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误译现象探析
2015-02-28周丽莉
周丽莉
(1.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四川泸州646000;2.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误译现象探析
周丽莉1,2
(1.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四川泸州646000;2.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本文主要从景点名称误译、句法表达不畅和信息传达缺乏有效性这三方面探析了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存在的误译现象。文章用具体实际的案例对这三类误译现象予以了分析,并给出针对性的改译建议。本文认为,为避免误译,译者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重视旅游文本译文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针对原文的特色、实用信息、目的和功效,在用词、表达以及句子结构等方面要认真考量。
旅游文本;汉英翻译;误译;探析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对外开放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观光、游览,或者从事各类商贸活动,中国对外旅游业因此得到了迅猛发展。要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万象迷人的中国景色推销出去,则不可缺少语言文字作为媒介,而这是旅游行业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各大国内景点形形色色的双语旅游文本中,不乏许多误译现象。下面就从三个方面通过对个别案例的具体分析来探讨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一些误译现象。
二、案例探析
(一)景点名称翻译不确切
景点名称是旅游景点的招牌,准确精当的译名对吸引游客注意,提高其游览兴趣至关重要。在写进书或者宣传文本中时,一定要注意其译文的准确性,否则一些望文生义,缺乏考证的译名不仅会使游客产生误会,对景区宣传也不利。
我国旅游景点种类繁多,大致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针对不同类别的旅游景点的名称,应视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一般来说,“景点名称的译法有音译、直译、意译以及多种译法相结合等方法”[1]。具体而言,景点名称一般是专名和通名的组合。何谓“专名”和“通名”?“专名是景点地名的实体部分,通名则表示景点的类别”[2]136。如“大雁塔”,“大雁”为专名,“塔”为通名;“黄果树瀑布”,“黄果树”为专名,“瀑布”为通名。但在许多旅游文本中,对景点的译名完全采用音译,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外国人不能从此译名中“看到”景点,而看到的是一堆不知所云的异国拼音符号。
下面举例说明:
(1)“甘海子”
原译名:Ganhaizi
改译为:Ganhaizi Lake
分析:对于国内读者或游览者而言,从字面就能大概得知这个景点的风貌,但对于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外读者而言则不知所云。“Ganhaizi”只是从源语言音译过来,在目标语中并没有哪个地名的音和意两者都与之直接对应,对于他们而言,这就是一串符号。对此,避免仅凭字面音译,应具体根据景点的风貌特点对专名与通名进行考究,再结合音译、意译和直译将其有效翻译出来。换言之,即:“专名[音译+(意译)]+通名[直译]”[1]。所以,要将甘海子准确译出来则要考究一番。甘海子学名芳草海,位于松潘县和九寨沟县交界处的弓杠岭,这里原是一处高山湖泊,后因地质变化,出水口扩大,所以当地百姓俗称“干海子”。其实,“干海子”并不干,这里四周远山层叠,森林茂密,夏秋季野花点缀其间,湖泊中溪水蜿蜒,牛羊骡马成群,冬春时则一片深黄。因此,人们逐渐就把“干海子”叫成了“甘海子”。“甘”主要有两个意思:“①甜,味道好,跟“苦”相对,喻美好之意;②甘心,自愿,乐意”[3]147。根据甘海子的景致,显然此处“甘”意为美好、令人愉快之意。再者,“景点通名的翻译,既要明确表示景点的类别,又要确切反映自然景点的地貌特征或人文景点的实体情况”[2]137,意译为Nice Sea或Pleasant sea则很明了。但如此一来,很容易产生误解,也失掉了源语言特色。此处的“海子”并非真的海,而是九寨沟一带当地居民对湖泊约定俗成的叫法。历代相传,这里居民认为有些湖泊广阔无边,像极了大海,因为地处内陆,区别于真正的海洋,叫其为海子,也暗喻大海之子。因此,这里的“海子”实为“湖泊”,英译为“Lake”而非“Sea”。对“甘海子”的翻译应结合音译、意译和直译在“Ganhazi”的基础之上增设通名“Lake”,整个译名应为“Ganhaizi Lake”。
此例说明,景点名称的汉英翻译不是简单的拼音组合,尤其留心通名部分。所以要严谨而为之,一是查资料看是否本身就有约定俗成的译本;二要注意“某些汉字词义的宽泛,指称意义的笼统,有些通名所反映的景点特征与实体不符,翻译是同一个汉字所表示的通名在英译时常需要根据景点实际情况或所含寓义译为英语的不同词语,以免造成名不符实的情况”[2]137-138。
(二)句法结构和语言表达缺乏准确性
受汉英两种语言思维模式的制约,对于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语言结构上的考究是不可忽略的,须权衡英语重形合及汉语重意合这样一个原则。并且,“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与读者的可接受性,而不是单纯地追求语言文字的对等转换或信息的等量传输”[1]。旅游文本的英语译文主要面对的是国外游客,因此,应站在目标语读者的角度考虑译文的可读性与可接受性。然而,在很多旅游文本中语句表达不够确切,也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以下举例说明:
(2)若尔盖大草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被誉为“高原明珠”。
原译文:Located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Due to its unique natural sceneries, various ancient and Tibetan cultures,it is given a name of“Bright Pearl on the Plateau”.
