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语境下纪录片的教育属性研究

2015-02-28官炳新李玖芳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现代教育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纪录片

官炳新,李玖芳,白 昱(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新媒体技术语境下纪录片的教育属性研究

官炳新,李玖芳,白 昱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在当下学习型社会理念的引导之下,教育早已突破了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转而呈现出一种由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的延伸,一种由集体集中教育到开放的个体自主教育的转向。正是居于这样一个教育学转变的语境,文章探讨了纪录影像教育在这种变革当中所能发挥的作用。此外,尤其针对新媒体技术时代的特点,进一步论述了纪录片教育的时代性新特征。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纪录片;教育属性

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知识边界的无限扩充而膨胀。纪录片的纪实性和客观纪录精神成为现当代满足受众发现世界和了解人生的重要方式。纪录片教育属性的认知功能长久以来都成为人们认知自我、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纪录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人们日常了解到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关注人类的存在和精神层面。美国著名学者丹尼尔贝尔这样说到:“文化本身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他们来源于所有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受时代的限制,基于意识的本质;例如怎样应付死亡,怎样理解悲剧和英雄性格,怎样确定忠诚和责任,怎样拯救灵魂,怎样认识爱情与牺牲,怎样学会怜悯同情,怎样处理兽性和人性间的矛盾,怎样平衡本能与结束。”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到,纪录片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它可以引导受众审视自我,完善自我。纪录片通过展现人类的生存方式与生命体验来探寻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通过这样的纪录片,受众可以在认知自己、认知世界、以及认知他者上有新的升华。这些影像因而成为受众认知的宝贵资料。

一、纪录片固有的教育功能

具体而言,纪录片在受众认知上所体现出来的教育功能主要可分为德育、智育、美育三个方面,这也与我国现行的教育内容相符。纪录片在教育作用方面存在着很多先天性的优势,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它可以通过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重塑人们的美好品德,是为德育;也可以通过传播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大千世界包罗万象的新奇现象甚至是至今仍然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来引发受众强烈的好奇心,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增长见识、启迪心智,是为智育;还可以通过介绍古今中外的艺术样式、人文风貌以及文化传承甚至自然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培养受众的美感,使受众在美的熏陶中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甚至创造美,是为美育。

(一)德育

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在现在社会化学习的语境下,德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人们最主要的德育还是来自于家庭、来自于社会。受众通过观看历史人文类纪录片了解我国历史并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观看人物传记类纪录片学习各领域人物的优秀闪光点并加强自我约束力,通过观看社会纪录类纪录片体验人生百态完善自我人格。

(二)智育

智育,顾名思义,即为开发智力的教育,现代智育的基本任务除了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科学态度并发展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智育不是只有在学校才能实现,何况,学校的智育培养也并不全面。莫顿的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启发。教育的显性功能是遵照教育目的,使教学在实际运行中形成与预期相符合的结果。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社会化学习语境下,教育不拘泥于学校的显性教育,而是被无意识的泛化。“社会为了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其功能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否则社会就无法维持。可以认为,社会有机系统中存在着一种替代性机制,当社会的功能需求在学校教育方面得不到满足时,它就会转向社会的其它机构来寻找满足。”[1]学校教育在智育方面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接受对象范围只局限于学生之中,而学生之外的人群却也同样需要得到智育培养;学校教育只传授基本的科学基础知识,覆盖领域极为有限;方式多为我教你学的填鸭式灌输,对启迪智力、提升创造能力效果不强。所以,在终身学习的大环境下,只依赖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进行智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其他方式的智育培养在现今的社会中变得更为重要,而纪录片由于受众范围广泛、覆盖领域多样、接收方式自然这些优势,成为培养受众智育的一个愈发重要的平台和载体。

(三)美育

“审美教育”由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蔡元培先生更是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他说:“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鉴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2]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美育对当代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爱好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发展多年,终于由狭义美育走向了广义美育,由形式美育走向了实质美育,由精英美育走向了大众美育。不再是单纯的“美感教育”,而是能够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学科之中;不再是单纯的培养审美素养,而是改为追求教育和人生的审美境界;不再是在学校的精英才能获得的教育,而是有赖于大众传媒平台,变得更加大众化、生活化、日常化的审美教育。美育变得随处可得,但是在媒介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的商业性有时会和其审美性产生冲突,美育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就要求受众要学会甄别信息,对其加以选择地学习。娱乐栏目更偏重于娱乐性而非审美性,电视剧更侧重于故事性而非审美性,只有纪录片的审美性在电视各种栏目类型中更加纯粹,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是大众接受美育的最有效、最便捷的切入点。

