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绽放异彩

2015-02-28于艳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因数例题课本

于艳秋

(辽宁省阜蒙县务欢池镇学校 辽宁阜蒙 123100)

让"阅读"在数学教学中绽放异彩

于艳秋

(辽宁省阜蒙县务欢池镇学校 辽宁阜蒙 123100)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活动,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语文学习、英语学习离不开阅读,数学学习同样也离不开阅读。加强数学阅读训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不断提高自身学习的能力。因此,数学阅读不容忽视。

数学阅读 阅读习惯 能力 培养

新课标十分强调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其中也包括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

一、数学阅读的范畴

(一)数学课本

数学课本是专家们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目前广大数学教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数学课本。多数教师在课堂上虽能深入浅出讲解教材,但讲完之后就让学生翻开课本做练习,之后评讲总结。很显然他们忽视了教科书的示范作用。

1.例题的阅读。数学例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节课学习的重点。例题往往生动、具体地阐述了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作用。通过示范性的引导、启发,让学生在参与解题整个过程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领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例题进行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正确的认识,而且也能解决学生所产生的疑惑。

2.课后习题的阅读。新课程背景下的习题更加贴近社会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有趣味的和具有探索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独立做题时往往错误率偏高,而当老师帮其读题后他却很容易就做出来了。其实问题还是出在学生缺乏阅读文本、分析题意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课后习题的阅读训练。

(二)课外读物

数学阅读不仅包括对数学课本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教师要鼓励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数学课外书,适当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书,如《趣味数学》、《数学大世界》,《小学生数学报》等数学读物。通过阅读让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二、数学阅读的策略

(一)创设需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情景,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与学生原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设置悬念;也可提供几个相互矛盾的方案、解答,由外在的情境冲突,引发认知的不平衡,从而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有的教师首先让学生玩“考考老师”的游戏,让学生在黑板上随意写出十个数,然后教师立即判断出哪些数能被2整除,哪些数能被5整除。这时,学生就会感到非常惊奇,教师随即设疑反问:为什么有些数能被2整除,有些数能被5整除,其中包含哪些奥秘呢?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从而更好地促进其自主学习。

(二)交给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

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读写结合。这对小学生而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够掌握的,必须依靠教师平时对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1.粗读

粗读也叫略读,是对所学内容“观其大意,求其大要”的阅读方法。粗读时重在在头脑中建立对所学知识的初步印象。因此,粗读是一种比较粗糙的、不精确的的阅读。当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数学语言较流畅,可采用粗读,如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特征、识别方法等课时的讲授中,可采用粗读。

2.精读

由于数学语言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所以数学阅读不能像读小说,快速浏览便可知故事梗概。数学语言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可能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特定的价值,这就要求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必须要做到认真、细致。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咬文嚼字,正确理解数学语言,以达到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精确而清晰的认识。

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一课中,对“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这句话的理解,通过阅读先抓住“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这个关键词,再通过对“0除外”的理解,就能真正的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了。学生只有通过这样咬文嚼字式的精读,才能正确掌握知识的真谛。

3.研读

当数学知识点需要通过想象、逻辑推理才能得出时,则须用研读。研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研读时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通过思考对输入大脑的阅读文字信息进行识别与加工,可以指导学生顺着教师设计的导学提纲和阅读思考题,探究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例题的算理、思路,把握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在这种边读边思的过程中,阅读能力将大大提高。

如教学积不变的性质:“在乘法里,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学生阅读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讨论:(1)为什么说在乘法里?除法里可不可以?(2)为什么一个因数扩大,另一个因数要缩小,如果都扩大或都缩小结论成立吗?(3)为什么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必须是相同的倍数?这样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不仅明白了“为什么”,而且领悟了蕴含其中的阅读方法。

(三)及时交流反馈,强化数学阅读效率

实践证明,当一个人的行为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同时又得到他人的肯定时,他的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同样,在数学阅读活动中,教师及时地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学生就能从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使自己的认知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此往复不仅提高了阅读效率,也使数学阅读不致流于形式。

当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只要我们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就能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因数例题课本
因数是11的巧算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积”和“因数”的关系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积的变化规律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