foundation in his system of the rule by virtue. He worshiped fairness as the key of state governance, and credibility as the policy. Taizong lifted China into the Zhen-Guan Flourishing Age. His governance conception and practice showed that fairness and credibility had a causal connection. The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is governance conception makes sense for the perfection of present government’s ruling idea and style.
Key words:Emperor Tang Tai-zong; fairness; credibility; fair administr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