二、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教育属性

现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我们终于进入了泛媒时代,受众处在丰饶的媒体经济时代。人们习惯了获得140字以内的碎片化信息、通过手机、IPAD看电视看视频、用APP建构社交网络与人沟通交流。传统电视媒体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广电的受众群体被互联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严重分流。“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达3.72亿,较上年增加了4653万人,增长率为14.3%,网民中上网收看视频的用户比例较上年提升了2.5个百分点,达到65.9%。”与此同时,“截至2012年底,我国使用手机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的网民规模达到1.3亿人,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为32%,同比2011年增长了9.5%。”[3]这些数据表明,IPTV、OTT TV、网络视频、手机视频等新媒体正在凭借其交互性、主动性、移动性等优势对传统广电媒体发起了挑战,但是挑战同时也伴随着机遇,传统电视媒体内容与新媒体平台的融合使受众迎来了全媒体时代,能够优化传播效果,实现按需传播的个性化选择。而纪录片也必然要在现今的泛媒时代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扩展传播地域、扩大受众规模,从而使纪录片的德育、智育、美育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地起到增强受众道德修养、文化素质、审美品格的教育功能。新媒体平台的纪录片内容除了视频网站自制纪录片和草根原创纪录片与传统电视媒体的纪录片内容不同外,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其教育功能与公共纪录频道的教育功能也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就在于,由新媒体平台来呈现纪录片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这些优势是由于电视的局限性所决定,也依赖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其中,新媒体交互性强、打破线性传播等优势已经有很多书目和文献对此进行过探究与阐释,笔者不再赘述,在此笔者只强调对于纪录片在新媒体平台的教育功能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的独特优势。

(一)全媒体接触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

“CNRS数据表明,互联网与电视的重叠受众从2008年的31.0%上升至2012年的44.5%。”[4]“CNRS数据显示,2008年,32.4%的城市居民同时接触3种以上的媒体,2012年,这一比例已增长至37.2%。日接触4种媒体的受众比例也有较为明显的增长,从2008年的6.7%增长为2012年的8.3%。”[5]这说明有很大一部分受众不光收看电视,还会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媒体观看视频,复合型受众的增加会增强传播效果,而对于纪录内容来说,则是实现教育效果最优化。这种教育效果最优化是从几个方面来实现的。第一,新媒体平台使得纪录片的受众范围扩大,不再只有电视纪录片频道覆盖地区的受众才能收看到质量精美的纪录片,而变成了只要电信覆盖的地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收看纪录内容。第二,有利于吸引年轻人接受纪录片,有数据表明,北京地区的电视开机率已经下降至三成,且收看电视的主力还是40岁以上的人群,这样下来,很少打开电视的年轻人就会因此错过传统电视媒体中的精彩纪录片内容。可如今不论是中国网络电视的纪录片频道还是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的纪录片点播形式,都能够提供给爱好上网的年轻人一个接触纪录片的平台,如此便会网罗一部分年轻受众加入到收看纪录片的大军中。第三,传统电视媒体的线性传播特性导致了其转瞬即逝不可保存的缺点,一旦因为某些原因错过纪录片的收看就只能等待重播,但是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受众却可以将在电视上错过的节目通过网络点播形式进行反复观看,如果遇到特别吸引自己的画面以及片段都可以进行时间点的选择或者下载后的永久保存。第四,网络视频或移动视频不仅可以直播纪录片频道的内容,也可以将题材相似的节目组合在一起制作成“团块”形式的纪录片组,以此来吸引受众眼球,引发社会关注。比如,在毕业季来临之时,网络视频门户可以将反映青春毕业的纪录片都罗列在一起,迎合社会话题,吸引受众对这一专题的关注。受众的全媒体接触使得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不再单一,传播渠道的多样使得纪录片能够更快速、更丰富地呈现在受众面前,新媒体的高覆盖率和高到达率能够扩大受众范围,增进传播效能,这种种原因都使得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的纪录片传播更能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二)碎片化、移动化接收方式更灵活

“2012年中国移动购物市场营收规模为130.3亿元,增长率为328.6%,交易规模达到550.4亿元,增长率为380.3%。”[6]“2012年全年小米销量在600万~700万台,每台1999元,营收近80亿元,月营收逾10亿元。”[7]这些数据都表明,现如今,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占据大半江山,手机已然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很多人很难再有足够长的时间能够坐在客厅收看电视,取而代之的是在地铁上、公交上或是在任何场所进行移动收看。这种碎片化的接收方式加上现在“云”概念的无缝连接,让网民观看视频变得更加便捷,能够将平日生活里琐碎的时间积累起来,提高了时间的利用价值。但是碎片化的时间必然不会很多,这就决定了接收的传播内容时间不能过长、结构不能太过复杂。这就使大型纪录片在移动终端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却使纪录微电影等形式新颖的纪录片能够大放异彩。作为能够融合网络各种功能的“第五媒体”的手机,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障碍,随时随地的移动化接收方式让纪录片的教育活动能够不受场所的限制、没有条件的束缚,让受众更加随心所欲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也在一定才程度上网罗了一部分生活忙碌、时间有限、基本不看电视的年轻受众。