改译为:Located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Zoige Grassland is given a name of“Bright Pearl on the Plateau”due to its unique natural scenery and various ancient ethnic customs.
分析:可以看出原译文中句子结构有两个很明显的错误:(1)主语缺失。“因为英语是一种‘法治’的语言,句子不可没有主语”[4],改译中应加入主语Zoige Grassland。(2)动词过去分词引导的短语结构单独成句。按照英语的习惯,动词过去分词结构引导的短语在主句前应为主句的状语,不可单独成句。因此,Located所引导的短语应作地点状语放在句子前面并用逗号隔开,或者若要单独成句,则加上主语并变分词为动词则可单独成句。同时,为了使松散的两句合为一句,改译调整了部分语序,使译文更符合英文句子结构。在用词用语的表达上,“英语旅游文献大都行文简明实用,语言直观通达,具有一种朴实自然之美,而汉语往往追求四言八句,讲究工整对仗、言辞华美”[5]2。原文言辞华丽,“交相辉映”“古朴多彩”等四字结构明显,原译文并没有完全按照汉语文字及结构将其完整体现出来,而是去繁就简,直观通达,符合英语民族的审美及语言思维,这是无需指正的。但对“古朴多彩的民族风情”的翻译,原译文用三个形容词加and形成并列结构来修饰culture,这里的and略显累赘,应去掉;“民族风情”译为Tibetan cultures欠妥,这里虽然前文提到若尔盖的地理位置在青藏高原东部,但这里的民族风情并没有只点名为藏族风情,而且“文化”≠“风情”,前者含义范围广于后者,因此译为ethnic customs更确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很多旅游文本中也会出现很多拼写错误,比如原译文中出现了sceneries(此词为不可数名词,应为scenery)这样的拼写错误,属于低级错误,但也是旅游文本翻译中的一大现象和问题。
以上例子说明,译文的处理过程中应以目标语接受者的思维审视译文的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注意英语行文习惯,逻辑结构等,尽量避免语法及拼写上的低级错误,秉持严谨慎重的态度从事翻译工作,提高翻译素养。再者,翻译不是简单的“搜索+填空”的过程,更多时候须咬文嚼字一番。“词义的选择与辨别在翻译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否在恰当的语境中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对等表达是衡量译文质量非常客观的标准”[6]。
(三)译文不能有效传达原文信息
翻译界“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旅游文本作为一种媒介承载着一个地方面世的多种信息,目的就是为了将此地信息有效传达出来,以便吸引游客,译文应在此目的之下,将原文中信息恰当译出。因此,译文必须达到“篇内一致”(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篇际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5]23。“所谓‘篇内一致’是指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及其使用译文的交际中有意义,也称‘连贯法则’(coherence rule);而‘篇际一致’则指向译文与原文间应该存在语际的连贯一致,换句话说就是译文应忠实于原文,而忠实的程度与形式则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这一原则被称为‘忠实法则’(fidelity rule)……其中‘篇际一致’又从属于‘篇内一致’,但两者都必须服从翻译的目的这一最高原则”[5]23-24。旅游文本其自身目的性就很强,翻译更是要遵循此原则,在语言上达其义,在功能上遵其旨。但实际的旅游文本译文中对此不乏遵循不当或偏激,要么缺省重要信息,要么将不重要的信息赘述。
以下举例说明:
(3)锅庄广场坐落于甲蕃古城,依照羌民风格而建。在夜晚点燃篝火,万人共同围舞锅庄尽情狂欢。
原译文:An amazing jamboree in bonfire square where carnivals are celebrated in an open air environment.You may take part in the traditional group dancing and singing.
