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起课堂改革的风帆

2015-02-27梁钿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习惯数学课堂教学

梁钿兴

【摘 要】 新课程的开发实施,带来了新理念,如何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学习、快乐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领略数学的乐趣,已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改革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创新教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扬起风帆,强化习惯,为引领数学学习保驾护航,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扬起风帆。

【关 键 词】 改革;创新;强化;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理念更新到实践指导,再到理论探讨的过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改革征程中,广大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夯实新课标带来的成果。多年来,笔者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不断摸索,在构建创新数学课堂模式,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突出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好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

(一)引导主动参与,培养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能够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往往就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厌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兴趣。变厌学为乐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这样做: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情感中,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求知欲,让每位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很多让学生折、剪、拼等学生参与的环节,结果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利用学生这时候涌现出来的学习兴致,我因势利导,对学生的“习作”给予指导与评价,肯定其成绩,指出改进的地方,结果,大部分学生较快较深刻地认识了图形的结构与特点,有效地节省了讲授的时间,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除了培养兴趣之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还需注重合作与交流。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图中找出物体表面的角,并说一说哪些角是直角?其余的角叫什么角?它们与直角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用直角去进行比较,再把这些角根据直角的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同学听,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初步地建立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数学活动时,我还为每一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把这些角根据大小进行分类,并把它们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贴有卡纸上。学生在活动时,每位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有的同学负责判断,有的同学负责分类,有的同学负责设计图案等,在整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同时培养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通过以上交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该课的知识以互补的方式相互渗透,互为人师,学生交流中归纳与吸收的信息远胜于教师堂上的反复强调。

(三)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结合教科书上的题材,还可以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获取数学知识。

“创新”是要构建眼前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就需要想象。少年儿童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特征,努力培养、激励其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最初步创新能力的法宝。在教学圆环面积计算时,我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公式推导。在实验中,有学生不满足教材上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公式推导方法,另辟蹊径,提出在想象中将圆环沿半径剪开后,展开成一梯形,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环面积公式。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张开了翅膀,初步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扬起风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就必须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法上进行了改革尝试。除了上述改革教法外,指导学生的“学”也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自学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看书、自学实践等,便可学会,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看书前,我一般出示读书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大体是:这部分内容包括哪些新概念?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无不懂的地方?请举例说明你所学到的新知识等。要求学生根据读书思考题边看边想,边写边划。“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划”出书中的重点。

(二)指导学生学会讨论解疑

对于一些新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是否就一定由教师讲解才好?我觉得未必如此。启发学生思维,以讨论解疑为主,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可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数学在小学阶段概念教学比较多,学生是不会产生好的印象,认识也就肤浅了。

(三)教导学生学会动手实践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一。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看到,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不像判断能不能被2和5整除的数那样,看个位上的数,先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然后,做摆火柴棒的实验,依次用3、6、9根和2、4、5根火柴棒摆成在数位表上,一边摆一边讨论:用3根、6根、9根火柴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用2、4、5、7、8根火柴棒能不能摆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了规律,正确地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各种感觉器官,从感性、实践到认识,印象深刻,学了也不容易忘记。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会他们会“学”非常关键。在“学”字上下工夫,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决不能包办代替什么都“灌”给学生。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万万不能削弱的,教师不仅要讲清知识,还要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主动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学习成绩扬起风帆。

三、强化习惯,为引领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我们很难改变习惯,但我们可以用好的习惯代替坏的习惯。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倾听、主动探究、认真审题、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几个方面。

从自己大胆尝试创新数学课堂模式以来,我发现孩子们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慢慢变得(下转49页)(上接47页)活泼起来,胆子也逐步变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们都敢于提问,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如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有目的地认真倾听;把课前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纠正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加深理解和记忆;还要求学生将课上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解决,以增强注意的持久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专心听课、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大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带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总之,本着“爱”的原则,在搞好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让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扬起快乐的风帆,向未知知识继续挺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陆丽萍.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教法[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习惯数学课堂教学
习惯
上课好习惯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好习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