(三)个性化传播满足受众教育需求

迈入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大量数据时刻包围着我们,搜索引擎的直接作用就是让人们有选择地筛选所需信息。现在的新媒体是个性化的新媒体,精准营销和个性推送服务等都说明了在新媒体面前,每个受众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特定的喜好和倾向。相较于事先编排好节目时间表的电视媒体来说,能够让受众化被动为主动,满足不同受众的收视喜好,众口难调的情况不再出现,每个受众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点播的特点让纪录片受众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纪录片,改变了其被动的局面,增强了受众的收看兴趣。“每个学习者的确是非常具体的人。他有他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不能和任何别人的历史混淆的。他有他的个性,这个个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被一个由许多因素组成的复合体所决定。”在教育学研究中,个体差异性也决定了教育要因材施教,对于纪录片受众来说,有人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有人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有人喜欢文献类的回顾,有人喜欢全纪实的实录,有人热爱《隐形世界》中微观惊人的美,也有人热爱《地球脉动》中地球母亲的壮观美景,如此种种,无以列数。“我们应该使学习者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随着他的成熟程度允许他有越来越大的自由;由他自己决定他要学习什么,他要如何学习以及在什么地方学习与受训。这应该成为一条原则。”由新媒体平台播放推送的纪录片能够让受众自主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根据自己在特定年龄层次或特定时期的特定需要选择自己最想接受的信息内容,在自主学习状态下接受隐性的教育,发展自己的德育、智育、美育,完善自己的审美品格和善良人格。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平台还会进一步根据用户的历史收视记录和搜索词条记录受众的收视喜好和选择倾向,从而为用户推送更符合其需求的纪录片,免除受众找不到特定类型片目的苦恼,充分满足受众的教育需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这个社会化学习的大语境下,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教育机构的藩篱,走向了更为广阔多元的社会领域。广义的教育概念更符合现代的教育诉求和理念。凡是能影响人们思想水平、能提高人们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都可以称为教育。而在如今这个到处都是媒介的泛媒时代,人们在电视上收看节目,在电脑上关注新闻,在手机上观看视频,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互动反馈。这种行为的广泛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人们时间的剥夺使得这种社会化教育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成为人们接受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接受教育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接受教育信息的内容更加全面,接受教育信息的方式更加隐蔽。这种教育传授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着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全方位、多角度的对社会教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在传统电视以及新媒体所传播的所有教育信息样式中,纪录片的教育内容无疑是其中最为丰富的。而且,相较于其它媒体艺术形式,纪录片的节目性质和形式能更为真实地涵盖历史、人文、地理等多领域的教育信息,全面的提高受众知识水平、增强受众文化素质、完善受众自身社会发展,是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新晋有效的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张行涛,论学校教育功能替代[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第16卷

[2]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4]崔保国.2013年中国传媒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艾瑞咨询.《2012年Q4及年度移动互联网核心数据发布》

[6]劳凯声.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转向[J].教育研究.2004.

[7]钱民辉.教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9]周利.纪录片的社会化[J].电影艺术. 1991(06).

[10]罗艳.网络时代的多元化领域[J].青年记者,2007(7).

[11]Collis,B.(1996). The Internet as a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Lessons from Experiencewith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6(6),21-30.

[12] Ettema, J. (1989). 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xt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 Videotex Ever Go Home Again? In J.Salvaggio & J.Bryant (eds.), Media Us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New Jersey: Hillsdale.

The Research of Documentary’s Educational Attribut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echonology

Guan Bingxin,Li Jiufang,Bai Yu
(Media Science Schoo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117)

Abstrct: The notion of the Education has been changed since the idea of “Learning Society”being put forth.Instructional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taken in a closed classroom ,but an opening society.The Education extends from Phase Educa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and transforms the centralized education into opening self-education .Driven by such an educational change,the article eplored how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documentary works and especially examined the new features of documentary under the new media era.

Key words:New Media Technologie;Documentary;Educational Attribute

项目基金:东北师范大学教学发展基金项目“面向高水平复合型传媒人才‘U-G-M-R’创新培养模式的实践型教师共同体建设”(课题批准号:15T1JGJ004)研究成功。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大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的高校MOOC平台建构策略研究》(批准号: ZD14004 )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官炳新(1992-),男,广东梅州,硕士,纪录片研究。李玖芳(1990-),女,山东德州,硕士,影视美学。白昱(1988-),女,吉林长春,硕士,助理工程师,新媒体艺术、教育技术学。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N00-(2015)03-003-04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利用新的广电媒体技术带动广电事业发展
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应用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