改译为:Located in Jarpo Town and built in the Qiang people’architectural style,Guozhuang square, an bonfire square,is a place of an amazing jamboree with lots of people enjoying the Guozhuang dance,a traditional Tibetan group dance at night.
分析:这是一则旅游宣传单上的信息。“旅游宣传手册主要有两大功能:①为旅游者提供实用的旅游信息,以便旅游者做旅行决策之用(信息功能);②确立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以便旅游者计划未来的旅行时做选择之用(劝说功能)”[7]15。原句中,第一句是对地理位置及风貌的描述,第二句是情景描述。这两句话分别体现了“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第一句关键信息点有:锅庄广场、甲蕃古城、羌民风格;第二句:篝火、锅庄、狂欢。而原译文直接以“in an open air environment”省简了第一句的信息,没有提供地理位置等实用信息,未体现其信息功能。显然,原译文在“amazing jamboree”的基础上又在后面用了“carnivals”确实吸引力十足,但在外国读者看来略显浮夸,且累赘,不符合他们直观简明的审美观;原译文中“bonfire square”中的“square”的英文释义为“an open area in a town,usually with four sides,surrounded bu building”[8]1952,其本身就含有“室外开放”之意,在其后又加入“in an open air environment”使得译文即没有达到准确传递信息的目的,也使语言累赘,偏离了“篇内一致”及“篇际一致”。而改译忠实于原文,补充了原句关键信息,为能满足目的语读者的信息需求与理解,还增译了相关文化信息,如“the Guozhuang dance,a traditional Tibetan group dance”,并且“amazing”、“enjoying”等词足具吸引力,体现劝说功能,使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有效结合。
由以上例子得出,“旅游文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普通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知识。因此,一般而言,英语旅游文本大多风格简约,结构严谨而不复杂,行文用字简洁明了,表达直观通俗,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语言的实用性”[7]15。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要遵照一定的目的,将实用信息准确传达出的同时,注重言语的简洁直观和吸引力的有效结合。
三、小结
本文将视角投向景点名称误译、句子结构表达不畅和信息传达缺乏有效性这三个方面,结合实例的具体分析对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的误译现象进行了探析。旅游文本是集功能性与目的性很强的文本,在旅游宣传、旅游指南及吸引游客等方面的实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旅游文本的汉英翻译在对外推广我国大好河山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方面其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旅游文本译文的准确性、实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秉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要充分考虑如何在用词、句子结构、表达等方面将原文的特色、实用信息、目的和功效有效传达,以满足英语读者的期望值。
注释及参考文献:
[1]陈姗姗,高嘉正.佛教圣地旅游文本英汉探讨——以九华山风景区的汉英翻译为例[J].上海翻译,2008(3):35.
[2]包惠南,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新华字典(第11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4]张智中.汉诗英译中的主语与人称[J].外语教学,2014(4):99.
[5]刘秀芝,李红霞.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人文景观介绍翻译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6]单伟龙.汉译英误译现象剖析[J].上海翻译,2014(4):46.
[7]丁大刚.旅游英语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7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A Brief Analysis on Some Typical Errors of C-E Translation in Tourism Texts
ZHOU Li-li1,2
(1.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Luzhou,Sichuan 646000;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 621000)
This paper focuses on some typical error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m texts and gives specific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with some tentative cases on these errors.A detailed analysis covers aspects of mistranslated names of scenic spots,inaccurate syntactic treatments and expressions,and inefficient information.In order to avoid these errors in tourism C-E translation,the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ranslators must be rigorous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accuracy,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renderings and to consider carefully words, phrases and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versions based on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characteristics,useful information, skopos and functions of source texts.
tourism texts;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mistranslated cases;analysis
H315.9
A
1673-1883(2015)03-0149-04
(责任编辑:董应龙)
2015-06-04
周丽莉(1990-),女,回族,四川九寨沟人,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助教,西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实践及翻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